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立门”】</P>
高梁河之战对大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P>
首先,此战是宋辽关系的摊牌之战。</P>
在此之前,大宋是处于强势地位,在收复北汉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宋咄咄逼人,而辽国却一味忍让,希望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高梁河一战,标志着宋辽两国的正式翻脸,大宋图穷匕见,撕去了伪装,让辽国方面看清了现实,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双方正式进入到全面战争状态。</P>
其次是对大宋内部的影响。回到汴州后,太祖之子赵德昭就自杀了,紧随其后的就是赵光义对军政系统的大清洗。</P>
赵德昭随军出征,据说“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皇上失联了,军不可无帅、国不可无君,于是诸将就商议推戴赵德昭同志当新皇帝,未等实施,就得到了消息,说赵光义被找到了,活得好好的,拥立之事就此作罢,然而赵光义还是听说了此事,心中非常不悦。</P>
回到汴州之后,赵光义一方面为了防止辽国乘胜深入而进行了新一轮军事部署,另一方面也因败绩而恼怒,故而没有对从征太原的将士进行赏赐。然而赵德昭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在朝会上公然奏请为从征太原的将士们论功行赏。</P>
赵光义当即大怒,恶狠狠地撂下一句话:“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等过两天你自己当皇帝之后,再赏不迟。</P>
赵德昭惶恐而退,回宫之后,就问左右近侍,“你们带刀了吗?借我使使。”</P>
近侍们都说宫中不能携带武器,过不了安检,没带。</P>
赵德昭便独自走入茶酒阁,紧闭门窗,随后便用水果刀自刎而死。</P>
赵光义惊闻噩耗,慌忙来到现场,抱着赵德昭的尸体放声痛哭,随后追封其为魏王,赐谥号曰“懿”。</P>
“拥立赵德昭未遂案”在史书上同样是语焉不详的一笔带过,实际上是太宗朝的一次政坛大地震,它的一部分线索隐藏在高梁河之战中,当我们结合起来分析的时候,“车神”真相就呼之欲出了:</P>
癸未日,赵光义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在对辽军穷追不舍时突然遭遇辽国援军,并且小小失利,自己的大腿上也中了流矢,这倒让赵光义清醒了不少,意识到我军长期征战,士卒疲惫,且后勤补给已经出现亏空,重要的是幽州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拿下,所以双方将很快转入僵持阶段,而这种局面对大宋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赵光义在当晚就决定撤退。</P>
撤退前,赵光义安排大军断后,而他自己则先行一步,毕竟要让领导先走嘛,何况领导还挂了彩。</P>
次日白天,双方在高梁河展开激战,宋军失利,撤退逐渐发展成溃退。在此期间,宋军谣言四起,说赵光义已经被辽军俘虏,也有说赵光义死于箭伤……总之,皇上没了。诸将急忙开会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太祖之子赵德昭应该承继大统。</P>
当听说赵德昭要当皇帝之后,惊恐崩溃的军队逐渐恢复了秩序,稳住了阵脚。</P>
赵光义在撤退前,已经下了命令,让大军有序撤回涿州。而当赵光义抵达涿州后,却迟迟不见大军前来报到,于是绕过涿州,来到金台屯,等了两天,仍不见大军踪影。如果战斗顺利,当见大军徐徐前来,若遭溃败,也该见逃亡回来的散兵游勇,此情此景,让赵光义心生疑惑,于是派遣心腹宦官阎承翰前往查看。</P>
很快,阎承翰驰奏:我军失利,谣言四起,军心动摇,而更劲爆的则是——诸将议立赵德昭!</P>
当时,宋军虽遭高梁河之败,但在稳住阵脚之后尚可与辽军一战,若全力迎战,凭借人数优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然而赵光义听说诸军要拥立赵德昭后,既惊且怒,忙派殿前都虞侯崔翰率领千余精锐禁军赶赴前线宣谕:朕还活着,你们立刻给我滚回来!</P>() ()
除留下亲信将领如崔翰等分别屯驻定州、镇州、关南之地、潘美驻守河东三交口,其余将领全部返回汴州。赵德昭的“拥立门”事件让赵光义寝食难安,没想到久居深宫的臭小子在军队里竟然有如此高的声望,怎么着,这臭小子还想学他爹,给我来个“涿州兵变”、黄袍加身吗?</P>
大军回到汴州之后,就迎来了一波大清洗:石守信、刘遇、史珪等以“从征失律”罪被贬。</P>
石守信,开国元勋,在六位“翊戴功臣”中排在首位,在“陈桥兵变”中有过详述;刘遇,最早是郭威的部下,后周时转入禁军序列,宋初成为禁军高级将领,灭南唐时立有大功,赵匡胤去洛阳祭祀时,刘遇负责赵匡胤的贴身警卫工作;史珪,很早之前就投靠了赵匡胤,是赵匡胤的嫡系部将、心腹爪牙,曾在开国初作为赵匡胤的眼线,负责了情报工作,在前文“梁梦升案”中有过介绍。</P>
这三人的共同点很明显,全是赵匡胤的嫡系心腹,或者说是“太祖党”。而关于他们落马的具体细节,史籍并未给出答案,只有“督前军失律”、“所部兵逗挠失律”的模糊说辞,就连史官都添加注解道:“恐国史或有所避忌”。</P>
随着开国元勋级别的“太祖党”被贬,诸将惶恐不安,毕竟有高梁河之败,若想吹毛求疵挑将领们的过失,谁还没几个枪毙的罪过?于是诸将把希望寄托在了赵德昭身上,大家对他抱怨说虽然征讨幽州失利,但克定太原、收复北汉的功劳还没论呢,一码归一码,皇上怎么就有功不赏、有过必罚呢?</P>
在诸将的怂恿之下,不谙世事的赵德昭终于被当了枪使。这一日朝会时,赵德昭斗胆为诸将陈情,说陛下您还没有对太原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呢。</P>
赵德昭再次触动了赵光义的逆鳞。</P>
高梁河之败,诸将已经动了谋立赵德昭的念头,而这时偏偏又是赵德昭替诸将出头讨赏。好啊,这臭小子跟文武百官打成一片了。</P>
赵光义勃然大怒,怒吼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这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赵德昭惶恐而退,随后自刎身亡。</P>
梳理完这些细节,就不难理解“高梁河之战”双方的说辞了,其实宋军败得没有那么狼狈。</P>
赵光义提前离场,很可能是因受了箭伤,一辆驴车也不可能一夜之间从幽州飙到涿州,而辽国人口中的到了涿州换乘驴车逃走,逃的也不是辽国人的追杀,而更有可能是来自“太祖党”的内部威胁。高梁河失利后的宋军其实仍然拥有继续对线的能力,但赵光义因“太祖党”的威胁而下诏班师,这才导致了后续的溃败。</P>
对外战争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内部政治斗争,很多事情都属于高度机密,不便透露。于是在有限的含糊其辞中,后世人们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终于拼凑出“高梁河车神”的传说。</P>
赵光义贬黜了石守信等“太祖党”,又将韦亶等人委派为诸镇节度判官,用以监督各地方藩镇。</P>
罢黜开国元勋、逼死太祖之子、在地方安插眼线……这只是清算“太祖党”政治大戏的序幕。一年半之后,太祖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以岁高龄寿终正寝,史书只云因病医治无效,除此之外再无过多描述。</P>
又过了半年,有人举报皇弟赵廷美骄恣不法,阴谋不轨,于是赵廷美先被外放到洛阳,又被降封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一年多之后,赵廷美“忧悸成疾”,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P>
至此,除了赵光义之外,赵匡胤的儿子、弟弟都死绝了。接下来无论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皇位都将在太宗一脉传承,无可撼动。
高梁河之战对大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P>
首先,此战是宋辽关系的摊牌之战。</P>
在此之前,大宋是处于强势地位,在收复北汉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宋咄咄逼人,而辽国却一味忍让,希望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高梁河一战,标志着宋辽两国的正式翻脸,大宋图穷匕见,撕去了伪装,让辽国方面看清了现实,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双方正式进入到全面战争状态。</P>
其次是对大宋内部的影响。回到汴州后,太祖之子赵德昭就自杀了,紧随其后的就是赵光义对军政系统的大清洗。</P>
赵德昭随军出征,据说“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皇上失联了,军不可无帅、国不可无君,于是诸将就商议推戴赵德昭同志当新皇帝,未等实施,就得到了消息,说赵光义被找到了,活得好好的,拥立之事就此作罢,然而赵光义还是听说了此事,心中非常不悦。</P>
回到汴州之后,赵光义一方面为了防止辽国乘胜深入而进行了新一轮军事部署,另一方面也因败绩而恼怒,故而没有对从征太原的将士进行赏赐。然而赵德昭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在朝会上公然奏请为从征太原的将士们论功行赏。</P>
赵光义当即大怒,恶狠狠地撂下一句话:“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等过两天你自己当皇帝之后,再赏不迟。</P>
赵德昭惶恐而退,回宫之后,就问左右近侍,“你们带刀了吗?借我使使。”</P>
近侍们都说宫中不能携带武器,过不了安检,没带。</P>
赵德昭便独自走入茶酒阁,紧闭门窗,随后便用水果刀自刎而死。</P>
赵光义惊闻噩耗,慌忙来到现场,抱着赵德昭的尸体放声痛哭,随后追封其为魏王,赐谥号曰“懿”。</P>
“拥立赵德昭未遂案”在史书上同样是语焉不详的一笔带过,实际上是太宗朝的一次政坛大地震,它的一部分线索隐藏在高梁河之战中,当我们结合起来分析的时候,“车神”真相就呼之欲出了:</P>
癸未日,赵光义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在对辽军穷追不舍时突然遭遇辽国援军,并且小小失利,自己的大腿上也中了流矢,这倒让赵光义清醒了不少,意识到我军长期征战,士卒疲惫,且后勤补给已经出现亏空,重要的是幽州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拿下,所以双方将很快转入僵持阶段,而这种局面对大宋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赵光义在当晚就决定撤退。</P>
撤退前,赵光义安排大军断后,而他自己则先行一步,毕竟要让领导先走嘛,何况领导还挂了彩。</P>
次日白天,双方在高梁河展开激战,宋军失利,撤退逐渐发展成溃退。在此期间,宋军谣言四起,说赵光义已经被辽军俘虏,也有说赵光义死于箭伤……总之,皇上没了。诸将急忙开会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太祖之子赵德昭应该承继大统。</P>
当听说赵德昭要当皇帝之后,惊恐崩溃的军队逐渐恢复了秩序,稳住了阵脚。</P>
赵光义在撤退前,已经下了命令,让大军有序撤回涿州。而当赵光义抵达涿州后,却迟迟不见大军前来报到,于是绕过涿州,来到金台屯,等了两天,仍不见大军踪影。如果战斗顺利,当见大军徐徐前来,若遭溃败,也该见逃亡回来的散兵游勇,此情此景,让赵光义心生疑惑,于是派遣心腹宦官阎承翰前往查看。</P>
很快,阎承翰驰奏:我军失利,谣言四起,军心动摇,而更劲爆的则是——诸将议立赵德昭!</P>
当时,宋军虽遭高梁河之败,但在稳住阵脚之后尚可与辽军一战,若全力迎战,凭借人数优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然而赵光义听说诸军要拥立赵德昭后,既惊且怒,忙派殿前都虞侯崔翰率领千余精锐禁军赶赴前线宣谕:朕还活着,你们立刻给我滚回来!</P>() ()
除留下亲信将领如崔翰等分别屯驻定州、镇州、关南之地、潘美驻守河东三交口,其余将领全部返回汴州。赵德昭的“拥立门”事件让赵光义寝食难安,没想到久居深宫的臭小子在军队里竟然有如此高的声望,怎么着,这臭小子还想学他爹,给我来个“涿州兵变”、黄袍加身吗?</P>
大军回到汴州之后,就迎来了一波大清洗:石守信、刘遇、史珪等以“从征失律”罪被贬。</P>
石守信,开国元勋,在六位“翊戴功臣”中排在首位,在“陈桥兵变”中有过详述;刘遇,最早是郭威的部下,后周时转入禁军序列,宋初成为禁军高级将领,灭南唐时立有大功,赵匡胤去洛阳祭祀时,刘遇负责赵匡胤的贴身警卫工作;史珪,很早之前就投靠了赵匡胤,是赵匡胤的嫡系部将、心腹爪牙,曾在开国初作为赵匡胤的眼线,负责了情报工作,在前文“梁梦升案”中有过介绍。</P>
这三人的共同点很明显,全是赵匡胤的嫡系心腹,或者说是“太祖党”。而关于他们落马的具体细节,史籍并未给出答案,只有“督前军失律”、“所部兵逗挠失律”的模糊说辞,就连史官都添加注解道:“恐国史或有所避忌”。</P>
随着开国元勋级别的“太祖党”被贬,诸将惶恐不安,毕竟有高梁河之败,若想吹毛求疵挑将领们的过失,谁还没几个枪毙的罪过?于是诸将把希望寄托在了赵德昭身上,大家对他抱怨说虽然征讨幽州失利,但克定太原、收复北汉的功劳还没论呢,一码归一码,皇上怎么就有功不赏、有过必罚呢?</P>
在诸将的怂恿之下,不谙世事的赵德昭终于被当了枪使。这一日朝会时,赵德昭斗胆为诸将陈情,说陛下您还没有对太原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呢。</P>
赵德昭再次触动了赵光义的逆鳞。</P>
高梁河之败,诸将已经动了谋立赵德昭的念头,而这时偏偏又是赵德昭替诸将出头讨赏。好啊,这臭小子跟文武百官打成一片了。</P>
赵光义勃然大怒,怒吼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这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赵德昭惶恐而退,随后自刎身亡。</P>
梳理完这些细节,就不难理解“高梁河之战”双方的说辞了,其实宋军败得没有那么狼狈。</P>
赵光义提前离场,很可能是因受了箭伤,一辆驴车也不可能一夜之间从幽州飙到涿州,而辽国人口中的到了涿州换乘驴车逃走,逃的也不是辽国人的追杀,而更有可能是来自“太祖党”的内部威胁。高梁河失利后的宋军其实仍然拥有继续对线的能力,但赵光义因“太祖党”的威胁而下诏班师,这才导致了后续的溃败。</P>
对外战争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内部政治斗争,很多事情都属于高度机密,不便透露。于是在有限的含糊其辞中,后世人们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终于拼凑出“高梁河车神”的传说。</P>
赵光义贬黜了石守信等“太祖党”,又将韦亶等人委派为诸镇节度判官,用以监督各地方藩镇。</P>
罢黜开国元勋、逼死太祖之子、在地方安插眼线……这只是清算“太祖党”政治大戏的序幕。一年半之后,太祖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以岁高龄寿终正寝,史书只云因病医治无效,除此之外再无过多描述。</P>
又过了半年,有人举报皇弟赵廷美骄恣不法,阴谋不轨,于是赵廷美先被外放到洛阳,又被降封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一年多之后,赵廷美“忧悸成疾”,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P>
至此,除了赵光义之外,赵匡胤的儿子、弟弟都死绝了。接下来无论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皇位都将在太宗一脉传承,无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