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皇上下旨,敏嫔被贬为庶人,关入内狱,终身不得出。没想到,她最终竟落得如此下场。”晚心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和叹息。她站在佟佳月的身后,目光不敢直视端坐在铜镜前的佟佳月,生怕自己无意间流露出一丝端倪,惹恼了这位心思深沉的主子。
铜镜之中的佟佳月,容颜如玉,眉目间流转着淡淡的雅致,仿佛尘世的纷扰与她都是隔世的远。她纤长的手指轻轻滑过自己的脸颊,似乎在寻觅那流转的年华中,岁月悄然留下的印记。沉默了许久,她终于开口,声音冷冽而清晰,如同初冬的第一片雪花:“敏嫔,太过急躁了。她若能再稍作忍耐,皇上迟早会洞悉那背后的阴谋。然而,她却触碰了皇上的禁忌,以致落得今日这般下场。”言虽平淡,但她眸底闪烁的幽光,却难以掩饰内心的起伏。
晚心低垂着头,小心翼翼地揣摩着主子的心思,声音带着几分忐忑:“敏嫔在绝望之际,曾向皇上哀求,提及了您……她言称,您曾私下前往竹林,与裕亲王密会。”她的话语愈发低沉,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斤,生怕激怒了眼前这位主子。晚心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紧张地等待着佟佳月的反应。
佟佳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但转瞬即逝,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她轻叹一声,手中的丝帕在不经意间被紧紧绞起,随后又慢慢舒展开来。她淡淡地说道:“敏嫔,她终究还是不甘于此,企图将他人也卷入这浑水之中。可惜,她所提及的往事,正是皇上心头的禁忌,触碰不得。”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轻蔑,但更多的却是无奈与漠然。这一场精心布局的戏码,终于落下了帷幕。尽管未来康熙可能会有更多的动作与反应,但此刻的结局,已然定格,无法更改。
“娘娘,裕亲王已经没事了……八阿哥还在恭亲王帐中。”晚心继续报告,语气中透露出些许不安,但她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它影响到佟佳月。
佟佳月站起身,缓步走到窗前,凝视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仿佛那沉沉的暮色也在衬托她内心的复杂情绪。她轻轻抚摸着窗边的帐布,做了一半的中衣被她随手放在榻上。她的声音低沉而冷静:“把八阿哥接回来吧,让皇上看到不好。”
晚心点点头,心中的疑惑却依然未解。她始终不明白,为何娘娘总是如此冷静,仿佛任何事情都无法在她心中掀起波澜。即便是在宫中风波不断的日子里,娘娘也总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但今夜,晚心却从娘娘的举止中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忧郁。那并非是表面的平静,而是一种深藏的不安,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晚心心中暗自揣测,或许,这宫中的斗争,即便再有深谋远虑,也无法完全掌控每一步的走向。
佟佳月突然转身,看向晚心,嘴角泛起一抹自嘲的笑意:“晚心,你说我要是毁了这张脸会怎样?”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她注视着镜中那张倾国倾城的脸,手指轻轻抚过自己的脸颊,心中却生出一种莫名的苍凉。这张脸,不仅是她在这世上的证明,提醒她是谁,更是康熙心中的一颗良药。她始终记得,当年的自己,曾经是多么安然随意,而现在,这张脸却成了她在这险恶宫廷中的一张面具。
晚心愣住了,她意识到了佟佳月这番话背后的深意,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她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不敢轻易落下。“小公主!”她震惊地叫了出来,那是佟佳月曾经的称呼,每当提及,都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在她心中,佟佳月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娘娘,更是一个经历了无数风雨、依然坚强的女子。
“你是忠于海穆,还是忠于我?”佟佳月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如寒冬凛风,透人心骨。她锐利的目光如刀锋般直刺晚心,仿佛要看透这位长期跟随她的宫女的内心深处。宫中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此刻,她急需确认晚心的立场。
晚心感受到那股逼人的寒意,她扑通一声跪下,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哽咽:“小公主,奴婢对将军只有感激之情,因他曾凭一己之力救过整个部族;但对您,却是全心全意的忠诚与希望。”
佟佳月低头,深邃的眼眸凝视着晚心,眉头紧锁,脸上的表情显得格外严峻。“希望?”她轻声重复,声音却更加冷冽,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冻结,“你们现在的希望,是不是都寄托在八阿哥身上了?”她清楚地知道,随着宫廷内权力斗争的日益激烈,八阿哥作为最后的血脉,正逐渐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新希望。这种希望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发人们的斗志,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危机。
晚心抬起头,眼中泪水盈盈,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直视着佟佳月,声音虽然带着些许颤抖,却充满了决绝:“小公主,奴婢对您的忠诚从未改变,无论宫中风云如何变幻,奴婢的心始终追随您。将军的救命之恩,与对您的忠诚相比,微不足道。只要您需要,奴婢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惜。”
佟佳月微微动容,见晚心如此坚定,心中的苍凉感稍稍减轻了一些。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却也不免有些许忧虑。她轻叹一声,伸手轻轻扶起晚心,温声道:“晚心,我理解你的忠诚,但你也要明白,宫中的风险越来越大。你可以出宫回草原,或者去任何你想要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会善待你,你会有新的生活。我不会勉强你留下,你有权选择自己的未来。”
晚心再度跪下,泪珠滚落,语气更加坚决:“小公主,父兄战死的那一刻,奴婢就没有家了。如今,您就是奴婢的家,是奴婢唯一的依靠。奴婢不会离开您,哪怕面对再多的危险,奴婢也要坚守在您的身边。”
佟佳月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她心中明白,晚心对她的忠诚不仅仅是出于感恩,更是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她轻轻地将晚心扶起,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柔和了许多:“晚心,后面的斗争会越来越激烈,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你跟着我,不怕吗?”
晚心坚定地摇了摇头,泪痕未干,但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小公主,奴婢不怕。即便前路再多险阻,只要能追随在您的身边,奴婢什么都愿意承受。您不仅是奴婢的主子,更是奴婢的恩人,甚至是奴婢在这世上的亲人。奴婢愿意用生命守护您。”她的声音虽低,却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忠诚与决心。
佟佳月心头一震,被晚心的忠诚和勇气深深打动。她轻声说道:“晚心,有你这句话,我已经足够。但你也要记住,忠诚和勇气固然重要,但保全自己同样重要。跟我一起,不仅仅是面对危险,还有许多责任和压力。你若累了,可以随时告诉我。”
晚心轻轻地点了点头,泪水再次涌出,但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她哽咽着说道:“娘娘,奴婢记下了。只要有您在身边,无论多大的压力和责任,奴婢都会一一承担下来。”
正这时,帐外传来沐心清脆的声音:“娘娘,梁公公来了。”
佟佳月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心中的波澜渐渐平息。她整理了一下衣襟,整了整发饰,恢复了平日里那般镇定自若的气质,向晚心投以一个温暖的微笑,轻声说道:“晚心,好好活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
晚心见状,连忙拭去眼角的泪水,尽力平复心情,站起身来,声音虽有些颤抖,但依旧坚定地说道:“请梁公公进来。”
沐心轻轻掀开厚重的帐门,清风徐来,带来一丝丝凉意,拂过殿内。梁九功稳稳地踏进帐内,他的脸上依旧带着那标志性的恭敬微笑,但目光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慈和。他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皇上请娘娘去湖边散步。”
佟佳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温和地说道:“梁公公辛苦了,请起。请问皇上为何要去湖边散步?有什么特别的事吗?还请公公明示。”
梁九功直起身来,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说道:“皇上刚刚看望了裕亲王,见八阿哥也在那里……皇上似乎心情复杂。”
回忆起刚刚在恭亲王帐外的情景,梁九功心中不禁五味杂陈,思绪犹如漩涡般翻腾。帐内,昏黄的烛光摇曳,微弱的火光映照出一张满是病态的脸庞,那是躺在床上的裕亲王。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角挂着一丝苦涩的笑意,双眼有些泛红,显然是伤病未愈,疲惫不堪。
八阿哥站在床前,手持一只温热的药碗,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带来一丝光明。他轻轻俯下身,将药碗凑近裕亲王的唇边,口中轻声说道:“二伯,药凉了,小八喂您。”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与温情,像是在安抚一个孩子,又像是在守护一个至亲的亲人。
裕亲王微微笑着,面容中满是慈爱之情,然而语气里却夹杂着几分深深的无奈与心疼:“小八,二伯可以自己来的。”他颤抖着伸出手,试图接过那碗药,却惊愕地发现,自己连这轻微的动作都显得如此吃力。手刚一抬起,便无力地垂下,额头上已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彰显着伤病的虚弱。
八阿哥坚定地摇了摇头,眉宇之间流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他再次将药碗轻轻凑近裕亲王的唇边,声音里满是温柔与坚持:“二伯,您身子还未康复,这些事情就交给我吧。您一直以来对我关怀备至,如今小八能为您尽一份孝心,也是理所应当的。”他的话语如同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裕亲王的心田,带来无尽的慰藉与暖意。
裕亲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淡淡的笑容。他虚弱地抬起手,似乎仍想要亲自端起药碗,然而八阿哥却轻柔地按住了他的手,执意要亲自喂他服药。八阿哥的动作极为细心,每一勺药都吹得温度适宜,仿佛对待的不仅仅是一碗药,更是一件需精心呵护的珍宝。
看着八阿哥那专注而温柔的神情,裕亲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仿佛在这个少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那个同样满怀孝心、体贴入微的少年。一时间,他竟有些恍惚,似乎穿越了漫长的时空,重回到了那个纯真而青涩的年代。
而此刻,海善则悠闲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手中把玩着一个红扑扑的苹果。他一边啃着苹果,一边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八弟啊,你这般在床前尽孝,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是保泰弟弟呢。这般细心周到,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他的话虽带着玩笑的成分,却也透露出对八阿哥行为的赞赏与肯定。
八阿哥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回应道:“海善哥,您这话可真是折煞我了。保泰弟弟孝顺懂事,是我们这些兄弟学习的楷模。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实在不敢当此夸赞。”
海善见八阿哥如此谦逊有礼,不由得继续调侃道:“哎呀,八弟啊,你这般孝心可鉴,不仅是因为你对二伯的尊敬如同亲生阿玛一般,更是因为你心细如发、顾虑周全。依我看啊,不如干脆更换玉蝶,做了二伯的儿子如何?这样一来,你可就能名正言顺地继承这裕亲王府的一切了。”
八阿哥听了海善的话,不禁哑然失笑。他摇了摇头,正色道:“海善哥,您这话可就说得不对了。我虽然对二伯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但更换玉蝶、继承王府之事乃是天大的决定,岂能儿戏?况且,我身为八阿哥,自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怎能因私情而违背道义?”
裕亲王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担忧之色。他深深地看了八阿哥一眼,心中暗叹:这孩子不仅细心体贴、孝顺懂事,更有着一颗忠诚无私的心。将来若是知道真相,是否还能保持这份纯真和坚定?裕亲王的心情愈发沉重,仿佛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即将发生,但他却无法予以更改。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这个孩子,让他在未来波诡云谲的朝局中能够安稳前行。
“臭小子,真是胡说八道!”恭亲王见状,毫不留情地拍了一下海善的头,“皇子变世子,你这是在胡闹!小心皇上知道了把你大卸八块!”
海善抱着头,委屈地看了看自己的阿玛,哀求道:“阿玛,我只是想缓和一下气氛,您何必这么认真呢?”
恭亲王哼了一声,却没有再责备海善,只是用责备的目光瞪了他一眼,随即转过身,面向八阿哥,郑重地说道:“小八,你的心意伯伯叔叔都明白,但你也必须注意到自己的身份。总在这里陪着二伯,时间长了,难免会引起别人的非议。”
八阿哥点头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五叔,我只希望二伯早日康复,其他的我都不在乎。”
一旁的海善见氛围缓和下来,紧绷的肩膀也终于放松了许多。他继续啃着手中的苹果,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心里暗自感叹:八阿哥小小年纪就能如此从容地处理人际关系,难怪在宫中深受长辈和兄弟的喜欢。他勉强笑了笑,说道:“八弟,你对二伯的关爱,真让人羡慕。”
八阿哥轻笑着拍了拍海善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温柔:“海善哥,你也不要太在意。二伯对我有恩,自然要回报。其实,我也很喜欢你啊。”
海善愣了一下,旋即脸上的线条渐渐柔和,露出了一个傻呵呵的笑容。这笑容仿佛有魔力,能够融化一切冰霜,让周围的人心情都变得温暖起来。恭亲王看着自己的这个看似傻气的儿子,无语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涌起了一股暖流。他意识到,尽管海善外表看起来有些浪荡,但他的内心依然保留着纯真和善良的一面,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此时,裕亲王喝完药后,微微喘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平静的神情。他轻轻抚了抚八阿哥的头,语气温和地说:“你们都是好孩子,二伯希望你们将来都能过得好。”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祝福,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希望。这种深情的关怀,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心中一暖,仿佛这寒冷的夜里,突然升起了一缕阳光,温暖了整个房间。
八阿哥见状,轻轻走到裕亲王身边,将他拥入怀中,小声说道:“二伯也要好好的,小八希望二伯永远在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身边。”他的声音虽低,但饱含深情,裕亲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泪光。他苍白的双手轻轻拍打着八阿哥的后背,点头道:“有你们在,二伯就很高兴了。你们的孝心,二伯记在心里。”
恭亲王见此情景,微微一笑,上前一步说道:“二哥,您放心养伤,我们会尽全力照顾您的。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告诉我们。”
裕亲王缓缓闭上眼睛,似乎在享受这份难得的温暖和亲情。他轻声回答:“多谢你们,有你们陪着,我已经很知足了。”
整个帐篷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但更多的是浓浓的亲情和温暖。海善虽然不太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的笑容和温暖的目光,已经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安心。八阿哥则默默地发誓,无论未来遭遇多少风雨,他都要变强大,让二伯的祝福化为现实。在这温暖的瞬间,他们都感到了彼此的依靠和支持,仿佛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而在帐篷之外,康熙静静地站立着,他的身影在微弱的月光下若隐若现。夜风轻轻吹过,带起了他衣角的轻微飘动,却吹不动他脸上那沉重而复杂的表情。帐篷内的对话,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清澈的溪水,毫无保留地传入了他的耳中。
康熙的脸色变幻莫测,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晴不定。愤怒与嫉妒这两种情感,在他心中激烈地碰撞着,仿佛两股巨大的洪流,互相冲击,卷起滔天的波澜。他原以为自己对禩儿与二哥之间的亲近早有心理准备,但那句“亲如父子”的言辞,以及随之而来的换玉蝶的提议,却犹如一根尖锐无比的刺,猝不及防地扎进了他最柔软、最不设防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康熙在心中痛苦地呐喊着,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他感到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陷入了过去的回忆之中。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他看到了自己与月儿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看到自己如何祈盼这个儿子的到来。然而,这一切美好似乎都在一瞬间离他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疏离和隔阂。
身后的梁九功,这位跟随康熙多年的忠心侍从,也听到了帐篷内的对话。他站在康熙身后,微微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己主子的脸色。多年的相处让梁九功对康熙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他深知此刻的康熙正陷入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之中。梁九功在心中叹了口气,暗自为康熙感到担忧。他知道这段无意间听到的对话对于康熙来说意义重大,恐怕会在他心中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月光如水,洒在两人的身影上,却照不进康熙那深邃而复杂的心海。夜色渐浓,帐篷外的冷风带着几分凄凉,康熙依旧静静地站立着,仿佛要将这一切的纷扰和纠葛都融入这无尽的黑暗之中。梁九功见状,小心翼翼地开口:“皇上,可还要去看望裕亲王?”
康熙转过身,目光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他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进去吧。”
铜镜之中的佟佳月,容颜如玉,眉目间流转着淡淡的雅致,仿佛尘世的纷扰与她都是隔世的远。她纤长的手指轻轻滑过自己的脸颊,似乎在寻觅那流转的年华中,岁月悄然留下的印记。沉默了许久,她终于开口,声音冷冽而清晰,如同初冬的第一片雪花:“敏嫔,太过急躁了。她若能再稍作忍耐,皇上迟早会洞悉那背后的阴谋。然而,她却触碰了皇上的禁忌,以致落得今日这般下场。”言虽平淡,但她眸底闪烁的幽光,却难以掩饰内心的起伏。
晚心低垂着头,小心翼翼地揣摩着主子的心思,声音带着几分忐忑:“敏嫔在绝望之际,曾向皇上哀求,提及了您……她言称,您曾私下前往竹林,与裕亲王密会。”她的话语愈发低沉,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斤,生怕激怒了眼前这位主子。晚心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紧张地等待着佟佳月的反应。
佟佳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但转瞬即逝,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她轻叹一声,手中的丝帕在不经意间被紧紧绞起,随后又慢慢舒展开来。她淡淡地说道:“敏嫔,她终究还是不甘于此,企图将他人也卷入这浑水之中。可惜,她所提及的往事,正是皇上心头的禁忌,触碰不得。”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轻蔑,但更多的却是无奈与漠然。这一场精心布局的戏码,终于落下了帷幕。尽管未来康熙可能会有更多的动作与反应,但此刻的结局,已然定格,无法更改。
“娘娘,裕亲王已经没事了……八阿哥还在恭亲王帐中。”晚心继续报告,语气中透露出些许不安,但她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它影响到佟佳月。
佟佳月站起身,缓步走到窗前,凝视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仿佛那沉沉的暮色也在衬托她内心的复杂情绪。她轻轻抚摸着窗边的帐布,做了一半的中衣被她随手放在榻上。她的声音低沉而冷静:“把八阿哥接回来吧,让皇上看到不好。”
晚心点点头,心中的疑惑却依然未解。她始终不明白,为何娘娘总是如此冷静,仿佛任何事情都无法在她心中掀起波澜。即便是在宫中风波不断的日子里,娘娘也总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但今夜,晚心却从娘娘的举止中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忧郁。那并非是表面的平静,而是一种深藏的不安,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晚心心中暗自揣测,或许,这宫中的斗争,即便再有深谋远虑,也无法完全掌控每一步的走向。
佟佳月突然转身,看向晚心,嘴角泛起一抹自嘲的笑意:“晚心,你说我要是毁了这张脸会怎样?”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她注视着镜中那张倾国倾城的脸,手指轻轻抚过自己的脸颊,心中却生出一种莫名的苍凉。这张脸,不仅是她在这世上的证明,提醒她是谁,更是康熙心中的一颗良药。她始终记得,当年的自己,曾经是多么安然随意,而现在,这张脸却成了她在这险恶宫廷中的一张面具。
晚心愣住了,她意识到了佟佳月这番话背后的深意,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她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不敢轻易落下。“小公主!”她震惊地叫了出来,那是佟佳月曾经的称呼,每当提及,都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在她心中,佟佳月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娘娘,更是一个经历了无数风雨、依然坚强的女子。
“你是忠于海穆,还是忠于我?”佟佳月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如寒冬凛风,透人心骨。她锐利的目光如刀锋般直刺晚心,仿佛要看透这位长期跟随她的宫女的内心深处。宫中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此刻,她急需确认晚心的立场。
晚心感受到那股逼人的寒意,她扑通一声跪下,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哽咽:“小公主,奴婢对将军只有感激之情,因他曾凭一己之力救过整个部族;但对您,却是全心全意的忠诚与希望。”
佟佳月低头,深邃的眼眸凝视着晚心,眉头紧锁,脸上的表情显得格外严峻。“希望?”她轻声重复,声音却更加冷冽,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冻结,“你们现在的希望,是不是都寄托在八阿哥身上了?”她清楚地知道,随着宫廷内权力斗争的日益激烈,八阿哥作为最后的血脉,正逐渐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新希望。这种希望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发人们的斗志,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危机。
晚心抬起头,眼中泪水盈盈,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直视着佟佳月,声音虽然带着些许颤抖,却充满了决绝:“小公主,奴婢对您的忠诚从未改变,无论宫中风云如何变幻,奴婢的心始终追随您。将军的救命之恩,与对您的忠诚相比,微不足道。只要您需要,奴婢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惜。”
佟佳月微微动容,见晚心如此坚定,心中的苍凉感稍稍减轻了一些。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却也不免有些许忧虑。她轻叹一声,伸手轻轻扶起晚心,温声道:“晚心,我理解你的忠诚,但你也要明白,宫中的风险越来越大。你可以出宫回草原,或者去任何你想要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会善待你,你会有新的生活。我不会勉强你留下,你有权选择自己的未来。”
晚心再度跪下,泪珠滚落,语气更加坚决:“小公主,父兄战死的那一刻,奴婢就没有家了。如今,您就是奴婢的家,是奴婢唯一的依靠。奴婢不会离开您,哪怕面对再多的危险,奴婢也要坚守在您的身边。”
佟佳月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她心中明白,晚心对她的忠诚不仅仅是出于感恩,更是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她轻轻地将晚心扶起,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柔和了许多:“晚心,后面的斗争会越来越激烈,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你跟着我,不怕吗?”
晚心坚定地摇了摇头,泪痕未干,但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小公主,奴婢不怕。即便前路再多险阻,只要能追随在您的身边,奴婢什么都愿意承受。您不仅是奴婢的主子,更是奴婢的恩人,甚至是奴婢在这世上的亲人。奴婢愿意用生命守护您。”她的声音虽低,却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忠诚与决心。
佟佳月心头一震,被晚心的忠诚和勇气深深打动。她轻声说道:“晚心,有你这句话,我已经足够。但你也要记住,忠诚和勇气固然重要,但保全自己同样重要。跟我一起,不仅仅是面对危险,还有许多责任和压力。你若累了,可以随时告诉我。”
晚心轻轻地点了点头,泪水再次涌出,但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她哽咽着说道:“娘娘,奴婢记下了。只要有您在身边,无论多大的压力和责任,奴婢都会一一承担下来。”
正这时,帐外传来沐心清脆的声音:“娘娘,梁公公来了。”
佟佳月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心中的波澜渐渐平息。她整理了一下衣襟,整了整发饰,恢复了平日里那般镇定自若的气质,向晚心投以一个温暖的微笑,轻声说道:“晚心,好好活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
晚心见状,连忙拭去眼角的泪水,尽力平复心情,站起身来,声音虽有些颤抖,但依旧坚定地说道:“请梁公公进来。”
沐心轻轻掀开厚重的帐门,清风徐来,带来一丝丝凉意,拂过殿内。梁九功稳稳地踏进帐内,他的脸上依旧带着那标志性的恭敬微笑,但目光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慈和。他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皇上请娘娘去湖边散步。”
佟佳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温和地说道:“梁公公辛苦了,请起。请问皇上为何要去湖边散步?有什么特别的事吗?还请公公明示。”
梁九功直起身来,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说道:“皇上刚刚看望了裕亲王,见八阿哥也在那里……皇上似乎心情复杂。”
回忆起刚刚在恭亲王帐外的情景,梁九功心中不禁五味杂陈,思绪犹如漩涡般翻腾。帐内,昏黄的烛光摇曳,微弱的火光映照出一张满是病态的脸庞,那是躺在床上的裕亲王。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角挂着一丝苦涩的笑意,双眼有些泛红,显然是伤病未愈,疲惫不堪。
八阿哥站在床前,手持一只温热的药碗,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带来一丝光明。他轻轻俯下身,将药碗凑近裕亲王的唇边,口中轻声说道:“二伯,药凉了,小八喂您。”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与温情,像是在安抚一个孩子,又像是在守护一个至亲的亲人。
裕亲王微微笑着,面容中满是慈爱之情,然而语气里却夹杂着几分深深的无奈与心疼:“小八,二伯可以自己来的。”他颤抖着伸出手,试图接过那碗药,却惊愕地发现,自己连这轻微的动作都显得如此吃力。手刚一抬起,便无力地垂下,额头上已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彰显着伤病的虚弱。
八阿哥坚定地摇了摇头,眉宇之间流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他再次将药碗轻轻凑近裕亲王的唇边,声音里满是温柔与坚持:“二伯,您身子还未康复,这些事情就交给我吧。您一直以来对我关怀备至,如今小八能为您尽一份孝心,也是理所应当的。”他的话语如同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裕亲王的心田,带来无尽的慰藉与暖意。
裕亲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淡淡的笑容。他虚弱地抬起手,似乎仍想要亲自端起药碗,然而八阿哥却轻柔地按住了他的手,执意要亲自喂他服药。八阿哥的动作极为细心,每一勺药都吹得温度适宜,仿佛对待的不仅仅是一碗药,更是一件需精心呵护的珍宝。
看着八阿哥那专注而温柔的神情,裕亲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仿佛在这个少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那个同样满怀孝心、体贴入微的少年。一时间,他竟有些恍惚,似乎穿越了漫长的时空,重回到了那个纯真而青涩的年代。
而此刻,海善则悠闲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手中把玩着一个红扑扑的苹果。他一边啃着苹果,一边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八弟啊,你这般在床前尽孝,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是保泰弟弟呢。这般细心周到,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他的话虽带着玩笑的成分,却也透露出对八阿哥行为的赞赏与肯定。
八阿哥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回应道:“海善哥,您这话可真是折煞我了。保泰弟弟孝顺懂事,是我们这些兄弟学习的楷模。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实在不敢当此夸赞。”
海善见八阿哥如此谦逊有礼,不由得继续调侃道:“哎呀,八弟啊,你这般孝心可鉴,不仅是因为你对二伯的尊敬如同亲生阿玛一般,更是因为你心细如发、顾虑周全。依我看啊,不如干脆更换玉蝶,做了二伯的儿子如何?这样一来,你可就能名正言顺地继承这裕亲王府的一切了。”
八阿哥听了海善的话,不禁哑然失笑。他摇了摇头,正色道:“海善哥,您这话可就说得不对了。我虽然对二伯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但更换玉蝶、继承王府之事乃是天大的决定,岂能儿戏?况且,我身为八阿哥,自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怎能因私情而违背道义?”
裕亲王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担忧之色。他深深地看了八阿哥一眼,心中暗叹:这孩子不仅细心体贴、孝顺懂事,更有着一颗忠诚无私的心。将来若是知道真相,是否还能保持这份纯真和坚定?裕亲王的心情愈发沉重,仿佛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即将发生,但他却无法予以更改。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这个孩子,让他在未来波诡云谲的朝局中能够安稳前行。
“臭小子,真是胡说八道!”恭亲王见状,毫不留情地拍了一下海善的头,“皇子变世子,你这是在胡闹!小心皇上知道了把你大卸八块!”
海善抱着头,委屈地看了看自己的阿玛,哀求道:“阿玛,我只是想缓和一下气氛,您何必这么认真呢?”
恭亲王哼了一声,却没有再责备海善,只是用责备的目光瞪了他一眼,随即转过身,面向八阿哥,郑重地说道:“小八,你的心意伯伯叔叔都明白,但你也必须注意到自己的身份。总在这里陪着二伯,时间长了,难免会引起别人的非议。”
八阿哥点头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五叔,我只希望二伯早日康复,其他的我都不在乎。”
一旁的海善见氛围缓和下来,紧绷的肩膀也终于放松了许多。他继续啃着手中的苹果,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心里暗自感叹:八阿哥小小年纪就能如此从容地处理人际关系,难怪在宫中深受长辈和兄弟的喜欢。他勉强笑了笑,说道:“八弟,你对二伯的关爱,真让人羡慕。”
八阿哥轻笑着拍了拍海善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温柔:“海善哥,你也不要太在意。二伯对我有恩,自然要回报。其实,我也很喜欢你啊。”
海善愣了一下,旋即脸上的线条渐渐柔和,露出了一个傻呵呵的笑容。这笑容仿佛有魔力,能够融化一切冰霜,让周围的人心情都变得温暖起来。恭亲王看着自己的这个看似傻气的儿子,无语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涌起了一股暖流。他意识到,尽管海善外表看起来有些浪荡,但他的内心依然保留着纯真和善良的一面,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此时,裕亲王喝完药后,微微喘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平静的神情。他轻轻抚了抚八阿哥的头,语气温和地说:“你们都是好孩子,二伯希望你们将来都能过得好。”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祝福,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希望。这种深情的关怀,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心中一暖,仿佛这寒冷的夜里,突然升起了一缕阳光,温暖了整个房间。
八阿哥见状,轻轻走到裕亲王身边,将他拥入怀中,小声说道:“二伯也要好好的,小八希望二伯永远在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身边。”他的声音虽低,但饱含深情,裕亲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泪光。他苍白的双手轻轻拍打着八阿哥的后背,点头道:“有你们在,二伯就很高兴了。你们的孝心,二伯记在心里。”
恭亲王见此情景,微微一笑,上前一步说道:“二哥,您放心养伤,我们会尽全力照顾您的。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告诉我们。”
裕亲王缓缓闭上眼睛,似乎在享受这份难得的温暖和亲情。他轻声回答:“多谢你们,有你们陪着,我已经很知足了。”
整个帐篷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但更多的是浓浓的亲情和温暖。海善虽然不太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的笑容和温暖的目光,已经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安心。八阿哥则默默地发誓,无论未来遭遇多少风雨,他都要变强大,让二伯的祝福化为现实。在这温暖的瞬间,他们都感到了彼此的依靠和支持,仿佛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而在帐篷之外,康熙静静地站立着,他的身影在微弱的月光下若隐若现。夜风轻轻吹过,带起了他衣角的轻微飘动,却吹不动他脸上那沉重而复杂的表情。帐篷内的对话,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清澈的溪水,毫无保留地传入了他的耳中。
康熙的脸色变幻莫测,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晴不定。愤怒与嫉妒这两种情感,在他心中激烈地碰撞着,仿佛两股巨大的洪流,互相冲击,卷起滔天的波澜。他原以为自己对禩儿与二哥之间的亲近早有心理准备,但那句“亲如父子”的言辞,以及随之而来的换玉蝶的提议,却犹如一根尖锐无比的刺,猝不及防地扎进了他最柔软、最不设防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康熙在心中痛苦地呐喊着,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他感到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陷入了过去的回忆之中。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他看到了自己与月儿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看到自己如何祈盼这个儿子的到来。然而,这一切美好似乎都在一瞬间离他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疏离和隔阂。
身后的梁九功,这位跟随康熙多年的忠心侍从,也听到了帐篷内的对话。他站在康熙身后,微微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己主子的脸色。多年的相处让梁九功对康熙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他深知此刻的康熙正陷入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之中。梁九功在心中叹了口气,暗自为康熙感到担忧。他知道这段无意间听到的对话对于康熙来说意义重大,恐怕会在他心中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月光如水,洒在两人的身影上,却照不进康熙那深邃而复杂的心海。夜色渐浓,帐篷外的冷风带着几分凄凉,康熙依旧静静地站立着,仿佛要将这一切的纷扰和纠葛都融入这无尽的黑暗之中。梁九功见状,小心翼翼地开口:“皇上,可还要去看望裕亲王?”
康熙转过身,目光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他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