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第八十四章安置次日,聚集在大盘堡外的饥民终于走了,数百饥民在寒风之中扶老携幼向北退去。

    管队官王炆镇为了妥善起见,还专门派总旗官贾洪雨带人一路“立送出境”,王炆镇自己则是在大盘堡吃了一顿酒宴后,高高兴兴的率部回了王家庄。

    此时刘衍带着陈勋、汪博、王越、许铭、苗绍、张义六名小旗官站在堡墙上,望着逐渐走远的数百饥民,心中很不是滋味。

    “赶上这样的世道,这样的灾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

    刘衍闭上了眼睛,自己已经尽全力留下了五十户、五百多人,加上买下的一百七十多个半大孩子,也保下了七百来人,算是进了一番心力了。

    “甲长,咱们回去开会吧。”

    陈勋看着刘衍带着悲怆的表情,轻声说着,刘衍睁开了眼睛点了点头,说道:“走吧,另外派人将酒坊、肥皂工坊、晒盐场、火器督造处的主事也都叫来,另外赵主事也要一并过来,今天咱们要开一个大会了。”

    “是。”

    总旗官厅内,刘衍坐在中间,左边是陈勋、汪博、王越、许铭、苗绍、张义这六名小旗官,右边则是王芸禾、陈江氏、谭晓大、楚韵非、赵民这五名主事。

    眼见人已到齐,刘衍便开始了议程。

    首先便是处置刘衍买下来的那一百七十多个孩子。

    “这些孩子大多是十五、六岁的孩子,男女各半,我准备让他们在堡内学手艺。”

    刘衍有着自己的计划,这一百七十多个孩子之中,有八十二女孩,刘衍将这些女孩分成两部分,分别安置在肥皂工坊和酒坊内。肥皂工坊和酒坊内的制曲手艺都需要心细,这些女孩的年纪正好,可以学到一门手艺,同时也可以补充两个工坊的人力。

    剩下的九十多个男孩,刘衍也是分为两批,一批在酒坊内负责蒸馏等工艺,剩下的安置在火器督造处学习手艺。

    刘衍分配好人手之后,便对谭晓大、王芸禾与陈江氏三人说道:“这些还都是孩子,到了各处工坊内,既要让他们干活,也要耐心交给他们本事,他们之中有可造之材的话,也要重点培养提拔起来,他们都是咱们大盘堡的未来啊!”

    “另外,这些虽然都是半大的孩子,可是也要发放薪酬,具体的金额就按照各工坊最低一等的薪酬发放,等到他们技术熟练之后,再酌情增加。”

    三人恭恭敬敬的领命。

    “对了,”

    刘衍又对赵民说道:“赵主事也有事要做了,这些孩子都是苦命人,我想着赵主事要是有时间的话,不妨在堡内开一处私塾,教那些孩子读书识字,所需的费用都由堡内支取。”

    赵民闻言顿时对刘衍肃然起敬,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事情,只见赵民起身行礼,恭敬的说道:“甲长眼光长远、宅心仁厚,此举对于那些饥民孩子来说,无异于脱胎重生,大人可谓是那些孩子的再生父母了,属下在这里,代这些孩子谢过大人!”

    刘衍笑着将赵民扶起来,说道:“我这也是心血来潮,具体的事情还要先生亲力亲为啊。”

    赵民正色说道:“此乃属下本份,自当竭尽而为!”

    接下来,便是那五十户饥民的安置了。

    刘衍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至于那五十户饥民,要尽快全部转为军户。”

    赵民抱拳领命。

    “现在军屯那边还缺少人手,晒盐场那边也是,我准备将这五十户军户分为两部分,三十户去军屯开荒,准备明年一同春耕。剩下的二十户到晒盐场劳作。”

    此时陈勋兼顾着军屯事务,于是便跟楚韵非一起抱拳领命。

    刘衍看着已经被累瘦两圈的陈勋,心中暗道:“有时间应该找一个专门负责屯田事务的人才了,嗯,找个时间去一趟王家庄好了。”

    此番收容下来的饥民算是安置完了,剩下的便是具体的实施了,这些都有几名主事负责,不需要刘衍再去操心。

    不过此次会议,刘衍还有一个议题,那就是扩编墩军各旗人马。

    现在大盘堡的人口已经达到将近四千人,这样的人口规模在整个夏河寨前千户所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仅次于千户所城,只不过繁华程度还比不上千户所城,堡内的商铺基本上没有几个,都是一些小门小户而已。

    所以刘衍也有扩编人马的人口基础,这次会议便要商议妥当,于是刘衍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样正好可以安置新来的饥民军户,以及楚韵非的一班手下。

    对于扩军的事情,陈勋、汪博、王越、许铭、苗绍、张义这六个小旗官最为兴奋,这就意味着六人手中的人马更多了。

    一旁的楚韵非也露出了羡慕的眼神,毕竟之前自己手下也有一帮人马,很是风光。不过现在楚韵非对于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那就是晒盐场的主事,安心晒盐赚钱就好,打打杀杀的事情还是让别人来吧。

    于是楚韵非首先站了出来,说道:“既然甲长要扩编人马,那属下之前的那七十多个兄弟都是好手,如果甲长不嫌弃的话,属下肯定甲长收留,整编入各旗之中!”

    刘衍大笑着说道:“好!现在楚主事已经是咱们大盘堡的一员,那些盐丁兄弟自然也是一样。”() ()

    随后刘衍便宣布新的军制,在原本旗的上面,增加一级建制,称之为哨。

    现在陈勋等六名小旗官率领的各旗扩编为哨,具体如下:

    原本队一级的建制统一为单一兵种,一队之中由一名队长、三名刀盾手、八名鸟铳手或长枪手组成,一队依旧是十二人的编制不变。

    旗一级的建制由原本的下辖三队墩军,扩编为下辖四队墩军,其中两队长枪手、两队鸟铳手。一旗的主官称为旗总,另外配属一名传令兵、一名旗手。由此一旗的兵力达到五十一人。

    在旗一级的建制之上便是哨了。

    每哨下辖三旗兵力,每哨的主官依旧是陈勋、王越、汪博、许铭、苗绍、张义这六个小旗官,刘衍给他们每人配属一队护卫、一队夜不收、五名鼓号手、五名传令兵,一哨的兵力为一百八十七人。

    如此,刘衍任命小旗官陈勋指挥前哨,小旗官王越指挥后哨,小旗官张义指挥左哨,小旗官汪博指挥右哨,小旗官苗绍指挥中哨,跟随刘衍行动。

    小旗官许铭原来指挥的夜不收旗全部分配到各哨去,然后刘衍在剩下的夜不收墩军基础上,将缺额补充上,组建骑兵哨。

    至此,大盘堡的墩军扩编之后便有六个哨的兵力,合计一千一百二十二人,在原本的兵力基础上直接增加了五倍。

    此时众人听完了刘衍的扩编计划,都是瞠目结舌,一个小小的屯堡竟然要组建一支千人大军,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这样的兵力已经超过夏河寨前千户所的驻屯兵马了!

    小旗官汪博小声嘀咕着:“甲长不会是被那上千饥民给刺激到了吧?”

    其余几人都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刘衍却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扩编所需的兵力,除了楚主事带来的七十多盐丁之外,还要从堡内的军户之中抽调,在半月之内补齐,然后立即开始训练。”

    “另外,大盘堡墩军的军饷标准也要提高,普通墩军每人每月三两军饷,队长每月三两五,旗总每月四两五,小旗官每月六两。夜不收将士的标准比同级的墩军高一级,每人每月三两五,夜不收队长每月四两五。”

    陈勋微微皱眉,说道:“甲长,如此咱们大盘堡就要抽出四分之一的人力组建兵马,堡内的青壮男丁几乎全都要抽调出来,这样一来明年的春耕人手肯定不足了。”

    赵民也担忧的说道:“如果按照甲长提出的新军饷标准,那咱们每个月光是军饷的开支就需要三千五百多两,这开支太大了!”

    旁边谭晓大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甲长的雄心壮志我等都明白,只是突然间扩编这么多人,要配备的兵备也是问题。现在咱们大盘堡内的长枪、刀盾和鸟铳差不多能够凑齐,可是铠甲的缺额却有很多,恐怕短时间内装备不齐。”

    小旗官许铭也跟着说道:“另外战马也是一样,要再增加几十匹战马,花费也是不小。”

    现在一匹战马每个月的支出基本相当于三名墩军的军饷还要等,需要十两多,一哨一百八十七匹战马,加上各哨内的传令兵也要骑马,加在一起就是三百多匹,先不说采购的费用,就光是每月养马的开支便又是三千多两银子!

    如此浩大的开支,即便大盘堡如今收入不菲,也是难以为继的,毕竟军屯和各处都要开支,盘子铺的太大了。

    于是刘衍思考了一下,说道:“军饷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必须要涨,没什么可讨论的。”

    “不过谭主事说的铠甲却是是问题,我看不如这样:优先给刀盾手和长枪手装备铠甲,鸟铳手延后,我也会想办法招募铁匠等人手的,如何?”

    谭晓大说道:“如此,那我火器督造处便没有意见了。”

    “至于战马的问题,各部的传令兵可以暂时不配备战马,先找一些善于奔跑者充当传令兵。等到咱们战马慢慢多了之后再给传令兵配备战马好了,这样一来只要给骑兵哨和各部夜不收装备战马就好了。”

    可是众人算了算,即便如此也至少需要两百六十匹战马,刘衍只好让小旗官许铭负责此事,这段时间不管多少钱,也要尽快将战马买齐。

    好在现在各处的卫所兵为了生存赚钱,很多人暗地里通过黑市出售战马,朝廷也是屡禁不止,刘衍才能搞到这么多的战马。

    当然也有很多“战马”其实只是驮马而已,不过刘衍也顾不得许多了,有就比没有好。

    最后刘衍说到了人力的问题。

    “六哨人马之中,除了骑兵哨必须脱产训练之外,其余的五哨人马可以轮流训练,每个月必须要保证两个哨是训练状态,具体如何轮换,你们几个小旗官自己商议。”

    陈勋想了想,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再动员些堡内的壮妇和上了年纪的男丁,应该可以凑出明年春耕的人手。”

    至于赵民提出的钱粮耗费巨大的问题,刘衍也没有办法,幸好现在大盘堡的各项生意都有很大的赚头,就先这样好了,短时间内刘衍还不用为银子发愁。

    刘衍这才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对谭晓大说道:“今日的会议就这样了,明日一早,我去火器督造处看看,人的事情谈完了,咱们要看一看装备的情况。”

章节目录

明末大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东仙轩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仙轩辕并收藏明末大军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