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之治】</P>
大宋至道三年月,宋真宗赵恒在内忧外患中有惊无险地走上皇帝工作岗位。</P>
外患自不必多说,主要来自中原人民的老朋友——辽国,另外还有夏州李继迁;内忧则是以川蜀内乱为代表的地方对朝廷的不满,还有则是朝廷内部的反对派,比如反革命分子王继恩等。</P>
赵恒的操作中规中矩,首先对嫡系的提拔,比如帮他顺利即位的寇凖、王钦若、吕端等人,再比如他的藩邸旧臣如李至、李沆等;</P>
其次是对异己分子的清洗。在这方面,赵恒采取了非常温和的手段,比如弱化“宫廷政变”的不良影响,王继恩、李昌龄、胡旦等肯定是要被处分的,但贬黜他们的理由并非是“谋立赵元佐”,比如胡旦的罪名是在起草诏书时言论不当、涉嫌诽谤,王继恩和李昌龄的罪名是交通结党、泄露国家机密,并且处罚的力度也相对轻微,事后还得到了重新提拔;</P>
对于赵元佐,赵恒不仅恢复了他的爵位,还多次表示要亲自去探望病情;太祖诸孙也得以加官进爵;赵恒甚至为赵廷美平反,并给赵廷美的儿子加官进爵。</P>
登基次年,赵恒大赦改元,改年号“咸平”,咸,普遍、全部的意思,平,平安、平息、太平,总之是希望一切都好的美好寓意。</P>
但两位国际友人——夏州李继迁和辽国两位新老朋友的想法不能说跟赵恒不谋而合吧,起码也是大相径庭。</P>
在赵恒登基半年后,夏州李继迁就进犯灵州,被守军击走;赵恒派使节访问辽国,表达了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希望两国冰释前嫌,辽国则非常遗憾地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解三尺非一日之暖,事儿不大,咱接着干。</P>
实际上,此时的辽国君臣正酝酿着对宋展开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P>
咸平二年月,辽国发布了对宋开战的命令。月日,萧太后母子驾幸幽州,亲征伐宋,以皇弟耶律隆庆为先锋。</P>
宋枢密都承旨王继英上疏,恳请赵恒也能御驾亲征,为前线将士加油鼓劲。赵恒予以褒奖,命王继英驰赴前线,告诉前线皇上要莅临指导工作。“你先去,朕随后就到。”</P>
辽军刚刚出动,萧太后就接到一条噩耗:耶律斜轸病逝。</P>
大将的陨落为这次出征蒙上了一层悲凉的阴影。月,辽军初战失利,攻遂城不克。</P>
耶律斜轸的病逝并未改变宋辽双方实力对比,因为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很多我们所熟知的名将都离开了我们,比如潘美、曹彬。</P>
辽国耶律斜轸走了,韩德让接过了北院枢密使的重担,而潘、曹之后,大宋再无潘、曹。</P>
比如这次奉命阻击辽军的,是傅潜、张昭允、秦翰、田绍斌、石普、杨琼,全是新面孔。他们能抵挡住萧太后、韩德让吗?</P>
遂城只是一座小城,缺兵少粮、城防不备,却依然抵挡住了汹汹而来的辽军主力,这是因为城里有一员小将,他的名字叫杨延朗,杨业第四子,“杨家将”故事中“杨四郎”的人物原型。</P>
萧太后亲自指挥攻城,杨延朗集合城中所有男丁,登城死守。正值天寒地冻,杨延朗命人往城墙上浇水,一天的工夫,遂城就成了冰城哈尔滨。冰墙坚固不可破,滑而不可攀,辽军被迫选择撤兵。</P>
杨延朗瞅准时机,趁辽军撤退的时候出城追击,斩获甚众。</P>
总司令傅潜派先锋田绍斌、石普驻守保州,石普与杨嗣主动出击,等到晚上还未回城,田绍斌料定二人必为辽军所困,于是率部营救。不出其所料,二人果然身陷重围,损失惨重,田绍斌及时投入战斗,终于转败为胜。</P>
傅潜立刻派人驰驿京师,向真宗赵恒报捷。当时真宗正在后花园开派对,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群臣立刻再拜称贺,这还不算完,第二天,百官又相率来到崇德殿称贺。</P>
一次小小的战斗胜利而已,连战役都算不上,大宋君臣得意的太早了。</P>
初战失利后,萧太后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派萧继远攻打狼山镇,终于拿下一血,随后转战瀛洲,完成二杀,继而突进到乐寿县,拿下三杀,随后迂回到遂城,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P>
宋军上演了迷之操作:背水列阵。不知是严格遵循了“亲授方略”,还是统兵大将脑洞大开致敬项羽,总之,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居然背水列阵,以应对以骑兵为主的辽军。</P>
辽军大喜,立刻出动铁骑冲杀,毫无悬念的完成四杀成就,“杀戮殆尽”,遂城宋军全军覆没。</P>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隆重介绍宋军的总司令傅潜了。</P>
傅潜,太宗嫡系,藩邸旧臣,太宗登基后将其编入禁军序列,跟随太宗参与了收复北汉的战争,一天之内两次中箭负伤,随后参与了“高梁河之战”,在涿州的战斗中,傅潜生擒五百余人,太宗亲自给枢密院下达指示:傅潜同志的赏赐太少了,给我重重地赏、重重地提拔!“雍熙北伐”中在拒马河一役失利,被象征性地贬官,然后很快又被重新提拔。</P>
太宗末期时,傅潜被任命为高阳关都部署,其后又分别任延州路都部署、镇州路都部署,真宗即位后,估计是看中了傅潜在河北边境的工作履历,而任命他为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都部署,所以当契丹入寇时,傅潜才得以挂帅御敌。</P>() ()
傅潜的简历虽然耀眼,但实际能力却令人深表遗憾了,史书说他“畏懦无方略”,又怂又傻。</P>
当时傅潜麾下有八万余众,将士们爱国情绪高涨,自制了铁锤等兵器,听到契丹大举进犯的消息后,纷纷请缨出战,“争欲奋击”,杀敌报国,一雪前耻。结果傅潜下令闭门坚守,谁敢请缨出战,谁就会招来傅潜的一顿臭骂。</P>
很快,辽军就攻克了重要据点——狼山镇石寨,河北地区门户顿开,契丹骑兵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镇州、定州与后方的联系被切断长达数月。在辽军完成连杀的这段时间里,几乎未遇宋军有组织的抵抗,河北地区的宋军在总司令傅潜的英明领导下处于瘫痪状态,唯一的动作就是没有动作。</P>
朝廷急了,不断派人抄小路催促傅潜赶快组织抵抗,又派来多路援军。部将范廷召等多次催他出兵,均遭拒绝,范廷召情急之下怒骂道:“老奶奶都比你胆儿大!”傅潜羞愧不能答,但仍拒绝出兵。</P>
辽军攻打定州时,朝廷派李继宣领三千禁军驰援。李继宣抵达战场后,发现渡桥已经遭辽军破坏,于是伐木架桥,追击五十里,辽军撤去。李继宣锐不可当,但毕竟只有三千人,于是多次请求傅潜给他增兵,好追杀辽军,然而傅潜却一律予以驳回。</P>
副帅张昭允也屡屡劝他出兵,傅潜终于说出了心里话:</P>
“敌人太强大了,咱跟他们硬刚,不是找死吗?听我的,乖乖躺平。”</P>
后来实在顶不住压力,才勉强拨给范廷召八千骑兵、两千步兵,让他出高阳关阻击辽军,并许诺自己会亲率主力部队作为后援。然而等范廷召与辽军短兵相接后,傅潜无耻地放了他们鸽子,没有进行支援,于是范廷召等大败,大将康保裔力战捐躯。</P>
康保裔的祖父康志忠是烈士,牺牲在讨伐王郁的战场上,父亲康再遇也是烈士,牺牲于讨伐李筠的战场上,康保裔作为烈士子弟服役于石守信帐下。当他陷入敌军重围时,原本有机会突围逃脱,但他视死如归,拒当逃兵,一门三代,皆为国捐躯。</P>
宋真宗赵恒在魏州行营得到了康保裔阵亡的消息,悲恸不已,下诏追赠侍中,废朝二日;康保裔的儿子、孙子全部进入体制内;康保裔岁的老母被封为陈国太夫人,其已故亡妻追封河东郡夫人。</P>
赵恒随即从魏州向前线增派援军,其中就有石保吉——石守信次子。</P>
当魏州援军赶赴镇州、定州,与傅潜会师后,傅潜却将他们扣押,不准他们出战,陪他继续苟着。</P>
于是,辽军的魔爪从河北伸向了山东,先劫掠了德州、棣州,又渡过黄河袭击了齐州、淄州,集齐了德州扒鸡、济南烤地瓜、淄博烧烤的山东三大件儿。</P>
赵恒就纳了闷儿了,往前线派去的精兵不少了,有名有姓的大将也不少了,怎么迟迟不见捷报?派人一问,才知道诸将一直请求出战,而傅潜一概不准,即便有人杀敌立功,傅潜也将捷报隐匿不报。</P>
赵恒勃然大怒,当即派高琼驰赴前线,接替傅潜的军职,并让傅潜麻利儿地给我滚回来,接受组织调查。</P>
文武百官纷纷上表,要求诛杀傅潜,赵恒念其追随先帝多年,免其死刑,但下诏削夺其官爵,全家流放房州,抄没全部家产。</P>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拿掉尸位素餐的傅潜之后,宋军被压抑已久的战斗力终于爆发出来,范廷召率军追杀辽军,一口气追到莫州以东三十里处,斩杀万余人,营救被掠人口数千人,缴获鞍马器械无计其数。</P>
莫州刺史杨延朗前来觐见述职,赵恒非常激动,把他介绍给诸位亲王,说这就是“杨无敌”杨业的儿子,深有父风,以后边境交给他就能放心了。随后重赏遣还。</P>
等范廷召的捷报送来,群臣称贺,赵恒更加高兴,兴奋之余,于行宫壁上题诗,下令重赏有功将士。</P>
咸平三年正月,辽师满载而归,徐徐撤退。真宗赵恒命副总司令王荣追杀辽军。</P>
然而王荣却遗传了傅潜的怯懦气质,不敢追杀,但也不敢抗旨不遵,于是机智如狗的王荣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妙招:一拖二避。</P>
自接到追击命令之后,王荣就磨磨蹭蹭找各种借口拖延出兵日期,直到探知辽军已经渡河而去,这才耀武扬威地出去溜达了一圈,“他妈的,人呢?有种你别跑!”而深入到今天山东淄博、济南的辽军,由于迷恋烧烤且剽掠的战利品过多,影响到了撤退速度,等王荣出兵的时候,这支辽军仍徘徊在黄河北岸的滩涂地区。</P>
王荣暗自替他们着急,“怎么走的这么慢,讨厌!”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故意在黄河南岸巡视一圈,然后以未发现敌军为由,安全班师。</P>
宋师默契放水,辽军得以平安返回幽州。萧太后大赏有功将士,自不必细表,此次南侵让让辽国获利颇丰,萧太后母子的威望大大提高,且试探出了大宋如今孱弱的实力,为将来更大规模的南侵奠定了基础。</P>
辽军走了,然而赵恒的麻烦并未减少。就在辽军撤军的同时,赵恒收到一条奏报:川蜀又反了!
大宋至道三年月,宋真宗赵恒在内忧外患中有惊无险地走上皇帝工作岗位。</P>
外患自不必多说,主要来自中原人民的老朋友——辽国,另外还有夏州李继迁;内忧则是以川蜀内乱为代表的地方对朝廷的不满,还有则是朝廷内部的反对派,比如反革命分子王继恩等。</P>
赵恒的操作中规中矩,首先对嫡系的提拔,比如帮他顺利即位的寇凖、王钦若、吕端等人,再比如他的藩邸旧臣如李至、李沆等;</P>
其次是对异己分子的清洗。在这方面,赵恒采取了非常温和的手段,比如弱化“宫廷政变”的不良影响,王继恩、李昌龄、胡旦等肯定是要被处分的,但贬黜他们的理由并非是“谋立赵元佐”,比如胡旦的罪名是在起草诏书时言论不当、涉嫌诽谤,王继恩和李昌龄的罪名是交通结党、泄露国家机密,并且处罚的力度也相对轻微,事后还得到了重新提拔;</P>
对于赵元佐,赵恒不仅恢复了他的爵位,还多次表示要亲自去探望病情;太祖诸孙也得以加官进爵;赵恒甚至为赵廷美平反,并给赵廷美的儿子加官进爵。</P>
登基次年,赵恒大赦改元,改年号“咸平”,咸,普遍、全部的意思,平,平安、平息、太平,总之是希望一切都好的美好寓意。</P>
但两位国际友人——夏州李继迁和辽国两位新老朋友的想法不能说跟赵恒不谋而合吧,起码也是大相径庭。</P>
在赵恒登基半年后,夏州李继迁就进犯灵州,被守军击走;赵恒派使节访问辽国,表达了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希望两国冰释前嫌,辽国则非常遗憾地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解三尺非一日之暖,事儿不大,咱接着干。</P>
实际上,此时的辽国君臣正酝酿着对宋展开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P>
咸平二年月,辽国发布了对宋开战的命令。月日,萧太后母子驾幸幽州,亲征伐宋,以皇弟耶律隆庆为先锋。</P>
宋枢密都承旨王继英上疏,恳请赵恒也能御驾亲征,为前线将士加油鼓劲。赵恒予以褒奖,命王继英驰赴前线,告诉前线皇上要莅临指导工作。“你先去,朕随后就到。”</P>
辽军刚刚出动,萧太后就接到一条噩耗:耶律斜轸病逝。</P>
大将的陨落为这次出征蒙上了一层悲凉的阴影。月,辽军初战失利,攻遂城不克。</P>
耶律斜轸的病逝并未改变宋辽双方实力对比,因为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很多我们所熟知的名将都离开了我们,比如潘美、曹彬。</P>
辽国耶律斜轸走了,韩德让接过了北院枢密使的重担,而潘、曹之后,大宋再无潘、曹。</P>
比如这次奉命阻击辽军的,是傅潜、张昭允、秦翰、田绍斌、石普、杨琼,全是新面孔。他们能抵挡住萧太后、韩德让吗?</P>
遂城只是一座小城,缺兵少粮、城防不备,却依然抵挡住了汹汹而来的辽军主力,这是因为城里有一员小将,他的名字叫杨延朗,杨业第四子,“杨家将”故事中“杨四郎”的人物原型。</P>
萧太后亲自指挥攻城,杨延朗集合城中所有男丁,登城死守。正值天寒地冻,杨延朗命人往城墙上浇水,一天的工夫,遂城就成了冰城哈尔滨。冰墙坚固不可破,滑而不可攀,辽军被迫选择撤兵。</P>
杨延朗瞅准时机,趁辽军撤退的时候出城追击,斩获甚众。</P>
总司令傅潜派先锋田绍斌、石普驻守保州,石普与杨嗣主动出击,等到晚上还未回城,田绍斌料定二人必为辽军所困,于是率部营救。不出其所料,二人果然身陷重围,损失惨重,田绍斌及时投入战斗,终于转败为胜。</P>
傅潜立刻派人驰驿京师,向真宗赵恒报捷。当时真宗正在后花园开派对,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群臣立刻再拜称贺,这还不算完,第二天,百官又相率来到崇德殿称贺。</P>
一次小小的战斗胜利而已,连战役都算不上,大宋君臣得意的太早了。</P>
初战失利后,萧太后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派萧继远攻打狼山镇,终于拿下一血,随后转战瀛洲,完成二杀,继而突进到乐寿县,拿下三杀,随后迂回到遂城,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P>
宋军上演了迷之操作:背水列阵。不知是严格遵循了“亲授方略”,还是统兵大将脑洞大开致敬项羽,总之,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居然背水列阵,以应对以骑兵为主的辽军。</P>
辽军大喜,立刻出动铁骑冲杀,毫无悬念的完成四杀成就,“杀戮殆尽”,遂城宋军全军覆没。</P>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隆重介绍宋军的总司令傅潜了。</P>
傅潜,太宗嫡系,藩邸旧臣,太宗登基后将其编入禁军序列,跟随太宗参与了收复北汉的战争,一天之内两次中箭负伤,随后参与了“高梁河之战”,在涿州的战斗中,傅潜生擒五百余人,太宗亲自给枢密院下达指示:傅潜同志的赏赐太少了,给我重重地赏、重重地提拔!“雍熙北伐”中在拒马河一役失利,被象征性地贬官,然后很快又被重新提拔。</P>
太宗末期时,傅潜被任命为高阳关都部署,其后又分别任延州路都部署、镇州路都部署,真宗即位后,估计是看中了傅潜在河北边境的工作履历,而任命他为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都部署,所以当契丹入寇时,傅潜才得以挂帅御敌。</P>() ()
傅潜的简历虽然耀眼,但实际能力却令人深表遗憾了,史书说他“畏懦无方略”,又怂又傻。</P>
当时傅潜麾下有八万余众,将士们爱国情绪高涨,自制了铁锤等兵器,听到契丹大举进犯的消息后,纷纷请缨出战,“争欲奋击”,杀敌报国,一雪前耻。结果傅潜下令闭门坚守,谁敢请缨出战,谁就会招来傅潜的一顿臭骂。</P>
很快,辽军就攻克了重要据点——狼山镇石寨,河北地区门户顿开,契丹骑兵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镇州、定州与后方的联系被切断长达数月。在辽军完成连杀的这段时间里,几乎未遇宋军有组织的抵抗,河北地区的宋军在总司令傅潜的英明领导下处于瘫痪状态,唯一的动作就是没有动作。</P>
朝廷急了,不断派人抄小路催促傅潜赶快组织抵抗,又派来多路援军。部将范廷召等多次催他出兵,均遭拒绝,范廷召情急之下怒骂道:“老奶奶都比你胆儿大!”傅潜羞愧不能答,但仍拒绝出兵。</P>
辽军攻打定州时,朝廷派李继宣领三千禁军驰援。李继宣抵达战场后,发现渡桥已经遭辽军破坏,于是伐木架桥,追击五十里,辽军撤去。李继宣锐不可当,但毕竟只有三千人,于是多次请求傅潜给他增兵,好追杀辽军,然而傅潜却一律予以驳回。</P>
副帅张昭允也屡屡劝他出兵,傅潜终于说出了心里话:</P>
“敌人太强大了,咱跟他们硬刚,不是找死吗?听我的,乖乖躺平。”</P>
后来实在顶不住压力,才勉强拨给范廷召八千骑兵、两千步兵,让他出高阳关阻击辽军,并许诺自己会亲率主力部队作为后援。然而等范廷召与辽军短兵相接后,傅潜无耻地放了他们鸽子,没有进行支援,于是范廷召等大败,大将康保裔力战捐躯。</P>
康保裔的祖父康志忠是烈士,牺牲在讨伐王郁的战场上,父亲康再遇也是烈士,牺牲于讨伐李筠的战场上,康保裔作为烈士子弟服役于石守信帐下。当他陷入敌军重围时,原本有机会突围逃脱,但他视死如归,拒当逃兵,一门三代,皆为国捐躯。</P>
宋真宗赵恒在魏州行营得到了康保裔阵亡的消息,悲恸不已,下诏追赠侍中,废朝二日;康保裔的儿子、孙子全部进入体制内;康保裔岁的老母被封为陈国太夫人,其已故亡妻追封河东郡夫人。</P>
赵恒随即从魏州向前线增派援军,其中就有石保吉——石守信次子。</P>
当魏州援军赶赴镇州、定州,与傅潜会师后,傅潜却将他们扣押,不准他们出战,陪他继续苟着。</P>
于是,辽军的魔爪从河北伸向了山东,先劫掠了德州、棣州,又渡过黄河袭击了齐州、淄州,集齐了德州扒鸡、济南烤地瓜、淄博烧烤的山东三大件儿。</P>
赵恒就纳了闷儿了,往前线派去的精兵不少了,有名有姓的大将也不少了,怎么迟迟不见捷报?派人一问,才知道诸将一直请求出战,而傅潜一概不准,即便有人杀敌立功,傅潜也将捷报隐匿不报。</P>
赵恒勃然大怒,当即派高琼驰赴前线,接替傅潜的军职,并让傅潜麻利儿地给我滚回来,接受组织调查。</P>
文武百官纷纷上表,要求诛杀傅潜,赵恒念其追随先帝多年,免其死刑,但下诏削夺其官爵,全家流放房州,抄没全部家产。</P>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拿掉尸位素餐的傅潜之后,宋军被压抑已久的战斗力终于爆发出来,范廷召率军追杀辽军,一口气追到莫州以东三十里处,斩杀万余人,营救被掠人口数千人,缴获鞍马器械无计其数。</P>
莫州刺史杨延朗前来觐见述职,赵恒非常激动,把他介绍给诸位亲王,说这就是“杨无敌”杨业的儿子,深有父风,以后边境交给他就能放心了。随后重赏遣还。</P>
等范廷召的捷报送来,群臣称贺,赵恒更加高兴,兴奋之余,于行宫壁上题诗,下令重赏有功将士。</P>
咸平三年正月,辽师满载而归,徐徐撤退。真宗赵恒命副总司令王荣追杀辽军。</P>
然而王荣却遗传了傅潜的怯懦气质,不敢追杀,但也不敢抗旨不遵,于是机智如狗的王荣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妙招:一拖二避。</P>
自接到追击命令之后,王荣就磨磨蹭蹭找各种借口拖延出兵日期,直到探知辽军已经渡河而去,这才耀武扬威地出去溜达了一圈,“他妈的,人呢?有种你别跑!”而深入到今天山东淄博、济南的辽军,由于迷恋烧烤且剽掠的战利品过多,影响到了撤退速度,等王荣出兵的时候,这支辽军仍徘徊在黄河北岸的滩涂地区。</P>
王荣暗自替他们着急,“怎么走的这么慢,讨厌!”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故意在黄河南岸巡视一圈,然后以未发现敌军为由,安全班师。</P>
宋师默契放水,辽军得以平安返回幽州。萧太后大赏有功将士,自不必细表,此次南侵让让辽国获利颇丰,萧太后母子的威望大大提高,且试探出了大宋如今孱弱的实力,为将来更大规模的南侵奠定了基础。</P>
辽军走了,然而赵恒的麻烦并未减少。就在辽军撤军的同时,赵恒收到一条奏报:川蜀又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