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管养伤这段时间,云桑见陛下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因为上次《水经注》一事,陛下似乎觉得她还算机灵,夜间批阅奏折,时常会钦点她随侍。数日下来,云桑能感觉到,梨柯对她的火气愈发强烈。
这一日晚膳时,陛下又遣了小太监来宣云桑伺候笔墨,梨柯“咣当”一声将饭碗摔在桌上,抬腿便走。
“喂,你去哪儿啊?”晴枝不满,“碗筷还没收呢,又让我们帮你干?”
梨柯停在门口,冷笑道:“怎么?云桑的碗筷你能洗,我的你就不能洗?不好意思,太后午间递了消息进来,宣我有事。”
说完,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
“德性——”晴枝将筷子重重在桌上一戳,“吃饭!”
云桑想起昨晚回来后潮湿的被褥,心有戚戚:
“要不……今日我便称病,不去了吧?”
“你可别犯傻。”晴枝横她一眼,“我只问你,得罪梨柯要紧,还是得罪陛下要紧?你自己掂量清楚喽。”
“可……这样总不是长久办法,毕竟同在一个屋檐下。”云桑郁闷,“而且……若以后她成了……”
“以后什么以后,要成早成了,还用等到现在?”莫名其妙被迁怒好几次,连老实人含翠也有了脾气,讥讽道,“我瞧如今这形式,陛下收用你都比收用她可能性大。”
“陛下才不会收用我!”云桑急急反驳,“不过是李总管受伤了,找我顶两天,用得还算顺手罢了。”
“这还不够吗?咱们做奴婢的,能让主子用着顺手,养成习惯,是多大的好处啊!”
含翠兴奋地给云桑分析:“若你能让陛下觉得离了你伺候就各种不自在,岂不是未来都有了保障?梨柯这种身份,即便陛下看太后面子收了,在宫里也不够充什么正经主子,你没看她对我们颐指气使,却对李总管客客气气吗?”
“可我……并不想一直留在宫里啊……”云桑小声辩解,“我还等着二十五岁出宫呢,陛下觉得我伺候的好,会不会直接不许我走了……”
“行了行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晴枝敲了云桑一个暴栗,“陛下等着你呢,别吃了,快去吧!”
今晚,陛下并未批阅奏折,而是在读书。
薄薄一本册子,他翻得缓慢,却不似以往读书时,偶尔要停下来做些批注。
故云桑准备的一砚浓墨,长久不动,眼看是要干了。
她晓得御前伺候的规矩,须保证陛下随时有笔墨可用,轻挪上前,拿起玉蟾砚滴,想要从中取一滴水。
“不必弄了。”萧昱余光瞥到她动作,微微弯起嘴角,“今日不写字。”
“是。”
云桑乖乖退回去,继续望着地砖发呆。
“不好奇朕在看什么书吗?”
她一板一眼,谨慎回道:
“李总管教导过,御前伺候,最忌讳窥探圣心。”
萧昱皱眉,不禁在心里又多骂了李德盛一句。
“闲书而已,扯不到窥探圣心。”他放下书本,对她解释,“朕从太后那里讨来本食谱,里面有几道点心颇为有趣。听说你来这里之前,是在御膳房做厨娘的?”
“是。”
萧昱将书往她那边推了推:“朕晚膳用得不多,现下有些饿了,你便将这几道点心,做给朕吃吧。”
云桑应声走到桌前,就着书本的位置低头去读,越读头皮越麻。
良久,她终是怯怯开口:“陛下……这个……”
“怎么?不好做吗?”萧昱听出她的为难,温和问道,“可是古籍记载不全?”
“不,是奴婢……不太识字。”
一整页字,她只识得十之二三,根本连不成句子,自然也不知其意。
云桑觉得很丢脸,不想陛下听到这话,只是轻轻笑了一声。
“倒是朕考虑不周了。”
她提议:“不如……”
“不如,朕来念给你听。”
哈?
喉咙里还剩半句“明日交给御膳房”来不及说,云桑目瞪口呆,就这样看着陛下拿起书册,悠悠朝门口走去。
许是意识到她没跟上,还特地回过身问:
“怎么不走?”
云桑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去……茶房吗?”
“不然呢?”陛下摊手,“朕这里,可做不成点心。”
“但、但茶房粗陋脏乱,陛下如何能去那种地方?”
萧昱看她语无伦次的样子,故意绷脸道:
“你是说,这皇宫里,还有朕去不得的地方?”
“不……奴婢不是这个意思……”
瞧着是慌得紧了,只说不够,还要将两只小手挪上来使劲摆动。
萧昱不敢再吓她,嘴角“噗”一下翘起,愉悦道:
“那就走吧。”
/ / /
夜色已深,御茶房里空无一人,只有灶间还留着暗红的星火。
云桑将凳子足足抹了三遍才敢递给陛下就座,茶房里没有正经桌椅,沏的茶也只能摆在菜案一侧。他一来,原本平日十分熟悉的地方,忽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全都别扭起来。
“不必如此紧张。”萧昱完全不觉得自己的身份与周遭格格不入,岔着两条腿,坐得舒服自在,“朕只是一时兴起,你若一直这样紧绷,反倒坏了兴致。平时怎样就怎样,放松些。”
“……是。”
混了水的白色面粉在揉搓中一点点成型,从数道棉絮粘结为一团光滑面团。搪瓷盆接触案桌,律动沉稳,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间杂着,男人浑厚平和的低诵:
“炊饼方切,椒盐糁之。截彼园壁,琢成方砖。”
小厨娘渐入佳境,手指翻飞灵活如神,腕粗的擀面杖挥舞滚动游刃有余,似乎已经忘记,身边还坐着此前让她惴惴不安的天子。
萧昱将没拿食谱的那只手支在头侧,看她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得津津有味。
“有馨斯椒,薄酒以盐。”
“这食谱确实有趣。”云桑依书中所言洒下佐味调料,一双杏眼闪动着粼粼光芒,“奴婢从未见过这样做点心的法子。”
她整好糕点形状,将其一一摆盘,正要去灶上添柴煮水,不想无意抬眸,被所见惊得差点魂飞魄散。
“陛下千金之躯,怎能做这种粗活?这、这万万不可!”
萧昱随手将干柴扔进灶口:“有何不可?千金之躯,也是要吃饭的。”
云桑几乎要哭出来:“那、那也该让奴婢来做,陛下怎能自己动手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萧昱抬眼看她,唇角漾着浅浅笑意,“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谈治理天下?”
“好了,水开了。”他朝已开始冒热气的锅努努嘴,“点心该上锅了。”
一盘四四方方的玉砖,一碗香汤浴粉的水团,就着方才沏好的酽茶,热气腾腾。玉砖里裹着层层椒盐,咸辣相宜,水团以鲜肉碎酢菜为馅,一口下去,浓香四溢,滋味无穷。
萧昱吃得慢条斯理,云桑在一旁瞧着,心里有架小鼓“咚咚”敲个不停。
直到听见陛下那句,“不错”,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
“这没旁人,”萧昱拿起盘中一块点心,招呼站在桌前伺候的小厨娘,“忙了这么久,你也尝尝吧。”
云桑伸出手,还未碰到半空中的点心,那手忽然又缩了回去。
他迟疑:“这次点心里,有你过敏的东西吗?”
云桑郑重对陛下摇头:“没有的。”
萧昱这才放了心,将糕点重新递给她。
宵夜用毕,陛下特地吩咐云桑不必再跟去伺候,独自一人回了正殿。
茶房里尚有残局未收,云桑安静刷着锅碗,视线不由自主,落在灶旁摆着的小板凳上。
那是给烧火的宫人准备的板凳,刚刚,陛下就是坐在那上面,挽起明黄衣袖,随意捡着干柴,一块,一块,不疾不徐,丢进灶坑。
动作熟练而自然,一如所有平凡百姓。
她想,崇礼寺前的马夫说得对,晴枝说得,也对。
陛下真的是个很好的主子,或许,他应是天底下最好的主子。
/ / /
“奴婢不委屈,陛下是天底下最好的主子。”
寿安殿内,梨柯哭得声泪俱下:
“奴婢只是嫌弃自己没用,不能将主子伺候得妥帖舒适。”
柳太后揉了揉酸胀的脑壳,无奈道:“我真是不懂,只是不让你伺候,又不会克扣你俸禄,这不是好事吗?怎么还哭上了呢?”
梨柯满眼含泪,抽噎道:
“奴婢是自小服侍陛下的,论情分,论熟悉,论忠诚,太后明鉴,奴婢愿意为陛下剖肝沥胆。陛下厌弃奴婢,奴婢毫无怨言。可旁人究竟不知底细,若是心怀鬼胎,伤到陛下……”
“啊呦——”柳太后实在受不了,打断道,“梨柯啊,陛下从搬进东宫就没用过咱春玉阁的人,这些年一会儿政斗一会儿上前线,他又不是个三岁孩子,怎么还指望你去保护他呢?我叫你去太极殿,就是伺候伺候吃喝,别给自己这么大担子,犯不着呀!”
“但、但陛下如今……连吃喝都没让奴婢伺候了……”梨柯仍在小声抹泪,“奴婢觉得,自己在太极殿什么用都没有。”
“那你要不调回来?”
“不、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她扭扭捏捏半晌,踌躇道,“娘娘,您上次叫奴婢去太极殿前,说的那件事……”
柳太后在心里叹了口气:就知道是因为这个,早先觉得这丫头跟自己多年,靠得住。若当时晓得她是这样黏糊的脾气,她决不会跟她提这茬。
分隔内外室的屏风上隐隐倒映着几许光影,梨柯进来前,那小姑娘不慎弄脏了衣服,正在里头更换。
柳太后想,这样也好,屏风不隔音,一次能说给两个人听。
“梨柯丫头,我确实很喜欢你。”她抬手,示意梨柯上前些,拍了拍她肩膀,“但这事当时我就跟你说过,我提是不算的,得要陛下最后敲定。你在春玉阁伺候这么多年,该明白陛下是什么性子,他不愿意,谁说都不管用。”
梨柯面露委屈:“陛下日日操心国事,瞧着并不对此感兴趣……”
“天子无家事,家事皆国事。他纳你,你受着。他不纳你,你不能催。”
柳太后语气悠闲,似在说着再平常不过的常识:
“这点耐性都没有,还想进后宫吗?后宫女子的寂寞,长着呢。”
梨柯紧咬菱唇,知晓自己这番求见太后,是不会有预想的效果了。
天色已晚,梨柯并未在寿安殿逗留太久,很快从后门离开。
御花园甬道上,一位华服妙龄少女,静静等在自寿安殿回太极殿的必经之路,对两眼红肿行色匆匆的宫女,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不知是不是因为上次《水经注》一事,陛下似乎觉得她还算机灵,夜间批阅奏折,时常会钦点她随侍。数日下来,云桑能感觉到,梨柯对她的火气愈发强烈。
这一日晚膳时,陛下又遣了小太监来宣云桑伺候笔墨,梨柯“咣当”一声将饭碗摔在桌上,抬腿便走。
“喂,你去哪儿啊?”晴枝不满,“碗筷还没收呢,又让我们帮你干?”
梨柯停在门口,冷笑道:“怎么?云桑的碗筷你能洗,我的你就不能洗?不好意思,太后午间递了消息进来,宣我有事。”
说完,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
“德性——”晴枝将筷子重重在桌上一戳,“吃饭!”
云桑想起昨晚回来后潮湿的被褥,心有戚戚:
“要不……今日我便称病,不去了吧?”
“你可别犯傻。”晴枝横她一眼,“我只问你,得罪梨柯要紧,还是得罪陛下要紧?你自己掂量清楚喽。”
“可……这样总不是长久办法,毕竟同在一个屋檐下。”云桑郁闷,“而且……若以后她成了……”
“以后什么以后,要成早成了,还用等到现在?”莫名其妙被迁怒好几次,连老实人含翠也有了脾气,讥讽道,“我瞧如今这形式,陛下收用你都比收用她可能性大。”
“陛下才不会收用我!”云桑急急反驳,“不过是李总管受伤了,找我顶两天,用得还算顺手罢了。”
“这还不够吗?咱们做奴婢的,能让主子用着顺手,养成习惯,是多大的好处啊!”
含翠兴奋地给云桑分析:“若你能让陛下觉得离了你伺候就各种不自在,岂不是未来都有了保障?梨柯这种身份,即便陛下看太后面子收了,在宫里也不够充什么正经主子,你没看她对我们颐指气使,却对李总管客客气气吗?”
“可我……并不想一直留在宫里啊……”云桑小声辩解,“我还等着二十五岁出宫呢,陛下觉得我伺候的好,会不会直接不许我走了……”
“行了行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晴枝敲了云桑一个暴栗,“陛下等着你呢,别吃了,快去吧!”
今晚,陛下并未批阅奏折,而是在读书。
薄薄一本册子,他翻得缓慢,却不似以往读书时,偶尔要停下来做些批注。
故云桑准备的一砚浓墨,长久不动,眼看是要干了。
她晓得御前伺候的规矩,须保证陛下随时有笔墨可用,轻挪上前,拿起玉蟾砚滴,想要从中取一滴水。
“不必弄了。”萧昱余光瞥到她动作,微微弯起嘴角,“今日不写字。”
“是。”
云桑乖乖退回去,继续望着地砖发呆。
“不好奇朕在看什么书吗?”
她一板一眼,谨慎回道:
“李总管教导过,御前伺候,最忌讳窥探圣心。”
萧昱皱眉,不禁在心里又多骂了李德盛一句。
“闲书而已,扯不到窥探圣心。”他放下书本,对她解释,“朕从太后那里讨来本食谱,里面有几道点心颇为有趣。听说你来这里之前,是在御膳房做厨娘的?”
“是。”
萧昱将书往她那边推了推:“朕晚膳用得不多,现下有些饿了,你便将这几道点心,做给朕吃吧。”
云桑应声走到桌前,就着书本的位置低头去读,越读头皮越麻。
良久,她终是怯怯开口:“陛下……这个……”
“怎么?不好做吗?”萧昱听出她的为难,温和问道,“可是古籍记载不全?”
“不,是奴婢……不太识字。”
一整页字,她只识得十之二三,根本连不成句子,自然也不知其意。
云桑觉得很丢脸,不想陛下听到这话,只是轻轻笑了一声。
“倒是朕考虑不周了。”
她提议:“不如……”
“不如,朕来念给你听。”
哈?
喉咙里还剩半句“明日交给御膳房”来不及说,云桑目瞪口呆,就这样看着陛下拿起书册,悠悠朝门口走去。
许是意识到她没跟上,还特地回过身问:
“怎么不走?”
云桑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去……茶房吗?”
“不然呢?”陛下摊手,“朕这里,可做不成点心。”
“但、但茶房粗陋脏乱,陛下如何能去那种地方?”
萧昱看她语无伦次的样子,故意绷脸道:
“你是说,这皇宫里,还有朕去不得的地方?”
“不……奴婢不是这个意思……”
瞧着是慌得紧了,只说不够,还要将两只小手挪上来使劲摆动。
萧昱不敢再吓她,嘴角“噗”一下翘起,愉悦道:
“那就走吧。”
/ / /
夜色已深,御茶房里空无一人,只有灶间还留着暗红的星火。
云桑将凳子足足抹了三遍才敢递给陛下就座,茶房里没有正经桌椅,沏的茶也只能摆在菜案一侧。他一来,原本平日十分熟悉的地方,忽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全都别扭起来。
“不必如此紧张。”萧昱完全不觉得自己的身份与周遭格格不入,岔着两条腿,坐得舒服自在,“朕只是一时兴起,你若一直这样紧绷,反倒坏了兴致。平时怎样就怎样,放松些。”
“……是。”
混了水的白色面粉在揉搓中一点点成型,从数道棉絮粘结为一团光滑面团。搪瓷盆接触案桌,律动沉稳,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间杂着,男人浑厚平和的低诵:
“炊饼方切,椒盐糁之。截彼园壁,琢成方砖。”
小厨娘渐入佳境,手指翻飞灵活如神,腕粗的擀面杖挥舞滚动游刃有余,似乎已经忘记,身边还坐着此前让她惴惴不安的天子。
萧昱将没拿食谱的那只手支在头侧,看她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得津津有味。
“有馨斯椒,薄酒以盐。”
“这食谱确实有趣。”云桑依书中所言洒下佐味调料,一双杏眼闪动着粼粼光芒,“奴婢从未见过这样做点心的法子。”
她整好糕点形状,将其一一摆盘,正要去灶上添柴煮水,不想无意抬眸,被所见惊得差点魂飞魄散。
“陛下千金之躯,怎能做这种粗活?这、这万万不可!”
萧昱随手将干柴扔进灶口:“有何不可?千金之躯,也是要吃饭的。”
云桑几乎要哭出来:“那、那也该让奴婢来做,陛下怎能自己动手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萧昱抬眼看她,唇角漾着浅浅笑意,“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谈治理天下?”
“好了,水开了。”他朝已开始冒热气的锅努努嘴,“点心该上锅了。”
一盘四四方方的玉砖,一碗香汤浴粉的水团,就着方才沏好的酽茶,热气腾腾。玉砖里裹着层层椒盐,咸辣相宜,水团以鲜肉碎酢菜为馅,一口下去,浓香四溢,滋味无穷。
萧昱吃得慢条斯理,云桑在一旁瞧着,心里有架小鼓“咚咚”敲个不停。
直到听见陛下那句,“不错”,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
“这没旁人,”萧昱拿起盘中一块点心,招呼站在桌前伺候的小厨娘,“忙了这么久,你也尝尝吧。”
云桑伸出手,还未碰到半空中的点心,那手忽然又缩了回去。
他迟疑:“这次点心里,有你过敏的东西吗?”
云桑郑重对陛下摇头:“没有的。”
萧昱这才放了心,将糕点重新递给她。
宵夜用毕,陛下特地吩咐云桑不必再跟去伺候,独自一人回了正殿。
茶房里尚有残局未收,云桑安静刷着锅碗,视线不由自主,落在灶旁摆着的小板凳上。
那是给烧火的宫人准备的板凳,刚刚,陛下就是坐在那上面,挽起明黄衣袖,随意捡着干柴,一块,一块,不疾不徐,丢进灶坑。
动作熟练而自然,一如所有平凡百姓。
她想,崇礼寺前的马夫说得对,晴枝说得,也对。
陛下真的是个很好的主子,或许,他应是天底下最好的主子。
/ / /
“奴婢不委屈,陛下是天底下最好的主子。”
寿安殿内,梨柯哭得声泪俱下:
“奴婢只是嫌弃自己没用,不能将主子伺候得妥帖舒适。”
柳太后揉了揉酸胀的脑壳,无奈道:“我真是不懂,只是不让你伺候,又不会克扣你俸禄,这不是好事吗?怎么还哭上了呢?”
梨柯满眼含泪,抽噎道:
“奴婢是自小服侍陛下的,论情分,论熟悉,论忠诚,太后明鉴,奴婢愿意为陛下剖肝沥胆。陛下厌弃奴婢,奴婢毫无怨言。可旁人究竟不知底细,若是心怀鬼胎,伤到陛下……”
“啊呦——”柳太后实在受不了,打断道,“梨柯啊,陛下从搬进东宫就没用过咱春玉阁的人,这些年一会儿政斗一会儿上前线,他又不是个三岁孩子,怎么还指望你去保护他呢?我叫你去太极殿,就是伺候伺候吃喝,别给自己这么大担子,犯不着呀!”
“但、但陛下如今……连吃喝都没让奴婢伺候了……”梨柯仍在小声抹泪,“奴婢觉得,自己在太极殿什么用都没有。”
“那你要不调回来?”
“不、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她扭扭捏捏半晌,踌躇道,“娘娘,您上次叫奴婢去太极殿前,说的那件事……”
柳太后在心里叹了口气:就知道是因为这个,早先觉得这丫头跟自己多年,靠得住。若当时晓得她是这样黏糊的脾气,她决不会跟她提这茬。
分隔内外室的屏风上隐隐倒映着几许光影,梨柯进来前,那小姑娘不慎弄脏了衣服,正在里头更换。
柳太后想,这样也好,屏风不隔音,一次能说给两个人听。
“梨柯丫头,我确实很喜欢你。”她抬手,示意梨柯上前些,拍了拍她肩膀,“但这事当时我就跟你说过,我提是不算的,得要陛下最后敲定。你在春玉阁伺候这么多年,该明白陛下是什么性子,他不愿意,谁说都不管用。”
梨柯面露委屈:“陛下日日操心国事,瞧着并不对此感兴趣……”
“天子无家事,家事皆国事。他纳你,你受着。他不纳你,你不能催。”
柳太后语气悠闲,似在说着再平常不过的常识:
“这点耐性都没有,还想进后宫吗?后宫女子的寂寞,长着呢。”
梨柯紧咬菱唇,知晓自己这番求见太后,是不会有预想的效果了。
天色已晚,梨柯并未在寿安殿逗留太久,很快从后门离开。
御花园甬道上,一位华服妙龄少女,静静等在自寿安殿回太极殿的必经之路,对两眼红肿行色匆匆的宫女,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