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凉州出发,一路途径甘州、肃州、瓜州,周钧最终抵达沙州之时,已是天宝十一载的深秋。

    天空中有雪花飘落,荒原上寒霜漫布。

    一路行来,放眼望去,大地上瞧不见什么人烟,只是偶尔能够看到几处倒塌荒废的农舍。

    为了赶路,同时也是为了安全,周钧带着亲兵和府卫,没有留宿州府,而是日夜兼程,直接赶向了敦煌。

    路上,周钧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这一次,陇右动乱,为何沙州的局势会愈演愈烈,最终恶化到如今的地步?

    要知道,史书中,唐宣宗大中五年,唐朝名将张议潮可是率领沙州民众,建立了归义军,推翻了吐蕃长达六十年的统治,使得沙州重回大唐的疆土。

    而现在,沙州居然在吐蕃人和粟特人的怂恿下,充当了反唐的第一线。

    同一地方,同一群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周钧想来,只觉得颇为讽刺。

    但仔细想想,他又觉得哪里不对。

    沙州寄往长安的战报中也说了,王鉷经营大碛商路,巧立名目,苛捐杂税,使得边民生乱,沙州离心,是沙州生乱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入了沙州地界,周钧远远瞧见敦煌城的轮廓。

    走到近前,周钧不禁被眼前的景象一惊。

    敦煌城的一段瓮墙,因为遭受大火侵袭,已经烧得漆黑,大部分砖石已经倒塌成了废墟。

    在城墙的缺口里,砂石和木梁被填充其中,临时进行了修补。

    再向城门走近一些,周钧抬头看去,透过灰蒙蒙的天空,城墙的一排旗杆上,挂着百来个漆黑的事物。

    仔细一瞧,周钧这才发现,那些都是风干的人头。

    在寒风和飘雪之中,干瘪的头颅宛如风筝一般,轻轻摆动。再搭配着灰暗低沉的天色,使得整个敦煌城如同修罗之境一般阴森可怖。

    守门的卫卒,查验了关引,得知来者是周钧,先是一脸不敢置信,接着连滚带爬的搬开了城门处的拒马,躬身将来者引入了城中。

    敦煌城的长街,靠近城门的店铺和宅院,明显能够看出战火波及的痕迹,想必是那次吐蕃骑兵入城后造成的结果。

    而城中的百姓行色匆匆,彼此见面,即便是熟人,也只是点头拱手,从不交谈。

    周钧瞧见这些,心中生疑。

    一行人来到敦煌城的府所,通报之后,府内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就有人喊道:“驸马来了!”

    不多时,府所内的大小官员,快步来到大门前,为首的官员一身绯色官服,品阶最高,想必就是敦煌郡的现任刺史韦桓。

    韦桓出身京兆韦氏,乃是关中郡姓的望族,王鉷上任时,他身为副使,之后累功迁任为敦煌刺史。

    韦桓来到周钧面前,躬身行了揖礼,一脸喜色的说道:“驸马来了,吾等有救,沙州有救了!”

    听见这话,周钧皱了皱眉头,视线越过韦桓,居然在官员之中看到了久未逢面的柳载。

    柳载向周钧点点头,并没有上前相认,想是另有深意。

    周钧见状,暂且压下心中的疑惑,向韦桓拱手说道:“韦刺史,此处不便交谈,进去再说。”

    韦桓:“哦,对对,驸马言之有理,我们进去细谈。”

    入了府所的议事堂,周钧坐在上座,韦桓陪在下座,又有敦煌郡的不少官员侍在堂中。() ()

    周钧看了一圈众人,开口问道:“沙州情势如何?”

    韦桓摇头道:“有些棘手,吐蕃的军队从龙勒山口不断行来,敌军数量已近万人。失守的子亭镇如今成了敌军的中军大营,四周修建了工事,又有屯仓和烽火,看这架势,吐蕃人是不打算离去了。”

    周钧奇道:“吐蕃人过去数十年间,也有侵扰沙州之举,但大多是以劫掠为主,怎么这次会驻扎下来?”

    韦桓:“自从大碛商路开辟,沙州日渐富庶,吐蕃也越发重视。吐蕃军队控制商路,大肆攫取财富,尝到了甜头,所以由劫掠改为了占据。再加上,边民作乱,与吐蕃勾连,这更是给了敌人可趁之机。”

    周钧沉默片刻,突然问起了另一个问题:“我在长安时,瞧了进奏院递上的邸报,沙州有大族,刘、安、志、李、张,素来亲近大唐,此次战祸,为何不见他们出来携助州府?”

    韦桓一愣,接着眼珠转向一旁,肩膀也不自觉微微抬起,笑着答道:“王鉷经营大碛商路,设了诸多杂税,想必是恶了沙州大姓。再加上,这些沙州本地人,向来与朝廷都是貌合神离,行事自然就乖张无度。”

    熟悉盘问的周钧,瞧见韦桓说话时的小动作,就知道后者不是在说谎,就是在隐瞒什么。

    王鉷因为贪腐,已经被押往了长安,州府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主动修复与沙州大姓的关系,再请其襄助,共抗吐蕃。

    至于指责沙州本地人,不尊大唐,这更是胡说八道。

    假如沙州大族真的想要背离朝廷,在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归义军,更不会出现张议潮推翻吐蕃统治,使得沙州重回大唐的举动了。

    由此可见,州府与沙州大族的交恶,王鉷贪腐,或许只是原因之一,真实情况怕是另有隐情。

    想到这里,周钧又向韦桓问道:“城头上,枭首示众的是何许人也?”

    韦桓:“都是敌军伏在敦煌城中的细作和探子,他们妄议朝政,又聚众起哄,就是想在城内掀起暴乱。”

    周钧眉头紧锁,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知晓了。”

    韦桓偷偷瞧了一眼周钧,又问道:“驸马,大井粮库被烧,豆卢军断了粮草。州府想尽办法,筹了一些,以作应急,但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周钧:“沙州军务,如今是谁在统领?”

    韦桓:“沙州豆卢军的军使,乃是常会武;瓜州墨离军驰援而来,军使名为郭子仪。”

    周钧听到这里,一时之间怔在原地,连忙追问了一句:“你刚刚说,墨离军的军使是谁?”

    韦桓:“回驸马,墨离军使名为郭子仪,本是朔方的横塞军使。因为王鉷之案,上任墨离军使牵涉其中,被押往长安。吐蕃入侵时,墨离军使一职空缺,朔方节度使李暐,举荐郭子仪调任墨离军。”

    周钧:“郭子仪现在人在何处?”

    韦桓:“墨离军如今驻扎在三危山……我听说,郭军使前些日子带兵去巡视新乡县,眼下怕是尚未回来。”

    周钧吁了一口气,眼角的余光,恰巧看见堂口处的柳载,正在对他微微点头。

    周钧:“韦刺史,我一路从凉州赶来,中间日夜兼程,未有片刻歇息。先寻一住所,待我休憩半日,再商议战事。”

    韦桓起身,唱了一声喏。

章节目录

大唐奴牙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夜尽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尽长并收藏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