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之后,孔松月依然惊魂未定。
她万分确信自己没有干过如此残忍歹毒的事情,但自己现在无疑成了无可置疑的嫌疑人。倘若孔松曦果断点、莽撞点,恐怕此时已经不分白璧青蝇地让她伏法自首。
但孔松曦远比她自己更信任她。
这让她对以前怀疑孔松曦的行为无比愧疚。
孔松曦对此万分欣慰,“哥哥被冤枉多了,习惯了。”
不等他欣慰完,孔松月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既然你都是清白的,那梁某人或许也是我误会了。”
孔松曦恒久沉默。
“妹妹……你好好想想,他是不是先陪郑鸢演戏,说你卜测有误,再冷眼作壁上观,不顾祟冢邪祸,如今立场飘忽不定,连句准话都不肯说,死到临头还躲进小院里,暗室底下装着宋则璘的情人偶,你想想,宋则璘、梁川,这放一起能单纯吗。”
“可是……”孔松月委屈迟疑道:“你想啊,祟冢是不是你直接造成,梁川帮忙造势罢了,他前面做的不都是因为你,至于后面的宋泽燐……”
“嗯哼。”孔松曦心塞,听她替别人狡辩。
“这我确实不好说。”
“这就没毛病了”
“但宋则璘未必是个大恶人。”
“……”
“目前我对她的了解,只有她爱和郑鸢作对,然后她治国很有手段,仅此而已。”
“可这样的对抗,会让她在神言的安排下,设下血肉祭坛,长生登天。”孔松曦默默道。
神言是横在他们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天堑,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越过它。
哪怕他们已经试了整整十几年,也依然没有彻底逆转神言。
哪怕孔松月,也不曾脱离。
在神言的预测中,孔松月来到洙邑,大祭时“替”郑鸢除了邪祟……虽然这个意外的邪祟,坏了郑鸢的血肉祭坛,但终归和神言的描述如出一辙。
孔松曦依然记得神言后续的内容……孔松月替郑鸢寻找到了长生仙方,最后让千琥谷彻底坍塌,酿下大祸,最终和六万万大周子民一起死在了宋则璘的血肉祭坛之下。
宋则璘为了独善其身,以梵州为西点,漱州为东点,凌州为南点,枢州为北点,洙邑为中点,设下血肉祭坛,将大周人间变作地狱油煎,所有人嘶哑挣扎,却都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皮肤一寸一寸被血雾煎蚀成尸烟。
大周焦土,人间炼狱,宋则璘登天,替代了空虚的第三十八席神位——雨师妾。
雨师妾其人早已变作千琥谷一方天地,只待焦土之后,以千琥谷安置天下黎民百姓。
但祂错算一步,让某位乌暗神君坏了好事。
为了让千琥谷人绝对无私,雨师妾用邪祟搓成麻绳,用麻绳系住谷人心脏,使谷人始终行义举、守善心、救黎民。
可乌暗却割断了一部分绳子。
那些谷人没了约束,欲念随之渐起。
傲然如他们,住在与世隔绝的仙山灵谷,茫茫山林无所不缺,神仙秘法应有尽有,哪怕想要长生登天,也比外人轻松许多。
……所以,他们为何要好心对外人伸出援手?千琥谷自此内乱不断。
尚存绳子的邱夫人为祟冢之祸出山平乱,意外留下三份血脉。
但宋则璘从小不在邱夫人身边,独她无绳。
孔松月趴在桌上,脑袋埋进臂弯里。
可是自从她发现自己来到洙邑后一直在误会身边人后,便从此心神不宁。
在兄长遗书的误导下,她误会梁川。
在无数铁证的指认下,她又误会兄长。
这次的怀疑是否真实,她真的不敢再确认。
不仅是如此,自远离了那寸沉光振灵的淡香,她已经再度失眠在了许多场月色里。
“唉唉唉!是不是冤枉,你日后慢慢确认也不迟。”孔松曦连声叹息,“那明日……”
“明日去关府。”
名单上找出来的几个人中,孔松月唯一接触过的两个人,全在关府出现过。
哪怕柳庭春一开始拉关纪做交易,也不过是为了探查秋正和赵星鹊。
二人死后,从他们那滩赤色山茶花泥般的血液中,只读到了稀碎肮脏的线索——为富贵与偷情,二人把□□出卖给了隐匿的邪神。
此后灰影里的巨物再也读不到什么信息,反复读查他们死前的走马灯,不过如水中捉月、抟沙嚼蜡。
孔松月自回到晤昶宫后便一夜未眠。
她把孔松曦安置在书房桌案的一角,彻夜点着立雁烛台上的烛火。
桌案上放着白日处理过的政务,孔松月白日处理一遍,孔松曦夜里检查三遍,渐渐错漏越来越少。
次日白天北安王的人也会再来审查一遍。
孔松月出身山里,不通政务,即使焚膏继晷,也很难叫其他人安心将政务交给她。
社稷大事非儿戏,从孔松月这边经手过,那些奏章后续又走马三家,最终传回前朝。
一家孔松曦,一家北安王,一家又是晤昶宫。
北安王终究是异姓王,有贪权的风险,让外人涉足朝政,除非孔松月疯了。
她可担不起这样的罪责。
所以每每北安王过手的政务,她都拿回晤昶宫偷偷和孔松曦再对一遍。
她偶尔脑子跟水车轮子一样快,此时在政务上越来越得心应手。
夜里无眠,她干脆又到书房,听着脆黄的书页在手中张张翻过。
当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怀疑时,所有可疑都容易被看成是误会。对梁川她完全是如此。
孔松月手中一顿,眼下浓重的乌青被一旁跳动的火苗尽数遮挡,红烛贴着她的脑袋焦急躁动。在她单调的回忆里,梁川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从无质疑。
二人都还年纪尚小的时候,孔松月胆子大的要命,敢一个人跑到梵州除邪杀鬼,好几次命悬一线,全是梁川及时赶到。
他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掐准了时间冲过来。
直到梁川下山后,孔松月才从雪隐师父口中得知,小师弟天天像个跟屁虫一样躲在她附近,她去哪儿,小师弟就去哪儿。
但梁川从不主动凑到她跟前。
她问师父为什么。
师父却说她小时候一直最讨厌梁川。
孔松月思来想去,也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
师父说,梁川因此怕她把自己赶走,就始终不远不近地跟在周围。
孔松月倔犟又逞强,拼死都要撑到最后一刻,梁川就在附近等到最后一刻、等到不可不动的那一刻才出手。
或许是梁川一直以来都在左右,沉光振灵的气息在她左右早已融入气息吞吐之间。
等他倏然下山,孔松月不适应了好久。
问他下山干什么。
他不说,只说是去陪师兄。
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他不说,只说迟早会回。
迟早、迟早……孔松曦也是说迟早,但迟迟没有早回,把她和雪隐老师父一老奶奶一小孤儿寂寞地抛在荒山野岭,老久等不来一次见面。
傲气如她,哪会怕什么危险不危险,她只会怕自己一个被留在远处,天天担惊受怕,一闭眼就是孔某人和梁某人惨死外面。
因为无故下山一事,她生了好久的气,一直生气到自己下山。
本来她可能会生气直到现在,筝揺山最记仇的姑娘从来放不下一点儿气性。
但接踵而至的噩耗砸得她晕头转向,大脑空白。
兄长死了、梁川杀的……一个接一个,让她突然忘了要怪罪二人没有回山里的事。
虽然此刻的她已经知晓这两件事没有关系,但更远的灾厄早已覆盖了这些埋怨。
烛火明灭,孔松月忽然眼皮子沉了下来。
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出现在她余光范围内,手里握着一把剪子。
烛火熄灭,孔松月难得闭眼睡了下去。
她前面的那只手也总算放下了心,安稳地垂在一侧。
正是梁川。
熟悉的气息只叫孔松月犯困。
意识模糊间,她恍然想起,自己以前和梁川的关系比后山的软桃还熟。
谁知现在两人之间全是猜疑,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以前。
孔松月喃喃叫着师父、兄长和梁川的名字。
她几乎只认识这三个人,全部的喜怒哀乐大都和这三个人有关。生气一时很轻松,生气一世才是太难太难。
梁川放下剪子,找来一块毯子盖在孔松月身上。
末了,他瞪了一眼孔松曦的位置。
师兄之前派他接触宋则璘,后来还不许他告诉师姐,害他白白被师姐误会那么久。
这几天哪里只是师姐睡不好,他一个人待在那间诡异的暗室上面,心里烦的要死要活。
宋则璘那个徐文启天天夜里不踏实,拿着把匕首也是要死要活,每天躺下没多久,他就得爬起来给徐文启治伤。
本不想管宋则璘的人,奈何师姐提过一嘴,他实在没办法不管不顾。
师姐的安排他从不敷衍。
是小时候的师姐牵着他的手,一小步一小步带他走到筝摇山深处。
是小时候的师姐缠着师兄闹了好久,让师兄把闭关的老师父喊了出来。
也是小时候的师姐,她在自己深陷诅咒,夜夜反复死去之际,不顾恐惧的拿着药抱住了自己的手。
师姐念着除痛的咒,效力微乎其微,她热烫的泪水淌了自己一胳膊,也不知道因为害怕还是因为别的。
但意料之外,在师姐一遍一遍念着的咒里,心脏重复撕裂的痛感真的弱了下去。
她万分确信自己没有干过如此残忍歹毒的事情,但自己现在无疑成了无可置疑的嫌疑人。倘若孔松曦果断点、莽撞点,恐怕此时已经不分白璧青蝇地让她伏法自首。
但孔松曦远比她自己更信任她。
这让她对以前怀疑孔松曦的行为无比愧疚。
孔松曦对此万分欣慰,“哥哥被冤枉多了,习惯了。”
不等他欣慰完,孔松月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既然你都是清白的,那梁某人或许也是我误会了。”
孔松曦恒久沉默。
“妹妹……你好好想想,他是不是先陪郑鸢演戏,说你卜测有误,再冷眼作壁上观,不顾祟冢邪祸,如今立场飘忽不定,连句准话都不肯说,死到临头还躲进小院里,暗室底下装着宋则璘的情人偶,你想想,宋则璘、梁川,这放一起能单纯吗。”
“可是……”孔松月委屈迟疑道:“你想啊,祟冢是不是你直接造成,梁川帮忙造势罢了,他前面做的不都是因为你,至于后面的宋泽燐……”
“嗯哼。”孔松曦心塞,听她替别人狡辩。
“这我确实不好说。”
“这就没毛病了”
“但宋则璘未必是个大恶人。”
“……”
“目前我对她的了解,只有她爱和郑鸢作对,然后她治国很有手段,仅此而已。”
“可这样的对抗,会让她在神言的安排下,设下血肉祭坛,长生登天。”孔松曦默默道。
神言是横在他们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天堑,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越过它。
哪怕他们已经试了整整十几年,也依然没有彻底逆转神言。
哪怕孔松月,也不曾脱离。
在神言的预测中,孔松月来到洙邑,大祭时“替”郑鸢除了邪祟……虽然这个意外的邪祟,坏了郑鸢的血肉祭坛,但终归和神言的描述如出一辙。
孔松曦依然记得神言后续的内容……孔松月替郑鸢寻找到了长生仙方,最后让千琥谷彻底坍塌,酿下大祸,最终和六万万大周子民一起死在了宋则璘的血肉祭坛之下。
宋则璘为了独善其身,以梵州为西点,漱州为东点,凌州为南点,枢州为北点,洙邑为中点,设下血肉祭坛,将大周人间变作地狱油煎,所有人嘶哑挣扎,却都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皮肤一寸一寸被血雾煎蚀成尸烟。
大周焦土,人间炼狱,宋则璘登天,替代了空虚的第三十八席神位——雨师妾。
雨师妾其人早已变作千琥谷一方天地,只待焦土之后,以千琥谷安置天下黎民百姓。
但祂错算一步,让某位乌暗神君坏了好事。
为了让千琥谷人绝对无私,雨师妾用邪祟搓成麻绳,用麻绳系住谷人心脏,使谷人始终行义举、守善心、救黎民。
可乌暗却割断了一部分绳子。
那些谷人没了约束,欲念随之渐起。
傲然如他们,住在与世隔绝的仙山灵谷,茫茫山林无所不缺,神仙秘法应有尽有,哪怕想要长生登天,也比外人轻松许多。
……所以,他们为何要好心对外人伸出援手?千琥谷自此内乱不断。
尚存绳子的邱夫人为祟冢之祸出山平乱,意外留下三份血脉。
但宋则璘从小不在邱夫人身边,独她无绳。
孔松月趴在桌上,脑袋埋进臂弯里。
可是自从她发现自己来到洙邑后一直在误会身边人后,便从此心神不宁。
在兄长遗书的误导下,她误会梁川。
在无数铁证的指认下,她又误会兄长。
这次的怀疑是否真实,她真的不敢再确认。
不仅是如此,自远离了那寸沉光振灵的淡香,她已经再度失眠在了许多场月色里。
“唉唉唉!是不是冤枉,你日后慢慢确认也不迟。”孔松曦连声叹息,“那明日……”
“明日去关府。”
名单上找出来的几个人中,孔松月唯一接触过的两个人,全在关府出现过。
哪怕柳庭春一开始拉关纪做交易,也不过是为了探查秋正和赵星鹊。
二人死后,从他们那滩赤色山茶花泥般的血液中,只读到了稀碎肮脏的线索——为富贵与偷情,二人把□□出卖给了隐匿的邪神。
此后灰影里的巨物再也读不到什么信息,反复读查他们死前的走马灯,不过如水中捉月、抟沙嚼蜡。
孔松月自回到晤昶宫后便一夜未眠。
她把孔松曦安置在书房桌案的一角,彻夜点着立雁烛台上的烛火。
桌案上放着白日处理过的政务,孔松月白日处理一遍,孔松曦夜里检查三遍,渐渐错漏越来越少。
次日白天北安王的人也会再来审查一遍。
孔松月出身山里,不通政务,即使焚膏继晷,也很难叫其他人安心将政务交给她。
社稷大事非儿戏,从孔松月这边经手过,那些奏章后续又走马三家,最终传回前朝。
一家孔松曦,一家北安王,一家又是晤昶宫。
北安王终究是异姓王,有贪权的风险,让外人涉足朝政,除非孔松月疯了。
她可担不起这样的罪责。
所以每每北安王过手的政务,她都拿回晤昶宫偷偷和孔松曦再对一遍。
她偶尔脑子跟水车轮子一样快,此时在政务上越来越得心应手。
夜里无眠,她干脆又到书房,听着脆黄的书页在手中张张翻过。
当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怀疑时,所有可疑都容易被看成是误会。对梁川她完全是如此。
孔松月手中一顿,眼下浓重的乌青被一旁跳动的火苗尽数遮挡,红烛贴着她的脑袋焦急躁动。在她单调的回忆里,梁川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从无质疑。
二人都还年纪尚小的时候,孔松月胆子大的要命,敢一个人跑到梵州除邪杀鬼,好几次命悬一线,全是梁川及时赶到。
他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掐准了时间冲过来。
直到梁川下山后,孔松月才从雪隐师父口中得知,小师弟天天像个跟屁虫一样躲在她附近,她去哪儿,小师弟就去哪儿。
但梁川从不主动凑到她跟前。
她问师父为什么。
师父却说她小时候一直最讨厌梁川。
孔松月思来想去,也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
师父说,梁川因此怕她把自己赶走,就始终不远不近地跟在周围。
孔松月倔犟又逞强,拼死都要撑到最后一刻,梁川就在附近等到最后一刻、等到不可不动的那一刻才出手。
或许是梁川一直以来都在左右,沉光振灵的气息在她左右早已融入气息吞吐之间。
等他倏然下山,孔松月不适应了好久。
问他下山干什么。
他不说,只说是去陪师兄。
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他不说,只说迟早会回。
迟早、迟早……孔松曦也是说迟早,但迟迟没有早回,把她和雪隐老师父一老奶奶一小孤儿寂寞地抛在荒山野岭,老久等不来一次见面。
傲气如她,哪会怕什么危险不危险,她只会怕自己一个被留在远处,天天担惊受怕,一闭眼就是孔某人和梁某人惨死外面。
因为无故下山一事,她生了好久的气,一直生气到自己下山。
本来她可能会生气直到现在,筝揺山最记仇的姑娘从来放不下一点儿气性。
但接踵而至的噩耗砸得她晕头转向,大脑空白。
兄长死了、梁川杀的……一个接一个,让她突然忘了要怪罪二人没有回山里的事。
虽然此刻的她已经知晓这两件事没有关系,但更远的灾厄早已覆盖了这些埋怨。
烛火明灭,孔松月忽然眼皮子沉了下来。
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出现在她余光范围内,手里握着一把剪子。
烛火熄灭,孔松月难得闭眼睡了下去。
她前面的那只手也总算放下了心,安稳地垂在一侧。
正是梁川。
熟悉的气息只叫孔松月犯困。
意识模糊间,她恍然想起,自己以前和梁川的关系比后山的软桃还熟。
谁知现在两人之间全是猜疑,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以前。
孔松月喃喃叫着师父、兄长和梁川的名字。
她几乎只认识这三个人,全部的喜怒哀乐大都和这三个人有关。生气一时很轻松,生气一世才是太难太难。
梁川放下剪子,找来一块毯子盖在孔松月身上。
末了,他瞪了一眼孔松曦的位置。
师兄之前派他接触宋则璘,后来还不许他告诉师姐,害他白白被师姐误会那么久。
这几天哪里只是师姐睡不好,他一个人待在那间诡异的暗室上面,心里烦的要死要活。
宋则璘那个徐文启天天夜里不踏实,拿着把匕首也是要死要活,每天躺下没多久,他就得爬起来给徐文启治伤。
本不想管宋则璘的人,奈何师姐提过一嘴,他实在没办法不管不顾。
师姐的安排他从不敷衍。
是小时候的师姐牵着他的手,一小步一小步带他走到筝摇山深处。
是小时候的师姐缠着师兄闹了好久,让师兄把闭关的老师父喊了出来。
也是小时候的师姐,她在自己深陷诅咒,夜夜反复死去之际,不顾恐惧的拿着药抱住了自己的手。
师姐念着除痛的咒,效力微乎其微,她热烫的泪水淌了自己一胳膊,也不知道因为害怕还是因为别的。
但意料之外,在师姐一遍一遍念着的咒里,心脏重复撕裂的痛感真的弱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