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州,驿馆。
众人听完白明意的计划,一番探讨后补充了部分细节,皆觉得可行。
“明之,速速派人去送信京中。”顾望吩咐道。
“不用,送信这事平安卫更快。”赵清涯眉毛一挑,阻止了卫光予的动作。
卫光予看向顾望,顾望示意听赵清涯的。
卫光予退回来,见赵清涯与王爷之间的氛围还是有些奇怪,他转向白明意。
白明意正用手指蘸了些水在桌上画些什么。
“明......白直笔在做什么?”
卫光予本想要直呼明意,可是瞬间就觉察到赵清涯的目光,他话头一转僵硬地改成了白直笔。
“我在想袁师的随笔以及竹鲜案,我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太对劲。”
三人闻言凑过来,
“哪里不对劲?”
白明意让开位置,空出一块给众人围观。
她用手指蘸水圈起一个竹字,
“这是导致袁师死亡的竹鲜。”白明意道,“袁师的随笔我曾仔细研究过,后来出了宫也反复推断袁师的意思。”
白明意用水写了个疑字道:“我怀疑竹鲜有问题。”
“此话怎讲?”顾望问。
“袁师的随笔毕竟不是直接呈给圣上的文书,袁师她写的很凌乱,文字断断续续也有不少看不清内容的字符……但我根据她的习惯发现一件事情。”
白明意停顿了一下,赵清涯在一旁察觉到什么,倒了杯茶水递了过来。
她双眼诧异地微亮,默契地接过润了润嗓接着道:
“那就是袁师当时怀疑竹鲜的效用。她发现使用竹鲜,专供皇家的肉类的重量好像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竟没有什么大区别?本王记得安王的竹鲜当年是被多次验证有明显效用的……这事若是真的……”
顾望忍不住喃喃自语,他见证过整个京城上层奉竹鲜为仙方的样子,对白明意的话感到震惊。
赵清涯肃着脸,他相信白明意不是无端猜测,但这说明了这些年来竹鲜相关环节的宫人们,早已被安王收买。
赵清涯的手指在掌心敲了敲:“此事关系到如何抓安王,务必得查清楚。”
他这回微一抬手,不知藏在何处的刘堂鹰终于出现。
刘堂鹰一直躲在暗处,吩咐平安卫传信京中完就见殿下召他。
“殿下。”
刘堂鹰尚在状况之外。
“刘堂鹰,本宫吩咐你一件事。去黎州府查阅官府监督之下的竹鲜使用情况,以及被使用的牲畜与普通牲畜是否有明显区别。”
赵清涯之所以选择黎州府,是因为他们身在黎州想要调查宫中的事情太过麻烦,何况万事当以速战速决为主。
既然决定要抓安王,就不能太过拖延,迟则生变。
“黎州府的文书记录很可能已经被安王修改过,刘副使还请多调查下实际接触这些牲畜的下人,也许会有意外收获。”白明意补充道。
刘堂鹰点点头:“属下这就派平安卫去查。”
“不,你亲自去。兹事体大,不得大意分毫。”赵清涯盯着刘堂鹰嘱咐。
他虽只是穿着普通的小卒衣物在驿馆里,却像是立于高高的明堂,言语让人不自觉地遵从。
刘堂鹰认真应下。
就在刘堂鹰走后不久,被顾望安排守在驿站外头的侍卫跑了进来。
“何事这么匆忙?”
顾望正握着毛笔写给安王的邀帖,被侍卫跑来打扰,笔尖悬停在宣纸上,晕出一滴墨。
邀帖作废,顾望嘴角绷直有些不悦。
“回王爷,安王爷递来邀帖请您明日赴安王府一聚。”
顾望感兴趣地放下毛笔,接过侍卫递上的一张邀帖,大致浏览了一遍。
‘......欲邀睦王观赏庭院花卉,畅谈天下之事。’
“殿下觉得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顾望语气中掺杂上一丝耐人寻味,看向赵清涯。
赵清涯坐在原位懒着腔道:“无论是巧合还是有意,安王府并不适合赴宴。黎州是赵苍的地盘,更何况是安王府内。”
“确实,本王也是这样想的。”
“既然发了邀帖就说明赵苍想和你聊聊。”赵清涯看向顾望,“不若王爷将赵苍约至城郊外,最好是我们提前踩过点的地方,方便设局。”
“聊聊?聊本王手上的兵权与北疆?”顾望冷不防地扯了下唇,低头重新铺了张宣纸写邀帖。
顾望可看不出来赵苍有明主之像。
况且以他对赵苍的了解,此人心思狠辣果决,说不定是弓鸟尽,良弓藏的人物。
“既如此,便将计就计吧。”
顾望将笔墨未干的邀帖拿起来吹了吹,看向门外黎州的蓝天。
-
当夜,黎州城落下城门,然而当值的城隍军却悄然被一群半夜入城的银铠士兵替代。
同时黎州城内的驿馆悄然被人包围起来,周围居舍墙头、树枝藏了无数反射了寒光的弩弓。
月夜下连风都不起的驿馆一片死寂,唯有几声巡逻侍卫带着睡意的哈欠声。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数十把弩弓盯着脑袋。
另一头黎州府内文库被人悄然潜入,关于竹鲜的文书全部失窃。
黎州某处无人知晓的角落,刘堂鹰手握平安卫通过软硬兼施手段拿来的人证与黎州府的文书比对。
“果然如白直笔所言,黎州府的文书与实际的情况并不一致。”他转身问身侧的平安卫,“可有亲自核实照顾使用竹鲜的牲畜确实没有效用?”
刘堂鹰身侧的平安卫点头:“回大人的话,我翻看完了近半年来的饲养情况,账本在这。加上下人所言,应当无效。”
“必须立刻将此事禀报给殿下。”
今晚的黎州城过于寂静,就连更夫都不曾被刘堂鹰遇到,他越靠近驿馆,心中越发不安。
“等等,不能这么过去。”刘堂鹰让众人停下,凝望驿馆方向良久后神色有些沉重,
“殿下或有危险。”
-
在刘堂鹰发现驿馆被围的前一刻钟,驿馆内顾望的侍卫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在北疆摸爬滚打,直面过各种各样的杀意,自然也能察觉到变化。
此时顾望已经不在自己明面上暂住的院子里了。
明明是夏季,他却披着大氅站在一个四处皆为石壁的内室之中。
周围挂着火把,可瞧见四下有大块被棉被与草席盖住的冰块,赵清涯与白明意也披着大氅坐在此处。
此处为驿馆储存贵人使用冰块的冰室,冰室位于地下只有一个出口,甚至十分隐蔽,从外不能看出内里藏人。
顾望在得知驿馆被围后,与赵清涯瞬间想到了这里。
待在驿馆中只要燃着灯,就是最为显眼的目标,他们要突围包围或是坚守驿馆,这里都是最佳的前期藏身之地。
“可是安王发现了我们的计划?”白明意有些不安地问道。
“现在还不知道是否是安王发现了,但是依本王猜测,他应该也多少察觉到了什么。”
顾望摇头,他作出这番分析师因为外头是暗中包围监视,而不是明目张胆地上门。以安王的果断狠绝的性格来说,应该还没有发现什么。
冰室里的温度太低,顾望说话还冒着白气,等空中的白气消散,门口忽然传来敲门声。
敲门声不是顾望侍卫敲门的暗号,而之前听不见脚步说明敲门之人有武力在身。
白明意被赵清涯护着躲在冰块后头,她只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殿下是我,是卫光予让我过来的。”
门被顾望打了开来,露出穿着驿馆下人装束的刘堂鹰。
顾望将手中长剑收入剑鞘中,让刘堂鹰走进来。
“殿下,属下发现驿馆已经被人围了起来......”
“此事暂且不论,本宫与睦王已有计策对付,你先说说调查的事情如何了?”赵清涯披着深黑色的大氅,走到刘堂鹰身前。
刘堂鹰语气平淡但还带着几分震惊之色,
“竹鲜的事属下仔细探查了,确认竹鲜应当无效。”
赵清涯目光平静,他鼻息逸出一声冷笑:“如此就不必对睦王留手了。”
纵使身在安王的包围,黎州的困境之中,他也没有分毫惧色。
众人听完白明意的计划,一番探讨后补充了部分细节,皆觉得可行。
“明之,速速派人去送信京中。”顾望吩咐道。
“不用,送信这事平安卫更快。”赵清涯眉毛一挑,阻止了卫光予的动作。
卫光予看向顾望,顾望示意听赵清涯的。
卫光予退回来,见赵清涯与王爷之间的氛围还是有些奇怪,他转向白明意。
白明意正用手指蘸了些水在桌上画些什么。
“明......白直笔在做什么?”
卫光予本想要直呼明意,可是瞬间就觉察到赵清涯的目光,他话头一转僵硬地改成了白直笔。
“我在想袁师的随笔以及竹鲜案,我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太对劲。”
三人闻言凑过来,
“哪里不对劲?”
白明意让开位置,空出一块给众人围观。
她用手指蘸水圈起一个竹字,
“这是导致袁师死亡的竹鲜。”白明意道,“袁师的随笔我曾仔细研究过,后来出了宫也反复推断袁师的意思。”
白明意用水写了个疑字道:“我怀疑竹鲜有问题。”
“此话怎讲?”顾望问。
“袁师的随笔毕竟不是直接呈给圣上的文书,袁师她写的很凌乱,文字断断续续也有不少看不清内容的字符……但我根据她的习惯发现一件事情。”
白明意停顿了一下,赵清涯在一旁察觉到什么,倒了杯茶水递了过来。
她双眼诧异地微亮,默契地接过润了润嗓接着道:
“那就是袁师当时怀疑竹鲜的效用。她发现使用竹鲜,专供皇家的肉类的重量好像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竟没有什么大区别?本王记得安王的竹鲜当年是被多次验证有明显效用的……这事若是真的……”
顾望忍不住喃喃自语,他见证过整个京城上层奉竹鲜为仙方的样子,对白明意的话感到震惊。
赵清涯肃着脸,他相信白明意不是无端猜测,但这说明了这些年来竹鲜相关环节的宫人们,早已被安王收买。
赵清涯的手指在掌心敲了敲:“此事关系到如何抓安王,务必得查清楚。”
他这回微一抬手,不知藏在何处的刘堂鹰终于出现。
刘堂鹰一直躲在暗处,吩咐平安卫传信京中完就见殿下召他。
“殿下。”
刘堂鹰尚在状况之外。
“刘堂鹰,本宫吩咐你一件事。去黎州府查阅官府监督之下的竹鲜使用情况,以及被使用的牲畜与普通牲畜是否有明显区别。”
赵清涯之所以选择黎州府,是因为他们身在黎州想要调查宫中的事情太过麻烦,何况万事当以速战速决为主。
既然决定要抓安王,就不能太过拖延,迟则生变。
“黎州府的文书记录很可能已经被安王修改过,刘副使还请多调查下实际接触这些牲畜的下人,也许会有意外收获。”白明意补充道。
刘堂鹰点点头:“属下这就派平安卫去查。”
“不,你亲自去。兹事体大,不得大意分毫。”赵清涯盯着刘堂鹰嘱咐。
他虽只是穿着普通的小卒衣物在驿馆里,却像是立于高高的明堂,言语让人不自觉地遵从。
刘堂鹰认真应下。
就在刘堂鹰走后不久,被顾望安排守在驿站外头的侍卫跑了进来。
“何事这么匆忙?”
顾望正握着毛笔写给安王的邀帖,被侍卫跑来打扰,笔尖悬停在宣纸上,晕出一滴墨。
邀帖作废,顾望嘴角绷直有些不悦。
“回王爷,安王爷递来邀帖请您明日赴安王府一聚。”
顾望感兴趣地放下毛笔,接过侍卫递上的一张邀帖,大致浏览了一遍。
‘......欲邀睦王观赏庭院花卉,畅谈天下之事。’
“殿下觉得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顾望语气中掺杂上一丝耐人寻味,看向赵清涯。
赵清涯坐在原位懒着腔道:“无论是巧合还是有意,安王府并不适合赴宴。黎州是赵苍的地盘,更何况是安王府内。”
“确实,本王也是这样想的。”
“既然发了邀帖就说明赵苍想和你聊聊。”赵清涯看向顾望,“不若王爷将赵苍约至城郊外,最好是我们提前踩过点的地方,方便设局。”
“聊聊?聊本王手上的兵权与北疆?”顾望冷不防地扯了下唇,低头重新铺了张宣纸写邀帖。
顾望可看不出来赵苍有明主之像。
况且以他对赵苍的了解,此人心思狠辣果决,说不定是弓鸟尽,良弓藏的人物。
“既如此,便将计就计吧。”
顾望将笔墨未干的邀帖拿起来吹了吹,看向门外黎州的蓝天。
-
当夜,黎州城落下城门,然而当值的城隍军却悄然被一群半夜入城的银铠士兵替代。
同时黎州城内的驿馆悄然被人包围起来,周围居舍墙头、树枝藏了无数反射了寒光的弩弓。
月夜下连风都不起的驿馆一片死寂,唯有几声巡逻侍卫带着睡意的哈欠声。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数十把弩弓盯着脑袋。
另一头黎州府内文库被人悄然潜入,关于竹鲜的文书全部失窃。
黎州某处无人知晓的角落,刘堂鹰手握平安卫通过软硬兼施手段拿来的人证与黎州府的文书比对。
“果然如白直笔所言,黎州府的文书与实际的情况并不一致。”他转身问身侧的平安卫,“可有亲自核实照顾使用竹鲜的牲畜确实没有效用?”
刘堂鹰身侧的平安卫点头:“回大人的话,我翻看完了近半年来的饲养情况,账本在这。加上下人所言,应当无效。”
“必须立刻将此事禀报给殿下。”
今晚的黎州城过于寂静,就连更夫都不曾被刘堂鹰遇到,他越靠近驿馆,心中越发不安。
“等等,不能这么过去。”刘堂鹰让众人停下,凝望驿馆方向良久后神色有些沉重,
“殿下或有危险。”
-
在刘堂鹰发现驿馆被围的前一刻钟,驿馆内顾望的侍卫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在北疆摸爬滚打,直面过各种各样的杀意,自然也能察觉到变化。
此时顾望已经不在自己明面上暂住的院子里了。
明明是夏季,他却披着大氅站在一个四处皆为石壁的内室之中。
周围挂着火把,可瞧见四下有大块被棉被与草席盖住的冰块,赵清涯与白明意也披着大氅坐在此处。
此处为驿馆储存贵人使用冰块的冰室,冰室位于地下只有一个出口,甚至十分隐蔽,从外不能看出内里藏人。
顾望在得知驿馆被围后,与赵清涯瞬间想到了这里。
待在驿馆中只要燃着灯,就是最为显眼的目标,他们要突围包围或是坚守驿馆,这里都是最佳的前期藏身之地。
“可是安王发现了我们的计划?”白明意有些不安地问道。
“现在还不知道是否是安王发现了,但是依本王猜测,他应该也多少察觉到了什么。”
顾望摇头,他作出这番分析师因为外头是暗中包围监视,而不是明目张胆地上门。以安王的果断狠绝的性格来说,应该还没有发现什么。
冰室里的温度太低,顾望说话还冒着白气,等空中的白气消散,门口忽然传来敲门声。
敲门声不是顾望侍卫敲门的暗号,而之前听不见脚步说明敲门之人有武力在身。
白明意被赵清涯护着躲在冰块后头,她只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殿下是我,是卫光予让我过来的。”
门被顾望打了开来,露出穿着驿馆下人装束的刘堂鹰。
顾望将手中长剑收入剑鞘中,让刘堂鹰走进来。
“殿下,属下发现驿馆已经被人围了起来......”
“此事暂且不论,本宫与睦王已有计策对付,你先说说调查的事情如何了?”赵清涯披着深黑色的大氅,走到刘堂鹰身前。
刘堂鹰语气平淡但还带着几分震惊之色,
“竹鲜的事属下仔细探查了,确认竹鲜应当无效。”
赵清涯目光平静,他鼻息逸出一声冷笑:“如此就不必对睦王留手了。”
纵使身在安王的包围,黎州的困境之中,他也没有分毫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