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发展不是动荡(3)
“罗雪林罗总不能胜任吗?”尹艳歌的话让梅丽一下子就想到了她推荐给尹艳歌的总经理罗雪林。
“你推荐的能错吗,罗总做的很好,也幸亏有了罗总能帮我撑起面包工厂的管理,使我有精力做其他板块的管理。”尹艳歌说。
“建筑板块是你父亲一手创办的,是你们尹家起家的板块,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是你们的饮料板块吗?”梅丽问。
“你猜对了,饮料板块成立了三年多,已经建了三家工厂,并且从今年开始盈利了,但是板块的总裁和工厂的总经理这个三个重要岗位人员始终没一个能干长久的。”尹艳歌说。
“总结过原因吗?”梅丽问。
“找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太难了,似乎要凭运气。可能是我这个企业老板太年轻了,才……”尹艳歌停了下来,她看着梅丽,笑了。
“这种情况和老板年轻年老没有必然联系,这是当下企业较为普遍的现象,像白如海、马留威,年龄足够老吧,可是他也在为聘不到理想的人才苦恼。所以呀,我的尹总,你心里平衡了吧。”梅丽说。
“看来这是问题的普遍性。”尹艳歌说。
“是普遍性的问题。”梅丽纠正尹艳歌的说法。
“该怎么办呢?”尹艳歌问。
“像小韩总那样,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之前亲自上阵。把招聘高端人才当成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不懈地去做,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另外,可以退而求其次,打造企业中层管理团队。企业管理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企业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的发展持续不断地提升,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发展的企业。作为快消的食品行业,现在的市场不好做,太卷了。想要从众多的食品工厂中脱颖而出,首先必须保证品质,其次开发出销售渠道,这两条对应这两个最基本的管理行为:一是生产精细化管理,二是市场趋势的敏感度……”梅丽把自己多年来领悟到的企业管理道理向尹艳歌一一道出。
“坚持不懈,这算不算是一种无奈之举?”尹艳歌问。
“宁缺毋滥。”梅丽说。
“梅丽,企业发展是不是一定要有人员流动?”尹艳歌问。
“当然,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但是人员流动不是人员动荡,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许会有组织变革,但是发展不是动荡,企业发展也好,组织变革也好,都不是大规模的人员频繁地进出。就像创新,有人把不同或者与众不同,甚至是搞怪解释为创新。企业管理再怎么先进,如何现代化,最终还是人在操作,这就是为什么管理要以人为本。企业管理主要对象是员工和消费者,因此想要企业长久企业管理就要以员工和消费者为出发点……”梅丽说。
“发展不是动荡,这个理论好。有的人认为发展就是变化,就是换人,更有甚者打着团队建设的大旗,把团队成员换成自己人,结果团队变成团伙。可是对于企业战略调整,比如你们的建筑项目结束后,项目员工打算怎么办?”尹艳歌问。
“艳歌,我们这些企业老板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承担了员工责任、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多重责任,我们做出的每一项企业战略和管理政策都会对一群人或者一大群人产生影响。今天在饭店遇到的爷孙俩让我心里很难受,如果孩子父亲失业不知道他多久能找到下一份工作,下一份工作能赚多少钱也是未知,所以不确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我计划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把项目人员调到其他板块。当然,有一些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是无法调到非本专业的板块,比如负责技术、质量、安全等人员,但是我会给他们时间去找新的工作机会。”梅丽说。
“其他板块能消耗掉这些员工吗?”尹艳歌问。
“能,肉制品板块、旅游板块和物流板块都有岗位可以安排,关键是要甄别这些员工适合做什么工作、愿意什么工作。我现在要做的是对各板块岗位和人员进行梳理,并制定板块之间人员调整的方案。”梅丽说。
“这就是在运用你刚才说的‘发展不是动荡’的管理原则。”尹艳歌说。
“很多管理行为的界限是模糊的,比如发展和动荡,创新和变化,以至于稍有不慎就逾越界限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原则好界定,尺度不好把握。”梅丽说这句话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是个高深莫测的老人,不自觉地笑了。
“尺度,这正是考验管理者能力的地方。你笑什么?是不是觉得自己像个老学究?”尹艳歌说。
“是啊,感觉自己老了。”梅丽故意在说“老了”这两个字时拖长了声音。
“恭喜,你已经进入了资深企业管理者的行列。我们要不要喝一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狂欢一次?”尹艳歌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
“我怎么没有拿出酒招待你?抱歉,我亲爱的老同学。我家附近有一个不错的酒吧,我们去那里喝一杯,还可以和年轻的人们一起跳一曲。”梅丽说。
“就在你家喝吧,就我们两个人,也可以跳舞。你去准备酒,我上网查找舞曲。”尹艳歌说。
“我去准备酒,我们很少喝酒,但是家里有酒,啤酒、葡萄酒、白酒你要喝什么?”梅丽问。
“啤酒和葡萄酒,白酒度数太高就不喝了。”尹艳歌说。
“好的,我去准备。我家客厅有投影和一套不错的音响,可以唱歌的。”梅丽说。
“还可以唱歌,太好了,今晚我们俩要开Party了。我和你一起去拿酒。”尹艳歌和梅丽一起取了啤酒和葡萄酒,还准备了一盘水果。两个人来到客厅,梅丽调好音响,两个人的Party开始了。他们打开酒瓶,把杯子斟满酒,“咣”的一声,两人碰了一下杯,然后同时一饮而尽。尹艳歌唱了第一首歌是张宇的“雨一直下”,这首歌是她在上大学的迎新联欢会上唱的。张宇,这个歌手的声音与众不同:醇厚、带有沧桑感,略带一点哭腔。八零后的一代有许多人喜欢张宇和他的歌,尹艳歌和梅丽也是其中一员。
“这首歌你唱的很好,需要原唱吗?”音乐响起来,梅丽发现原唱没有关闭。
“我唱不出来张宇的哪种味道,和他一起合唱才有感觉,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时代,那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尹艳歌和网上的张宇合唱起来:
雨一直下
气氛不算融洽
在同个屋檐下
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
你爱着他
也许也带着恨吧
青春耗了一大半
原来只是陪他玩耍
正想离开他他却拿着鲜花
……
“好!好!”梅丽鼓掌、叫好。
接着她们又喝了一杯啤酒,然后梅丽唱了一首“后来”: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这些年来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
梅丽的歌唱得一般,但是唱的很投入,她融入情感的演唱弥补了音色的不足,听起来让人感动。
“这首歌也受到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喜欢。一首歌引起了我们共同的心灵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尹艳歌说。
“罗雪林罗总不能胜任吗?”尹艳歌的话让梅丽一下子就想到了她推荐给尹艳歌的总经理罗雪林。
“你推荐的能错吗,罗总做的很好,也幸亏有了罗总能帮我撑起面包工厂的管理,使我有精力做其他板块的管理。”尹艳歌说。
“建筑板块是你父亲一手创办的,是你们尹家起家的板块,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是你们的饮料板块吗?”梅丽问。
“你猜对了,饮料板块成立了三年多,已经建了三家工厂,并且从今年开始盈利了,但是板块的总裁和工厂的总经理这个三个重要岗位人员始终没一个能干长久的。”尹艳歌说。
“总结过原因吗?”梅丽问。
“找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太难了,似乎要凭运气。可能是我这个企业老板太年轻了,才……”尹艳歌停了下来,她看着梅丽,笑了。
“这种情况和老板年轻年老没有必然联系,这是当下企业较为普遍的现象,像白如海、马留威,年龄足够老吧,可是他也在为聘不到理想的人才苦恼。所以呀,我的尹总,你心里平衡了吧。”梅丽说。
“看来这是问题的普遍性。”尹艳歌说。
“是普遍性的问题。”梅丽纠正尹艳歌的说法。
“该怎么办呢?”尹艳歌问。
“像小韩总那样,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之前亲自上阵。把招聘高端人才当成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不懈地去做,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另外,可以退而求其次,打造企业中层管理团队。企业管理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企业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的发展持续不断地提升,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发展的企业。作为快消的食品行业,现在的市场不好做,太卷了。想要从众多的食品工厂中脱颖而出,首先必须保证品质,其次开发出销售渠道,这两条对应这两个最基本的管理行为:一是生产精细化管理,二是市场趋势的敏感度……”梅丽把自己多年来领悟到的企业管理道理向尹艳歌一一道出。
“坚持不懈,这算不算是一种无奈之举?”尹艳歌问。
“宁缺毋滥。”梅丽说。
“梅丽,企业发展是不是一定要有人员流动?”尹艳歌问。
“当然,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但是人员流动不是人员动荡,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许会有组织变革,但是发展不是动荡,企业发展也好,组织变革也好,都不是大规模的人员频繁地进出。就像创新,有人把不同或者与众不同,甚至是搞怪解释为创新。企业管理再怎么先进,如何现代化,最终还是人在操作,这就是为什么管理要以人为本。企业管理主要对象是员工和消费者,因此想要企业长久企业管理就要以员工和消费者为出发点……”梅丽说。
“发展不是动荡,这个理论好。有的人认为发展就是变化,就是换人,更有甚者打着团队建设的大旗,把团队成员换成自己人,结果团队变成团伙。可是对于企业战略调整,比如你们的建筑项目结束后,项目员工打算怎么办?”尹艳歌问。
“艳歌,我们这些企业老板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承担了员工责任、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多重责任,我们做出的每一项企业战略和管理政策都会对一群人或者一大群人产生影响。今天在饭店遇到的爷孙俩让我心里很难受,如果孩子父亲失业不知道他多久能找到下一份工作,下一份工作能赚多少钱也是未知,所以不确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我计划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把项目人员调到其他板块。当然,有一些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是无法调到非本专业的板块,比如负责技术、质量、安全等人员,但是我会给他们时间去找新的工作机会。”梅丽说。
“其他板块能消耗掉这些员工吗?”尹艳歌问。
“能,肉制品板块、旅游板块和物流板块都有岗位可以安排,关键是要甄别这些员工适合做什么工作、愿意什么工作。我现在要做的是对各板块岗位和人员进行梳理,并制定板块之间人员调整的方案。”梅丽说。
“这就是在运用你刚才说的‘发展不是动荡’的管理原则。”尹艳歌说。
“很多管理行为的界限是模糊的,比如发展和动荡,创新和变化,以至于稍有不慎就逾越界限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原则好界定,尺度不好把握。”梅丽说这句话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是个高深莫测的老人,不自觉地笑了。
“尺度,这正是考验管理者能力的地方。你笑什么?是不是觉得自己像个老学究?”尹艳歌说。
“是啊,感觉自己老了。”梅丽故意在说“老了”这两个字时拖长了声音。
“恭喜,你已经进入了资深企业管理者的行列。我们要不要喝一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狂欢一次?”尹艳歌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
“我怎么没有拿出酒招待你?抱歉,我亲爱的老同学。我家附近有一个不错的酒吧,我们去那里喝一杯,还可以和年轻的人们一起跳一曲。”梅丽说。
“就在你家喝吧,就我们两个人,也可以跳舞。你去准备酒,我上网查找舞曲。”尹艳歌说。
“我去准备酒,我们很少喝酒,但是家里有酒,啤酒、葡萄酒、白酒你要喝什么?”梅丽问。
“啤酒和葡萄酒,白酒度数太高就不喝了。”尹艳歌说。
“好的,我去准备。我家客厅有投影和一套不错的音响,可以唱歌的。”梅丽说。
“还可以唱歌,太好了,今晚我们俩要开Party了。我和你一起去拿酒。”尹艳歌和梅丽一起取了啤酒和葡萄酒,还准备了一盘水果。两个人来到客厅,梅丽调好音响,两个人的Party开始了。他们打开酒瓶,把杯子斟满酒,“咣”的一声,两人碰了一下杯,然后同时一饮而尽。尹艳歌唱了第一首歌是张宇的“雨一直下”,这首歌是她在上大学的迎新联欢会上唱的。张宇,这个歌手的声音与众不同:醇厚、带有沧桑感,略带一点哭腔。八零后的一代有许多人喜欢张宇和他的歌,尹艳歌和梅丽也是其中一员。
“这首歌你唱的很好,需要原唱吗?”音乐响起来,梅丽发现原唱没有关闭。
“我唱不出来张宇的哪种味道,和他一起合唱才有感觉,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时代,那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尹艳歌和网上的张宇合唱起来:
雨一直下
气氛不算融洽
在同个屋檐下
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
你爱着他
也许也带着恨吧
青春耗了一大半
原来只是陪他玩耍
正想离开他他却拿着鲜花
……
“好!好!”梅丽鼓掌、叫好。
接着她们又喝了一杯啤酒,然后梅丽唱了一首“后来”: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这些年来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
梅丽的歌唱得一般,但是唱的很投入,她融入情感的演唱弥补了音色的不足,听起来让人感动。
“这首歌也受到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喜欢。一首歌引起了我们共同的心灵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尹艳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