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上一列由十几辆军车组成的车队有序地行驶着,两旁的树木飞驰而过。
“王哥是老司机了吧,这车开得不急不缓的。以前,我每次坐车都要晕车,现在坐了一天的车,还一点也不头晕。”
“王哥可是开了七年的车了,开车技术和修车技术都没得说。他可是葛师傅手下第一人,没有能超过他。不然也不能让他走在最后,押队呀!哪里是一般司机能做的事情!”
“别说了。”说话的人手肘被拐了一下,被旁边的人示意看闫炎方向。
“噢—”明白。
葛师父新收的徒弟——闫师长的儿子啊!葛师父在车队里以严厉著称,但自从闫炎来后,葛师傅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也不吝啬他的赞美了。
什么我的关门弟子悟性最高!
大炎是我见最聪明的孩子!
大炎再学一年就可以超过我。
要不是眼见葛师父还是那张老疙瘩脸没变过,不然大家都以为车队给他们换师父了。
不然是大炎给师父灌迷魂汤了?
几人转头看挨近驾驶室车厢处,闭着眼睛的人墨眉斜飞,刚毅俊朗,一头短发直愣愣地竖着。
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走讨好路线的,再说,葛师父也不吃这套啊!车队里刚开始不是也没有人给葛师傅献殷勤,端茶倒水捶腿,可葛师父愣是不理人家,还将人罚去扫厕所。
难道是——
几人对视一眼,又齐齐地叹了声气。
还是有后台好啊!
闭目养神中的闫炎突然睁开眼,扫视了一圈坐在车厢里的大约五十人,眼神瞬间锐利森冷。
他立刻站起身来,顾不得整理衣装,倏地扑倒车厢与司机室的连接处。
司机室里只有老王一人。
闫炎转到车厢左侧,尽量地靠近边缘,看行进的轮胎。
车厢里的人被闫炎奔来跑去的动作搞迷糊了,有几个好奇地人站在闫炎旁边,趴着边缘,顺着他的眼光看。
看什么呢,没什么好看的呀?
闫炎凝重的表情,却让他们觉得事情不简单。
“你们看,驾驶室左边的前轮在闪!”闫炎说。
好奇的邓向对比了左前轮和右前轮,发现左前轮晃得厉害,突然想到了前几年的一起车祸。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后轮突然脱落,脱落的轮胎打到了路边正在开会的人群,造成三十四人受伤,五人死亡的惨剧。
这是葛师父讲的,强调跑车前,良好车况的重要性。
前方是山林,车子要进山,现在轮胎左摇右晃,如果轮胎在半山腰或是更高处脱落,邓向环视了车厢里的五十来个人,脸上惨无人色…
“我去叫王哥停车!”
“不行,车子的速度太快,司机不能回头分散注意力。”闫炎说。
“王哥旁边怎么就没有一个副驾驶!”先前大家在捧王哥技术好,现在又埋怨王哥持才傲物,拒绝副驾驶了。
两人说话并不小声,很快,全车的人都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了,一个个脸色不好地躁动起来。
“大家稍安勿躁!这样,我有个办法!”闫炎高声说道,“我跳车下去,跑到车头前方,让王哥停车!”
车厢内一片寂静,只有外面风呼呼吹过的声音。
“不行,我入伍当兵有三年了,比你这个编外人员更有资格。”邓向是这车士兵的临时排长,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下车,然后叫停王哥。”
“先不忙,咱们敲一下驾驶室,让王哥觉得不对劲,或者,他就慢下来?”闫炎提议。
“好!”高速行驶的车上跳车,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毕竟这摔断腿的风险太大。如果能有其他方法避免,那可就太好了。
有几人猛拍玻璃窗户,司机好似没听到,车速不曾有丝毫减弱。
“轮胎晃得更厉害了,好像马上就要掉了!”一直关注轮胎的人吼道。
“砸玻璃!”闫炎果断地地说。
徒手是砸不了玻璃的,闫炎到行李袋中翻出了一把扳手,扳手是小号的,这时候也只能试试了。
一面小心翼翼地防止砸出的玻璃渣渣伤害到司机,一边要用力。
闫炎用了几分钟砸开了玻璃。
脑后有风,还不小!王清摸了摸后脑勺,减慢了车速。
“王哥,停车,停车!”几个人对着破损的驾驶室吼叫。
“有人叫我?”前方道路变窄,车队也过去了一会儿了,王清头也不回地说:“什么事?听不清,大声点!”
“车轮比先前晃动的更厉害了。”
“车速慢了,我下车!”邓向不等其他人说话,扒着车厢边缘,猛烈一跳。双脚着地以后,跟着车飞速地往前跑。
终于,他跑到车头处——
王清看到前面有人,急急刹车,好险,车子停了下来。
车厢里的人只觉车子剧烈一抖,车厢斜着了,好在,车子终于停下来了,他们安全了!
所有人都在后怕。
王清从歪斜着的驾驶室跳了下来,看到滚落到远处的轮胎,作为老司机的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狗日的,哪个龟儿子干的事!仙人板板,做这么伤天理的事,龟儿子要下十八层地狱!”
车子在出发前他是仔细检查过几遍的,不可能有问题,一定是有人做了手脚。
回答他的,是车后面五十个人的欢呼,劫后余生的庆幸!
五十多个人,将车子移到旁边不挡道的地方,同时将轮胎找了回来。
半个小时候,前面车队全部开回来了,所有人一起下车询问是怎么一回事。葛邑得知事情的原委后,脸色黑沉得能滴水,
“就地停顿,十五辆车子全部检查后才能再出发!”
脱落的轮胎很快被上好,葛邑亲自检查了,没有其他原因,排除了其他状况,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人为。
有人将固件螺丝拧松了,还是在车队检查过车况以后。
太阳将要落山,今天检查不完所有的车,不能冒风险前行。
闫炎被许多知情人围住:
“大炎,你是怎么知道轮胎有问题的?”
“听,听轮胎在地上行驶的声音。”闫炎靠在一颗大树后,嘴里叼着根草,漫不经心地说。
“这也可以?我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是啊!要不是大炎指给我看两个轮胎的区别,我都不知道轮胎在晃呢!”
“大炎,葛师父都没有检查出问题,你比葛师父还厉害呢!”
闫炎为葛邑辩解:“师父如果在这辆车上,也一定能发现问题的。”
“那不一定,出发前,葛师父不是检查过每一辆车吗?”
闫炎吐出嘴里的草,冷眸微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围观的人听了,有人交头接耳,有人不语,有人看着周围的战友……
闫炎休息得差不多了,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向一脸郁色的葛邑走去。
“大炎,这次你做得不错!”葛邑拍拍闫炎的肩膀。
“都是师父教得好!”
葛邑背着手看向前方一片山林,低声说:“这事,你怎么看?”
闫炎状似懒洋洋地说道:“人这么多,咱们还要仔细留意。还有湘省那边也不能疏忽。”
“好!这事先放开。本来打算今晚到邛县军区歇脚,现在看来不行了。这么多人的肚子问题要解决啊,大炎,你看怎么办?”
闫炎跑到人群集中处,放声吼叫:“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附近有什么村子吗?”
几百个人,真有人知道。
“咱们背后的山叫鹤歇山,这个公社叫万盛公社。我家就在这附近。”竟然是王清出来说话。
“邛县的万盛公社?”闫炎喃喃自语:“那只木鱼好似就在这里。这么近,不去查访一下‘敌特’,说不过去呀!”
想到顾绍忠在信里给自己描述的情形,能让顾绍忠那样正值的人称赞,看来木鱼是很厉害啊!那只木鱼在天水村很惬意啊,如鱼得水啊!
“师父,咱们身上只有一点干粮了,我和王哥带些兄弟去找些吃的。”
…
天水村的于悦不知道即将有访客到来。
此刻,她正在调着辣椒酱,对着方敏玉说:“嗯,花椒要多一些,足够麻辣,蘸水才香!”
前天晚上,方外婆过来看猪儿。她就扭着方外婆说:“外婆,我想吃豆花了。”
一向宠爱孙女的方外婆还能怎么办?
“幺妹乖,外婆明天就去换些黄豆回来,给你做豆花。”
于悦就带着方外婆到了自己存放黄豆杆的地方,撒着娇说:“外婆,有这么多豆子,明天我请假,我们一起做豆花儿,还要做豆腐干!”
方外婆惊呆地看着外孙女的库存,也不多问。但随即让她捂好了,千万不要声张:“幺妹,你还小,你不知道有些人,最见不得别人有,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尽歪招的去抢,抢不到就糟蹋掉。
你这里这么多东西,不能让别人看见了,你舅舅舅妈也不行!”
于是,方外婆第二天白天拉着方老爷子,在于家的新房里剥了一天的豆子。
到了今天,趁着儿子儿媳出去上工,悄悄地将自家磨子搬到女儿家,和女婿一家磨了大半日的豆子。
太阳西下,豆花儿快好了吧?
“王哥是老司机了吧,这车开得不急不缓的。以前,我每次坐车都要晕车,现在坐了一天的车,还一点也不头晕。”
“王哥可是开了七年的车了,开车技术和修车技术都没得说。他可是葛师傅手下第一人,没有能超过他。不然也不能让他走在最后,押队呀!哪里是一般司机能做的事情!”
“别说了。”说话的人手肘被拐了一下,被旁边的人示意看闫炎方向。
“噢—”明白。
葛师父新收的徒弟——闫师长的儿子啊!葛师父在车队里以严厉著称,但自从闫炎来后,葛师傅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也不吝啬他的赞美了。
什么我的关门弟子悟性最高!
大炎是我见最聪明的孩子!
大炎再学一年就可以超过我。
要不是眼见葛师父还是那张老疙瘩脸没变过,不然大家都以为车队给他们换师父了。
不然是大炎给师父灌迷魂汤了?
几人转头看挨近驾驶室车厢处,闭着眼睛的人墨眉斜飞,刚毅俊朗,一头短发直愣愣地竖着。
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走讨好路线的,再说,葛师父也不吃这套啊!车队里刚开始不是也没有人给葛师傅献殷勤,端茶倒水捶腿,可葛师父愣是不理人家,还将人罚去扫厕所。
难道是——
几人对视一眼,又齐齐地叹了声气。
还是有后台好啊!
闭目养神中的闫炎突然睁开眼,扫视了一圈坐在车厢里的大约五十人,眼神瞬间锐利森冷。
他立刻站起身来,顾不得整理衣装,倏地扑倒车厢与司机室的连接处。
司机室里只有老王一人。
闫炎转到车厢左侧,尽量地靠近边缘,看行进的轮胎。
车厢里的人被闫炎奔来跑去的动作搞迷糊了,有几个好奇地人站在闫炎旁边,趴着边缘,顺着他的眼光看。
看什么呢,没什么好看的呀?
闫炎凝重的表情,却让他们觉得事情不简单。
“你们看,驾驶室左边的前轮在闪!”闫炎说。
好奇的邓向对比了左前轮和右前轮,发现左前轮晃得厉害,突然想到了前几年的一起车祸。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后轮突然脱落,脱落的轮胎打到了路边正在开会的人群,造成三十四人受伤,五人死亡的惨剧。
这是葛师父讲的,强调跑车前,良好车况的重要性。
前方是山林,车子要进山,现在轮胎左摇右晃,如果轮胎在半山腰或是更高处脱落,邓向环视了车厢里的五十来个人,脸上惨无人色…
“我去叫王哥停车!”
“不行,车子的速度太快,司机不能回头分散注意力。”闫炎说。
“王哥旁边怎么就没有一个副驾驶!”先前大家在捧王哥技术好,现在又埋怨王哥持才傲物,拒绝副驾驶了。
两人说话并不小声,很快,全车的人都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了,一个个脸色不好地躁动起来。
“大家稍安勿躁!这样,我有个办法!”闫炎高声说道,“我跳车下去,跑到车头前方,让王哥停车!”
车厢内一片寂静,只有外面风呼呼吹过的声音。
“不行,我入伍当兵有三年了,比你这个编外人员更有资格。”邓向是这车士兵的临时排长,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下车,然后叫停王哥。”
“先不忙,咱们敲一下驾驶室,让王哥觉得不对劲,或者,他就慢下来?”闫炎提议。
“好!”高速行驶的车上跳车,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毕竟这摔断腿的风险太大。如果能有其他方法避免,那可就太好了。
有几人猛拍玻璃窗户,司机好似没听到,车速不曾有丝毫减弱。
“轮胎晃得更厉害了,好像马上就要掉了!”一直关注轮胎的人吼道。
“砸玻璃!”闫炎果断地地说。
徒手是砸不了玻璃的,闫炎到行李袋中翻出了一把扳手,扳手是小号的,这时候也只能试试了。
一面小心翼翼地防止砸出的玻璃渣渣伤害到司机,一边要用力。
闫炎用了几分钟砸开了玻璃。
脑后有风,还不小!王清摸了摸后脑勺,减慢了车速。
“王哥,停车,停车!”几个人对着破损的驾驶室吼叫。
“有人叫我?”前方道路变窄,车队也过去了一会儿了,王清头也不回地说:“什么事?听不清,大声点!”
“车轮比先前晃动的更厉害了。”
“车速慢了,我下车!”邓向不等其他人说话,扒着车厢边缘,猛烈一跳。双脚着地以后,跟着车飞速地往前跑。
终于,他跑到车头处——
王清看到前面有人,急急刹车,好险,车子停了下来。
车厢里的人只觉车子剧烈一抖,车厢斜着了,好在,车子终于停下来了,他们安全了!
所有人都在后怕。
王清从歪斜着的驾驶室跳了下来,看到滚落到远处的轮胎,作为老司机的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狗日的,哪个龟儿子干的事!仙人板板,做这么伤天理的事,龟儿子要下十八层地狱!”
车子在出发前他是仔细检查过几遍的,不可能有问题,一定是有人做了手脚。
回答他的,是车后面五十个人的欢呼,劫后余生的庆幸!
五十多个人,将车子移到旁边不挡道的地方,同时将轮胎找了回来。
半个小时候,前面车队全部开回来了,所有人一起下车询问是怎么一回事。葛邑得知事情的原委后,脸色黑沉得能滴水,
“就地停顿,十五辆车子全部检查后才能再出发!”
脱落的轮胎很快被上好,葛邑亲自检查了,没有其他原因,排除了其他状况,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人为。
有人将固件螺丝拧松了,还是在车队检查过车况以后。
太阳将要落山,今天检查不完所有的车,不能冒风险前行。
闫炎被许多知情人围住:
“大炎,你是怎么知道轮胎有问题的?”
“听,听轮胎在地上行驶的声音。”闫炎靠在一颗大树后,嘴里叼着根草,漫不经心地说。
“这也可以?我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是啊!要不是大炎指给我看两个轮胎的区别,我都不知道轮胎在晃呢!”
“大炎,葛师父都没有检查出问题,你比葛师父还厉害呢!”
闫炎为葛邑辩解:“师父如果在这辆车上,也一定能发现问题的。”
“那不一定,出发前,葛师父不是检查过每一辆车吗?”
闫炎吐出嘴里的草,冷眸微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围观的人听了,有人交头接耳,有人不语,有人看着周围的战友……
闫炎休息得差不多了,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向一脸郁色的葛邑走去。
“大炎,这次你做得不错!”葛邑拍拍闫炎的肩膀。
“都是师父教得好!”
葛邑背着手看向前方一片山林,低声说:“这事,你怎么看?”
闫炎状似懒洋洋地说道:“人这么多,咱们还要仔细留意。还有湘省那边也不能疏忽。”
“好!这事先放开。本来打算今晚到邛县军区歇脚,现在看来不行了。这么多人的肚子问题要解决啊,大炎,你看怎么办?”
闫炎跑到人群集中处,放声吼叫:“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附近有什么村子吗?”
几百个人,真有人知道。
“咱们背后的山叫鹤歇山,这个公社叫万盛公社。我家就在这附近。”竟然是王清出来说话。
“邛县的万盛公社?”闫炎喃喃自语:“那只木鱼好似就在这里。这么近,不去查访一下‘敌特’,说不过去呀!”
想到顾绍忠在信里给自己描述的情形,能让顾绍忠那样正值的人称赞,看来木鱼是很厉害啊!那只木鱼在天水村很惬意啊,如鱼得水啊!
“师父,咱们身上只有一点干粮了,我和王哥带些兄弟去找些吃的。”
…
天水村的于悦不知道即将有访客到来。
此刻,她正在调着辣椒酱,对着方敏玉说:“嗯,花椒要多一些,足够麻辣,蘸水才香!”
前天晚上,方外婆过来看猪儿。她就扭着方外婆说:“外婆,我想吃豆花了。”
一向宠爱孙女的方外婆还能怎么办?
“幺妹乖,外婆明天就去换些黄豆回来,给你做豆花。”
于悦就带着方外婆到了自己存放黄豆杆的地方,撒着娇说:“外婆,有这么多豆子,明天我请假,我们一起做豆花儿,还要做豆腐干!”
方外婆惊呆地看着外孙女的库存,也不多问。但随即让她捂好了,千万不要声张:“幺妹,你还小,你不知道有些人,最见不得别人有,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尽歪招的去抢,抢不到就糟蹋掉。
你这里这么多东西,不能让别人看见了,你舅舅舅妈也不行!”
于是,方外婆第二天白天拉着方老爷子,在于家的新房里剥了一天的豆子。
到了今天,趁着儿子儿媳出去上工,悄悄地将自家磨子搬到女儿家,和女婿一家磨了大半日的豆子。
太阳西下,豆花儿快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