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社长,是这样的,结婚是大事,两家老人原本看好的日子是后天。所以,你看我就先把杨凤接回去,过些日子,她再过来上班。”刘老三给姚社长散了一根烟,被拒绝了。
被拒绝后的刘老三脸上的笑容不变,他低头哈腰地说,“本来应该给您发喜糖的,但我还没来得及买糖,等回来的时候再给您补上。”
刘老三一身蓝布衣服倒是没有打补丁,但是干净的布料掩饰不住身上的猥琐。
杨凤站在刘老三身后,肩上还是那个工作时背的包,头微微低着,像个小媳妇。
姚社长虽不喜杨凤的工作态度,但她是万盛公社的干事,他还是要略微过问一下的。
姚社长摆摆手表示不用发喜糖了,他对着杨凤说话:“请一个月假回家结婚,这也是你的意思?”
杨凤点点头:“是的,社长,结婚是大事情。去年就说好的,因为忙着工作,所以就把这事给耽误下来了。现在要是再不回去,说不过去。”
杨凤心里想的是,她已经把那把火点上了,现在也燃起来,接下来万盛公社的肥猪养殖计划就要全部泡汤了。正好借着刘老三过来她先离开是最安全的事,人不在,怪不到她头上。
至于刘老三打人的事?杨凤有信心,回去她就能给收拾好他。
她回去过个好年,等这边万盛公社的猪死光了,年后她就能去县里了。想到以后越来越光明的前途,她脸上放光。
马天友听说杨凤走了,微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跑去车棚,自行车果然不在。
算了,就当做好事了吧!
马天友苦涩地想:总算摆脱那女人了。太恐怖了,居然还想自己离婚娶她。也不照照镜子,除了年轻还有啥子?不像自己的老婆,给自己生了三个孩子,把家里的老人也照顾的巴适得很!
刘老三的嘴角就没合上过,漂亮的婆娘终于和自己回家了,又得了婆娘丰厚的嫁妆,本以为他从房间里翻出来的钱二十多块钱就很多了,没想到还有一辆自行车。
有了钱,谁还在乎绿帽子的事情?如果带一顶绿帽就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想多带几顶!
于悦觉得还是女主厉害,铁口铜牙,说杨凤不能留在位置上就是不能。
在众人各怀心事的眼神中,刘老三扶着自行车,带着杨凤离开了。
接下来,于悦很自在,因为冬至要到了。虽然没有羊肉吃,但还有其他好吃的啊!
方外婆做的豆花儿就很好吃!
于悦拿出了十斤豆子给她,请她一起做成豆花,一大家人吃个够。又在镇上买了不少猪蹄,交给妈妈炖着吃。钓鱼能手陈家提了三条大鲤鱼换黄豆,又为家里添了个肉菜。
大米饭还管够!
方玉珍责怪女儿大手大脚,吃了这顿不管下一顿。
于悦开心地说:“妈,我这不是吃上公家饭了吗?还不得请大家吃饭,好好庆祝庆祝,让大家为我高兴!”
“高兴归高兴,可你也别这样铺张浪费啊!”
“妈,你看小勇今年是不是又长高了一些?”
方玉珍没停下刮鱼鳞的动作,向耍着木棍儿的儿子看过去:“是呢,小勇今年长高了不少!”
“妈,吃得好了个儿才能长得高!”于悦说完,背着背篓跑出去,她要采集一些配菜回来。
方玉珍转头看女儿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幺妹今年好像也长高了。”
今年的伙食大半是女儿操办的,的确如方老太太所说,幺妹是家里的大功臣。
幺妹也不小了,该相看了,等晚上和孩子他爸商量商量。
于家的房子修好了,一大家子吃饭时,方玉珍就邀人到家中了。前后门一关,一家子在大堂屋里吃饭,外人也就看不到桌上摆的事啥了。
所以外婆家的磨盘又搬到了于家。
人多,大桌子坐满了人,再加个小桌。
没有酒,气氛照样浓烈,大家吃得热火朝天。
“对了,幺妹,我听说其他村死了几头猪?还有人说可能得猪瘟了,是不是?”雷秀群有些焦急,娘家也养了猪,怕。
张若男的娘家亲戚也托人来问过,她跟着问:“幺妹,你天天去公社,他们说的猪瘟是不是真的啊?”
方玉珍听了,心里更是忐忑不安,自家可是又六头猪啊,如果出问题,这么多天的辛苦和投入进去的粮食可就打水漂了。
紧张。
于悦稳住不露声色的说:“这个事情,赵婵娟同志和咱村的曹立春同志最清楚了。赵婵娟同志就在这里,你们问她。”
大家齐齐看向赵婵娟。
眼里满是疑问。
赵婵娟放下筷子,说:“只要把猪圈看好,不让陌生人靠近,就没事。现在我们是怀疑有人在投毒,不过正在调查中,不用害怕。”
“投毒?!”方玉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调查出来是谁了吗?”
“还在调查中。”赵婵娟说。其实是调查出来了,现在已经报案了,想来公安局的人正在前去逮人的路上。
吃完饭,男人们提着锄头出去劳动开荒。在农村,勤快的人家一天到晚可没有闲的时候,多做一点,到嘴的粮食就多一点。
女人们则帮忙收拾碗筷、厨房,还有喂猪。
张若男看到那么多香喷喷的豆渣倒在锅里,和着猪草做猪食,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要知道,前一阵子她回去的时候,看着她妈将豆渣拌上干辣椒和盐,当下饭菜。
于家这也太浪费了!
方老太太人精一样的,瞄一眼张若男贪婪的眼神就知道这个三媳妇在想什么?
“明天开始,你们吃了晚饭就到你大姑子家来。”
张若男立马放下筷子不认人:“做什么?妈,大姑子今天招待我们吃一顿,就想我们天天来给她喂猪啊?我不干!”
“瞧瞧,就你那双眼睛,比针眼还小,生怕就吃一点亏了。你不来就算了,人家又不求你来。”方老太太不惯着儿媳妇,人老了,就要活得舒心自在,她不委屈自己。
转头和大儿媳妇说话:“那,秀群,你过来吧!你小姑子说了,每天过来帮她做豆腐干,一天她给一斤豆子。”
“妈——”张若男立马放下手中的碗,走向方老太太,“刚我给你开玩笑的。姑子家的事,我咋会不帮呢?就算是没有这一斤豆子,我也要过来帮忙啊!”
方老太太拍开她的手:“那一会儿我就给玉珍说,说她三弟妹不要豆子,白干活!”
“妈——”张若男拉长着声音说:“妈,我不要豆子,嫂子不也不好意思要。嫂子回娘家的时候空着手,就不好看了。”
三儿媳妇心眼最对,方老太太讽刺:
“呦喂,给你豆子还委屈你了哦!”
有豆子拿,被婆婆嘲讽几句又怎么啦?张若男脸皮厚,她不在乎,她腆着脸问:
“妈,幺妹家哪里来的这么多豆子?又是送给社员的,咱们又隔三岔五的吃豆花儿,居然还没有用完。还要做豆腐?”
“你还晓得吃了幺妹他们那么多豆腐?那你嘴巴还不严实一点!再东问西问,以后没得吃了!”说这话的时候,方老太太的表情是严肃的。
婆婆马着脸的时候,张若男也怕,当然,她更怕以后占不了便宜了,她讨好地向方老太太一笑:
“妈,我就随便问问,你不说,我就不问了嘛.”
于悦和赵婵娟打扫完堂屋,准备进厨房,在门口被方玉珍挡住了,两人朝里面望了一眼,捂着嘴跑开了。
…
杨凤东窗事发的事情,是于悦去做宣传的时候听养猪户说的。
原来杨凤去畜牧站的时候,偷拿了些治疗猪便秘的药,也就是吃了会拉肚子的药。
她是趁着自己下乡的时候偷往农户家投的,同时一起投到猪圈里的还有畜牧站里的那几头病猪的粪便。
“她是真不嫌脏啊!”于悦听到这里,恶心了一下,并且扩展地想了一下杨凤是将米田共放在什么地方了。还有,她临时去畜牧站拿的,是用什么拿的?手吗?
呕…
养猪户继续讲:
杨凤爱打扮,可是她不小心将自己打发卡掉在了猪圈旁,被农户家中的小女孩捡到了,交给了妈妈。
公安局上门,在杨凤去过的猪圈旁边发现了些微的粉末,后来有发卡佐证,他们就想着去杨凤的村里问问怎么回事。
谁知一去问了,发现本该结婚的杨凤并没有结婚,原因是刘老三最近拉肚子,拉得人都脱相了,没法办酒席。
原来刘老三回家后,怕杨凤跑了,就将她锁在了屋子里。杨凤哪里会甘心自己被关起来?于是,她拿出了先前还没有用完的泻药。
因为不知道分量,就下多了。
人虚脱的走不动路了,更出不了门。
刘老三无父无母,邻居只当他才将新媳妇领回家,舍不得出门。
杨凤巴不得刘老三死,她知道被刘老三缠住,她走到哪里都会被找到,回这穷山沟里。她又怎么会找人给他看病?
只恨不得刘老三立马死掉才好。
公安要是再晚来一步,刘老三就挂了。
看到公安上门的那一刻,刘老三差不多要哭了,可他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最后,杨凤住的地方被搜查了,公安发现还有没有用完的药,将人带走立案。
养猪户说:“这种害人精,就像戏台里的那啥莲,给她男人吃毒药的那个。”
于悦说:“武大郎和潘金莲。”
“就是,我想起来了。那女的就对她男人说‘大郎,喝药。’”
于悦回家在吃饭的时候讲了。
“所以说啊,还是老话说的好!多行不义必自毙!”方老太太说,“这种人,会吃花生米的吧?”
于悦:“我不知道。”
方玉珍更关心瘟疫的事情:“那,猪瘟是假的了?”
于悦:“假的。杨凤投毒的那几头猪比较瘦弱,比较容易被毒到,咱们家的壮,没事。”
杨凤啊,挡谁的路不挡,敢挡女主的路!看,要向自己学习,抱紧女主的金大腿,这不就好好的吗?
杨凤的事情落幕,公社里缺少了一名宣传干事,加上原来要招的公社秘书,现在这两个职位落到于悦和赵婵娟两人头上。
当然,其间也有人不满,被姚社长一句“等谁家养上六头猪再过来反对”给摁了下去。
于悦和赵婵娟两人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要好好做事啊!”姚社长笑着说。
“是!一定不辜负姚社长的提拔!”
回到家,于悦就被方玉珍逮住,“幺妹,说了一个月多少钱吗?”
于悦眉眼弯弯:“二十一块钱,还有票。”
“这么多?!”
赵婵娟补充说:“姚社长说了,我们前期实习过了,所以直接就给我们算成正式工了。”
方玉珍激动地拍大腿:“咱们公社的社长太好了!”
一旁的于火明说:“轻点拍,痛!”
同样高兴的人还有林成旭,他们村出了两名公社干事,那村里有牛的事他可以向公社再提提了。他可得去打听打听,哪个村的牛产崽了,哪头小牛崽最壮!
社员们吃过晚饭坐在村口,往回看,依然能看见炊烟缭缭。
“这于家日子是好了,家里出了一个女干部。家里的烟囱一直在冒烟。”
“能不冒烟吗?于家可是养了六头猪,这煮猪食都要好大一会儿呢!”
“欸,那许家不是也养了几头猪吗?怎么不见烟囱冒烟?”
“许家,她们养的猪,能和于家比吗?你自己去看看,他们家的猪都养得跟吴素琼一样瘦。”
“还是得好好养啊!于家那六头猪,不说别的,光是拉出的粪就得当一个人的工分。”
“你这么说,我都有点想养了呢!”
“想养也没办法,现在公社都没有猪崽了。”
于家的每个人都带着笑,于悦每天早上和赵婵娟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公社,有时,前面载着去上学的于小勇。儿女走后,方玉珍和于火明每天按时上工,下工了,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喂猪。而猪食,方老太太早早地就过来帮忙切好、煮好了。
饭好的时候,儿女们又回来了。
吃过饭,收拾好,方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妇过来做豆腐,熏豆干。
不管是于家的人,还是方家的人,都觉得这样的日子好极了。每天都能拿到一斤豆子的雷秀群和张若男更是希望这做豆腐干的活儿永远不要停下去。
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下,于悦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方玉珍本不想张罗:“小孩子过什么生日?”
雷秀群:“幺妹可不是小孩子了,人家现在是公社干部了,可以自己挣钱了!”
张若男:“是啊,幺妹在公社上班了,还没有正式请大家吃过饭。”
方玉珍白眼,说来说去,你们就是想吃我一顿。
不过今年家里修了新房,丈夫的病又好全了,眼下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方玉珍手一台:“请吧,请吧,咱就当团年了。”
欢呼声最高的就属于小勇,他手舞足蹈:“又可以吃肉了!”
被拒绝后的刘老三脸上的笑容不变,他低头哈腰地说,“本来应该给您发喜糖的,但我还没来得及买糖,等回来的时候再给您补上。”
刘老三一身蓝布衣服倒是没有打补丁,但是干净的布料掩饰不住身上的猥琐。
杨凤站在刘老三身后,肩上还是那个工作时背的包,头微微低着,像个小媳妇。
姚社长虽不喜杨凤的工作态度,但她是万盛公社的干事,他还是要略微过问一下的。
姚社长摆摆手表示不用发喜糖了,他对着杨凤说话:“请一个月假回家结婚,这也是你的意思?”
杨凤点点头:“是的,社长,结婚是大事情。去年就说好的,因为忙着工作,所以就把这事给耽误下来了。现在要是再不回去,说不过去。”
杨凤心里想的是,她已经把那把火点上了,现在也燃起来,接下来万盛公社的肥猪养殖计划就要全部泡汤了。正好借着刘老三过来她先离开是最安全的事,人不在,怪不到她头上。
至于刘老三打人的事?杨凤有信心,回去她就能给收拾好他。
她回去过个好年,等这边万盛公社的猪死光了,年后她就能去县里了。想到以后越来越光明的前途,她脸上放光。
马天友听说杨凤走了,微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跑去车棚,自行车果然不在。
算了,就当做好事了吧!
马天友苦涩地想:总算摆脱那女人了。太恐怖了,居然还想自己离婚娶她。也不照照镜子,除了年轻还有啥子?不像自己的老婆,给自己生了三个孩子,把家里的老人也照顾的巴适得很!
刘老三的嘴角就没合上过,漂亮的婆娘终于和自己回家了,又得了婆娘丰厚的嫁妆,本以为他从房间里翻出来的钱二十多块钱就很多了,没想到还有一辆自行车。
有了钱,谁还在乎绿帽子的事情?如果带一顶绿帽就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想多带几顶!
于悦觉得还是女主厉害,铁口铜牙,说杨凤不能留在位置上就是不能。
在众人各怀心事的眼神中,刘老三扶着自行车,带着杨凤离开了。
接下来,于悦很自在,因为冬至要到了。虽然没有羊肉吃,但还有其他好吃的啊!
方外婆做的豆花儿就很好吃!
于悦拿出了十斤豆子给她,请她一起做成豆花,一大家人吃个够。又在镇上买了不少猪蹄,交给妈妈炖着吃。钓鱼能手陈家提了三条大鲤鱼换黄豆,又为家里添了个肉菜。
大米饭还管够!
方玉珍责怪女儿大手大脚,吃了这顿不管下一顿。
于悦开心地说:“妈,我这不是吃上公家饭了吗?还不得请大家吃饭,好好庆祝庆祝,让大家为我高兴!”
“高兴归高兴,可你也别这样铺张浪费啊!”
“妈,你看小勇今年是不是又长高了一些?”
方玉珍没停下刮鱼鳞的动作,向耍着木棍儿的儿子看过去:“是呢,小勇今年长高了不少!”
“妈,吃得好了个儿才能长得高!”于悦说完,背着背篓跑出去,她要采集一些配菜回来。
方玉珍转头看女儿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幺妹今年好像也长高了。”
今年的伙食大半是女儿操办的,的确如方老太太所说,幺妹是家里的大功臣。
幺妹也不小了,该相看了,等晚上和孩子他爸商量商量。
于家的房子修好了,一大家子吃饭时,方玉珍就邀人到家中了。前后门一关,一家子在大堂屋里吃饭,外人也就看不到桌上摆的事啥了。
所以外婆家的磨盘又搬到了于家。
人多,大桌子坐满了人,再加个小桌。
没有酒,气氛照样浓烈,大家吃得热火朝天。
“对了,幺妹,我听说其他村死了几头猪?还有人说可能得猪瘟了,是不是?”雷秀群有些焦急,娘家也养了猪,怕。
张若男的娘家亲戚也托人来问过,她跟着问:“幺妹,你天天去公社,他们说的猪瘟是不是真的啊?”
方玉珍听了,心里更是忐忑不安,自家可是又六头猪啊,如果出问题,这么多天的辛苦和投入进去的粮食可就打水漂了。
紧张。
于悦稳住不露声色的说:“这个事情,赵婵娟同志和咱村的曹立春同志最清楚了。赵婵娟同志就在这里,你们问她。”
大家齐齐看向赵婵娟。
眼里满是疑问。
赵婵娟放下筷子,说:“只要把猪圈看好,不让陌生人靠近,就没事。现在我们是怀疑有人在投毒,不过正在调查中,不用害怕。”
“投毒?!”方玉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调查出来是谁了吗?”
“还在调查中。”赵婵娟说。其实是调查出来了,现在已经报案了,想来公安局的人正在前去逮人的路上。
吃完饭,男人们提着锄头出去劳动开荒。在农村,勤快的人家一天到晚可没有闲的时候,多做一点,到嘴的粮食就多一点。
女人们则帮忙收拾碗筷、厨房,还有喂猪。
张若男看到那么多香喷喷的豆渣倒在锅里,和着猪草做猪食,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要知道,前一阵子她回去的时候,看着她妈将豆渣拌上干辣椒和盐,当下饭菜。
于家这也太浪费了!
方老太太人精一样的,瞄一眼张若男贪婪的眼神就知道这个三媳妇在想什么?
“明天开始,你们吃了晚饭就到你大姑子家来。”
张若男立马放下筷子不认人:“做什么?妈,大姑子今天招待我们吃一顿,就想我们天天来给她喂猪啊?我不干!”
“瞧瞧,就你那双眼睛,比针眼还小,生怕就吃一点亏了。你不来就算了,人家又不求你来。”方老太太不惯着儿媳妇,人老了,就要活得舒心自在,她不委屈自己。
转头和大儿媳妇说话:“那,秀群,你过来吧!你小姑子说了,每天过来帮她做豆腐干,一天她给一斤豆子。”
“妈——”张若男立马放下手中的碗,走向方老太太,“刚我给你开玩笑的。姑子家的事,我咋会不帮呢?就算是没有这一斤豆子,我也要过来帮忙啊!”
方老太太拍开她的手:“那一会儿我就给玉珍说,说她三弟妹不要豆子,白干活!”
“妈——”张若男拉长着声音说:“妈,我不要豆子,嫂子不也不好意思要。嫂子回娘家的时候空着手,就不好看了。”
三儿媳妇心眼最对,方老太太讽刺:
“呦喂,给你豆子还委屈你了哦!”
有豆子拿,被婆婆嘲讽几句又怎么啦?张若男脸皮厚,她不在乎,她腆着脸问:
“妈,幺妹家哪里来的这么多豆子?又是送给社员的,咱们又隔三岔五的吃豆花儿,居然还没有用完。还要做豆腐?”
“你还晓得吃了幺妹他们那么多豆腐?那你嘴巴还不严实一点!再东问西问,以后没得吃了!”说这话的时候,方老太太的表情是严肃的。
婆婆马着脸的时候,张若男也怕,当然,她更怕以后占不了便宜了,她讨好地向方老太太一笑:
“妈,我就随便问问,你不说,我就不问了嘛.”
于悦和赵婵娟打扫完堂屋,准备进厨房,在门口被方玉珍挡住了,两人朝里面望了一眼,捂着嘴跑开了。
…
杨凤东窗事发的事情,是于悦去做宣传的时候听养猪户说的。
原来杨凤去畜牧站的时候,偷拿了些治疗猪便秘的药,也就是吃了会拉肚子的药。
她是趁着自己下乡的时候偷往农户家投的,同时一起投到猪圈里的还有畜牧站里的那几头病猪的粪便。
“她是真不嫌脏啊!”于悦听到这里,恶心了一下,并且扩展地想了一下杨凤是将米田共放在什么地方了。还有,她临时去畜牧站拿的,是用什么拿的?手吗?
呕…
养猪户继续讲:
杨凤爱打扮,可是她不小心将自己打发卡掉在了猪圈旁,被农户家中的小女孩捡到了,交给了妈妈。
公安局上门,在杨凤去过的猪圈旁边发现了些微的粉末,后来有发卡佐证,他们就想着去杨凤的村里问问怎么回事。
谁知一去问了,发现本该结婚的杨凤并没有结婚,原因是刘老三最近拉肚子,拉得人都脱相了,没法办酒席。
原来刘老三回家后,怕杨凤跑了,就将她锁在了屋子里。杨凤哪里会甘心自己被关起来?于是,她拿出了先前还没有用完的泻药。
因为不知道分量,就下多了。
人虚脱的走不动路了,更出不了门。
刘老三无父无母,邻居只当他才将新媳妇领回家,舍不得出门。
杨凤巴不得刘老三死,她知道被刘老三缠住,她走到哪里都会被找到,回这穷山沟里。她又怎么会找人给他看病?
只恨不得刘老三立马死掉才好。
公安要是再晚来一步,刘老三就挂了。
看到公安上门的那一刻,刘老三差不多要哭了,可他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最后,杨凤住的地方被搜查了,公安发现还有没有用完的药,将人带走立案。
养猪户说:“这种害人精,就像戏台里的那啥莲,给她男人吃毒药的那个。”
于悦说:“武大郎和潘金莲。”
“就是,我想起来了。那女的就对她男人说‘大郎,喝药。’”
于悦回家在吃饭的时候讲了。
“所以说啊,还是老话说的好!多行不义必自毙!”方老太太说,“这种人,会吃花生米的吧?”
于悦:“我不知道。”
方玉珍更关心瘟疫的事情:“那,猪瘟是假的了?”
于悦:“假的。杨凤投毒的那几头猪比较瘦弱,比较容易被毒到,咱们家的壮,没事。”
杨凤啊,挡谁的路不挡,敢挡女主的路!看,要向自己学习,抱紧女主的金大腿,这不就好好的吗?
杨凤的事情落幕,公社里缺少了一名宣传干事,加上原来要招的公社秘书,现在这两个职位落到于悦和赵婵娟两人头上。
当然,其间也有人不满,被姚社长一句“等谁家养上六头猪再过来反对”给摁了下去。
于悦和赵婵娟两人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要好好做事啊!”姚社长笑着说。
“是!一定不辜负姚社长的提拔!”
回到家,于悦就被方玉珍逮住,“幺妹,说了一个月多少钱吗?”
于悦眉眼弯弯:“二十一块钱,还有票。”
“这么多?!”
赵婵娟补充说:“姚社长说了,我们前期实习过了,所以直接就给我们算成正式工了。”
方玉珍激动地拍大腿:“咱们公社的社长太好了!”
一旁的于火明说:“轻点拍,痛!”
同样高兴的人还有林成旭,他们村出了两名公社干事,那村里有牛的事他可以向公社再提提了。他可得去打听打听,哪个村的牛产崽了,哪头小牛崽最壮!
社员们吃过晚饭坐在村口,往回看,依然能看见炊烟缭缭。
“这于家日子是好了,家里出了一个女干部。家里的烟囱一直在冒烟。”
“能不冒烟吗?于家可是养了六头猪,这煮猪食都要好大一会儿呢!”
“欸,那许家不是也养了几头猪吗?怎么不见烟囱冒烟?”
“许家,她们养的猪,能和于家比吗?你自己去看看,他们家的猪都养得跟吴素琼一样瘦。”
“还是得好好养啊!于家那六头猪,不说别的,光是拉出的粪就得当一个人的工分。”
“你这么说,我都有点想养了呢!”
“想养也没办法,现在公社都没有猪崽了。”
于家的每个人都带着笑,于悦每天早上和赵婵娟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公社,有时,前面载着去上学的于小勇。儿女走后,方玉珍和于火明每天按时上工,下工了,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喂猪。而猪食,方老太太早早地就过来帮忙切好、煮好了。
饭好的时候,儿女们又回来了。
吃过饭,收拾好,方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妇过来做豆腐,熏豆干。
不管是于家的人,还是方家的人,都觉得这样的日子好极了。每天都能拿到一斤豆子的雷秀群和张若男更是希望这做豆腐干的活儿永远不要停下去。
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下,于悦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方玉珍本不想张罗:“小孩子过什么生日?”
雷秀群:“幺妹可不是小孩子了,人家现在是公社干部了,可以自己挣钱了!”
张若男:“是啊,幺妹在公社上班了,还没有正式请大家吃过饭。”
方玉珍白眼,说来说去,你们就是想吃我一顿。
不过今年家里修了新房,丈夫的病又好全了,眼下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方玉珍手一台:“请吧,请吧,咱就当团年了。”
欢呼声最高的就属于小勇,他手舞足蹈:“又可以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