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册立
提起顾莞琪,萧诩心里有些愧疚,当着孩子们的面不便多说,索性扯开话题:“阿宁,你今日下榻走动,感觉如何?”
顾莞宁随口笑道:“走了十几步。再有十日半月,行走便无碍了。”
萧诩目中闪过喜悦,仔细打量顾莞宁一眼,见她面色红润目中满是神采,心里颇为高兴,立刻道:“我这就让礼部挑选吉日,为你举行册立皇后之礼。”
顾莞宁也未矫情推辞,点点头道:“也好。”
只有经过册立大典,她才能真正执掌凤印,入主椒房殿。也才能真正成为后宫之主。
宫变之后,萧诩大动干戈,清除了王皇后在宫中的党羽。不过,宫中人多心思多,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消息便会传到宫外。
她暗中部署查探几个月,已经列出了一长串需要“清理”的名单。
待她正式掌凤印,也该是好好整顿后宫之时了。
……
半个月之后,皇后册立大典在宫中举行。
相比新帝登基,皇后册立之礼要简单多了。不过,也得进太庙,祭拜先祖,昭告天下。
顾莞宁穿着正红色的凤服,戴着凤冠,肤白胜雪,乌发如云,黑眸红唇,艳光灼灼。犹如一朵盛放的牡丹,国色天香,风姿夺人。
她和穿着龙袍的萧诩并肩而立,气势丝毫不落下风。
这一对年轻恩爱的帝后,毫无避讳地在人前携手,时而对视一笑,旁若无人。
先帝嫔妃大多告病静养,无人来观礼。新帝的四位嫔妃,顾莞琪也告病不出。另外三个不肯放过能见新帝的机会,特意前来观礼。
然后,三个年轻的妃嫔都被帝后携手相视而笑的画面酸到了,心中不由得生出茫然无措的失落。
天子的眼中,除了他的皇后,再无别人。
她们的年轻美貌,根本未引来天子的关注,哪怕是轻飘飘的一瞥都没有。
她们真的能从顾皇后的手中,夺来天子的宠爱吗?
有可能吗?
……
魏王世子夫妇和韩王世子夫妇今日一同前来观礼。
傅妍和林茹雪照例并肩而立,两人看着身着凤服头戴凤冠的顾莞宁,心中俱都涌起浓浓的艳羡。
没有嫉恨。
因为此时的她们,再无资格嫉恨顾莞宁。
地位相近的时候,还有嫉恨攀比的心思。当萧诩登上帝位顾莞宁穿上凤服的那一刻,她们便只有低头跪拜的份。
先帝苦心留下遗旨,挑了四个家世出众美貌多才的嫔妃进宫。众人都以为性情强硬的顾莞宁会大闹一场,不准四妃进宫,让天子颜面无光进而夫妻心生隔阂。
没想到,顾莞宁的做法恰恰相反。主动下旨让四妃进宫,落了一个贤惠容人的皇后名声。
事实上,萧诩从未去过任何嫔妃的寝宫。甚至因心中愧疚之故,对顾莞宁愈发宠爱顺从。
这才是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啊!
傅妍心中滋味尤其复杂。这几年,她一直没有身孕。魏王世子倒未说什么,魏王妃心中却颇有些不满,在她面前暗示了几回。() ()
傅妍无奈之下,只得主动为魏王世子纳了两个美妾。其中一个,是在元佑帝丧期之前怀的身孕,已经快临盆了。
林茹雪没有子嗣的困扰,不过,夫妻几年,早没了新婚时的热乎劲。韩王世子身边也有几朵“解语花”。
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没人会觉得诧异。
而年轻的天子,在皇后养伤期间,从不亲近任何嫔妃……大有要为顾莞宁守身如玉的架势。怎能不让人心生羡慕?
“堂嫂,”林茹雪轻声说道:“册立礼成,我们也该去给皇后娘娘道喜了。”
傅妍回过神来,打起精神点了点头:“好!”
……
顾莞宁坐在椒房殿的凤椅上,萧诩坐在她的左侧。闵太后则坐在顾莞宁的右侧。
今日是皇后册立大礼,顾莞宁也是今日当之无愧的主角。闵太后本就不是爱出风头的人,心甘情愿地坐了次位。
今日前来观礼的皇室宗亲,一一上前行礼道贺。
傅妍林茹雪身为世子妃,随在各自的婆婆身后。
论辈分,魏王妃韩王妃是长辈。不过,论地位,自是高居凤位的顾莞宁为尊。也因此,魏王妃韩王妃一起躬身行了礼:“见过皇后娘娘。”
顾莞宁微微一笑:“四婶六婶不必多礼。两位弟妹也平身。”
四人谢了恩典,才各自起身。
之后宫中赐宴,魏王妃韩王妃陪着闵太后坐了一席,傅妍林茹雪则陪顾莞宁坐了一席。傅玉三人,也自动自发地坐在一起。
傅妍目光微微一转,笑着说道:“娘娘今日容光焕发,想来身子是已经大好了。”
“娘娘福泽恩厚,当日代皇上受了重伤,养了三个多月便能下榻走动。可见是有上苍庇护。”林茹雪含笑接了话茬。
顾莞宁淡淡一笑:“好在本宫撑了过来。不然,何来今日?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
这话茬可就不好接了。
傅妍有堂妹进宫为妃,不便多言。
林茹雪没有这一层瓜葛,说话便坦然得多了:“若不是皇祖父遗旨选定了四妃,皇上绝不会随意选妃。便是有她们在宫中,皇上也未多看她们一眼。皇上待娘娘情深至此,实在是娘娘的福气。”
顾莞宁神色未见动容,依旧平静自若:“弟妹这般盛赞皇上,皇上听了,心中必会觉得欣慰。”
很显然,皇后娘娘并不喜欢这个话题。
林茹雪十分识趣,很快便扯开话题:“娘娘自今日起,就要移居椒房殿,执掌凤印。不知宫务是否也一并接手?”
自元佑帝死后,宫务一直由闵太后打理。如今顾莞宁做了皇后,可会立刻执掌宫务?闵太后会否心甘情愿地将掌宫之权移交到闵太后手中?
宫中的动静,和朝堂息息相关。身为皇室中人,对宫中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傅妍目光一闪,语气中满是关切之意:“宫务繁琐,最耗精力。娘娘凤体尚未痊愈,应该静养一年半载才是。”
顾莞宁随口笑道:“走了十几步。再有十日半月,行走便无碍了。”
萧诩目中闪过喜悦,仔细打量顾莞宁一眼,见她面色红润目中满是神采,心里颇为高兴,立刻道:“我这就让礼部挑选吉日,为你举行册立皇后之礼。”
顾莞宁也未矫情推辞,点点头道:“也好。”
只有经过册立大典,她才能真正执掌凤印,入主椒房殿。也才能真正成为后宫之主。
宫变之后,萧诩大动干戈,清除了王皇后在宫中的党羽。不过,宫中人多心思多,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消息便会传到宫外。
她暗中部署查探几个月,已经列出了一长串需要“清理”的名单。
待她正式掌凤印,也该是好好整顿后宫之时了。
……
半个月之后,皇后册立大典在宫中举行。
相比新帝登基,皇后册立之礼要简单多了。不过,也得进太庙,祭拜先祖,昭告天下。
顾莞宁穿着正红色的凤服,戴着凤冠,肤白胜雪,乌发如云,黑眸红唇,艳光灼灼。犹如一朵盛放的牡丹,国色天香,风姿夺人。
她和穿着龙袍的萧诩并肩而立,气势丝毫不落下风。
这一对年轻恩爱的帝后,毫无避讳地在人前携手,时而对视一笑,旁若无人。
先帝嫔妃大多告病静养,无人来观礼。新帝的四位嫔妃,顾莞琪也告病不出。另外三个不肯放过能见新帝的机会,特意前来观礼。
然后,三个年轻的妃嫔都被帝后携手相视而笑的画面酸到了,心中不由得生出茫然无措的失落。
天子的眼中,除了他的皇后,再无别人。
她们的年轻美貌,根本未引来天子的关注,哪怕是轻飘飘的一瞥都没有。
她们真的能从顾皇后的手中,夺来天子的宠爱吗?
有可能吗?
……
魏王世子夫妇和韩王世子夫妇今日一同前来观礼。
傅妍和林茹雪照例并肩而立,两人看着身着凤服头戴凤冠的顾莞宁,心中俱都涌起浓浓的艳羡。
没有嫉恨。
因为此时的她们,再无资格嫉恨顾莞宁。
地位相近的时候,还有嫉恨攀比的心思。当萧诩登上帝位顾莞宁穿上凤服的那一刻,她们便只有低头跪拜的份。
先帝苦心留下遗旨,挑了四个家世出众美貌多才的嫔妃进宫。众人都以为性情强硬的顾莞宁会大闹一场,不准四妃进宫,让天子颜面无光进而夫妻心生隔阂。
没想到,顾莞宁的做法恰恰相反。主动下旨让四妃进宫,落了一个贤惠容人的皇后名声。
事实上,萧诩从未去过任何嫔妃的寝宫。甚至因心中愧疚之故,对顾莞宁愈发宠爱顺从。
这才是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啊!
傅妍心中滋味尤其复杂。这几年,她一直没有身孕。魏王世子倒未说什么,魏王妃心中却颇有些不满,在她面前暗示了几回。() ()
傅妍无奈之下,只得主动为魏王世子纳了两个美妾。其中一个,是在元佑帝丧期之前怀的身孕,已经快临盆了。
林茹雪没有子嗣的困扰,不过,夫妻几年,早没了新婚时的热乎劲。韩王世子身边也有几朵“解语花”。
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没人会觉得诧异。
而年轻的天子,在皇后养伤期间,从不亲近任何嫔妃……大有要为顾莞宁守身如玉的架势。怎能不让人心生羡慕?
“堂嫂,”林茹雪轻声说道:“册立礼成,我们也该去给皇后娘娘道喜了。”
傅妍回过神来,打起精神点了点头:“好!”
……
顾莞宁坐在椒房殿的凤椅上,萧诩坐在她的左侧。闵太后则坐在顾莞宁的右侧。
今日是皇后册立大礼,顾莞宁也是今日当之无愧的主角。闵太后本就不是爱出风头的人,心甘情愿地坐了次位。
今日前来观礼的皇室宗亲,一一上前行礼道贺。
傅妍林茹雪身为世子妃,随在各自的婆婆身后。
论辈分,魏王妃韩王妃是长辈。不过,论地位,自是高居凤位的顾莞宁为尊。也因此,魏王妃韩王妃一起躬身行了礼:“见过皇后娘娘。”
顾莞宁微微一笑:“四婶六婶不必多礼。两位弟妹也平身。”
四人谢了恩典,才各自起身。
之后宫中赐宴,魏王妃韩王妃陪着闵太后坐了一席,傅妍林茹雪则陪顾莞宁坐了一席。傅玉三人,也自动自发地坐在一起。
傅妍目光微微一转,笑着说道:“娘娘今日容光焕发,想来身子是已经大好了。”
“娘娘福泽恩厚,当日代皇上受了重伤,养了三个多月便能下榻走动。可见是有上苍庇护。”林茹雪含笑接了话茬。
顾莞宁淡淡一笑:“好在本宫撑了过来。不然,何来今日?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
这话茬可就不好接了。
傅妍有堂妹进宫为妃,不便多言。
林茹雪没有这一层瓜葛,说话便坦然得多了:“若不是皇祖父遗旨选定了四妃,皇上绝不会随意选妃。便是有她们在宫中,皇上也未多看她们一眼。皇上待娘娘情深至此,实在是娘娘的福气。”
顾莞宁神色未见动容,依旧平静自若:“弟妹这般盛赞皇上,皇上听了,心中必会觉得欣慰。”
很显然,皇后娘娘并不喜欢这个话题。
林茹雪十分识趣,很快便扯开话题:“娘娘自今日起,就要移居椒房殿,执掌凤印。不知宫务是否也一并接手?”
自元佑帝死后,宫务一直由闵太后打理。如今顾莞宁做了皇后,可会立刻执掌宫务?闵太后会否心甘情愿地将掌宫之权移交到闵太后手中?
宫中的动静,和朝堂息息相关。身为皇室中人,对宫中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傅妍目光一闪,语气中满是关切之意:“宫务繁琐,最耗精力。娘娘凤体尚未痊愈,应该静养一年半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