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雨逐渐平息,赵清涯换了身衣服要赶去御书房,就见刘堂鹰急匆匆地赶来。
“殿下,袁织随笔已被平安卫尽数拿到。”刘堂鹰低头呈上一叠旧纸。
是何由招供自己还留有的袁织关于竹鲜的随笔,他让平安卫搜寻的物证。
赵清涯接过旧纸大致浏览了一遍后,递给白明意:“明意,这可是袁织的笔迹?”
白明意跟在赵清涯身后,接过随笔仔细比对着记忆中袁织的笔迹,沉思后道:“确是袁师的字迹,这是从何而来的,我怎么从来不曾见过?”
刘堂鹰解释道:“是上次白直笔与殿下设计抓捕的何由提供的线索,平安卫按照何由的口供搜出来的。”
“这些纸很可能涉及到了袁织跟竹鲜的事情。”
白明意顿时小心将这叠旧纸放在刘堂鹰手中:“既然是重要的证据,便还是归还给刘副使。”
赵清涯看向白明意:“若是在意,拿着也无妨。”
白明意悄悄瞧了眼刘堂鹰的神色,见他对先生与自己的互动明显习以为常,显然知道的比她自己还多。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放在我手中只是徒增障碍。”
赵清涯见她不要,抬脚要上乘轿去御书房。
他还要赶去阻止睦王替白明意向圣上请辞东宫女官一职。
“明意你留在这里,我不久便会归来。”赵清涯温热的掌心捏住她的手,又轻轻松开。
随后赵清涯的乘轿在白明意眼前远去。
“白直笔,要进去了吗?”刘堂鹰做出一个向着东宫内的手势。
“刘副使,进了屋可否让我研究下纸上内容?”
白明意想着便这么说了,她觉得何由提供的袁织随笔说不定能找到什么大料,替袁织翻案。
“全听白直笔的。”刘堂鹰道。
-
大盛皇宫,御书房门前。
“太子殿下,圣上说让您进去。”守在御书房外的大太监李贤出来对着赵清涯道。
赵清涯独自迈步进了御书房。
屋内大盛皇帝正坐在御案之后,与坐在下首一侧的顾望谈话。
两人与赵清涯隔着一段距离并朦朦胧胧的薄纱遮掩视线。
赵清涯走进便听见顾望道:“如此便多谢圣上了。”
见赵清涯进来,等赵清涯行完礼,大盛皇帝面带笑意:“来,睦王方才说他有个解决你们俩矛盾的办法。”
赵清涯轻描淡写地反驳:“父皇,不是矛盾是尚未等到白直笔的态度。”
大盛皇帝眉头一挑,看着赵清涯坐下问:“朕见你既如此胸有成竹,你可问到了白明意的意思?”
“自然。”赵清涯睨了眼悠然闲适坐在对面的顾望。
“那就有趣了,方才顾卿也是这么和朕说的。”大盛皇帝道,“你与顾卿可是意思一致?”
赵清涯不再遮掩,直接开口:“白直笔不愿离开东宫。”
顾望接话:“白直笔可是与本王说过不愿留在东宫的,她想借此得以出宫谋生。”
方才大盛皇帝与赵清涯就在谈这事。
对于让赵清涯心神不定,甚至让他在自己面前与顾望互不相让的白明意离开东宫,大盛皇帝自然是同意顾望提出的出宫方案。
他一开始就觉得赵清涯身为太子,对于身边的小小女官过于关注了。
当时在马车内同意赵清涯等白明意醒来问过意见再议,是他不愿赵清涯在顾望面前失了颜面。
只可惜他却只看到了赵清涯越来与重视白明意,这不是好兆头。
“好了,这事朕已应下睦王的请求。”大盛皇帝大手一挥,“不要再议了。重新挑选女官也该提上日程了。”
赵清涯沉默片刻,漫不经心地问:
“父皇可是觉得白明意在东宫有碍?”
大盛皇帝“嗯”了声似要将此事揭过去。
赵清涯看了眼一副闲适无关的顾望,站起身行礼:
“父皇,其实儿臣一直没有说过这些时日以来,儿臣有部分札子完全是白明意接手批阅。”
他直视正座上的大盛皇帝,
“父皇甚至曾对白明意批阅过的札子称赞过,难道如此优秀的女官也是能轻易找寻出来的吗?”
“父皇若是忧虑儿臣与白明意的关系,其实大可不必再猜。”赵清涯漫不经心地撂下一句震惊大盛皇帝的话,
“儿臣已经认定了白明意为儿臣的太子妃。”
“赵清涯!”大盛皇帝怒气上涌,他以为自己的儿子会明白自己的意思,乖乖顺着他意。
如果他不是太子,而是像赵自语一样的皇家子弟,与白明意之间尚有可能,可他的身份就是大盛的太子。
他的太子妃可以是勋贵武臣出身的王氏,可以是士绅文官代表丞相家的李氏,更可以是出三服外的皇亲,唯独不可以是自幼待在宫中,一辈子锁在内尚书省的白明意。
白明意作为一介小小女官要当太子妃,有何可以比得过其他人选?
“若是父皇在疑问为何是白明意,儿臣觉得无论是文官武臣之女,还是高门贵族之女,无非是父皇想要借其家世。”
赵清涯站在那,语调不急不缓,自带从容。
“然只有白明意能与儿臣共商大小事宜,为儿臣分忧。她没有家族,所以不用担心她为家族利益偏颇,她自幼在宫中长大,所以人际关系简单。如此自然是儿臣心目中唯一的人选。”
顾望盯着赵清涯在大盛皇帝颇有压力的视线下缓缓陈述,想起赵清涯之前寻找白明意的狼狈。
赵清涯是认定白明意了。
他这么想,大盛皇帝也这么想。
“顾卿,你先离开去处理朕说的事情吧。”大盛皇帝吩咐完,转眼与赵清涯四目相接。
顾望行礼退下,他确实不适合再待在御书房了。
可他去处理的事情,正是白明意需要立刻离宫。
-
最近宫中关于被遣出宫的白直笔的风言风语在侍女和太监们中流传。
白明意身为女官被睦王请愿带出宫已是宫中人人乐道的事情。
但不知从何而来的小道消息说,白明意生得一副狐媚子面容,在东宫做女官时先是想要勾引太子殿下,后又在万福寺勾引睦王爷。
太子殿下对白明意不假辞色,但睦王爷心善,以为她天真无邪,竟替她请愿。
可惜就连这白明意的先生,京中贵公子李清涯也为白明意说情,被罚禁足在丞相府不得出来。
而随着风言风语越传越广,白明意与安王世子赵自语的往事也被添油加醋放了进去。
女官白明意是因为不守本分,辗转几人之间,勾引睦王爷得以出宫的消息甚至传出了宫外,在京中流传。
顾望站在花厅的屋檐之下,透过大开的门向内看去。
白明意一身素衣,头发不似宫中规矩只随意地松松盘起,落下几缕发丝。
她正斜靠在窗边小榻上仔细研究黎州的水文地理的书籍,一双圆眼聚精会神地被书籍吸引,竟也没察觉顾望站在门外许久。
顾望不自觉地在原地站得有些久,直到白明意口渴放下书籍,伸了个懒腰,这才打破他的伫立。
“睦王爷怎么站在外头不进来?”白明意见是自己租住屋子的主家来了,向着顾望走去。
她出了宫,举目之下只有卫光予一个兄长。卫光予为她牵线搭桥在顾望手下便宜租了个小院给她居住。
“白直笔,对黎州的风土人情感兴趣?”顾望眼尖,瞧见了书籍上的黎州二字。
白明意点点头又摇摇头。
“白直笔这是何意?”
“王爷不用叫我直笔,已经出宫算不得直笔了。”白明意语调渐无,有些低落。
不过她很快就振作起来解释:“黎州,有我想要追寻的真相。”
她那日在东宫翻阅了袁织留下的随笔,发现了不少疑点,而这些疑点指向了竹鲜的来源——黎州。
黎州正是安王封地,也是竹鲜制作出来的地方。由于安王对竹鲜方子握得紧,全大盛也只有黎州产竹鲜。
她要想替袁师洗清冤屈,还得去黎州调查一番。
顾望听了白明意关于为何在意黎州的来龙去脉,点点头又疑惑问:
“你如今不是东宫直笔,又无太子护在身边要如何调查?”
白明意道:“无论如何我都想一试,袁师于我如师如母......”
顾望盯着白明意的神色,说不清自己什么想法,忽然问道:“这段时间你好像从来没向本王问太子的事情。”
“哦。”白明意没反应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顾望被她的反应止住话语。
“你可知太子为了你在大盛皇帝面前直言非你不娶?”顾望不甘心地又道。
他帮助白明意从宫中出来,寻得安身之所,又挡下无数风言风语入她耳。
接着备好了不少关于赵清涯或真或假的说辞,准备在白明意慌乱询问的时候慢慢说出。
结果白明意住进来后,不是看书就是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连曾经情意绵绵,为她禁足的赵清涯都不问上一句。
顾望不知道替谁咬了咬牙,有些不甘。
白明意毫不在意顾望话语中的信息,只笑了笑问:“王爷是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回答呢?”
“殿下,袁织随笔已被平安卫尽数拿到。”刘堂鹰低头呈上一叠旧纸。
是何由招供自己还留有的袁织关于竹鲜的随笔,他让平安卫搜寻的物证。
赵清涯接过旧纸大致浏览了一遍后,递给白明意:“明意,这可是袁织的笔迹?”
白明意跟在赵清涯身后,接过随笔仔细比对着记忆中袁织的笔迹,沉思后道:“确是袁师的字迹,这是从何而来的,我怎么从来不曾见过?”
刘堂鹰解释道:“是上次白直笔与殿下设计抓捕的何由提供的线索,平安卫按照何由的口供搜出来的。”
“这些纸很可能涉及到了袁织跟竹鲜的事情。”
白明意顿时小心将这叠旧纸放在刘堂鹰手中:“既然是重要的证据,便还是归还给刘副使。”
赵清涯看向白明意:“若是在意,拿着也无妨。”
白明意悄悄瞧了眼刘堂鹰的神色,见他对先生与自己的互动明显习以为常,显然知道的比她自己还多。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放在我手中只是徒增障碍。”
赵清涯见她不要,抬脚要上乘轿去御书房。
他还要赶去阻止睦王替白明意向圣上请辞东宫女官一职。
“明意你留在这里,我不久便会归来。”赵清涯温热的掌心捏住她的手,又轻轻松开。
随后赵清涯的乘轿在白明意眼前远去。
“白直笔,要进去了吗?”刘堂鹰做出一个向着东宫内的手势。
“刘副使,进了屋可否让我研究下纸上内容?”
白明意想着便这么说了,她觉得何由提供的袁织随笔说不定能找到什么大料,替袁织翻案。
“全听白直笔的。”刘堂鹰道。
-
大盛皇宫,御书房门前。
“太子殿下,圣上说让您进去。”守在御书房外的大太监李贤出来对着赵清涯道。
赵清涯独自迈步进了御书房。
屋内大盛皇帝正坐在御案之后,与坐在下首一侧的顾望谈话。
两人与赵清涯隔着一段距离并朦朦胧胧的薄纱遮掩视线。
赵清涯走进便听见顾望道:“如此便多谢圣上了。”
见赵清涯进来,等赵清涯行完礼,大盛皇帝面带笑意:“来,睦王方才说他有个解决你们俩矛盾的办法。”
赵清涯轻描淡写地反驳:“父皇,不是矛盾是尚未等到白直笔的态度。”
大盛皇帝眉头一挑,看着赵清涯坐下问:“朕见你既如此胸有成竹,你可问到了白明意的意思?”
“自然。”赵清涯睨了眼悠然闲适坐在对面的顾望。
“那就有趣了,方才顾卿也是这么和朕说的。”大盛皇帝道,“你与顾卿可是意思一致?”
赵清涯不再遮掩,直接开口:“白直笔不愿离开东宫。”
顾望接话:“白直笔可是与本王说过不愿留在东宫的,她想借此得以出宫谋生。”
方才大盛皇帝与赵清涯就在谈这事。
对于让赵清涯心神不定,甚至让他在自己面前与顾望互不相让的白明意离开东宫,大盛皇帝自然是同意顾望提出的出宫方案。
他一开始就觉得赵清涯身为太子,对于身边的小小女官过于关注了。
当时在马车内同意赵清涯等白明意醒来问过意见再议,是他不愿赵清涯在顾望面前失了颜面。
只可惜他却只看到了赵清涯越来与重视白明意,这不是好兆头。
“好了,这事朕已应下睦王的请求。”大盛皇帝大手一挥,“不要再议了。重新挑选女官也该提上日程了。”
赵清涯沉默片刻,漫不经心地问:
“父皇可是觉得白明意在东宫有碍?”
大盛皇帝“嗯”了声似要将此事揭过去。
赵清涯看了眼一副闲适无关的顾望,站起身行礼:
“父皇,其实儿臣一直没有说过这些时日以来,儿臣有部分札子完全是白明意接手批阅。”
他直视正座上的大盛皇帝,
“父皇甚至曾对白明意批阅过的札子称赞过,难道如此优秀的女官也是能轻易找寻出来的吗?”
“父皇若是忧虑儿臣与白明意的关系,其实大可不必再猜。”赵清涯漫不经心地撂下一句震惊大盛皇帝的话,
“儿臣已经认定了白明意为儿臣的太子妃。”
“赵清涯!”大盛皇帝怒气上涌,他以为自己的儿子会明白自己的意思,乖乖顺着他意。
如果他不是太子,而是像赵自语一样的皇家子弟,与白明意之间尚有可能,可他的身份就是大盛的太子。
他的太子妃可以是勋贵武臣出身的王氏,可以是士绅文官代表丞相家的李氏,更可以是出三服外的皇亲,唯独不可以是自幼待在宫中,一辈子锁在内尚书省的白明意。
白明意作为一介小小女官要当太子妃,有何可以比得过其他人选?
“若是父皇在疑问为何是白明意,儿臣觉得无论是文官武臣之女,还是高门贵族之女,无非是父皇想要借其家世。”
赵清涯站在那,语调不急不缓,自带从容。
“然只有白明意能与儿臣共商大小事宜,为儿臣分忧。她没有家族,所以不用担心她为家族利益偏颇,她自幼在宫中长大,所以人际关系简单。如此自然是儿臣心目中唯一的人选。”
顾望盯着赵清涯在大盛皇帝颇有压力的视线下缓缓陈述,想起赵清涯之前寻找白明意的狼狈。
赵清涯是认定白明意了。
他这么想,大盛皇帝也这么想。
“顾卿,你先离开去处理朕说的事情吧。”大盛皇帝吩咐完,转眼与赵清涯四目相接。
顾望行礼退下,他确实不适合再待在御书房了。
可他去处理的事情,正是白明意需要立刻离宫。
-
最近宫中关于被遣出宫的白直笔的风言风语在侍女和太监们中流传。
白明意身为女官被睦王请愿带出宫已是宫中人人乐道的事情。
但不知从何而来的小道消息说,白明意生得一副狐媚子面容,在东宫做女官时先是想要勾引太子殿下,后又在万福寺勾引睦王爷。
太子殿下对白明意不假辞色,但睦王爷心善,以为她天真无邪,竟替她请愿。
可惜就连这白明意的先生,京中贵公子李清涯也为白明意说情,被罚禁足在丞相府不得出来。
而随着风言风语越传越广,白明意与安王世子赵自语的往事也被添油加醋放了进去。
女官白明意是因为不守本分,辗转几人之间,勾引睦王爷得以出宫的消息甚至传出了宫外,在京中流传。
顾望站在花厅的屋檐之下,透过大开的门向内看去。
白明意一身素衣,头发不似宫中规矩只随意地松松盘起,落下几缕发丝。
她正斜靠在窗边小榻上仔细研究黎州的水文地理的书籍,一双圆眼聚精会神地被书籍吸引,竟也没察觉顾望站在门外许久。
顾望不自觉地在原地站得有些久,直到白明意口渴放下书籍,伸了个懒腰,这才打破他的伫立。
“睦王爷怎么站在外头不进来?”白明意见是自己租住屋子的主家来了,向着顾望走去。
她出了宫,举目之下只有卫光予一个兄长。卫光予为她牵线搭桥在顾望手下便宜租了个小院给她居住。
“白直笔,对黎州的风土人情感兴趣?”顾望眼尖,瞧见了书籍上的黎州二字。
白明意点点头又摇摇头。
“白直笔这是何意?”
“王爷不用叫我直笔,已经出宫算不得直笔了。”白明意语调渐无,有些低落。
不过她很快就振作起来解释:“黎州,有我想要追寻的真相。”
她那日在东宫翻阅了袁织留下的随笔,发现了不少疑点,而这些疑点指向了竹鲜的来源——黎州。
黎州正是安王封地,也是竹鲜制作出来的地方。由于安王对竹鲜方子握得紧,全大盛也只有黎州产竹鲜。
她要想替袁师洗清冤屈,还得去黎州调查一番。
顾望听了白明意关于为何在意黎州的来龙去脉,点点头又疑惑问:
“你如今不是东宫直笔,又无太子护在身边要如何调查?”
白明意道:“无论如何我都想一试,袁师于我如师如母......”
顾望盯着白明意的神色,说不清自己什么想法,忽然问道:“这段时间你好像从来没向本王问太子的事情。”
“哦。”白明意没反应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顾望被她的反应止住话语。
“你可知太子为了你在大盛皇帝面前直言非你不娶?”顾望不甘心地又道。
他帮助白明意从宫中出来,寻得安身之所,又挡下无数风言风语入她耳。
接着备好了不少关于赵清涯或真或假的说辞,准备在白明意慌乱询问的时候慢慢说出。
结果白明意住进来后,不是看书就是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连曾经情意绵绵,为她禁足的赵清涯都不问上一句。
顾望不知道替谁咬了咬牙,有些不甘。
白明意毫不在意顾望话语中的信息,只笑了笑问:“王爷是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