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长安城中春意盎然,百花争艳,正是一年之中的好时节。

    年前,唐皇李隆基曾下旨,不惜财力、人力,大规模增筑曲江园林。

    曲江周边兴建了星罗棋布的亭台阁榭,又移种了大量的奇花异草和珍稀林木。

    今年的曲江宴,也由原本的民间自发,正式改为了宫廷所设。

    皇帝赐宴群臣,凡在京城的文武百官,都可以携家眷参加。不仅如此,春榜高中的新进士,也可在此时参加宴会,面圣谢恩。

    这一日,李隆基携着杨玉环,在曲江池边的紫云楼,设了盛宴,又请了文武百官、当科进士和世家勋贵。

    阁楼之中,内教坊、左右教坊等等乐舞伎,登台演出。

    楼外,民间乐舞班也在曲江池边献艺,又有大量的长安百姓和商家贩户聚集。

    一时之间,曲江池边,处处是宴会,时时有歌舞,万众云集,盛况空前。

    正月大朝里,杨国忠被圣人封为右相,又加京兆尹、御史大夫,还兼着京畿、关内采访等使,可谓是权倾朝野。

    此时,杨国忠端坐楼中正席,承着百官的阿谀奉承,一脸受用。

    在他的对面,安禄山一边喝着酒,一边看了过来,面上尽是不屑。

    喝完杯中之酒,安禄山侧头又看向上座。

    万春公主尹玉正在陪着李隆基说话,杨玉环则抱着尹玉之子周逍,一边逗弄,一边笑个不停。

    思虑再三,安禄山离开案席,又走到杨国忠身前,举杯笑道:“禄山贺杨右相。”

    杨国忠见安禄山不躬身也不行礼,而且态度还颇为倨傲,心中恼怒,开口说道:“今日曲江设宴,往来皆是才学之士,你一胡人,多学些文章,再来谈恭贺二字。”

    安禄山闻言,勃然大怒。

    盯着杨国忠,见对方丝毫不以为意,又与他人谈笑风生,安禄山强压下怒气,脸色铁青的掉头就走。

    回到案席,安禄山越想越气,索性出了紫云楼。

    阁门旁走来一人,却是吉温。

    他悄悄来到安禄山的身边,又低声说道:“右相圣眷正隆,安大夫莫要为了些许小事动气。”

    安禄山:“右相,屁的右相!”

    吉温连忙说道:“慎言!慎言!”

    安禄山多走了几步,来到一无人之处,开口说道:“李林甫为右相,擅于权谋,又狡猾如狐,安某输的服气。杨国忠为右相,他算个什么东西!”

    吉温左右看了看,见四处无人,劝道:“杨家因贵妃受宠,在长安城中风头无两,杨国忠更是得了圣人的青睐,大夫莫要与其针对。”

    安禄山:“杨国忠靠着贵妃,才得了右相之位,他是什么样的草包,我岂能不知?你劝禄山莫要与其相争,安某却是有苦难言。眼下我受了陛下的赏识,引得他妒忌,才处处为难我!”

    吉温无奈的叹了口气。

    安禄山又沉声道:“长安是待不下去了,找个机会我要回范阳……先前我与你交待的那些事情,你一定要……”

    话音未落,曲池外的官道上,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又有官驿信使的喊声传来。

    “大捷!沙州大捷!”

    安禄山闻言一愣,丢下吉温,回到紫云楼的宴席之中。

    不多时,有信使气喘吁吁的跑进楼阁,又跪伏在大殿之中。

    听见信使的喊声,紫云楼中早就停了歌舞,又清退了闲杂,李隆基睁大眼睛,一脸紧张的看向信使,沉声问道:“沙州如何了?”

    那信使长吁一口气,跪地说道:“驸马周钧领豆卢军三千七百人、墨离军五千人又府卫、义军等部,与吐蕃本翼两万五千大军,交战于沙州敦煌。血战三日,唐军歼灭吐蕃本翼万人,又俘敌九千,吐蕃敌酋莽素缯亦死在乱箭之中。子亭镇克复,龙勒山北再无敌踪!”() ()

    “好!”

    李隆基一声大吼,猛地站起身来,由于过度兴奋,还不慎撞翻了身前的案台。

    脸上满是喜悦,身体不住颤抖,李隆基一边搓着手,一边大笑道:“朕就知道,朕就知道!”

    上座的万春公主尹玉,向那信使急道:“战报中可曾说了其它?驸马无恙?”

    信使:“驸马安然无恙,唐军折损不足千人。”

    李隆基闻言,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愉悦,手舞足蹈的笑道:“朕当初没有看错人!周钧实乃朕的福将,更是大唐的福将!哈哈!”

    殿中的文武百官、世家勋贵,纷纷稽首相贺。

    唯有二人,面色不虞。

    好端端的曲江宴,杨国忠被抢了风头,感觉正是不爽,见陛下又不停说着周钧的好,心中更是警觉。

    杨国忠心中暗道,周钧深受圣人赏识,万一重返长安,必会得到重用,自己在朝中的威信,定会遭到打击。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周钧一辈子就这样待在外面,永远也不要返回长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杨国忠心中正在这样想的时候,另一人也是思绪万千。

    沙州大捷,驸马神武。

    耳边不断回响着这般的欢呼,眼中尽是大唐子民的欣喜,安禄山脸上虽然挂着笑容,心中却满是沉重。

    借着饮酒来掩饰眼神中的谋虑,安禄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轻声念道:“周钧……”

    另一边,灞川别苑。

    一处偏僻的别院书房,孔攸坐在案台的一侧,另一侧却坐着一位满脸络腮胡的经教修士。

    孔攸看向那修士,低声说道:“伊斯,对于你的这些猜测,我无可奉告。”

    伊斯盯着孔攸的眼睛,说道:“周二郎是否与应龙有关,我并不期望从你这里得到答案。应龙之书,当初是谁交给我的,也不重要。”

    孔攸:“那你想要知道什么?”

    伊斯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册,赫然正是最新一期的应龙天书。

    翻开其中的书页,伊斯读道:“天宝十二载八月,关内道,大雨倾城,庄稼坏倒。九月,大旱继至,大饥。”

    “天宝十三载,关内道水旱相仍,又波及京畿道、河东道、河南道、山南道、淮南道,数十州房舍颓坏殆尽,物价爆贵,人多流庸,饥民百万,无以为食。”

    “百姓饥甚,始采树皮叶,或捣槁成末,或煮土为食。诸物皆尽,乃自相食。”

    “易子充饥,杀食胞弟;妪持死儿,且烹且哭……”

    看着后面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伊斯几欲干呕,实在是读不下去,他将应龙天书放在了案台上,向孔攸问道:“书中惨状,可是真的?”

    孔攸:“天书之中,何曾有过妄言?”

    伊斯站起身来,双手死死抓住案台:“大唐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此等灾厄,此乃百年难遇的大劫!”

    孔攸冷冷看向伊斯,默然不语。

    伊斯:“如此严重的灾祸,应当尽快上报朝廷,让官府做好准备,将损失减到最小!”

    孔攸看向伊斯,好整以暇,只说了一句话:“他们会信吗?”

    仅仅只是这一句话,就使得伊斯呆立在原地,茫然无措。

    是啊……官府会信吗?

    眼见伊斯怔住,孔攸又说道:“他们不仅不会信,还会以妖言惑众之罪,判你一个斩刑。”

    伊斯慢慢坐了下来,双手插入头发,一脸的绝望。

    孔攸用手掌拍了拍应龙天书:“你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在灾厄发生之前,尽可能多的吸纳应龙教徒,并向他们传播应龙教义。”

    伊斯闭上眼睛,轻轻点了点头。

    孔攸:“信者得生,疑者赴死。一切命数,应龙自有安排。”

章节目录

大唐奴牙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夜尽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尽长并收藏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