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天渐暗。
两人抵达礼堂时,已然乌压压一片。典礼还未正式开始,摄影机、音响系统正在做最后的调试。她们猫着腰进场,坐在了陈冉冉和许欣的身侧。
“你俩怎么这么慢,我比你们晚出门晚体测都到的比你们早。”陈冉冉压低声音,显得非常疑惑。
“纪律体测完太累了,走不太动,所以来的路上多花了些时间。我就差借一把轮椅推她了。”
“你们听没听说,今天校长和院系领导视察体测,结果直接在沙坑处受人跪拜。我要是那个人,一定会想火速离开地球的。”许欣将脑袋凑了过来,又点开校园八卦墙,“你们看,就是这张图。虽然有点不道德,但真的很好笑。”
真是验了那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那个人就是我。”纪律一面回应一面小声捂嘴咳嗽,显然还没从刚才的剧烈运动中恢复过来,“就是跳远时突然重心不稳,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已经跪下了。”
陈冉冉和许欣对视了几秒,捂嘴憋笑。如若不是在现在这种场景下,两人绝对会爆笑出声。
“天!快给我们形容一下当时的心情。”
“周围围着一圈人,真的丢死人了。”
“你们可别再笑她了。我看她整个人都快烧起来了,就差头顶冒烟了。”王安宁适时补充道,“校长还特地上前关心她,让她加强锻炼。这福气给你们要不要?”
陈冉冉和许欣对视一眼,立马摇头。
“那你有没有受伤?”
纪律一怔,这才想起自己从摔跤到现在根本没有检查伤口。她从沙坑中狼狈爬起后,也只是简单拍掉了裤子上的沙土。于是她伸手摸了摸膝盖,还真有些刺痛感。
“我帮你开个手电筒,你检查一下到底有没有事。如果有伤口,最好还是尽快处理。”陈冉冉提议。
纪律弯下身,从裤脚处一点点将裤子卷起,露出白玉般的小腿。果然。白嫩的肌肤上能看见明显的划痕和淤青。最深的一处位于右腿膝盖下方一英寸,隐隐能看出干涸的血迹。
“怎么样?需不需要我去买消毒水和药膏?”
“不用啦,我皮糙肉厚,一点事都没有。”
纪律不愿劳烦室友让她特地去帮自己买药,再说典礼即将开始,不容错过,于是便用善意的谎言婉拒了她。
-
悦耳平缓的钢琴曲自四面八方流淌而来,提醒着观众校庆典礼的正式开始。
领导致辞环节依旧是冗长而千篇一律的。可这一次,纪律竟没有感到昏昏欲睡,那些个听了无数遍的春华秋实、怀瑾握瑜也终于在她脑海里扎了根。
兴许是考虑到学生们对演出的期待热情,校领导的讲话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便切入正题。
开场曲目是校合唱团和星光舞社带来的是民族歌舞。中国民族舞是中国舞的一个分支,著有载歌载舞、自有活泼这一特点。舞台上歌声悠扬,舞者们熟练地使用着花灯花伞,大大增添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之后的传统武术、流行音乐串烧等更是激起了台下观众的兴趣,鼓掌声一波盖过一波。
纪律看得投入,可在表演过半后,胃里一阵翻腾,身体也愈发不舒服起来。她几次想要站起来去外面透透气,可又怕影响其他人,最后都不了了之。
不得已之下,她将整个后背贴在座椅上,头微微后仰,想着就这么靠一会。谁料到,脑袋一沾到椅背,困意便袭来,醒来时台上的节目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了。
“这是第几个节目了呀?”纪律小幅度地推了推王安宁的手肘,悄声询问。
“你醒的课真是时候。”王安宁揶揄,“魔术表演刚刚结束,接下来是我最期待的压轴节目了。大屏上的节目单显示说最后一个节目是弦乐重奏,而且我刚逛了学校网站,听说这次可是请来了世界级人物,好像叫什么季······”
“季瑞清。”
“对,就是他。我还刷到了他的照片,帅得惊为天人。不过,你怎么知道他的名字?”
“你忘啦,我也会弹吉他的,他确实很有名。”
“你看,这是他的照片。不过,我怎么觉得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呢。”
纪律恍惚间想起王安宁确实和季瑞清打过一次照面,那时候为了不暴露两人的关系,纪律还谎称他是自己的小叔叔,事后哄了好久才把人给哄好。
不知不觉间,纪律的唇畔浮现浅浅笑意。
-
当季瑞清和另一位大提琴演奏者走上舞台时,时钟的齿轮停下转动的步伐,纪律的耳边只剩下自己无法抑制的、不可诉说的心跳声。
和刚才操场上穿着白衬衫时的模样不同,他换上了整套的墨色西服。他没打领带也没扣扣子,衣襟敞开,倒也适合当下氛围。即便如此,他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矜贵优雅,仍令人瞩目。
纪律曾无数次幻想季瑞清重返舞台的场面,而今终于亲眼所见。
她知道,季瑞清非池中鱼,不会被囿于那一方小小天地。
在这一刻,她终于为曾经的懦弱胆怯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看,没有牵绊束缚,飞鸟终于回到天空。
她摸了摸有些湿濡的眼眶,由衷地为他高兴。而在短暂的骄傲后,心情又犹如过山车般直冲而下。
遗憾,却也心生欢喜。
“纪律,你听过这首《斯卡布罗市集》吗?这歌名还挺与众不同的。”陈冉冉有些好奇。
纪律回忆了一下,第一次听这首曲子应该是在她很小的时候,不过那时也仅仅只是觉得好听。后来跟着杨华学吉他时才正式了解了这首民歌,不过,一直到现在,她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
“这是17世纪的苏格兰民间歌谣,不过它是一首谜歌,原作者不详。当时的人们口口相传,曲调已经改变了很多。后来经过英国民歌手的改编创作变成了现在广为熟知的调子。如果你看过《毕业生》这部电影,就一定知道这首歌曲。即使没有,相信我,你一定也会觉得耳熟。”
“既然你这么说,我可要好好期待一下了。”陈冉冉顿了顿,“纪律,你刚才认真解释的样子好像在发光诶!”
纪律笑笑,转而将目光投向舞台。
-
琴弦被拨动,琴声婉转柔和,如轻纱缭绕的玉轮,朦朦胧胧。
跳跃的手指在琴颈划过优美弧线,将音符汇成涓涓细流。
大提琴作为主旋律随后加入。它的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力量感,与古典吉他的细腻交织在一起。
虽然这是纯音乐,没有歌词,但纪律依旧能在心底哼唱。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深情柔婉的旋律饱含真情,歌者将心事娓娓而诉,触动听众心底的柔软深处。在不断重复层层丰满的乐声中,能感受到对爱人的无尽思念与坚守于此的执着信念。
古典吉他乐声如丝绸美玉,恍若置身飘渺仙境,所见皆是缈缈薄雾;大提琴声如时光长河,带人回到茂密丛林,苍老的树干在阳光下低吟浅唱。
缠绵悱恻,也哀伤凄苦。
-
一曲终了,满座寂然。
直到季瑞清与大提琴手起身谢幕,听众才有所惊觉,掌声响彻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纪律受到感染,也跟着卖力鼓掌。有些人只是尽情做自己,就足以成为万众瞩目的存在,对她这样微小的人而言,也算是一种慰藉。
忽而,她又觉得有些可惜,因为没能听到完整的古典吉他对于此曲的演绎。
不过,没关系。
或许过去的自己会央求季瑞清弹给自己听,但现在她想要自己摸索自己学。
-
校庆典礼结束后,纪律同另两位室友分道扬镳,只与王安宁一同走回宿舍。
一路上,王安宁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话语间全是对节目的赞扬,“我们学校太牛了,居然请来了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他们演奏得太完美了,我听了都快落泪。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是啊,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
“那位演奏古典吉他的季老师实在是太帅了,不过看着有点冷冰冰的。”
纪律笑笑,没作答。
“你脸怎么这么红?”王安宁摸了一下纪律的脸颊,愈发觉得不对劲,“好烫!你有什么不舒服吗,该不会发烧了吧?”
纪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又顺势摸了王安宁的,没觉得有什么区别,“应该不会。可能是早上吃了过期面包胃有点不舒服,应该一会儿就能好。”
话虽这么说,但她自己心里也没个底。
纪律回到宿舍简单收拾一番,背上双肩包告别王安宁。
从宿舍出校的距离并不近,约莫十来分钟。一路上,膝盖上的伤口时不时被牵扯到,痛得纪律皱起了眉头。
此时的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很密,且雨势在不断加大。纪律一时疏忽忘了拿伞,不敢停,只能埋头往前冲,想着一会出了学校找个避雨的地方打车回家。
狭窄的屋檐下,纪律焦躁地在手机上输入着什么。
这已经是她换的第三个打车软件,同之前一样,上面显示说附近无车可用。
豆大的雨滴打湿了她的鞋子与裤腿,连带着湿了半边肩膀。她忽然就觉得有点委屈,怎么今日会如此倒霉,什么糟心事都让她碰上了。
长时间的站立让她的腿疼得厉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被王安宁说中,她的身体冷热交织,一边畏寒似地拉紧了衣服,一边又觉得身上的热气散不去,烧得脑袋晕晕乎乎。
就在她准备妥协放弃打车时,一辆低调的轿车停在她面前。
雨幕下,后座车窗被放下,露出男人模糊的侧脸。
“上来吧。”他说。
纪律怔怔地看着她,心里更加委屈,却是一动未动。
似乎有雨水飞溅到了他脸上,那乌黑的眉毛微微拧起,漂亮的下颌线绷得更紧,“上来,别让我说第三遍。”
两人抵达礼堂时,已然乌压压一片。典礼还未正式开始,摄影机、音响系统正在做最后的调试。她们猫着腰进场,坐在了陈冉冉和许欣的身侧。
“你俩怎么这么慢,我比你们晚出门晚体测都到的比你们早。”陈冉冉压低声音,显得非常疑惑。
“纪律体测完太累了,走不太动,所以来的路上多花了些时间。我就差借一把轮椅推她了。”
“你们听没听说,今天校长和院系领导视察体测,结果直接在沙坑处受人跪拜。我要是那个人,一定会想火速离开地球的。”许欣将脑袋凑了过来,又点开校园八卦墙,“你们看,就是这张图。虽然有点不道德,但真的很好笑。”
真是验了那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那个人就是我。”纪律一面回应一面小声捂嘴咳嗽,显然还没从刚才的剧烈运动中恢复过来,“就是跳远时突然重心不稳,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已经跪下了。”
陈冉冉和许欣对视了几秒,捂嘴憋笑。如若不是在现在这种场景下,两人绝对会爆笑出声。
“天!快给我们形容一下当时的心情。”
“周围围着一圈人,真的丢死人了。”
“你们可别再笑她了。我看她整个人都快烧起来了,就差头顶冒烟了。”王安宁适时补充道,“校长还特地上前关心她,让她加强锻炼。这福气给你们要不要?”
陈冉冉和许欣对视一眼,立马摇头。
“那你有没有受伤?”
纪律一怔,这才想起自己从摔跤到现在根本没有检查伤口。她从沙坑中狼狈爬起后,也只是简单拍掉了裤子上的沙土。于是她伸手摸了摸膝盖,还真有些刺痛感。
“我帮你开个手电筒,你检查一下到底有没有事。如果有伤口,最好还是尽快处理。”陈冉冉提议。
纪律弯下身,从裤脚处一点点将裤子卷起,露出白玉般的小腿。果然。白嫩的肌肤上能看见明显的划痕和淤青。最深的一处位于右腿膝盖下方一英寸,隐隐能看出干涸的血迹。
“怎么样?需不需要我去买消毒水和药膏?”
“不用啦,我皮糙肉厚,一点事都没有。”
纪律不愿劳烦室友让她特地去帮自己买药,再说典礼即将开始,不容错过,于是便用善意的谎言婉拒了她。
-
悦耳平缓的钢琴曲自四面八方流淌而来,提醒着观众校庆典礼的正式开始。
领导致辞环节依旧是冗长而千篇一律的。可这一次,纪律竟没有感到昏昏欲睡,那些个听了无数遍的春华秋实、怀瑾握瑜也终于在她脑海里扎了根。
兴许是考虑到学生们对演出的期待热情,校领导的讲话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便切入正题。
开场曲目是校合唱团和星光舞社带来的是民族歌舞。中国民族舞是中国舞的一个分支,著有载歌载舞、自有活泼这一特点。舞台上歌声悠扬,舞者们熟练地使用着花灯花伞,大大增添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之后的传统武术、流行音乐串烧等更是激起了台下观众的兴趣,鼓掌声一波盖过一波。
纪律看得投入,可在表演过半后,胃里一阵翻腾,身体也愈发不舒服起来。她几次想要站起来去外面透透气,可又怕影响其他人,最后都不了了之。
不得已之下,她将整个后背贴在座椅上,头微微后仰,想着就这么靠一会。谁料到,脑袋一沾到椅背,困意便袭来,醒来时台上的节目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了。
“这是第几个节目了呀?”纪律小幅度地推了推王安宁的手肘,悄声询问。
“你醒的课真是时候。”王安宁揶揄,“魔术表演刚刚结束,接下来是我最期待的压轴节目了。大屏上的节目单显示说最后一个节目是弦乐重奏,而且我刚逛了学校网站,听说这次可是请来了世界级人物,好像叫什么季······”
“季瑞清。”
“对,就是他。我还刷到了他的照片,帅得惊为天人。不过,你怎么知道他的名字?”
“你忘啦,我也会弹吉他的,他确实很有名。”
“你看,这是他的照片。不过,我怎么觉得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呢。”
纪律恍惚间想起王安宁确实和季瑞清打过一次照面,那时候为了不暴露两人的关系,纪律还谎称他是自己的小叔叔,事后哄了好久才把人给哄好。
不知不觉间,纪律的唇畔浮现浅浅笑意。
-
当季瑞清和另一位大提琴演奏者走上舞台时,时钟的齿轮停下转动的步伐,纪律的耳边只剩下自己无法抑制的、不可诉说的心跳声。
和刚才操场上穿着白衬衫时的模样不同,他换上了整套的墨色西服。他没打领带也没扣扣子,衣襟敞开,倒也适合当下氛围。即便如此,他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矜贵优雅,仍令人瞩目。
纪律曾无数次幻想季瑞清重返舞台的场面,而今终于亲眼所见。
她知道,季瑞清非池中鱼,不会被囿于那一方小小天地。
在这一刻,她终于为曾经的懦弱胆怯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看,没有牵绊束缚,飞鸟终于回到天空。
她摸了摸有些湿濡的眼眶,由衷地为他高兴。而在短暂的骄傲后,心情又犹如过山车般直冲而下。
遗憾,却也心生欢喜。
“纪律,你听过这首《斯卡布罗市集》吗?这歌名还挺与众不同的。”陈冉冉有些好奇。
纪律回忆了一下,第一次听这首曲子应该是在她很小的时候,不过那时也仅仅只是觉得好听。后来跟着杨华学吉他时才正式了解了这首民歌,不过,一直到现在,她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
“这是17世纪的苏格兰民间歌谣,不过它是一首谜歌,原作者不详。当时的人们口口相传,曲调已经改变了很多。后来经过英国民歌手的改编创作变成了现在广为熟知的调子。如果你看过《毕业生》这部电影,就一定知道这首歌曲。即使没有,相信我,你一定也会觉得耳熟。”
“既然你这么说,我可要好好期待一下了。”陈冉冉顿了顿,“纪律,你刚才认真解释的样子好像在发光诶!”
纪律笑笑,转而将目光投向舞台。
-
琴弦被拨动,琴声婉转柔和,如轻纱缭绕的玉轮,朦朦胧胧。
跳跃的手指在琴颈划过优美弧线,将音符汇成涓涓细流。
大提琴作为主旋律随后加入。它的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力量感,与古典吉他的细腻交织在一起。
虽然这是纯音乐,没有歌词,但纪律依旧能在心底哼唱。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深情柔婉的旋律饱含真情,歌者将心事娓娓而诉,触动听众心底的柔软深处。在不断重复层层丰满的乐声中,能感受到对爱人的无尽思念与坚守于此的执着信念。
古典吉他乐声如丝绸美玉,恍若置身飘渺仙境,所见皆是缈缈薄雾;大提琴声如时光长河,带人回到茂密丛林,苍老的树干在阳光下低吟浅唱。
缠绵悱恻,也哀伤凄苦。
-
一曲终了,满座寂然。
直到季瑞清与大提琴手起身谢幕,听众才有所惊觉,掌声响彻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纪律受到感染,也跟着卖力鼓掌。有些人只是尽情做自己,就足以成为万众瞩目的存在,对她这样微小的人而言,也算是一种慰藉。
忽而,她又觉得有些可惜,因为没能听到完整的古典吉他对于此曲的演绎。
不过,没关系。
或许过去的自己会央求季瑞清弹给自己听,但现在她想要自己摸索自己学。
-
校庆典礼结束后,纪律同另两位室友分道扬镳,只与王安宁一同走回宿舍。
一路上,王安宁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话语间全是对节目的赞扬,“我们学校太牛了,居然请来了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他们演奏得太完美了,我听了都快落泪。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是啊,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
“那位演奏古典吉他的季老师实在是太帅了,不过看着有点冷冰冰的。”
纪律笑笑,没作答。
“你脸怎么这么红?”王安宁摸了一下纪律的脸颊,愈发觉得不对劲,“好烫!你有什么不舒服吗,该不会发烧了吧?”
纪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又顺势摸了王安宁的,没觉得有什么区别,“应该不会。可能是早上吃了过期面包胃有点不舒服,应该一会儿就能好。”
话虽这么说,但她自己心里也没个底。
纪律回到宿舍简单收拾一番,背上双肩包告别王安宁。
从宿舍出校的距离并不近,约莫十来分钟。一路上,膝盖上的伤口时不时被牵扯到,痛得纪律皱起了眉头。
此时的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很密,且雨势在不断加大。纪律一时疏忽忘了拿伞,不敢停,只能埋头往前冲,想着一会出了学校找个避雨的地方打车回家。
狭窄的屋檐下,纪律焦躁地在手机上输入着什么。
这已经是她换的第三个打车软件,同之前一样,上面显示说附近无车可用。
豆大的雨滴打湿了她的鞋子与裤腿,连带着湿了半边肩膀。她忽然就觉得有点委屈,怎么今日会如此倒霉,什么糟心事都让她碰上了。
长时间的站立让她的腿疼得厉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被王安宁说中,她的身体冷热交织,一边畏寒似地拉紧了衣服,一边又觉得身上的热气散不去,烧得脑袋晕晕乎乎。
就在她准备妥协放弃打车时,一辆低调的轿车停在她面前。
雨幕下,后座车窗被放下,露出男人模糊的侧脸。
“上来吧。”他说。
纪律怔怔地看着她,心里更加委屈,却是一动未动。
似乎有雨水飞溅到了他脸上,那乌黑的眉毛微微拧起,漂亮的下颌线绷得更紧,“上来,别让我说第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