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经黑净了,客人都走光了,劳累了一天,于悦正打算关上后门,突然门缝中伸出一个张开的手掌来。
于悦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叫:“鬼啊~~”
那头停顿了下,气呼呼地说:“什么鬼?我是你四舅!”
于悦放松下来,打开门,小声嘟囔:“吝啬鬼,没错!”
方永康没听清,问:“幺妹,你说啥子?”
于悦掀着眼皮看了他一眼,不耐地说:“我说,大晚上了,你不睡觉的,别影响你侄女睡美容觉啊!过来做什么?”
“幺妹,家里还有南瓜不?能给我个南瓜不?”方永康不客气地说。
于悦打了个呵欠说,“可以呀,那五斤豆子就算了么?”
于悦不想种黄豆了,实在是这东西去壳太麻烦,她带杆拿出来的太多黄豆,也不好解释。
方永康收回讨要的手,挠挠头,“那就四斤黄豆呗。”
于悦将他拉到一旁,悄悄说:“四舅,你帮我剥黄豆,十斤黄豆我送你一斤怎么样? ”
方永康惊讶:“幺妹,你还有?”
于悦得意地看他一眼,眼神中的肯定不言而喻。
“行啊!”
于悦就喜欢他四舅勤快又想钱的风格!
“你在这儿等着。”于悦说完,往新修的屋子里一蹿,再出来时,一个背篓里装得满满的。
她低低地方永康说道:“下面是黄豆杆,你剥好了给我,上面的红苕藤你给外婆喂猪。”
方永康接过背篼,背在背上:“南瓜呢?”
“南瓜在最下面。”
方永康耸了耸肩膀,“你这背篼里怕是没有多少豆子哦!”
于悦眼睛滴溜溜转:“这样,你每天晚上天黑了过来背。”
“成,我来的时候学狗叫,叫三声你就开门。”
于悦笑了,“四舅,咱村谁家有狗?你是生怕别人不好奇?!”
方永康怂怂地摸了摸鼻子,“那我学猫叫。野猫,咱这儿有野猫。”
于悦:“……”
于悦:“随你!”
方永康走了,于悦闩好门,到空屋子后进空间查看。
自从开了“不变不灭”空间后,她觉得方便多了。
种好以后的果实放在那里,根本就不用担心变质变坏,随时取用。比如她今天给方四舅的南瓜和黄豆就是。
不过,问题还是有的。
种黄豆还好说,但是剥的话就真的太费力气了,她也不可能让方四舅每天剥。时间久了,难免会漏出风声。还有,哪里有一年365天都有黄豆的?
于悦更偏向于种果树。
她摸索出空间种植的时间规律了,虽说不是十分精确,但大致也差不多。
外面一月=种植空间一年
那,一天=十二天。
真真可谓是时间加速器了。
还不止,空间里种植的东西拿出来,好似格外好吃。
且,那种植空间如有神助,播下的种子成活率百分之百。不管什么果核,根本不用催种,种下去就能生长。
种下新的黄豆,于悦环视了空间。芭蕉树的芭蕉一月能有一次出产。距离前次采摘不到十天,现在芭蕉树上又开了一朵巨大的紫花了。树下还长了许多小苗起来。
于悦伸出手掌,张开手指,白皙的手指张开在空中,没有感觉到任何风。
真是奇怪,没有风,没有昆虫授粉,这里的植物还能开花结果。
…
方玉珍看到堆满一个空屋的南瓜,冬瓜,竹笋,红苕藤藤,满带豆荚的豆杆,她心疼女儿每天进山很辛苦。
于火明在一旁说:“几个舅哥他们下工了就帮着打土砖还给村里人,不如叫他们下午过来吃饭吧!这么多菜,吃不完也容易坏。”
方玉珍知道于火明不是小心眼的人,不像其他男人对婆娘贴补娘家有意见,他从来没有。
“好,我一会儿就去给妈说。”方玉珍点头说,“你把笋壳取了,一会儿咱把它切了煮下晾干,等过年的时候女儿回来让她们带些回去。”
方玉珍和于火明一起将笋子抱到土墙下,拍拍手,去厨房看女儿的饭煮好没有。
厨房里,女儿揭开锅盖,用铲子挑起煮红苕,放在碗里,再将一簸箕猪草倒入锅里。
方玉珍对一旁煮猪食的女儿说:“对了,娟儿呢?自她到咱家来,天天下工以后就打猪草捡柴,没得闲的时候。我来煮猪食,你赶紧去找她回来吃饭了,不然别人家还以为咱家是多刻薄人的。”
于悦应了声好,将红苕端着放在桌子上。
家里可不缺红苕,除了生产队分的,她从空间里偷渡了不少出来。
连续一周,每天晚餐都是煮红苕。于悦觉得自己吃够了,很快,她又开始自我检讨了。
自己怎么能这么膨胀呢?在末世的时候,能有吃得,哪怕是变质了的食物也是弥足珍贵的。
于悦洗干净手,跑出去了。
外面,赵婵娟正在骑自行车,后面雷秀群在一旁边择菜,边看着,顺嘴夸道:
“娟儿,你厉害哦!昨天看你还不会骑,今天就学会了。”
再抬头时,赵婵娟目视前方,龙头左拐右拐,差点倒掉,还好她反应快,屁股挪下凳子,脚蹬地了。看得雷秀群胆战心惊,可别摔坏了车子,
“哎呀,这人真受不起夸啊!”
于悦在旁静静地看赵婵娟表演,女主经历了一世,怎么可能不会骑自行车?
“幺妹,幺妹,快点去扶到自行车,可别摔坏了。”雷秀群看到于悦过来,急吼吼地说,“快点,宝贝疙瘩可要看好。”
这年头啊,车比人精贵。
于悦心虚地看了赵婵娟一眼,轻轻吐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她没有生气。
赵婵娟推着自行车过来,她当然不会生气。前世,她三十多岁才学会骑自行车,还是自己买的。现在,她拖于悦的福气,这么早就能摸到这么珍贵的车,她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生气。
只是她不明白,于悦的脸上怎么会有心虚之色?
“娟儿姐,咱们明天请假去趟县城怎么样?”于悦屁颠屁颠地跟在赵婵娟后面说道。
去县城?怎么能耽搁白天上工挣工分呢?这可是关系年底分粮食的事情。本来,自己今年的工分就不多了。
看见赵婵娟脸上露出的犹豫之色,于悦怂恿:“我想去县城收购站,买些旧报纸糊糊墙。顺便去趟…”
于悦挤眉弄眼,话里的不尽之意是晚上她们曾经讨论过的黑市。相信赵婵娟一定能明白的。
赵婵娟的确也猜到了去黑市。她手中没有什么需要出货的东西了,况且她手中为数不多的钱,需要留下添置家具。
可……赵婵娟低头看到了脚上的草鞋。
她是该去趟县城了,她身上穿的,从头到脚,全部是于悦的。
“那好!我们骑自行车去!可以早点去!”于悦快速地说。
“我,不太会骑。”
“我会!我载你!”于悦欢喜地说。
停好车,于悦拉着赵婵娟去找村长请假。
村长看着一脸兴奋的两人,忧心忡忡地说:“幺妹啊!你别忘了你还养着六头猪啊!”
村长实在是担心,那本来就比同龄猪小的黑猪儿。
于悦:“幺伯,你关心猪儿也不关心我们这些小辈!不过,你放心,咱家有娟儿姐做养猪技术指导。那小黑猪儿,一天吃三顿,被我爸养得可精细了,你放心,半年后,一定是个六头胖猪儿!”
村长放心了:“你爸以前打猎回来的时候,多的,有时候也养着。”
林成旭放心地让两人走了。
“猪儿一天吃三顿,得不得拉稀哦?”王秀在一旁说。
糟,林成旭又开始担心了。
…
湘省。
下课铃声刚响起第一声,闫炎提起书包就往外冲。
数学老师转身过来,奇怪地说:“咦,风刮到教室里了吗?”
闫炎冲出教室,跑进车棚,开了车锁,蹬着二八杠火速地跑到军区车队。
还好好好,一辆解放牌汽车停在坝子里,后轮缺着一个。地上摆着各种扳手和螺丝。
师父葛邑还没有下班。
闫炎踢好车架,将书包取下来,往车筐里一甩,跑到汽车边,弯腰探头看车底:
“师父,你果然在啊!”
葛邑躺在铺了帆布的地上,看到徒弟过来,立即说道:
“大炎,来,这车子漏油,你过来找出油点。”
闫炎二话没说,钻道车底,和师父一起忙活起来。
…
一刻钟后,检查出线束插头密封圈漏油,换了密封圈和连接的油管后,解决问题。
两人从车底钻出来,葛邑抬手看了看手表,赞道:“不到半小时,你小子行啊!”
闫炎抱抱拳头,谦逊地说道:“还是师父教导有方。”
然后利落地去换上轮胎,取下千斤顶,收拾后地上的工具和零件。
然后腆着脸看向葛邑:“师父,你看,这次出行的事我能参加吗?”
葛邑马着脸,不为他的殷勤所动:“这次是去滇省,来去要七天,你要上学,怕是不行。”
闫炎立马撒娇:“师父——”
“别这样,你又不是娇滴滴的小姑娘。撒娇的样子实在难看。还有你这粗嗓门,你自己听听——”葛邑毫不留情地打击。
“师父,你说过今年要带我跑长途!”献媚没有用,闫炎主动索取当初的承诺。
“你逃学去跑长途,你爸妈能同意?”这个徒弟学东西快,人又聪明,葛邑其实是想带他出去转转的。
“师父,要是我请好假,我爸妈也同意,你就不能反悔啊!”闫炎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师父,你要做好榜样。”
葛邑还能说什么?
于悦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叫:“鬼啊~~”
那头停顿了下,气呼呼地说:“什么鬼?我是你四舅!”
于悦放松下来,打开门,小声嘟囔:“吝啬鬼,没错!”
方永康没听清,问:“幺妹,你说啥子?”
于悦掀着眼皮看了他一眼,不耐地说:“我说,大晚上了,你不睡觉的,别影响你侄女睡美容觉啊!过来做什么?”
“幺妹,家里还有南瓜不?能给我个南瓜不?”方永康不客气地说。
于悦打了个呵欠说,“可以呀,那五斤豆子就算了么?”
于悦不想种黄豆了,实在是这东西去壳太麻烦,她带杆拿出来的太多黄豆,也不好解释。
方永康收回讨要的手,挠挠头,“那就四斤黄豆呗。”
于悦将他拉到一旁,悄悄说:“四舅,你帮我剥黄豆,十斤黄豆我送你一斤怎么样? ”
方永康惊讶:“幺妹,你还有?”
于悦得意地看他一眼,眼神中的肯定不言而喻。
“行啊!”
于悦就喜欢他四舅勤快又想钱的风格!
“你在这儿等着。”于悦说完,往新修的屋子里一蹿,再出来时,一个背篓里装得满满的。
她低低地方永康说道:“下面是黄豆杆,你剥好了给我,上面的红苕藤你给外婆喂猪。”
方永康接过背篼,背在背上:“南瓜呢?”
“南瓜在最下面。”
方永康耸了耸肩膀,“你这背篼里怕是没有多少豆子哦!”
于悦眼睛滴溜溜转:“这样,你每天晚上天黑了过来背。”
“成,我来的时候学狗叫,叫三声你就开门。”
于悦笑了,“四舅,咱村谁家有狗?你是生怕别人不好奇?!”
方永康怂怂地摸了摸鼻子,“那我学猫叫。野猫,咱这儿有野猫。”
于悦:“……”
于悦:“随你!”
方永康走了,于悦闩好门,到空屋子后进空间查看。
自从开了“不变不灭”空间后,她觉得方便多了。
种好以后的果实放在那里,根本就不用担心变质变坏,随时取用。比如她今天给方四舅的南瓜和黄豆就是。
不过,问题还是有的。
种黄豆还好说,但是剥的话就真的太费力气了,她也不可能让方四舅每天剥。时间久了,难免会漏出风声。还有,哪里有一年365天都有黄豆的?
于悦更偏向于种果树。
她摸索出空间种植的时间规律了,虽说不是十分精确,但大致也差不多。
外面一月=种植空间一年
那,一天=十二天。
真真可谓是时间加速器了。
还不止,空间里种植的东西拿出来,好似格外好吃。
且,那种植空间如有神助,播下的种子成活率百分之百。不管什么果核,根本不用催种,种下去就能生长。
种下新的黄豆,于悦环视了空间。芭蕉树的芭蕉一月能有一次出产。距离前次采摘不到十天,现在芭蕉树上又开了一朵巨大的紫花了。树下还长了许多小苗起来。
于悦伸出手掌,张开手指,白皙的手指张开在空中,没有感觉到任何风。
真是奇怪,没有风,没有昆虫授粉,这里的植物还能开花结果。
…
方玉珍看到堆满一个空屋的南瓜,冬瓜,竹笋,红苕藤藤,满带豆荚的豆杆,她心疼女儿每天进山很辛苦。
于火明在一旁说:“几个舅哥他们下工了就帮着打土砖还给村里人,不如叫他们下午过来吃饭吧!这么多菜,吃不完也容易坏。”
方玉珍知道于火明不是小心眼的人,不像其他男人对婆娘贴补娘家有意见,他从来没有。
“好,我一会儿就去给妈说。”方玉珍点头说,“你把笋壳取了,一会儿咱把它切了煮下晾干,等过年的时候女儿回来让她们带些回去。”
方玉珍和于火明一起将笋子抱到土墙下,拍拍手,去厨房看女儿的饭煮好没有。
厨房里,女儿揭开锅盖,用铲子挑起煮红苕,放在碗里,再将一簸箕猪草倒入锅里。
方玉珍对一旁煮猪食的女儿说:“对了,娟儿呢?自她到咱家来,天天下工以后就打猪草捡柴,没得闲的时候。我来煮猪食,你赶紧去找她回来吃饭了,不然别人家还以为咱家是多刻薄人的。”
于悦应了声好,将红苕端着放在桌子上。
家里可不缺红苕,除了生产队分的,她从空间里偷渡了不少出来。
连续一周,每天晚餐都是煮红苕。于悦觉得自己吃够了,很快,她又开始自我检讨了。
自己怎么能这么膨胀呢?在末世的时候,能有吃得,哪怕是变质了的食物也是弥足珍贵的。
于悦洗干净手,跑出去了。
外面,赵婵娟正在骑自行车,后面雷秀群在一旁边择菜,边看着,顺嘴夸道:
“娟儿,你厉害哦!昨天看你还不会骑,今天就学会了。”
再抬头时,赵婵娟目视前方,龙头左拐右拐,差点倒掉,还好她反应快,屁股挪下凳子,脚蹬地了。看得雷秀群胆战心惊,可别摔坏了车子,
“哎呀,这人真受不起夸啊!”
于悦在旁静静地看赵婵娟表演,女主经历了一世,怎么可能不会骑自行车?
“幺妹,幺妹,快点去扶到自行车,可别摔坏了。”雷秀群看到于悦过来,急吼吼地说,“快点,宝贝疙瘩可要看好。”
这年头啊,车比人精贵。
于悦心虚地看了赵婵娟一眼,轻轻吐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她没有生气。
赵婵娟推着自行车过来,她当然不会生气。前世,她三十多岁才学会骑自行车,还是自己买的。现在,她拖于悦的福气,这么早就能摸到这么珍贵的车,她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生气。
只是她不明白,于悦的脸上怎么会有心虚之色?
“娟儿姐,咱们明天请假去趟县城怎么样?”于悦屁颠屁颠地跟在赵婵娟后面说道。
去县城?怎么能耽搁白天上工挣工分呢?这可是关系年底分粮食的事情。本来,自己今年的工分就不多了。
看见赵婵娟脸上露出的犹豫之色,于悦怂恿:“我想去县城收购站,买些旧报纸糊糊墙。顺便去趟…”
于悦挤眉弄眼,话里的不尽之意是晚上她们曾经讨论过的黑市。相信赵婵娟一定能明白的。
赵婵娟的确也猜到了去黑市。她手中没有什么需要出货的东西了,况且她手中为数不多的钱,需要留下添置家具。
可……赵婵娟低头看到了脚上的草鞋。
她是该去趟县城了,她身上穿的,从头到脚,全部是于悦的。
“那好!我们骑自行车去!可以早点去!”于悦快速地说。
“我,不太会骑。”
“我会!我载你!”于悦欢喜地说。
停好车,于悦拉着赵婵娟去找村长请假。
村长看着一脸兴奋的两人,忧心忡忡地说:“幺妹啊!你别忘了你还养着六头猪啊!”
村长实在是担心,那本来就比同龄猪小的黑猪儿。
于悦:“幺伯,你关心猪儿也不关心我们这些小辈!不过,你放心,咱家有娟儿姐做养猪技术指导。那小黑猪儿,一天吃三顿,被我爸养得可精细了,你放心,半年后,一定是个六头胖猪儿!”
村长放心了:“你爸以前打猎回来的时候,多的,有时候也养着。”
林成旭放心地让两人走了。
“猪儿一天吃三顿,得不得拉稀哦?”王秀在一旁说。
糟,林成旭又开始担心了。
…
湘省。
下课铃声刚响起第一声,闫炎提起书包就往外冲。
数学老师转身过来,奇怪地说:“咦,风刮到教室里了吗?”
闫炎冲出教室,跑进车棚,开了车锁,蹬着二八杠火速地跑到军区车队。
还好好好,一辆解放牌汽车停在坝子里,后轮缺着一个。地上摆着各种扳手和螺丝。
师父葛邑还没有下班。
闫炎踢好车架,将书包取下来,往车筐里一甩,跑到汽车边,弯腰探头看车底:
“师父,你果然在啊!”
葛邑躺在铺了帆布的地上,看到徒弟过来,立即说道:
“大炎,来,这车子漏油,你过来找出油点。”
闫炎二话没说,钻道车底,和师父一起忙活起来。
…
一刻钟后,检查出线束插头密封圈漏油,换了密封圈和连接的油管后,解决问题。
两人从车底钻出来,葛邑抬手看了看手表,赞道:“不到半小时,你小子行啊!”
闫炎抱抱拳头,谦逊地说道:“还是师父教导有方。”
然后利落地去换上轮胎,取下千斤顶,收拾后地上的工具和零件。
然后腆着脸看向葛邑:“师父,你看,这次出行的事我能参加吗?”
葛邑马着脸,不为他的殷勤所动:“这次是去滇省,来去要七天,你要上学,怕是不行。”
闫炎立马撒娇:“师父——”
“别这样,你又不是娇滴滴的小姑娘。撒娇的样子实在难看。还有你这粗嗓门,你自己听听——”葛邑毫不留情地打击。
“师父,你说过今年要带我跑长途!”献媚没有用,闫炎主动索取当初的承诺。
“你逃学去跑长途,你爸妈能同意?”这个徒弟学东西快,人又聪明,葛邑其实是想带他出去转转的。
“师父,要是我请好假,我爸妈也同意,你就不能反悔啊!”闫炎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师父,你要做好榜样。”
葛邑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