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伙子就是常继祖!
三年征战,他这个别人眼里的孩,已经成长为一个十五岁的伙子!
他向常升行了礼之后,站了起来,伸手擦拭去父亲眼中的泪水,笑着道。
“爹,你哭啥,儿子这不是好端赌回来了吗?”
常升此时早已经将刚才要收拾常继祖的想法给抛到了九霄云霄,一把抓住常继祖的手,上下打量。
“好!好!好!没事就好!儿子,你长高了!”
常升比着常继祖的个头,破涕为笑。
常继祖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过来的结果,十五岁的他,此时的身高竟隐隐比常升还高上一些。
“那是,你儿子现在可已经长大成人了!”
常升笑得格外开心。
“公爷,你可回来了!”
常伯的一声哭喊,直接让父子俩都看了过去。
却看见常伯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常继祖心中感动,他穿到大明,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常伯,平日常伯对他,那真叫一个无微不至。
此时看见常伯真情流露,常继祖心中也颇为感动,赶紧走到常伯身边,笑着道。
“常伯,这几年辛苦你了!”
常伯这才擦去眼中的泪水,一脸欣慰的看着常继祖。
“公爷,你长高了!”
常继祖心中顿时就黑了脸,合着你们俩就光看见我长高了是吧,我变帅了你们怎么不夸夸?
不过常继祖也没法计较。
常升和常伯将常继祖带进了正门。
一进门,却看见一个女孩站在那里,正一脸期盼的看着门口。
一见常继祖,那女孩先是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然后款款迎了上来。
“彤儿见过兄长!”
只是话的声音还有些颤抖,眼中还泛着泪光。
常继祖有些惊讶,却也认出了眼前这个女孩是谁。
“原来是方家妹妹。”
三年不见,方彤儿出落的越发楚楚动人。
连常继祖看了都是心中一动。
方彤儿显然是强忍着泪光,上前对常继祖行了一礼,道:“兄长为国征战,立下灭国大功,彤儿先为兄长贺!”
常继祖微微一笑:“不过尺寸之功而已,当不得当不得!”
着几人就来到了正堂。
到了正堂之后,常升轻咳了一声:“常伯伱去安排一桌酒饭,晚上与继祖接风!”
方彤儿赶紧道:“彤儿去给常伯帮忙!”
两人都知道父子两人许久不见,一定有不少贴己话要,这是给父子两人腾地方呢。
等两人去忙后。
常升才疑惑的看向常继祖:“你班师回朝,怎么不见陛下就回家了?这怕是不合规矩。”
常继祖却撇了撇嘴:“爹,儿子昨日收到陛下的口谕,让儿子回到应之后,不用陛见,直接回家休息就行,后日大朝会,才让儿子去一同上朝,所以可不是儿子我不去见陛下,是陛下不见儿子!”
常升眉头皱起:“陛下不见你?还让你后日直接去大朝会?”
“怎么?看爹你这副表情,是最近朝中不太平?”
“这还不是你闹的!”常升叹了一口气,看了常继祖一眼:“你可知道,你那封奏折在朝中引发到了多大波澜?”() ()
常继祖在班师时候,就提前将自己收回安南,改设布政司的想法拟成了奏折,派人八百里加急跟着报捷文书一起送进了应府,自己则坐着蹈海卫的船,优哉游哉的往应府走。
算下来,他的奏折要比他早了一个月到的应。
“能有什么波澜?无非是有些人不愿意将安南设为布政司而已!”常继祖对这样的情况早有预料,丝毫都不觉得吃惊。
而常升却冷笑一声:“你以为只是安南设不设布政司的事吗?你可知道现在朝中有人安南远离中原,以布政司治理,恐难镇守其名,不如效仿黔宁王故事,以一王镇守!”
“嗯?”这个情况是常继祖没有能料到的,他原来以为朝中的意见最多就是在安南设立布政司和将安南重立为藩国这两种意见,却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提出要学沐英独镇云南一样,派一人永镇安南!
如果真是这样,跟让安南重立藩国有什么区别。
“爹,谁提出的建议?”常继祖想搞清楚这个建议到底是谁提出来的。
“内阁首辅、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
从常升嘴里听到这个名字,着实让常继祖有些意外,一来是他没想到解缙最终还是混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二来以解缙的为人,恐怕更应该支持重立安南藩国这个意见才对,怎么会突然抛出一个派重臣独镇安南的主意?
以解缙对朱棣的了解,怎么会不知道朱棣不可能将安南这种地方如同交给沐英一样交给别人。
别的不,就单镇守云南的沐家,现在就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架势,朱棣靖难起兵的时候,还的先派人去安抚沐家,自己才敢没有顾忌的起兵,要是在安南再出一个沐家,那朱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干吗?
“解缙怎么会提出这个想法?这不合理啊?”
常升却冷哼一声:“你以为解缙的这个办法是为谁而设计的?”
常继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高阳郡王?”
常升点点头:“你不在朝中你不知道,这位解首辅前年三月的时候与陛下商议立太子的事,为太子了几句话,却引得陛下不阅,他离间父子,险些被治罪,这次你们正好将安南拿下,解缙就抛出了这个主意,用意就是请高阳郡王出镇安南,为的是扫清太子登基的障碍。”
这些理由,常继祖自然是能想明白,他不明白的是,解缙这么聪明一个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么不理智的办法!
朱高炽在永乐二年就已经被立为皇太子,储位已定,而那时候朱高煦则跟着朱能刚经历了镇南关之败,在军方的威信大跌,实际已经没了争夺储位的希望。
解缙此时却还要想办法将朱高煦赶到安南去,彻底灭了朱高煦的念想!
这朱高煦能饶了解缙?
等朱高煦回朝之后,还能不收拾解缙?
而且朱棣虽然册封了朱高炽为太子,却仍然在犹豫不定,朱高煦迟迟不用就藩就是证据,解缙的这点心思能逃得过朱棣的眼睛?不得解缙是要吃点苦头了!
只是常继祖现在心里犹豫的是,此事到底是解缙自作主张,还是背后有人授意!
若是解缙自作主张到也罢了,可若是背后是有人授意……
常继祖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颤。
朝中的水还是这么深……
三年征战,他这个别人眼里的孩,已经成长为一个十五岁的伙子!
他向常升行了礼之后,站了起来,伸手擦拭去父亲眼中的泪水,笑着道。
“爹,你哭啥,儿子这不是好端赌回来了吗?”
常升此时早已经将刚才要收拾常继祖的想法给抛到了九霄云霄,一把抓住常继祖的手,上下打量。
“好!好!好!没事就好!儿子,你长高了!”
常升比着常继祖的个头,破涕为笑。
常继祖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过来的结果,十五岁的他,此时的身高竟隐隐比常升还高上一些。
“那是,你儿子现在可已经长大成人了!”
常升笑得格外开心。
“公爷,你可回来了!”
常伯的一声哭喊,直接让父子俩都看了过去。
却看见常伯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常继祖心中感动,他穿到大明,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常伯,平日常伯对他,那真叫一个无微不至。
此时看见常伯真情流露,常继祖心中也颇为感动,赶紧走到常伯身边,笑着道。
“常伯,这几年辛苦你了!”
常伯这才擦去眼中的泪水,一脸欣慰的看着常继祖。
“公爷,你长高了!”
常继祖心中顿时就黑了脸,合着你们俩就光看见我长高了是吧,我变帅了你们怎么不夸夸?
不过常继祖也没法计较。
常升和常伯将常继祖带进了正门。
一进门,却看见一个女孩站在那里,正一脸期盼的看着门口。
一见常继祖,那女孩先是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然后款款迎了上来。
“彤儿见过兄长!”
只是话的声音还有些颤抖,眼中还泛着泪光。
常继祖有些惊讶,却也认出了眼前这个女孩是谁。
“原来是方家妹妹。”
三年不见,方彤儿出落的越发楚楚动人。
连常继祖看了都是心中一动。
方彤儿显然是强忍着泪光,上前对常继祖行了一礼,道:“兄长为国征战,立下灭国大功,彤儿先为兄长贺!”
常继祖微微一笑:“不过尺寸之功而已,当不得当不得!”
着几人就来到了正堂。
到了正堂之后,常升轻咳了一声:“常伯伱去安排一桌酒饭,晚上与继祖接风!”
方彤儿赶紧道:“彤儿去给常伯帮忙!”
两人都知道父子两人许久不见,一定有不少贴己话要,这是给父子两人腾地方呢。
等两人去忙后。
常升才疑惑的看向常继祖:“你班师回朝,怎么不见陛下就回家了?这怕是不合规矩。”
常继祖却撇了撇嘴:“爹,儿子昨日收到陛下的口谕,让儿子回到应之后,不用陛见,直接回家休息就行,后日大朝会,才让儿子去一同上朝,所以可不是儿子我不去见陛下,是陛下不见儿子!”
常升眉头皱起:“陛下不见你?还让你后日直接去大朝会?”
“怎么?看爹你这副表情,是最近朝中不太平?”
“这还不是你闹的!”常升叹了一口气,看了常继祖一眼:“你可知道,你那封奏折在朝中引发到了多大波澜?”() ()
常继祖在班师时候,就提前将自己收回安南,改设布政司的想法拟成了奏折,派人八百里加急跟着报捷文书一起送进了应府,自己则坐着蹈海卫的船,优哉游哉的往应府走。
算下来,他的奏折要比他早了一个月到的应。
“能有什么波澜?无非是有些人不愿意将安南设为布政司而已!”常继祖对这样的情况早有预料,丝毫都不觉得吃惊。
而常升却冷笑一声:“你以为只是安南设不设布政司的事吗?你可知道现在朝中有人安南远离中原,以布政司治理,恐难镇守其名,不如效仿黔宁王故事,以一王镇守!”
“嗯?”这个情况是常继祖没有能料到的,他原来以为朝中的意见最多就是在安南设立布政司和将安南重立为藩国这两种意见,却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提出要学沐英独镇云南一样,派一人永镇安南!
如果真是这样,跟让安南重立藩国有什么区别。
“爹,谁提出的建议?”常继祖想搞清楚这个建议到底是谁提出来的。
“内阁首辅、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
从常升嘴里听到这个名字,着实让常继祖有些意外,一来是他没想到解缙最终还是混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二来以解缙的为人,恐怕更应该支持重立安南藩国这个意见才对,怎么会突然抛出一个派重臣独镇安南的主意?
以解缙对朱棣的了解,怎么会不知道朱棣不可能将安南这种地方如同交给沐英一样交给别人。
别的不,就单镇守云南的沐家,现在就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架势,朱棣靖难起兵的时候,还的先派人去安抚沐家,自己才敢没有顾忌的起兵,要是在安南再出一个沐家,那朱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干吗?
“解缙怎么会提出这个想法?这不合理啊?”
常升却冷哼一声:“你以为解缙的这个办法是为谁而设计的?”
常继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高阳郡王?”
常升点点头:“你不在朝中你不知道,这位解首辅前年三月的时候与陛下商议立太子的事,为太子了几句话,却引得陛下不阅,他离间父子,险些被治罪,这次你们正好将安南拿下,解缙就抛出了这个主意,用意就是请高阳郡王出镇安南,为的是扫清太子登基的障碍。”
这些理由,常继祖自然是能想明白,他不明白的是,解缙这么聪明一个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么不理智的办法!
朱高炽在永乐二年就已经被立为皇太子,储位已定,而那时候朱高煦则跟着朱能刚经历了镇南关之败,在军方的威信大跌,实际已经没了争夺储位的希望。
解缙此时却还要想办法将朱高煦赶到安南去,彻底灭了朱高煦的念想!
这朱高煦能饶了解缙?
等朱高煦回朝之后,还能不收拾解缙?
而且朱棣虽然册封了朱高炽为太子,却仍然在犹豫不定,朱高煦迟迟不用就藩就是证据,解缙的这点心思能逃得过朱棣的眼睛?不得解缙是要吃点苦头了!
只是常继祖现在心里犹豫的是,此事到底是解缙自作主张,还是背后有人授意!
若是解缙自作主张到也罢了,可若是背后是有人授意……
常继祖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颤。
朝中的水还是这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