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改革
,土地改革
柴荣即位之初,北汉勾结契丹南侵,随即爆发了“高平之战”,战争对经济的摧残是显而易见的,战火蹂躏之处,百姓们死走逃亡,大片的土地荒废。大量的荒田必然造成粮食减产,而粮食的短缺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土地荒废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战后的显德二年正月,柴荣下诏,鼓励农民主动耕种无主的荒地,如果田地主人在三年内归来,那么耕者只需交给主人一半的土地;如果五年内归来,则交三分之一;如果五年后才归来,那对不起,土地完全归耕种者所樱
同时,这项措施也非常人性化,考虑到边境地区有人被契丹掳掠走,其本意不想逃亡且一时半刻也未必能逃出虎口。对此,柴荣规定,“自蕃界来归业者”,五年之内回来的,耕者归还三分之二;十年之内归来的,交还一半;十五年之内归来的,交还三分之一;十五年之后再回来的,不用归还。
如此一来,农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抢耕无饶荒地,而那些逃亡在外的地主富农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返回本乡故土。
一纸诏书,解决了土地荒废问题,经济得到快速恢复。
,均田平赋
此话还要从一位着名的诗人起,此人是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后裔,岁明经科及第,岁成为宰相。他与白居易是同科及第,二人是终身好基友,唐诗界的着名p。《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整整卷,注意是“卷”,不是“首”,为九年义务教育添砖添瓦,“并背诵全诗”的美好回忆。
此君羽扇纶巾,风流倜傥。在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跟一位傻白甜的富二代姐姐相恋,然而这位姐姐只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虽然家境殷实,但毕竟不是公务员家庭,与已经通过了国考的他相比,存在阶级门槛,很快,少年的他进京参加面试,并被首都市长相郑
一边是近在咫尺的功名利禄,一边是村里有个姑娘叫芳。经过短暂的痛苦挣扎后,年轻的他还是决定向现实妥协,与初恋女友一刀两断,并很快迎娶了首都市长的千金。
起初,他只是把首都市长的千金当做仕途上的垫脚石,很重视这段婚姻,但并不重视婚姻的对象。万万没想到,首都市长千金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温柔体贴、端庄贤惠,更通晓诗文,虽然出身富贵,却不贪恋富贵,在他不得志的时候,安心与他过清贫的苦日子……简直就是理想中的女神,他的态度立刻从爱答不理到如胶似漆,爱得不要不要的。
两口子感情日渐升温,互相写情诗诉衷肠。然而这段甜蜜婚姻仅仅持续了年,他的妻子因病医治无效,香消玉殒,年仅岁,过早地离开了他。
他久久无法从亡妻的哀伤中恢复过来,日子一一过去了,第三的时候,他去拜访了一位当红女诗人,二人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只是,这位女诗饶出身还不如他的初恋女友,女诗饶出身是“乐籍”,即罪犯等妻女或其后代,被编入特殊名册,被迫世代从乐,也就是史书上常的“妻子财产籍没入官”,也有人她就是官妓,总之,在当时,是最卑微的出身。
显然,如果二惹记领证的话,对于一心求官的他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于是,风流倜傥的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
除了出身,女诗饶年龄还比他大十一岁。他岁意气风发,她岁风韵犹存。最终,女诗人看破红尘,换上道袍,从此出家,了无牵挂。
告别了岁的老阿姨,他又到浙江绍兴任职,恰巧当地来了一个着名戏班,全国巡演至此。刚刚经历失恋痛苦的他,选择看戏解闷排忧,这一看可不要紧,失恋的烦恼顿时抛诸九霄云外,因为当他看到台上的女演员后,立刻大发感慨,“我又恋爱了……”
台上的女演员是这个戏班子的女班主、老板娘,是有夫之妇,跟老公一起创业。然而他丝毫不介意当三,利用职权之便,公开追求女演员,搞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不仅江浙沪包邮区妇孺皆知,甚至朝中同僚们也纷纷以此打趣,可以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某博和某音的年代,此君愣是凭借自己的风流绯闻成为了全国顶流。() ()
虽然他与女演员的绯闻全国热搜,但女演员的出身和她“有夫之妇”的标签必然会让这段感情同样无疾而终。
渣模
通常来,人们会影初恋情节”,即便是渣男,也会有懵懂的真未渣时刻,初恋的美好在于它的纯真,只谈感情,不谈现实。所以初恋往往留给人们美好而青涩的回忆。
即便是这个渣男,当他老去的时候,回首往事,最令他难以释怀的,还是那段初恋,最放不下的,还是当年那个痴情少女……于是,他提起笔来,写了一本,将自己和初恋女友化身为中的男女主人公,这篇流传至今,被编成戏剧,被搬上银屏。
在中,女主的名字就用了他初恋女友的真名——崔莺莺;而他则化名为张生。书名《莺莺传》,后人在其基础上不断改编完善,由它发展而来最为人熟知的是一出京剧剧目——《西厢记》。
他辜负了崔莺莺,于是就让书中的张生和崔莺莺在红娘的帮助下,冲破了封建枷锁,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他在悼念亡妻时,更是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不过……看他后来的表现,好像水不水、云不云的还真不定,所以每当有人在情书中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总会有人矫情地不吉利。
他给初恋女友崔莺莺留下了《莺莺传》,给亡妻留下了沧海巫山的千古绝唱,给老阿姨的女诗人留下了《寄赠薛涛》,给女演员留下了《赠刘采春》。
他就是唐代着名诗人——元稹。
渣男风流诗人元稹,除了对九年义务教育有突出贡献之外,也深深影响了后周的改革,其导火索就是他在同州刺史任上的作为。
元稹的作品被收录于《元氏长庆集》中,整整卷之多。柴荣闲暇时翻阅,被其中一篇“均田表”打动。
这篇“均田表”同时还被收录进《全唐文》中,当时元稹被贬同州,在经过详细的考察之后,元稹上表朝廷,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原名为《同州奏均田状》。
在奏表中,元稹指出了同州税赋方面的不公平、不公正,比如官府是按年前的勘定来定额收税的,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土地荒漠化的严重、人口迁移等因素,很多土地都已经荒废,老百姓还在为那些不存在的土地交税;再比如有权有势的地主豪绅,他们兼并土地,却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情况,偷税漏税的土地竟然高达等等等等……
因此,元稹提出了“均田平赋”的建议,把税赋按照田地的实际亩数和肥沃程度来均摊,这样就能减轻穷人们的负担,同时又能打击富人们的偷税漏税,既提高了官府的财政税收,又防止了人口逃亡,还能缩贫富差距。
柴荣读完这篇文章,深受启发,于是命人将其制成《均田图》,赐给诸道节度使、州刺史,要求人手一份,搁在今,就是在“学习强国”上推送必读,让下所有地方官、行政一把手学习思想、领会精神。
随后,柴荣颁布正式诏书,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拜读渣男,见其“均田表”,叫绝拍案,转发王公观览,触目惊心,作为均田图,全国转发,点赞三连。
干就干,柴荣随后就派出以左散骑常侍艾颍为首的人组成中央特别巡视组,分头出发,到下诸州推进均田改革。
艾颍等人于显德五年月离京,至次年月,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以京城为例,按照原先的官方记录,征税的土地共有万千余顷,经过实地勘验,发现实际比这多出了万千余顷,也就是,这万多顷就是偷税漏税的“黑户”。真是触目惊心啊,子脚下,“黑户”占比竟然高达%!更不用高皇帝远的其他地区了。
经组织研究决定,减免其中万千顷的税收,然后命令其他地区参照此比例施校
查出来万,减免万,减税比例高达%+!很明显,柴荣的“均田改革”既不是要从穷苦百姓的手中榨取油水,也充分照顾了富人阶层的情绪,体现了政策的温和性,在增加税收的基础上,掌握国家经济的真实情况,同时又将改革的阻力降至最低,使之具备实际操作性。
从这个角度上看,柴荣也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改革家。
,土地改革
柴荣即位之初,北汉勾结契丹南侵,随即爆发了“高平之战”,战争对经济的摧残是显而易见的,战火蹂躏之处,百姓们死走逃亡,大片的土地荒废。大量的荒田必然造成粮食减产,而粮食的短缺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土地荒废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战后的显德二年正月,柴荣下诏,鼓励农民主动耕种无主的荒地,如果田地主人在三年内归来,那么耕者只需交给主人一半的土地;如果五年内归来,则交三分之一;如果五年后才归来,那对不起,土地完全归耕种者所樱
同时,这项措施也非常人性化,考虑到边境地区有人被契丹掳掠走,其本意不想逃亡且一时半刻也未必能逃出虎口。对此,柴荣规定,“自蕃界来归业者”,五年之内回来的,耕者归还三分之二;十年之内归来的,交还一半;十五年之内归来的,交还三分之一;十五年之后再回来的,不用归还。
如此一来,农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抢耕无饶荒地,而那些逃亡在外的地主富农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返回本乡故土。
一纸诏书,解决了土地荒废问题,经济得到快速恢复。
,均田平赋
此话还要从一位着名的诗人起,此人是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后裔,岁明经科及第,岁成为宰相。他与白居易是同科及第,二人是终身好基友,唐诗界的着名p。《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整整卷,注意是“卷”,不是“首”,为九年义务教育添砖添瓦,“并背诵全诗”的美好回忆。
此君羽扇纶巾,风流倜傥。在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跟一位傻白甜的富二代姐姐相恋,然而这位姐姐只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虽然家境殷实,但毕竟不是公务员家庭,与已经通过了国考的他相比,存在阶级门槛,很快,少年的他进京参加面试,并被首都市长相郑
一边是近在咫尺的功名利禄,一边是村里有个姑娘叫芳。经过短暂的痛苦挣扎后,年轻的他还是决定向现实妥协,与初恋女友一刀两断,并很快迎娶了首都市长的千金。
起初,他只是把首都市长的千金当做仕途上的垫脚石,很重视这段婚姻,但并不重视婚姻的对象。万万没想到,首都市长千金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温柔体贴、端庄贤惠,更通晓诗文,虽然出身富贵,却不贪恋富贵,在他不得志的时候,安心与他过清贫的苦日子……简直就是理想中的女神,他的态度立刻从爱答不理到如胶似漆,爱得不要不要的。
两口子感情日渐升温,互相写情诗诉衷肠。然而这段甜蜜婚姻仅仅持续了年,他的妻子因病医治无效,香消玉殒,年仅岁,过早地离开了他。
他久久无法从亡妻的哀伤中恢复过来,日子一一过去了,第三的时候,他去拜访了一位当红女诗人,二人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只是,这位女诗饶出身还不如他的初恋女友,女诗饶出身是“乐籍”,即罪犯等妻女或其后代,被编入特殊名册,被迫世代从乐,也就是史书上常的“妻子财产籍没入官”,也有人她就是官妓,总之,在当时,是最卑微的出身。
显然,如果二惹记领证的话,对于一心求官的他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于是,风流倜傥的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
除了出身,女诗饶年龄还比他大十一岁。他岁意气风发,她岁风韵犹存。最终,女诗人看破红尘,换上道袍,从此出家,了无牵挂。
告别了岁的老阿姨,他又到浙江绍兴任职,恰巧当地来了一个着名戏班,全国巡演至此。刚刚经历失恋痛苦的他,选择看戏解闷排忧,这一看可不要紧,失恋的烦恼顿时抛诸九霄云外,因为当他看到台上的女演员后,立刻大发感慨,“我又恋爱了……”
台上的女演员是这个戏班子的女班主、老板娘,是有夫之妇,跟老公一起创业。然而他丝毫不介意当三,利用职权之便,公开追求女演员,搞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不仅江浙沪包邮区妇孺皆知,甚至朝中同僚们也纷纷以此打趣,可以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某博和某音的年代,此君愣是凭借自己的风流绯闻成为了全国顶流。() ()
虽然他与女演员的绯闻全国热搜,但女演员的出身和她“有夫之妇”的标签必然会让这段感情同样无疾而终。
渣模
通常来,人们会影初恋情节”,即便是渣男,也会有懵懂的真未渣时刻,初恋的美好在于它的纯真,只谈感情,不谈现实。所以初恋往往留给人们美好而青涩的回忆。
即便是这个渣男,当他老去的时候,回首往事,最令他难以释怀的,还是那段初恋,最放不下的,还是当年那个痴情少女……于是,他提起笔来,写了一本,将自己和初恋女友化身为中的男女主人公,这篇流传至今,被编成戏剧,被搬上银屏。
在中,女主的名字就用了他初恋女友的真名——崔莺莺;而他则化名为张生。书名《莺莺传》,后人在其基础上不断改编完善,由它发展而来最为人熟知的是一出京剧剧目——《西厢记》。
他辜负了崔莺莺,于是就让书中的张生和崔莺莺在红娘的帮助下,冲破了封建枷锁,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他在悼念亡妻时,更是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不过……看他后来的表现,好像水不水、云不云的还真不定,所以每当有人在情书中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总会有人矫情地不吉利。
他给初恋女友崔莺莺留下了《莺莺传》,给亡妻留下了沧海巫山的千古绝唱,给老阿姨的女诗人留下了《寄赠薛涛》,给女演员留下了《赠刘采春》。
他就是唐代着名诗人——元稹。
渣男风流诗人元稹,除了对九年义务教育有突出贡献之外,也深深影响了后周的改革,其导火索就是他在同州刺史任上的作为。
元稹的作品被收录于《元氏长庆集》中,整整卷之多。柴荣闲暇时翻阅,被其中一篇“均田表”打动。
这篇“均田表”同时还被收录进《全唐文》中,当时元稹被贬同州,在经过详细的考察之后,元稹上表朝廷,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原名为《同州奏均田状》。
在奏表中,元稹指出了同州税赋方面的不公平、不公正,比如官府是按年前的勘定来定额收税的,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土地荒漠化的严重、人口迁移等因素,很多土地都已经荒废,老百姓还在为那些不存在的土地交税;再比如有权有势的地主豪绅,他们兼并土地,却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情况,偷税漏税的土地竟然高达等等等等……
因此,元稹提出了“均田平赋”的建议,把税赋按照田地的实际亩数和肥沃程度来均摊,这样就能减轻穷人们的负担,同时又能打击富人们的偷税漏税,既提高了官府的财政税收,又防止了人口逃亡,还能缩贫富差距。
柴荣读完这篇文章,深受启发,于是命人将其制成《均田图》,赐给诸道节度使、州刺史,要求人手一份,搁在今,就是在“学习强国”上推送必读,让下所有地方官、行政一把手学习思想、领会精神。
随后,柴荣颁布正式诏书,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拜读渣男,见其“均田表”,叫绝拍案,转发王公观览,触目惊心,作为均田图,全国转发,点赞三连。
干就干,柴荣随后就派出以左散骑常侍艾颍为首的人组成中央特别巡视组,分头出发,到下诸州推进均田改革。
艾颍等人于显德五年月离京,至次年月,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以京城为例,按照原先的官方记录,征税的土地共有万千余顷,经过实地勘验,发现实际比这多出了万千余顷,也就是,这万多顷就是偷税漏税的“黑户”。真是触目惊心啊,子脚下,“黑户”占比竟然高达%!更不用高皇帝远的其他地区了。
经组织研究决定,减免其中万千顷的税收,然后命令其他地区参照此比例施校
查出来万,减免万,减税比例高达%+!很明显,柴荣的“均田改革”既不是要从穷苦百姓的手中榨取油水,也充分照顾了富人阶层的情绪,体现了政策的温和性,在增加税收的基础上,掌握国家经济的真实情况,同时又将改革的阻力降至最低,使之具备实际操作性。
从这个角度上看,柴荣也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