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母子(一)
太夫人心里暗暗叹口气,口中淡淡说道:“行哥儿的亲事,我自会张罗。你暂且不用管了。”
吴氏既惊又喜,假意推辞道:“婆婆正在病中,应该安心养病才是,岂敢劳烦婆婆为孙辈的亲事烦心。”
有太夫人出面张罗亲事,顾谨行的亲事绝不会差。
太夫人将吴氏眼中闪动的光彩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说道:“行哥儿是我的孙子,我这个做祖母的,操心他的终身大事也是应该的。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行哥儿成亲晚上一两年也无妨。”
这是要精挑细选,为顾谨行挑一个好的岳家了!
吴氏心中一阵狂喜,连连起身道谢,心里琢磨个不停。
太夫人为何忽然对顾谨行的亲事这般上心对长房这般看重?难道二房真的出了什么大事?
顾谨言忽然生了“怪病”,连夜被送到了普济寺。此事的前因后果,吴氏并不清楚,不知在暗地里揣测了多少回。现在想来,这其中必有蹊跷。
说不定,她一直朝思暮想日夜苦盼的喜事,就要落到长房了……
“吴氏,我有些话要叮嘱你。”太夫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吴氏不敢再分神,忙收敛心神应道:“请婆婆尽管吩咐,只要儿媳能做到的,绝不会推辞。”
太夫人定定地看着吴氏,半晌,才缓缓张口道:“沈氏病重,要静心养病几年,以后侯府内宅的事,得你多费心。方氏帮着你打理家事,该拿主意的事,就由你多斟酌。”
不等吴氏脸上露出惊喜,太夫人又继续说道:“不过,有一点你需记着。二房的事,一律都由宁姐儿做主,你不得插手,更不得私下探问。否则,你心中所想的好事就会成为泡影。”
“顾家可不止是长房二房,还有三房。”
太夫人深谙打一棍给一个甜枣的道理。
这一番软硬兼施,听得吴氏又是惊喜又是忐忑,哪里还有心思去过问二房的事,忙正色应答:“婆婆请放心,我这个做大伯母的,怎么会和侄女计较。二房的事,以后我也绝不会过问。”
太夫人目光一闪,随意地嗯了一声。
吴氏心里想的是什么,根本瞒不过明眼人。有点私心不要紧,是人总难免有些私心。只要吴氏能谨守分寸,日后再给顾谨行娶上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早日将内宅的事情交给孙媳就是了。
就在此时,三房夫妻两个也联袂而来。
顾海和方氏一起行礼问安。方氏态度恭敬一如往常,也不多话,只关切地询问了太夫人的身体情况,很快便住了嘴。
太夫人看着知情识趣的三儿媳方氏,心里不由得暗暗叹气。
若是由方氏接掌内宅,她哪里还用得着这般操心。
可惜,方氏再好,毕竟是三房的儿媳。当家理事,也没有跳过长媳的道理。
吴氏一脸暗藏的喜色,遮也遮不住。
顾海心思敏锐,隐约猜到了一二,故意笑着问道:“大嫂这般高兴,莫非是长房有什么喜事?”() ()
吴氏哪里肯说,含糊地应道:“我正和婆婆商量着谨行的亲事呢!”唯恐顾海追问,又起身笑道:“我来了这么久,也该回去了。”
顾海冲方氏使了个眼色,方氏立刻笑道:“我送大嫂出去。”
……
待众人走了之后,太夫人又命丫鬟们都退下,然后对顾海说道:“兄弟三个当中,属你的资质最佳。阿湛死了之后,我其实犹豫过,想将爵位传给你。只不过长幼有序,这才让阿淙承袭了爵位。”
“现在,二房这般情形,你也都知道了。以后这家业,也只能传给长房。只是委屈了你。”
说着,长长地叹了口气。
顾海却格外坦然:“母亲这么说,儿子委实愧不敢当。就连天家立储,也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二哥战死沙场,理当由大哥承袭爵位。再论下一辈的男丁,谨行也是居长。这爵位,不传给长房,难道还要传给三房不成?”
“如果乱了长幼次序,又将长房置于何地?将祖宗的法度置于何地?母亲这么做,才是正确的决定。儿子心中,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顾海对太夫人十分敬重,不仅是因为太夫人本身的威仪和嫡母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太夫人处事公正,对庶出的两个儿子也精心教养。
不然,身为一府主母,多的是让孩子夭折的法子。何来今日的顾海?
而且,太夫人早已将顾家的私兵尽数给了他。顾家在暗中的家业也都在他手中。甚至比明面上的家资更丰厚。
太夫人待他这么好,他还有什么理由怨怼!
太夫人见顾海一脸坦荡,心里也颇觉欣慰,低声道:“你能这么想,我这个做母亲的,也没什么遗憾了。”
这一场惊天变故,令太夫人大伤元气,头上多了许多白发。
看着满头银丝的太夫人,顾海心里一酸,又不知该如何张口安慰。
最令太夫人伤心的,不是沈氏的不贞,而是顾谨言的身世。
这份伤痛,不能诉之于口,不能公之于众,只能默默地咽在心里。还得留下沈~氏那个贱妇的性命。
气氛一时沉闷了下来。
太夫人不愿沉溺在伤心里,很快振作起来:“老三,如今你大哥在边关打仗,这府里的大事也只有靠你了。内宅的事不用你多操心。吴氏虽然有些盘算,却没什么城府,心思也算浅薄。有我在,她休想翻出风浪来。”
“还有沈氏,既然杀不得,就将她一直关在荣德堂里。直到老死!她爱喊叫爱发疯都由着她去。”
顾海下意识地说了句:“她若是一意寻死怎么办?”
沈氏死不足惜,顾莞宁却得守上三年的母孝。还得担上克父克母的名声。
如果不是顾忌这个,沈氏哪里能活到今日。
太夫人挑了挑眉,冷笑一声:“你这么想,未免太过高看她了。她这种人,只要活着一日,就觉得还有翻身的希望,哪里舍得轻易寻死。”
吴氏既惊又喜,假意推辞道:“婆婆正在病中,应该安心养病才是,岂敢劳烦婆婆为孙辈的亲事烦心。”
有太夫人出面张罗亲事,顾谨行的亲事绝不会差。
太夫人将吴氏眼中闪动的光彩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说道:“行哥儿是我的孙子,我这个做祖母的,操心他的终身大事也是应该的。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行哥儿成亲晚上一两年也无妨。”
这是要精挑细选,为顾谨行挑一个好的岳家了!
吴氏心中一阵狂喜,连连起身道谢,心里琢磨个不停。
太夫人为何忽然对顾谨行的亲事这般上心对长房这般看重?难道二房真的出了什么大事?
顾谨言忽然生了“怪病”,连夜被送到了普济寺。此事的前因后果,吴氏并不清楚,不知在暗地里揣测了多少回。现在想来,这其中必有蹊跷。
说不定,她一直朝思暮想日夜苦盼的喜事,就要落到长房了……
“吴氏,我有些话要叮嘱你。”太夫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吴氏不敢再分神,忙收敛心神应道:“请婆婆尽管吩咐,只要儿媳能做到的,绝不会推辞。”
太夫人定定地看着吴氏,半晌,才缓缓张口道:“沈氏病重,要静心养病几年,以后侯府内宅的事,得你多费心。方氏帮着你打理家事,该拿主意的事,就由你多斟酌。”
不等吴氏脸上露出惊喜,太夫人又继续说道:“不过,有一点你需记着。二房的事,一律都由宁姐儿做主,你不得插手,更不得私下探问。否则,你心中所想的好事就会成为泡影。”
“顾家可不止是长房二房,还有三房。”
太夫人深谙打一棍给一个甜枣的道理。
这一番软硬兼施,听得吴氏又是惊喜又是忐忑,哪里还有心思去过问二房的事,忙正色应答:“婆婆请放心,我这个做大伯母的,怎么会和侄女计较。二房的事,以后我也绝不会过问。”
太夫人目光一闪,随意地嗯了一声。
吴氏心里想的是什么,根本瞒不过明眼人。有点私心不要紧,是人总难免有些私心。只要吴氏能谨守分寸,日后再给顾谨行娶上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早日将内宅的事情交给孙媳就是了。
就在此时,三房夫妻两个也联袂而来。
顾海和方氏一起行礼问安。方氏态度恭敬一如往常,也不多话,只关切地询问了太夫人的身体情况,很快便住了嘴。
太夫人看着知情识趣的三儿媳方氏,心里不由得暗暗叹气。
若是由方氏接掌内宅,她哪里还用得着这般操心。
可惜,方氏再好,毕竟是三房的儿媳。当家理事,也没有跳过长媳的道理。
吴氏一脸暗藏的喜色,遮也遮不住。
顾海心思敏锐,隐约猜到了一二,故意笑着问道:“大嫂这般高兴,莫非是长房有什么喜事?”() ()
吴氏哪里肯说,含糊地应道:“我正和婆婆商量着谨行的亲事呢!”唯恐顾海追问,又起身笑道:“我来了这么久,也该回去了。”
顾海冲方氏使了个眼色,方氏立刻笑道:“我送大嫂出去。”
……
待众人走了之后,太夫人又命丫鬟们都退下,然后对顾海说道:“兄弟三个当中,属你的资质最佳。阿湛死了之后,我其实犹豫过,想将爵位传给你。只不过长幼有序,这才让阿淙承袭了爵位。”
“现在,二房这般情形,你也都知道了。以后这家业,也只能传给长房。只是委屈了你。”
说着,长长地叹了口气。
顾海却格外坦然:“母亲这么说,儿子委实愧不敢当。就连天家立储,也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二哥战死沙场,理当由大哥承袭爵位。再论下一辈的男丁,谨行也是居长。这爵位,不传给长房,难道还要传给三房不成?”
“如果乱了长幼次序,又将长房置于何地?将祖宗的法度置于何地?母亲这么做,才是正确的决定。儿子心中,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顾海对太夫人十分敬重,不仅是因为太夫人本身的威仪和嫡母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太夫人处事公正,对庶出的两个儿子也精心教养。
不然,身为一府主母,多的是让孩子夭折的法子。何来今日的顾海?
而且,太夫人早已将顾家的私兵尽数给了他。顾家在暗中的家业也都在他手中。甚至比明面上的家资更丰厚。
太夫人待他这么好,他还有什么理由怨怼!
太夫人见顾海一脸坦荡,心里也颇觉欣慰,低声道:“你能这么想,我这个做母亲的,也没什么遗憾了。”
这一场惊天变故,令太夫人大伤元气,头上多了许多白发。
看着满头银丝的太夫人,顾海心里一酸,又不知该如何张口安慰。
最令太夫人伤心的,不是沈氏的不贞,而是顾谨言的身世。
这份伤痛,不能诉之于口,不能公之于众,只能默默地咽在心里。还得留下沈~氏那个贱妇的性命。
气氛一时沉闷了下来。
太夫人不愿沉溺在伤心里,很快振作起来:“老三,如今你大哥在边关打仗,这府里的大事也只有靠你了。内宅的事不用你多操心。吴氏虽然有些盘算,却没什么城府,心思也算浅薄。有我在,她休想翻出风浪来。”
“还有沈氏,既然杀不得,就将她一直关在荣德堂里。直到老死!她爱喊叫爱发疯都由着她去。”
顾海下意识地说了句:“她若是一意寻死怎么办?”
沈氏死不足惜,顾莞宁却得守上三年的母孝。还得担上克父克母的名声。
如果不是顾忌这个,沈氏哪里能活到今日。
太夫人挑了挑眉,冷笑一声:“你这么想,未免太过高看她了。她这种人,只要活着一日,就觉得还有翻身的希望,哪里舍得轻易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