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虚与委蛇难不?
二月初四,距离迁都还有十三天。
司徒杨彪暴毙这事并没有给这个已经混乱的雒阳城产生多少波澜。有的人忙着抱团抵抗,有的人忙着打家劫舍。整个雒阳城人人自危,谁还有精力在乎大汉死了个司徒。
关系最好的黄琬前日早朝后就直接来到杨府,见了老友的尸身,当时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就失魂落魄地回了府,就一病不起,上表言自己无德无能,不配居此高位,请辞太尉一职。
同来的荀爽问杨修那日吕布在府上到底说了什么。
杨修说书房内那时只有他们俩人,他也不知情,父亲说摔杯为号,结果等吕布走了,杯子也没有摔下来,然后喷出一口血箭后人就不行了,晚上就没再醒过来。
荀爽一肚子问号,看着杨彪安详的遗容,哀叹一声后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今日暂停早朝,百官还在揣测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见董卓的亲卫请一些朝中大臣去相国府议事。
被请的大臣们惴惴不安地来到相国府,见董卓侧卧在榻上,神情却是神采奕奕。众人以为董卓生病,有人假模假样关心道:“相国身体不适?”
董卓哈哈大笑几声,抻到腹部肌肉一阵酸痛,又“嘶”了一声,才道:“没什么,昨日练武伤到了腰。”
话音刚落,就有一通肉麻的恭维,劝慰的话语从众臣僚的口中说出。
董卓今日的心情格外的好。
他本是武人,虽然上了岁数,但是核心力量还是不错的,真的做到力竭,足足两百个。感到腹部撕裂般的疼痛,这种疼痛让他想起年轻时,练习左右手开弓,臂膀同样的痛楚,那是在长力气。如今腹部传来同样的感觉,也能明显察觉腰部的力量在变强,至此他对于刘协所言深信不疑。
房事嘛,不就是那个部位发力吗,这皇家秘法诚不我欺。
所以今天实在爬不起来,又不想让一些人胡乱猜忌,就把人召到相国府商量迁都事宜。
一众人正在商议,有下人来报,言杨彪嫡子杨修求见。
董卓唤人进来,杨修一进正堂,二话不说直接“扑通”拜服于地,磕头如捣蒜,将脑袋在青石板上碰得“梆梆”作响,很快脑门上血迹斑斑,青石板上也是血迹斑斑。
这举动让堂上诸公和董卓都是一惊,董卓忙问道:“杨公子何以如此?”
杨修的额头往外渗血,眼泪鼻涕一大把,哀求道:“求相国放过我弘农杨氏一条活路。”
董卓愕然:“此话怎讲?”
杨修呜咽道:“因为家父的臭脾气顶撞了相国,才有此一死,家父说他死了,相国的气也该消了,说他死后由我前来谢罪,莫迁怒到弘农杨氏。”
董卓面皮抽动,碍于杨彪的声望,他没想弄死这個茅坑里的石头,如今却真好似是自己逼死他的一般。
“杨公子,你这是在羞煞老夫吗?”
杨修可不管董卓的惺惺作态,仍一边磕头一边说道:“我弘农杨氏愿意举全族之力出五万石粮食助相国平乱!”
董卓后面要说的话被杨家的表态一下子就给噎住了。
为何迁都?还不是关东豪门断了雒阳的粮草,大军作战要粮,雒阳城内这么多张嘴要粮,没办法只得抄没富人粮草,再饿死一批人,驱赶那些身强力壮且命大的百姓去关中种粮。这才是他迁都的最重要原因。
至于什么“汉东都雒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这类的屁话,他不信,满朝的人也没人信。如今弘农杨氏愿意出粮,正好可解他的燃眉之急。
董卓忍着腹部撕裂的疼痛,龇牙咧嘴地就上前要扶起杨修道:“杨公之心,某家心领了。”
杨修却仍然跪在那里一个劲地磕头,董卓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允见状眼神微微晃动,便起身拱手道:“相国,既然杨公有此心,那就让逝者入土为安吧。”
董卓闻言这才恍然大悟:“王太仆所言甚是,那就送杨公回祖地吧。”
杨修重重地拜首后才被董卓扶了起来,摩挲着涕泪道:“相国大恩,我杨氏永世不忘。”
董卓颔首:“你小小年纪,就如此忠孝,等你回来后先从议郎干起,可否?”
杨修再次长躬一礼拜谢道:“谢相国提拔,那小子明日就走,早日筹粮归来。”
“好!”董卓拍着杨修肩膀,“速去速回!”() ()
杨修临走的时候偷偷瞄了王允一眼,王允微微颔首面露微笑。
董卓狐疑地问王允道:“杨彪生前对你多有刁难,你如今怎会帮他?”
“杨彪之父杨赐曾救过下官一命,这算是还了他家的恩情。”王允如实答道。
董卓对王允很满意,打算再进一步:“既然司徒的位置空了,那就由你来担任吧。”
王允怔了一下,随即喜上眉梢长躬行礼道:“杨公对吾有救命之恩,董公对下官有知遇之恩。”
三公之位虽高,却无实权,但是兼任尚书令,那就等同于宰相了,位高而权重。
其他同僚,纷纷上前表示祝贺。
当然,董卓也不是好骗的主儿,随后叫来樊稠、王方二人,耳语几句他们便领命走了。
安排好后,他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躺回榻上继续商讨迁都之事。
回到杨府,杨修在棺材旁向杨彪汇报了此事。
杨彪看着头破血流的儿子,有些心疼道:“虚与委蛇难不?”
“太难了,比杀了我还难受!”
“唉,之前错怪了王允,想想他确实很难。”
“要不是今日有王公借机会点了董卓一下,儿子估计还要再磕更多的头。
您说天子是如何判别忠奸的,您都没有看出来,董卓也没看出来,为何天子看出来了?总觉得天子背后有高人指点。”
杨彪摆了摆手道:“不猜了,等天子脱险,兴许那个人就浮出水面了。”一边说还一边在棺材里面翻了翻身:“躺得我腰酸背痛的,黄公、荀公如何了?”
杨修道:“黄公病倒了,据说挺重的,用不用儿子去偷偷告诉他一声。”
杨彪面露纠结,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摇头道:“万万不可,不能节外生枝。按计划准备明日出城吧。”
杨修领命后便匆匆离开了灵堂。
灵堂剩下杨彪一个人,躺在棺材里什么也干不了,只得直勾勾看着房顶,思考天子的回信。
如果不知情的人看见这一幕,一定会以为杨彪死不瞑目,会被吓得亡魂出鞘。
天子回信内容很简单:“
王允,自己人,非必要不接触。
吕布只可信一半,让其知其然,不能让其知所以然。
段煨可拉拢,虽是董卓手下的西凉嫡系,却有忠汉之心。
董卓会在本月十七日迁都,朕会在这天起事,你们带兵勤王。”
杨彪越发对于天子背后的那个人好奇了,从种种迹象看来,此人不但智近乎妖,而且也是同道中人,志在匡扶大汉,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真想好好看看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至于是不是小皇帝本人,杨彪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即便再早慧,也不能有如此判断。
…………
乱糟糟的雒阳城,皇甫府所在的那条街巷,不少游侠在打家劫舍。
皇甫嵩家素有贤名,又是将门,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家拍皇甫府大门请求躲避。
门房于心不忍,看着一个个惊恐万分的街里街坊,赶紧跑进府内通报。
很快,皇甫坚寿就出了府门,看见门口跪着一大片惊慌失措的男女老少。不远处就是游侠们拿着棍棒正凶神恶煞看着这些人。
只要皇甫坚寿一狠心把府门一关,这群恶人就敢上来把他们的财物粮食抢走,女人会拉走凌辱,要是有人反抗,就会被棍棒活活打死。
皇甫坚寿哪里能狠得下心肠,重重地跺了跺脚,便命下人大开府门,邻里们千恩万谢就涌入皇甫府。
那些等着爽一把的游侠恶狠狠看着皇甫坚寿,但是没有人敢冲入皇甫府,人家好歹是官,还是武官,真怕惹不起。只得骂骂咧咧地走了。
直到深夜游侠早就没了踪迹,府门再次打开,街里街坊男女老少这才千恩万谢地离开。
大部分人都安全地回到家中,只有一群妇孺还没有进入家门就被白天那群游侠逮个正着,妇孺们一声惨叫,还要四散又被游侠给围拢起来,被木棒恐吓像待宰的羔羊般被驱赶至漆黑的胡同中。
这在如今到处杀人放火的雒阳,就是一个缩影,各个地方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
在游侠呼喝声中,七拐八拐地,穿过一条条街巷,最后竟从司徒杨府的小门进去了。
司徒杨彪暴毙这事并没有给这个已经混乱的雒阳城产生多少波澜。有的人忙着抱团抵抗,有的人忙着打家劫舍。整个雒阳城人人自危,谁还有精力在乎大汉死了个司徒。
关系最好的黄琬前日早朝后就直接来到杨府,见了老友的尸身,当时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就失魂落魄地回了府,就一病不起,上表言自己无德无能,不配居此高位,请辞太尉一职。
同来的荀爽问杨修那日吕布在府上到底说了什么。
杨修说书房内那时只有他们俩人,他也不知情,父亲说摔杯为号,结果等吕布走了,杯子也没有摔下来,然后喷出一口血箭后人就不行了,晚上就没再醒过来。
荀爽一肚子问号,看着杨彪安详的遗容,哀叹一声后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今日暂停早朝,百官还在揣测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见董卓的亲卫请一些朝中大臣去相国府议事。
被请的大臣们惴惴不安地来到相国府,见董卓侧卧在榻上,神情却是神采奕奕。众人以为董卓生病,有人假模假样关心道:“相国身体不适?”
董卓哈哈大笑几声,抻到腹部肌肉一阵酸痛,又“嘶”了一声,才道:“没什么,昨日练武伤到了腰。”
话音刚落,就有一通肉麻的恭维,劝慰的话语从众臣僚的口中说出。
董卓今日的心情格外的好。
他本是武人,虽然上了岁数,但是核心力量还是不错的,真的做到力竭,足足两百个。感到腹部撕裂般的疼痛,这种疼痛让他想起年轻时,练习左右手开弓,臂膀同样的痛楚,那是在长力气。如今腹部传来同样的感觉,也能明显察觉腰部的力量在变强,至此他对于刘协所言深信不疑。
房事嘛,不就是那个部位发力吗,这皇家秘法诚不我欺。
所以今天实在爬不起来,又不想让一些人胡乱猜忌,就把人召到相国府商量迁都事宜。
一众人正在商议,有下人来报,言杨彪嫡子杨修求见。
董卓唤人进来,杨修一进正堂,二话不说直接“扑通”拜服于地,磕头如捣蒜,将脑袋在青石板上碰得“梆梆”作响,很快脑门上血迹斑斑,青石板上也是血迹斑斑。
这举动让堂上诸公和董卓都是一惊,董卓忙问道:“杨公子何以如此?”
杨修的额头往外渗血,眼泪鼻涕一大把,哀求道:“求相国放过我弘农杨氏一条活路。”
董卓愕然:“此话怎讲?”
杨修呜咽道:“因为家父的臭脾气顶撞了相国,才有此一死,家父说他死了,相国的气也该消了,说他死后由我前来谢罪,莫迁怒到弘农杨氏。”
董卓面皮抽动,碍于杨彪的声望,他没想弄死这個茅坑里的石头,如今却真好似是自己逼死他的一般。
“杨公子,你这是在羞煞老夫吗?”
杨修可不管董卓的惺惺作态,仍一边磕头一边说道:“我弘农杨氏愿意举全族之力出五万石粮食助相国平乱!”
董卓后面要说的话被杨家的表态一下子就给噎住了。
为何迁都?还不是关东豪门断了雒阳的粮草,大军作战要粮,雒阳城内这么多张嘴要粮,没办法只得抄没富人粮草,再饿死一批人,驱赶那些身强力壮且命大的百姓去关中种粮。这才是他迁都的最重要原因。
至于什么“汉东都雒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这类的屁话,他不信,满朝的人也没人信。如今弘农杨氏愿意出粮,正好可解他的燃眉之急。
董卓忍着腹部撕裂的疼痛,龇牙咧嘴地就上前要扶起杨修道:“杨公之心,某家心领了。”
杨修却仍然跪在那里一个劲地磕头,董卓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允见状眼神微微晃动,便起身拱手道:“相国,既然杨公有此心,那就让逝者入土为安吧。”
董卓闻言这才恍然大悟:“王太仆所言甚是,那就送杨公回祖地吧。”
杨修重重地拜首后才被董卓扶了起来,摩挲着涕泪道:“相国大恩,我杨氏永世不忘。”
董卓颔首:“你小小年纪,就如此忠孝,等你回来后先从议郎干起,可否?”
杨修再次长躬一礼拜谢道:“谢相国提拔,那小子明日就走,早日筹粮归来。”
“好!”董卓拍着杨修肩膀,“速去速回!”() ()
杨修临走的时候偷偷瞄了王允一眼,王允微微颔首面露微笑。
董卓狐疑地问王允道:“杨彪生前对你多有刁难,你如今怎会帮他?”
“杨彪之父杨赐曾救过下官一命,这算是还了他家的恩情。”王允如实答道。
董卓对王允很满意,打算再进一步:“既然司徒的位置空了,那就由你来担任吧。”
王允怔了一下,随即喜上眉梢长躬行礼道:“杨公对吾有救命之恩,董公对下官有知遇之恩。”
三公之位虽高,却无实权,但是兼任尚书令,那就等同于宰相了,位高而权重。
其他同僚,纷纷上前表示祝贺。
当然,董卓也不是好骗的主儿,随后叫来樊稠、王方二人,耳语几句他们便领命走了。
安排好后,他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躺回榻上继续商讨迁都之事。
回到杨府,杨修在棺材旁向杨彪汇报了此事。
杨彪看着头破血流的儿子,有些心疼道:“虚与委蛇难不?”
“太难了,比杀了我还难受!”
“唉,之前错怪了王允,想想他确实很难。”
“要不是今日有王公借机会点了董卓一下,儿子估计还要再磕更多的头。
您说天子是如何判别忠奸的,您都没有看出来,董卓也没看出来,为何天子看出来了?总觉得天子背后有高人指点。”
杨彪摆了摆手道:“不猜了,等天子脱险,兴许那个人就浮出水面了。”一边说还一边在棺材里面翻了翻身:“躺得我腰酸背痛的,黄公、荀公如何了?”
杨修道:“黄公病倒了,据说挺重的,用不用儿子去偷偷告诉他一声。”
杨彪面露纠结,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摇头道:“万万不可,不能节外生枝。按计划准备明日出城吧。”
杨修领命后便匆匆离开了灵堂。
灵堂剩下杨彪一个人,躺在棺材里什么也干不了,只得直勾勾看着房顶,思考天子的回信。
如果不知情的人看见这一幕,一定会以为杨彪死不瞑目,会被吓得亡魂出鞘。
天子回信内容很简单:“
王允,自己人,非必要不接触。
吕布只可信一半,让其知其然,不能让其知所以然。
段煨可拉拢,虽是董卓手下的西凉嫡系,却有忠汉之心。
董卓会在本月十七日迁都,朕会在这天起事,你们带兵勤王。”
杨彪越发对于天子背后的那个人好奇了,从种种迹象看来,此人不但智近乎妖,而且也是同道中人,志在匡扶大汉,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真想好好看看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至于是不是小皇帝本人,杨彪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即便再早慧,也不能有如此判断。
…………
乱糟糟的雒阳城,皇甫府所在的那条街巷,不少游侠在打家劫舍。
皇甫嵩家素有贤名,又是将门,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家拍皇甫府大门请求躲避。
门房于心不忍,看着一个个惊恐万分的街里街坊,赶紧跑进府内通报。
很快,皇甫坚寿就出了府门,看见门口跪着一大片惊慌失措的男女老少。不远处就是游侠们拿着棍棒正凶神恶煞看着这些人。
只要皇甫坚寿一狠心把府门一关,这群恶人就敢上来把他们的财物粮食抢走,女人会拉走凌辱,要是有人反抗,就会被棍棒活活打死。
皇甫坚寿哪里能狠得下心肠,重重地跺了跺脚,便命下人大开府门,邻里们千恩万谢就涌入皇甫府。
那些等着爽一把的游侠恶狠狠看着皇甫坚寿,但是没有人敢冲入皇甫府,人家好歹是官,还是武官,真怕惹不起。只得骂骂咧咧地走了。
直到深夜游侠早就没了踪迹,府门再次打开,街里街坊男女老少这才千恩万谢地离开。
大部分人都安全地回到家中,只有一群妇孺还没有进入家门就被白天那群游侠逮个正着,妇孺们一声惨叫,还要四散又被游侠给围拢起来,被木棒恐吓像待宰的羔羊般被驱赶至漆黑的胡同中。
这在如今到处杀人放火的雒阳,就是一个缩影,各个地方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
在游侠呼喝声中,七拐八拐地,穿过一条条街巷,最后竟从司徒杨府的小门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