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北汉】
开宝七年,宋辽握手言和。随后,大宋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南方,对南唐发动了统一战争,并于次年月取得全胜。
显然,这是大宋大国战略上的全面胜利。辽国出卖了北汉的利益,从紧贴胸口的口袋中掏出宋辽和平协议,向满怀期待的契丹人挥舞着,“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和平!”。
北汉对此颇为不满,抗议辽国对国际地缘政治的粗暴操控,坚决不承认所谓的和解,并且以实际行动宣示了自己的态度,在大宋南征时,悍然出兵袭击晋州,但被宋将武守琦击退。
人菜瘾大,求锤得锤。当南唐被平定后,赵匡胤又将目光对准了躁动不安心有不甘的北汉。
开宝九年正月,南唐后主李煜至京师,百官入朝称贺;月,群臣连续上表,请求在赵匡胤的尊号前加“一统太平”四个字,被赵匡胤否决,理由是“燕、晋未复,可谓一统太平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在经过约半年的休整蓄力后,年月,大宋集结精锐,发动了针对北汉的第三次军事行动:以“傻憨憨”侍卫马军指挥使党进挂帅、宣徽北院使潘美为都监,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等兵分五路,目标太原;又遣郭进、郝崇信、王政忠、阎彦进、齐超、孙晏宣、安守忠、穆彦璋等分别进攻北汉境内的忻、代、汾、沁、辽、石等州。
大国不尚权谋。占据碾压优势的大宋对北汉实施了物理意义上的碾压,凭借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对北汉全境实行了无差别火力全覆盖,仅主力部队就分五路。开战不到一个月,主力中的主力、铁憨中的铁憨——党进,就已经杀到太原城下,俘斩太原守军千余人。
北汉的开局语音提示是这样的:敌人还有五秒抵达水晶,请做好投降准备。
北汉现在的问题倒也不大,全国只有两个地方危在旦夕——这、那。北汉唯一能做的,就是传统保命技能:紧闭城门装王八,遣使如辽喊爸爸。
宋军来势汹汹,北汉朝不虑夕,辽国对此高度重视,辽景宗耶律贤派出精锐部队,由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耶律敌烈带队。
关于辽国内部事务,会在后文专题呈现,在此不做展开。简单,耶律沙时任辽国正南方面军总司令,耶律敌烈则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第四子,这两人虽然是本书中的新面孔,但身份地位非同可,足见辽国对此次军援的重视。
宋军对辽国的军事干涉有着充分的预案,忻、代等援晋重镇早已规划在第一波次的攻击范围之内,辽国援兵无法及时抵达核心战场——太原。宋军也就更加疯狂地展开进攻,争取在辽国援兵突破外围防线之前将太原攻克。
灭汉急先锋党进,在太原城北如虎入羊群一般,炔杀人、神挡杀神;郭进则将山北地区三万七千百姓迁入宋境,又将寿阳县九千百姓迁入宋境;宋将马继恩摧毁四十余座北汉据点,抢夺牛羊数千;穆彦璋在太原境内掠夺两千百姓,迁入宋境……
刘继元再派卢俊去辽国搬请救兵。卢俊是个传奇人物,先娶北汉公主,此次便是以北汉驸马爷的尊贵身份去搬请救兵,北汉灭亡后逃入辽国,又娶了辽国公主,又成为辽国驸马爷,可谓人生赢家。然而不久之后,辽国公主以其又笨又傻为由提出离婚,随后改嫁给萧神奴,而卢俊也被贬官外放,这是后话。
派子侄或女婿来告急,如同十万火急的鸡毛信,明北汉真的朝不保夕了,乞求辽国增大援晋力度。
北伐从未如此丝滑顺畅,攻克太原,指日可待。然而正当宋军前线将士摩拳擦掌的时候,后方突然传来噩耗:皇帝驾崩!
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随后便召还诸军,太祖的“三征北汉”就此戛然而止,功亏一篑。
宋朝的这次皇位交接为历史留下了一个千古谜案,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便是“烛影斧声”,又称“烛影谋篡”。
【烛影斧声】
在赵匡胤突然去世这件事上,正史的记载清晰而明确,只有一句话: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宋史·太祖本纪》
清晰但不清楚,字数太少,信息量太大,于是在野史中就逐渐出现了“烛影斧声”的法,后世的人们也更加倾向于太宗弑君之,断定赵光义必定是弑兄夺权。
首先来看人们的怀疑赵光义弑兄夺权的理由。
其一是赵匡胤驾崩得太突然、太年轻,年仅五十岁,而赵匡胤出身行伍,曾是一员阵前大将,体格健硕,好端赌怎么就暴病身亡了呢?
其二是赵匡胤当时有两位儿子在世,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四子赵德芳,都已经是成年人,赵德昭已近而立之年,为什么不是儿子继承皇位呢?
其三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人相继离奇去世。赵匡胤的另一个弟弟赵光美,被人指控意图谋反,被贬官外放,最终惊悸而死,年仅岁;赵德昭被赵光义骂死,时年岁;赵德芳同样是突然暴病身亡,年仅岁。所以赵光义日后就无法把皇位传给弟弟或者赵匡胤的儿子,而只能含泪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
这三个原因是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也是太宗弑兄夺权阴谋论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开始捕风捉影,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编织出广为流传的“烛影斧声”。
其次需要强调的是,“烛影斧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里经过了多次的演化和改良。
据权威史籍记载,年月初,赵匡胤突然“不豫”,然后在月日这派心腹宦官王继恩在建隆观设黄箓斋,当傍晚紧急召见赵光义入宫议事,入夜后赵光义离开,深夜四鼓,赵匡胤驾崩。
宋皇后急命宦官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不料,王继恩出卖了宋皇后母子,他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径直来到晋王府,召赵光义入宫。赵光义狐疑不定,不敢入宫,在王继恩的一再催促之下才勉强入宫。
当听王继恩带人入宫,坐卧不安的宋皇后迫不及待地迎出门来,“德芳来啦?”只听王继恩回复道:“晋王来了。”话音未落,宋皇后就看见了王继恩身后的赵光义,错愕中,宋皇后哭道:“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在官家手中了。”赵光义也哭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注意,“官家”是后妃对皇上的称呼。也就是,在见到赵光义的那一刻,宋皇后就笃定赵光义要柩前即位了。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细节,稍后展开。
亮后,赵光义宣布即皇帝位,历史进入到了太宗朝。
以上是司马光的版本,虽然比《宋史》更加详实,但在关键的问题上——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太过简短。于是,在过了一百多年之后,终于有当事人回忆起帘晚的情况:
那是一个没有太阳的雪夜,赵匡胤与赵光义在屋里喝酒议事,他们屏去了宫娥太监等一切闲杂热,屋子里只有他们兄弟二人,没人知道他们了什么,但——透过窗户上的人影,似乎看到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并疑似发生肢体冲突,赵匡胤似乎用什么东西砸向赵光义,而赵光义闪身躲过,就听赵匡胤怒吼道“耗子尾汁!”片刻之后屋里就响起了赵匡胤打鼾的声音,而赵光义也就留宿宫郑次日清晨,赵匡胤就被发现不知何时气绝身亡,赵光义召集群臣,宣读了遗诏,遗诏是让他即位,赵光义还让群臣近距离瞻仰了赵匡胤的遗体,据如同出水芙蓉一样,暗示赵匡胤是自然死亡而非暴力致死。
在这种法中,赵光义具有明显的作案动机和明确的作案时间,但也强调赵匡胤是自然死亡。
史料相互矛盾,史学家各执一词,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乐趣。下面我们就将抽丝剥茧,试图寻找历史的真相。
首先从史料的成书背景入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他的观点是“赵光义绝对无辜”,那一晚赵光义不在宫中,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而且对于赵匡胤的驾崩和被邀请入宫,赵光义表现得极为惊诧和恐惧,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瞻前顾后,证明赵光义事先不存在什么阴谋。
南宋时的李焘首次将“烛影斧声”引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是“启千古之论端”,而到了明朝,程敏政的《宋纪受终考》则“诋之尤力”。
简单提炼一下:案发时的北宋,人们全都相信官方法;到了二百多年后的南宋时候,人们才开始捕风捉影,添加了“目击者”的回忆,证明赵光义具备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而在过了六百多年后的明朝,才有了赵光义弑兄夺权的明确指控。
大宋朝的第一次皇位更迭是兄终弟及,此后便一直是父死子继,神器始终在太宗一脉传承,后来“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当时高宗绝嗣,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又撞脸赵匡胤,于是下盛传宋太宗当初就是弑兄夺权,所以赵匡胤转世投胎成为金太宗,“靖康之变”就是太祖针对太宗后饶报复行为……
高宗赵构于是海选太祖后裔,并最终传位给宋孝宗,从此之后,神器便又回到太祖一脉传承,直至被蒙古人所灭。
也就是,北宋时,皇帝是赵光义后裔,而南宋时则是赵匡胤后裔。那么北宋史官坚称太祖自然死亡、太宗无辜,和南宋史官开始怀疑其中有蹊跷,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朝人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添油加醋也就更好理解了,最起码没有政治红线的束缚。
于是阴谋论的支持者们站了出来,弑君的铁证肯定被北宋当局清理干净了,北宋的史官也不敢“乱讲”,部分漏网之鱼的线索只能被迫隐藏,直到年后的南宋才重见日,所以不能因北宋靠近事发时间而就认定其真,亦不可因南宋、明远离事发时间而就粗暴地认定其伪。
有一定道理。
自清朝开始,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质疑和证据,认为赵光义不太可能是弑兄夺权,因为这个“权”根本不用夺,本来就是他的。支持这个法的强有力证明就是“金匮之盟”。
开宝七年,宋辽握手言和。随后,大宋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南方,对南唐发动了统一战争,并于次年月取得全胜。
显然,这是大宋大国战略上的全面胜利。辽国出卖了北汉的利益,从紧贴胸口的口袋中掏出宋辽和平协议,向满怀期待的契丹人挥舞着,“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和平!”。
北汉对此颇为不满,抗议辽国对国际地缘政治的粗暴操控,坚决不承认所谓的和解,并且以实际行动宣示了自己的态度,在大宋南征时,悍然出兵袭击晋州,但被宋将武守琦击退。
人菜瘾大,求锤得锤。当南唐被平定后,赵匡胤又将目光对准了躁动不安心有不甘的北汉。
开宝九年正月,南唐后主李煜至京师,百官入朝称贺;月,群臣连续上表,请求在赵匡胤的尊号前加“一统太平”四个字,被赵匡胤否决,理由是“燕、晋未复,可谓一统太平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在经过约半年的休整蓄力后,年月,大宋集结精锐,发动了针对北汉的第三次军事行动:以“傻憨憨”侍卫马军指挥使党进挂帅、宣徽北院使潘美为都监,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等兵分五路,目标太原;又遣郭进、郝崇信、王政忠、阎彦进、齐超、孙晏宣、安守忠、穆彦璋等分别进攻北汉境内的忻、代、汾、沁、辽、石等州。
大国不尚权谋。占据碾压优势的大宋对北汉实施了物理意义上的碾压,凭借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对北汉全境实行了无差别火力全覆盖,仅主力部队就分五路。开战不到一个月,主力中的主力、铁憨中的铁憨——党进,就已经杀到太原城下,俘斩太原守军千余人。
北汉的开局语音提示是这样的:敌人还有五秒抵达水晶,请做好投降准备。
北汉现在的问题倒也不大,全国只有两个地方危在旦夕——这、那。北汉唯一能做的,就是传统保命技能:紧闭城门装王八,遣使如辽喊爸爸。
宋军来势汹汹,北汉朝不虑夕,辽国对此高度重视,辽景宗耶律贤派出精锐部队,由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耶律敌烈带队。
关于辽国内部事务,会在后文专题呈现,在此不做展开。简单,耶律沙时任辽国正南方面军总司令,耶律敌烈则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第四子,这两人虽然是本书中的新面孔,但身份地位非同可,足见辽国对此次军援的重视。
宋军对辽国的军事干涉有着充分的预案,忻、代等援晋重镇早已规划在第一波次的攻击范围之内,辽国援兵无法及时抵达核心战场——太原。宋军也就更加疯狂地展开进攻,争取在辽国援兵突破外围防线之前将太原攻克。
灭汉急先锋党进,在太原城北如虎入羊群一般,炔杀人、神挡杀神;郭进则将山北地区三万七千百姓迁入宋境,又将寿阳县九千百姓迁入宋境;宋将马继恩摧毁四十余座北汉据点,抢夺牛羊数千;穆彦璋在太原境内掠夺两千百姓,迁入宋境……
刘继元再派卢俊去辽国搬请救兵。卢俊是个传奇人物,先娶北汉公主,此次便是以北汉驸马爷的尊贵身份去搬请救兵,北汉灭亡后逃入辽国,又娶了辽国公主,又成为辽国驸马爷,可谓人生赢家。然而不久之后,辽国公主以其又笨又傻为由提出离婚,随后改嫁给萧神奴,而卢俊也被贬官外放,这是后话。
派子侄或女婿来告急,如同十万火急的鸡毛信,明北汉真的朝不保夕了,乞求辽国增大援晋力度。
北伐从未如此丝滑顺畅,攻克太原,指日可待。然而正当宋军前线将士摩拳擦掌的时候,后方突然传来噩耗:皇帝驾崩!
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随后便召还诸军,太祖的“三征北汉”就此戛然而止,功亏一篑。
宋朝的这次皇位交接为历史留下了一个千古谜案,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便是“烛影斧声”,又称“烛影谋篡”。
【烛影斧声】
在赵匡胤突然去世这件事上,正史的记载清晰而明确,只有一句话: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宋史·太祖本纪》
清晰但不清楚,字数太少,信息量太大,于是在野史中就逐渐出现了“烛影斧声”的法,后世的人们也更加倾向于太宗弑君之,断定赵光义必定是弑兄夺权。
首先来看人们的怀疑赵光义弑兄夺权的理由。
其一是赵匡胤驾崩得太突然、太年轻,年仅五十岁,而赵匡胤出身行伍,曾是一员阵前大将,体格健硕,好端赌怎么就暴病身亡了呢?
其二是赵匡胤当时有两位儿子在世,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四子赵德芳,都已经是成年人,赵德昭已近而立之年,为什么不是儿子继承皇位呢?
其三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人相继离奇去世。赵匡胤的另一个弟弟赵光美,被人指控意图谋反,被贬官外放,最终惊悸而死,年仅岁;赵德昭被赵光义骂死,时年岁;赵德芳同样是突然暴病身亡,年仅岁。所以赵光义日后就无法把皇位传给弟弟或者赵匡胤的儿子,而只能含泪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
这三个原因是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也是太宗弑兄夺权阴谋论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开始捕风捉影,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编织出广为流传的“烛影斧声”。
其次需要强调的是,“烛影斧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里经过了多次的演化和改良。
据权威史籍记载,年月初,赵匡胤突然“不豫”,然后在月日这派心腹宦官王继恩在建隆观设黄箓斋,当傍晚紧急召见赵光义入宫议事,入夜后赵光义离开,深夜四鼓,赵匡胤驾崩。
宋皇后急命宦官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不料,王继恩出卖了宋皇后母子,他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径直来到晋王府,召赵光义入宫。赵光义狐疑不定,不敢入宫,在王继恩的一再催促之下才勉强入宫。
当听王继恩带人入宫,坐卧不安的宋皇后迫不及待地迎出门来,“德芳来啦?”只听王继恩回复道:“晋王来了。”话音未落,宋皇后就看见了王继恩身后的赵光义,错愕中,宋皇后哭道:“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在官家手中了。”赵光义也哭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注意,“官家”是后妃对皇上的称呼。也就是,在见到赵光义的那一刻,宋皇后就笃定赵光义要柩前即位了。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细节,稍后展开。
亮后,赵光义宣布即皇帝位,历史进入到了太宗朝。
以上是司马光的版本,虽然比《宋史》更加详实,但在关键的问题上——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太过简短。于是,在过了一百多年之后,终于有当事人回忆起帘晚的情况:
那是一个没有太阳的雪夜,赵匡胤与赵光义在屋里喝酒议事,他们屏去了宫娥太监等一切闲杂热,屋子里只有他们兄弟二人,没人知道他们了什么,但——透过窗户上的人影,似乎看到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并疑似发生肢体冲突,赵匡胤似乎用什么东西砸向赵光义,而赵光义闪身躲过,就听赵匡胤怒吼道“耗子尾汁!”片刻之后屋里就响起了赵匡胤打鼾的声音,而赵光义也就留宿宫郑次日清晨,赵匡胤就被发现不知何时气绝身亡,赵光义召集群臣,宣读了遗诏,遗诏是让他即位,赵光义还让群臣近距离瞻仰了赵匡胤的遗体,据如同出水芙蓉一样,暗示赵匡胤是自然死亡而非暴力致死。
在这种法中,赵光义具有明显的作案动机和明确的作案时间,但也强调赵匡胤是自然死亡。
史料相互矛盾,史学家各执一词,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乐趣。下面我们就将抽丝剥茧,试图寻找历史的真相。
首先从史料的成书背景入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他的观点是“赵光义绝对无辜”,那一晚赵光义不在宫中,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而且对于赵匡胤的驾崩和被邀请入宫,赵光义表现得极为惊诧和恐惧,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瞻前顾后,证明赵光义事先不存在什么阴谋。
南宋时的李焘首次将“烛影斧声”引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是“启千古之论端”,而到了明朝,程敏政的《宋纪受终考》则“诋之尤力”。
简单提炼一下:案发时的北宋,人们全都相信官方法;到了二百多年后的南宋时候,人们才开始捕风捉影,添加了“目击者”的回忆,证明赵光义具备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而在过了六百多年后的明朝,才有了赵光义弑兄夺权的明确指控。
大宋朝的第一次皇位更迭是兄终弟及,此后便一直是父死子继,神器始终在太宗一脉传承,后来“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当时高宗绝嗣,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又撞脸赵匡胤,于是下盛传宋太宗当初就是弑兄夺权,所以赵匡胤转世投胎成为金太宗,“靖康之变”就是太祖针对太宗后饶报复行为……
高宗赵构于是海选太祖后裔,并最终传位给宋孝宗,从此之后,神器便又回到太祖一脉传承,直至被蒙古人所灭。
也就是,北宋时,皇帝是赵光义后裔,而南宋时则是赵匡胤后裔。那么北宋史官坚称太祖自然死亡、太宗无辜,和南宋史官开始怀疑其中有蹊跷,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朝人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添油加醋也就更好理解了,最起码没有政治红线的束缚。
于是阴谋论的支持者们站了出来,弑君的铁证肯定被北宋当局清理干净了,北宋的史官也不敢“乱讲”,部分漏网之鱼的线索只能被迫隐藏,直到年后的南宋才重见日,所以不能因北宋靠近事发时间而就认定其真,亦不可因南宋、明远离事发时间而就粗暴地认定其伪。
有一定道理。
自清朝开始,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质疑和证据,认为赵光义不太可能是弑兄夺权,因为这个“权”根本不用夺,本来就是他的。支持这个法的强有力证明就是“金匮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