第一百一十七章 赌约(一)
太子妃一怔,看向太孙:“媛姐儿怎么了?”
太孙说话从不刻薄,颇为委婉:“闵表妹今年也有十四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和闵表妹不宜过分亲近,免得惹来闲话,于闵表妹的名声也有损。”
这倒也是。
闵媛对太孙的心意,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今天在赏花宴上,表现得更是露骨。那一声娇滴滴的表哥,不仅让众人酸倒了牙,就连太子妃也觉得牙酸。
不过,太子妃对这个娘家侄女还是颇为回护的,下意识地为她辩解了几句:“媛姐儿自小和你一起长大,和你是嫡亲的表兄妹,感情胜过旁人。在人前不免放肆了一些。以后我数落她几句,让她懂些规矩也就是了。”
“母妃这么想就错了。”
太孙收敛了笑意,神色颇为认真:“有些事,必须从一开始就表明态度。不然,很容易惹来误会。”
“就拿闵表妹来说,她现在仗着母妃疼她,当着众人的面故意称唿我表哥。让别人见了,会怎么想?大家肯定都会觉得,母妃有意让娘家侄女嫁到太子府来。”
这可真是冤枉太子妃了!
“我可从没这么想过。”太子妃颇有些委屈:“你是我的儿子,我再偏向娘家,也不能拿你的终身大事做人情。”
太孙妃的位置何等重要?
闵媛相貌才情是不错,可闵家日渐没落也是不争的事实。
单单是家世,闵媛就不合适。
更何况,闵媛的性情浮躁,冲动冒失,又小心眼爱记仇。实在不堪为太孙妃。
太孙心中暗暗叹口气,淡淡说道:“母妃既然没这份心,言行举止就该多留心。至少别让闵表妹觉得,因为母妃是她的姑姑,她就能有近水楼台之便。”
太子妃听着这番话,又是一怔:“近水楼台?你说这话又是何意?”
太孙不答反问:“母妃,我的生辰是哪一天,你记得吧!”
“我当然记得。还有五天就是你生辰。”太子妃不假思索地说道:“你虽然住在长住在宫里,到了生辰这一日,总是要回府的。”
太孙不疾不徐地说道:“是啊,每年我在生辰这一天都会回府。闵表妹也是知道的。我记得,去年我过生辰,她就特意到了府里来。说不得,今年还回来。”
“母妃试想一想。如果闵表妹故意趁着那一日,悄悄闯进我的院子里来,给人造成‘私相授受’的错觉。到那个时候,我该如何辩解?为了闵表妹的闺誉着想,母妃是不是就会咬牙认了这门亲事?”
太子妃楞了片刻,迟疑地应道:“这、这不太可能吧!媛姐儿虽然性子活泼了一些,却也知道礼数。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你这样想她,未免有些偏颇。”
太孙淡淡说道:“偏颇与否,暂且不提。我只问一问母妃,如果到时候真的发生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
太子妃认真地想了想。
如果真如太孙所说的那样……她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闵媛闺誉尽毁,也只能咬牙认了。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
太孙见太子妃神色变幻不定,说道:“母妃心地善良,不愿将人往坏处想。我又何尝愿意贬低自己的表妹?”
“不过,既然没这份心,行事就该注意分寸保持距离。免得惹来他人误会,也免得闵表妹心思越来越大。”
太子妃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太孙又说道:“母妃若是不信,我就和母妃打个赌。这一次我过生辰,闵表妹必然还会登门做客。而且,她会趁着母妃不注意,悄悄跑到梧桐居来。”
太孙说的如此笃定,太子妃不由得半信半疑。
遥想起那样的画面,太子妃顿时怒从心头起:“她敢!我第一个饶不了她!”
太孙目光一闪,笑着说道:“母妃先别恼。我们母子两个在此闲话,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个赌约,也只有我们两人清楚。”
“到底如何,等过五天,自然就知晓了。”
“如果闵表妹没来,就是母妃赢了。以后我绝不会说闵表妹半个字不是。如果她来了……”
说到这儿,太孙忽地顿了一顿,笑着问道:“母妃又会如何?”
太子妃轻哼一声:“她若是真的敢做出这样的事,我以后再不允许她登门。”
太孙挑眉一笑:“万一她哭诉恳求,母妃不会心软吧!”
“这怎么会。”太子妃不以为然地说道:“孰轻孰重,我岂能不知。”
太孙笑了起来:“好,那我就和母妃立下赌约。”
……
太子妃依依不舍地将太孙送出府。
太孙走了之后,太子妃依旧在原地站着,许久之后,才幽然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府。
宫女秋雁走上前来问道:“晚饭已经备下了,娘娘可要现在进膳?”
太子妃定定神说道:“打发人去问一问太子殿下,是否到雪梅院来用膳?”
秋雁恭敬地应了一声,心里却暗暗叹息。
每天晚上,太子妃都会打发人去问一声。可哪一次太子殿下来过?这雪梅院里终日冷冷清清,就像这院名一样,透着寂寥。
果然,很快宫女便回来禀报:“启禀娘娘,殿下在于侧妃那儿用膳,今晚就不过来了。”
太子妃笑容暗了一暗。
太子喜好新人,在府中不算什么秘密。
这个于侧妃,倒是颇有手腕,自从进府后,一直长宠不衰。生了两女一子,颇得太子欢心。
太子府里子嗣不丰,共有两子三女,倒有一大半都出自于侧妃的肚子。
于侧妃所生的儿子全名萧启,比太孙小了三岁,今年十二,被封为安平郡王,和太孙一起长住宫中。
于侧妃所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岁,一个才三岁,都生的相貌姣好。尤其是三岁的丹阳郡主,冰雪可爱,正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也怪不得太子总喜欢往于侧妃那儿去。
而雪梅院,总是这般冷清寂寥。
就连她也时常觉得孤寂,喜好热闹的太子又怎么肯来?
太孙说话从不刻薄,颇为委婉:“闵表妹今年也有十四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和闵表妹不宜过分亲近,免得惹来闲话,于闵表妹的名声也有损。”
这倒也是。
闵媛对太孙的心意,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今天在赏花宴上,表现得更是露骨。那一声娇滴滴的表哥,不仅让众人酸倒了牙,就连太子妃也觉得牙酸。
不过,太子妃对这个娘家侄女还是颇为回护的,下意识地为她辩解了几句:“媛姐儿自小和你一起长大,和你是嫡亲的表兄妹,感情胜过旁人。在人前不免放肆了一些。以后我数落她几句,让她懂些规矩也就是了。”
“母妃这么想就错了。”
太孙收敛了笑意,神色颇为认真:“有些事,必须从一开始就表明态度。不然,很容易惹来误会。”
“就拿闵表妹来说,她现在仗着母妃疼她,当着众人的面故意称唿我表哥。让别人见了,会怎么想?大家肯定都会觉得,母妃有意让娘家侄女嫁到太子府来。”
这可真是冤枉太子妃了!
“我可从没这么想过。”太子妃颇有些委屈:“你是我的儿子,我再偏向娘家,也不能拿你的终身大事做人情。”
太孙妃的位置何等重要?
闵媛相貌才情是不错,可闵家日渐没落也是不争的事实。
单单是家世,闵媛就不合适。
更何况,闵媛的性情浮躁,冲动冒失,又小心眼爱记仇。实在不堪为太孙妃。
太孙心中暗暗叹口气,淡淡说道:“母妃既然没这份心,言行举止就该多留心。至少别让闵表妹觉得,因为母妃是她的姑姑,她就能有近水楼台之便。”
太子妃听着这番话,又是一怔:“近水楼台?你说这话又是何意?”
太孙不答反问:“母妃,我的生辰是哪一天,你记得吧!”
“我当然记得。还有五天就是你生辰。”太子妃不假思索地说道:“你虽然住在长住在宫里,到了生辰这一日,总是要回府的。”
太孙不疾不徐地说道:“是啊,每年我在生辰这一天都会回府。闵表妹也是知道的。我记得,去年我过生辰,她就特意到了府里来。说不得,今年还回来。”
“母妃试想一想。如果闵表妹故意趁着那一日,悄悄闯进我的院子里来,给人造成‘私相授受’的错觉。到那个时候,我该如何辩解?为了闵表妹的闺誉着想,母妃是不是就会咬牙认了这门亲事?”
太子妃楞了片刻,迟疑地应道:“这、这不太可能吧!媛姐儿虽然性子活泼了一些,却也知道礼数。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你这样想她,未免有些偏颇。”
太孙淡淡说道:“偏颇与否,暂且不提。我只问一问母妃,如果到时候真的发生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
太子妃认真地想了想。
如果真如太孙所说的那样……她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闵媛闺誉尽毁,也只能咬牙认了。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
太孙见太子妃神色变幻不定,说道:“母妃心地善良,不愿将人往坏处想。我又何尝愿意贬低自己的表妹?”
“不过,既然没这份心,行事就该注意分寸保持距离。免得惹来他人误会,也免得闵表妹心思越来越大。”
太子妃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太孙又说道:“母妃若是不信,我就和母妃打个赌。这一次我过生辰,闵表妹必然还会登门做客。而且,她会趁着母妃不注意,悄悄跑到梧桐居来。”
太孙说的如此笃定,太子妃不由得半信半疑。
遥想起那样的画面,太子妃顿时怒从心头起:“她敢!我第一个饶不了她!”
太孙目光一闪,笑着说道:“母妃先别恼。我们母子两个在此闲话,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个赌约,也只有我们两人清楚。”
“到底如何,等过五天,自然就知晓了。”
“如果闵表妹没来,就是母妃赢了。以后我绝不会说闵表妹半个字不是。如果她来了……”
说到这儿,太孙忽地顿了一顿,笑着问道:“母妃又会如何?”
太子妃轻哼一声:“她若是真的敢做出这样的事,我以后再不允许她登门。”
太孙挑眉一笑:“万一她哭诉恳求,母妃不会心软吧!”
“这怎么会。”太子妃不以为然地说道:“孰轻孰重,我岂能不知。”
太孙笑了起来:“好,那我就和母妃立下赌约。”
……
太子妃依依不舍地将太孙送出府。
太孙走了之后,太子妃依旧在原地站着,许久之后,才幽然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府。
宫女秋雁走上前来问道:“晚饭已经备下了,娘娘可要现在进膳?”
太子妃定定神说道:“打发人去问一问太子殿下,是否到雪梅院来用膳?”
秋雁恭敬地应了一声,心里却暗暗叹息。
每天晚上,太子妃都会打发人去问一声。可哪一次太子殿下来过?这雪梅院里终日冷冷清清,就像这院名一样,透着寂寥。
果然,很快宫女便回来禀报:“启禀娘娘,殿下在于侧妃那儿用膳,今晚就不过来了。”
太子妃笑容暗了一暗。
太子喜好新人,在府中不算什么秘密。
这个于侧妃,倒是颇有手腕,自从进府后,一直长宠不衰。生了两女一子,颇得太子欢心。
太子府里子嗣不丰,共有两子三女,倒有一大半都出自于侧妃的肚子。
于侧妃所生的儿子全名萧启,比太孙小了三岁,今年十二,被封为安平郡王,和太孙一起长住宫中。
于侧妃所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岁,一个才三岁,都生的相貌姣好。尤其是三岁的丹阳郡主,冰雪可爱,正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也怪不得太子总喜欢往于侧妃那儿去。
而雪梅院,总是这般冷清寂寥。
就连她也时常觉得孤寂,喜好热闹的太子又怎么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