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在离开南京城的时候,专门召见了刘良佐和高杰。对于这两个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将领,刘衍的本心是不想重用的,高杰还好一些,刘良佐完全就是投靠满清的刽子手。
只不过此二人都是能征惯战的悍将,再加上如今也已经不会再有满清入关的惨剧了,所以刘衍也不想将二人逼迫走,那样二人多半是要落草为寇的,到时候就又是一番收拾。
于是刘衍在对二人,特别是刘良佐狠狠敲打了一番之后,便将二人派去了皇明演武堂,等到二人毕业之后,便安排一个驻防军营参将的职务,以观后效好了。
黄得功听了刘衍对二饶安排,道:“高杰此人还算可用,只是刘良佐早年杀良冒功之事没少干,如今却也得了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下官心中着实有些不舒服。”
刘衍也是叹息,自己心中又何尝舒服呢?
只是如今新政、军改之策正在全面铺开,别的不,单各地驻防军营参将的合适人选,国防部尚书田辉叙那边就已经愁的不行了,没有这么多合适的将领啊。
现在青州府的皇明演武堂已经几乎满编,都是从国防军各军中抽调的学员,为的就是培养驻防军各部的合格将领。
于是刘衍简单的了自己的无奈:“下太大,用人之处又太多,所以有时候朝廷也是无可奈何的,这一点黄将军要有所体谅。”
“不过黄将军也
可以放心,朝廷缺人,并不意味着会胡乱用人。凡是违反大明律、抗拒朝廷之人,本公都不会任用。刘良佐之前犯下的事情,本公也已经通知督察部立案了,将来刘良佐都要受到责罚的。”
黄得功抱拳道:“阁老公允,下官佩服。”
随后黄得功便向刘衍告辞,大军继续向北京的方向行进。
十月初,刘衍率部回到北京城。
而此时,裁撤南京朝廷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北京城内,崇祯帝对此非常震怒。
可是随后刘衍派人送来的大量证据,以及国防军将士运回京的数额巨大的钱粮,却熄灭了崇祯帝心中的怒火,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开始深思起来。
“大伴。”
“老仆在。”
“你大明的官,真的如此富有?刘衍每一次抄家拿人,都能抄出几千万两银子来!”
王承恩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下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的,要是将文武百官的钱财都收归国有,朝廷还不知道会富有到什么地步,连王承恩都不敢想象!
崇祯帝看了沉默不语的王承恩一眼,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随后道:“刘衍呢,他不是回京了吗,为何不入宫见朕?”
王承恩道:“老仆派人去问过,刘阁老是在忙于制定新策,是要增税,对官员和富人增税。现在恐怕在于财政部尚书岳明、商务部尚书宋公明商议此事。”
崇祯帝眉头紧锁,道:“看来,刘衍又要
捅马蜂窝了!”
与此同时,在内阁官署内,刘衍、岳明、宋公明三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财产税?”
宋公明和岳明对视一眼,二人心中都被刘衍的这个想法给吓住了。
这是要向全下的富人、官吏下刀子,谁会同意?
刘衍则是解释道:“这次去南京,让本公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的官吏几乎是十官九贪,如果本公一味的落实新政,那么别的不,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吏就要被拿下九成!”
“到时候谁去治理地方,谁去维护大明的正常运转?”
刘衍很是无奈的道:“本公也想一举将下的贪官全部罢免,可现实却不容这样,本公必须要面对现实:只要各地官吏支持新政,同意财政部核查财产,本公就认可他们现在的财产是正当合法的!”
这就是岳明、宋公明的震惊之处了。
刘衍此番要征收的财产税,就是要朝廷大大的官吏主动上报自己的财产,不管财产数额多少,是何种来源,只要在截止时间之前主动向朝廷申报的,在财政部联合国防军各部核查之后,都会向其征收一笔,总金额三成的财产税。
只要朝廷官吏交了这笔钱财,剩下的七成就是合法的。
当然,当这些官吏去世之后,其子女想要继承财产,还要再交一笔总金额三成的财产税,后代依此类推,就好像是汉武帝的推恩令一般,逐代削减那些官吏的财
产。
而且,一旦这些官吏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加倍搜刮百姓的话,也没有那么容易,只要新政在各地落实,督察部、刑部、公诉部在各地都设立了独立于各地官府的衙门,再加上军情部对内的监控,刘衍便有信心能够将贪腐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此时岳明道:“朝廷的那些官吏有机会将自己贪墨的钱财洗白,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向朝廷报备的,同时朝廷可以拿这些钱粮去赈济百姓、发展民生,也可以有效的安抚百姓,一举两得。”
“只是下官有个担心,那些官吏会不会怕朝廷秋后算账,所以一开始都会观望?”
刘衍点头道:“观望是一定会的,所以朝廷十五部的官吏要带头,京城官吏也要第一批完成报备,违令者革去官职!”() ()
“各地官吏见京官报备之后没事,便会争先恐后的向朝廷报备了。”
岳明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下官就将这些细则完善一下,形成一个题本,交内阁审议通过好了。”
“嗯。”
随后刘衍对宋公明道:“商人和地方的士绅、豪强也是如此,必须在限定期限内完成报备。不过报备之后并不需要缴纳财产的三成,只是在子嗣继承家产的时候,要向朝廷缴纳三成的财产税。”
“是。”
宋公明道:“关于商贾、士绅、豪强的细则,下官会详细拟定。”
随后刘衍又补充道:“不管是官员还是商
贾、士绅、豪强,缴纳财产税都是有一个金额限度,官员是家财五千两以下的不用缴纳财产税,商贾、士绅、豪强是家财五万两以下不用缴纳。”
“是。”
其实刘衍一开始是计划仿效后世的办法,采用阶梯扣税的细则,家财越多,累计缴纳的财产税就越高,家财越少,缴纳的比例就越低。
只是这样一来具体的操作就太过复杂了,以现在大明帝国的行政效率,以及廉洁程度来看,即便新政全面推行完毕,也无法将这套过于细化的财产税操作做好。
所以刘衍只好直接简化,不管财产多少,只要超过了征收限度,便一律是三成。
随后刘衍与岳明、宋公明带着财政部、商务部的官吏忙碌了几,为新政再填一条。
当刘衍拿着财产税征收的方略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崇祯帝正在翻看此前内阁上报的奏章。
“刘阁老坐吧。”
“谢陛下。”
崇祯帝放下手中的奏章,道:“目前新政已经在北直隶、山东、宣府、山西、河南、南直隶、四川全面铺开,各地的流民数量大大减少,朝廷的岁入也开始增加,这些都是刘阁老的功劳,朕是看在眼里的。”
刘衍谦逊了一番,然后便拿出了财产税的方略,道:“这便是臣联合财政部、商务部拟定的财产税方略,请陛下过目。”
崇祯帝看过之后,问道:“如此,朝廷可增收多少?”
刘衍道:“财产
税除了官员的首次报备的时候会收取一笔之外,剩下的时候只有官员、商贾等富人家业传承的时候才会收取,所以每年增收多少,确实不好统计。”
“不过臣估计,光是我大明上下官吏报备收取的金额,就绝不会少,经内阁估算,朝廷至少可收取白银三万万两!”
“多少!”
此时崇祯帝已经全完没有鳞王的风范,直接站了起来,大声叫嚷着。
王承恩也是瞪大了双眼,一副要吃饶样子。
其实这并不是刘衍在信口开河,按照吏部的底档,眼下大明先不地方,只是京城朝廷的官吏,就有八百八十二人,这些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吏,京城中八、九品等未入流的官吏,都还没有统计在内。
而地方上呢?
按照吏部的档案记载,账面上的文官数量为两千四百四十五人。加上各地的卫所兵将,这个数字恐怕要翻一倍。
如今在吏部账面上的大明文官武将至少有八千二百一十七人,以刘衍对大明官场的了解,这个数字肯定是有水分的,各地实际的官吏人数至少要再上浮三成,就按照一万一千人计算好了,这些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吏。
然后就是按照财产在五千两以下官吏占两成,侥幸蒙混过去的官吏占一成计算,以这几次抄家的经验来看,大明官吏家中有十几万两银子是“标配”,只多不少,暂且按照十五万两计算好了。
如此算下来,三成
的财产税,朝廷便可以收取至少三亿四千六百五十万两!
一开始刘衍听到内阁计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大明竟然有这么多的银子?
可是转念一想,自从大明隆庆开关之后,大明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手工品就畅销海外,哪怕后来朝廷再度禁海,可是民间走私、朝廷官营的海外贸易始终没有断绝。
可以自从隆庆开关之后,大明的对外贸易就一直是贸易顺差。按照史料记载,到了启、崇祯两朝的时候,甚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流入了大明!
只是这些数额巨大的白银都流进了官商集团,装进了豪强、士绅的荷包里,大明朝廷并没有分到多少利益,这也间接造成了明末朝廷的财政困境。
所以大明并不是没钱,相反还非常的富有,富有得超出刘衍的想象,在大明官商集团的钱库里,至少有几亿、甚至是几十亿白银,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于是面对崇祯帝和王承恩的惊诧,刘衍道:“陛下没听错,是至少三万万两白银!只要财产税连同新政推行下去,今后至少十年之内,朝廷都不会再为钱粮而困顿了。”
崇祯帝听完之后颓然的坐下,然后咬着牙愤恨的道:“朕准奏了!刘阁老就放手去干,替朕,将他们贪去的银子拿回来!”
只不过此二人都是能征惯战的悍将,再加上如今也已经不会再有满清入关的惨剧了,所以刘衍也不想将二人逼迫走,那样二人多半是要落草为寇的,到时候就又是一番收拾。
于是刘衍在对二人,特别是刘良佐狠狠敲打了一番之后,便将二人派去了皇明演武堂,等到二人毕业之后,便安排一个驻防军营参将的职务,以观后效好了。
黄得功听了刘衍对二饶安排,道:“高杰此人还算可用,只是刘良佐早年杀良冒功之事没少干,如今却也得了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下官心中着实有些不舒服。”
刘衍也是叹息,自己心中又何尝舒服呢?
只是如今新政、军改之策正在全面铺开,别的不,单各地驻防军营参将的合适人选,国防部尚书田辉叙那边就已经愁的不行了,没有这么多合适的将领啊。
现在青州府的皇明演武堂已经几乎满编,都是从国防军各军中抽调的学员,为的就是培养驻防军各部的合格将领。
于是刘衍简单的了自己的无奈:“下太大,用人之处又太多,所以有时候朝廷也是无可奈何的,这一点黄将军要有所体谅。”
“不过黄将军也
可以放心,朝廷缺人,并不意味着会胡乱用人。凡是违反大明律、抗拒朝廷之人,本公都不会任用。刘良佐之前犯下的事情,本公也已经通知督察部立案了,将来刘良佐都要受到责罚的。”
黄得功抱拳道:“阁老公允,下官佩服。”
随后黄得功便向刘衍告辞,大军继续向北京的方向行进。
十月初,刘衍率部回到北京城。
而此时,裁撤南京朝廷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北京城内,崇祯帝对此非常震怒。
可是随后刘衍派人送来的大量证据,以及国防军将士运回京的数额巨大的钱粮,却熄灭了崇祯帝心中的怒火,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开始深思起来。
“大伴。”
“老仆在。”
“你大明的官,真的如此富有?刘衍每一次抄家拿人,都能抄出几千万两银子来!”
王承恩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下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的,要是将文武百官的钱财都收归国有,朝廷还不知道会富有到什么地步,连王承恩都不敢想象!
崇祯帝看了沉默不语的王承恩一眼,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随后道:“刘衍呢,他不是回京了吗,为何不入宫见朕?”
王承恩道:“老仆派人去问过,刘阁老是在忙于制定新策,是要增税,对官员和富人增税。现在恐怕在于财政部尚书岳明、商务部尚书宋公明商议此事。”
崇祯帝眉头紧锁,道:“看来,刘衍又要
捅马蜂窝了!”
与此同时,在内阁官署内,刘衍、岳明、宋公明三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财产税?”
宋公明和岳明对视一眼,二人心中都被刘衍的这个想法给吓住了。
这是要向全下的富人、官吏下刀子,谁会同意?
刘衍则是解释道:“这次去南京,让本公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的官吏几乎是十官九贪,如果本公一味的落实新政,那么别的不,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吏就要被拿下九成!”
“到时候谁去治理地方,谁去维护大明的正常运转?”
刘衍很是无奈的道:“本公也想一举将下的贪官全部罢免,可现实却不容这样,本公必须要面对现实:只要各地官吏支持新政,同意财政部核查财产,本公就认可他们现在的财产是正当合法的!”
这就是岳明、宋公明的震惊之处了。
刘衍此番要征收的财产税,就是要朝廷大大的官吏主动上报自己的财产,不管财产数额多少,是何种来源,只要在截止时间之前主动向朝廷申报的,在财政部联合国防军各部核查之后,都会向其征收一笔,总金额三成的财产税。
只要朝廷官吏交了这笔钱财,剩下的七成就是合法的。
当然,当这些官吏去世之后,其子女想要继承财产,还要再交一笔总金额三成的财产税,后代依此类推,就好像是汉武帝的推恩令一般,逐代削减那些官吏的财
产。
而且,一旦这些官吏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加倍搜刮百姓的话,也没有那么容易,只要新政在各地落实,督察部、刑部、公诉部在各地都设立了独立于各地官府的衙门,再加上军情部对内的监控,刘衍便有信心能够将贪腐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此时岳明道:“朝廷的那些官吏有机会将自己贪墨的钱财洗白,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向朝廷报备的,同时朝廷可以拿这些钱粮去赈济百姓、发展民生,也可以有效的安抚百姓,一举两得。”
“只是下官有个担心,那些官吏会不会怕朝廷秋后算账,所以一开始都会观望?”
刘衍点头道:“观望是一定会的,所以朝廷十五部的官吏要带头,京城官吏也要第一批完成报备,违令者革去官职!”() ()
“各地官吏见京官报备之后没事,便会争先恐后的向朝廷报备了。”
岳明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下官就将这些细则完善一下,形成一个题本,交内阁审议通过好了。”
“嗯。”
随后刘衍对宋公明道:“商人和地方的士绅、豪强也是如此,必须在限定期限内完成报备。不过报备之后并不需要缴纳财产的三成,只是在子嗣继承家产的时候,要向朝廷缴纳三成的财产税。”
“是。”
宋公明道:“关于商贾、士绅、豪强的细则,下官会详细拟定。”
随后刘衍又补充道:“不管是官员还是商
贾、士绅、豪强,缴纳财产税都是有一个金额限度,官员是家财五千两以下的不用缴纳财产税,商贾、士绅、豪强是家财五万两以下不用缴纳。”
“是。”
其实刘衍一开始是计划仿效后世的办法,采用阶梯扣税的细则,家财越多,累计缴纳的财产税就越高,家财越少,缴纳的比例就越低。
只是这样一来具体的操作就太过复杂了,以现在大明帝国的行政效率,以及廉洁程度来看,即便新政全面推行完毕,也无法将这套过于细化的财产税操作做好。
所以刘衍只好直接简化,不管财产多少,只要超过了征收限度,便一律是三成。
随后刘衍与岳明、宋公明带着财政部、商务部的官吏忙碌了几,为新政再填一条。
当刘衍拿着财产税征收的方略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崇祯帝正在翻看此前内阁上报的奏章。
“刘阁老坐吧。”
“谢陛下。”
崇祯帝放下手中的奏章,道:“目前新政已经在北直隶、山东、宣府、山西、河南、南直隶、四川全面铺开,各地的流民数量大大减少,朝廷的岁入也开始增加,这些都是刘阁老的功劳,朕是看在眼里的。”
刘衍谦逊了一番,然后便拿出了财产税的方略,道:“这便是臣联合财政部、商务部拟定的财产税方略,请陛下过目。”
崇祯帝看过之后,问道:“如此,朝廷可增收多少?”
刘衍道:“财产
税除了官员的首次报备的时候会收取一笔之外,剩下的时候只有官员、商贾等富人家业传承的时候才会收取,所以每年增收多少,确实不好统计。”
“不过臣估计,光是我大明上下官吏报备收取的金额,就绝不会少,经内阁估算,朝廷至少可收取白银三万万两!”
“多少!”
此时崇祯帝已经全完没有鳞王的风范,直接站了起来,大声叫嚷着。
王承恩也是瞪大了双眼,一副要吃饶样子。
其实这并不是刘衍在信口开河,按照吏部的底档,眼下大明先不地方,只是京城朝廷的官吏,就有八百八十二人,这些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吏,京城中八、九品等未入流的官吏,都还没有统计在内。
而地方上呢?
按照吏部的档案记载,账面上的文官数量为两千四百四十五人。加上各地的卫所兵将,这个数字恐怕要翻一倍。
如今在吏部账面上的大明文官武将至少有八千二百一十七人,以刘衍对大明官场的了解,这个数字肯定是有水分的,各地实际的官吏人数至少要再上浮三成,就按照一万一千人计算好了,这些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吏。
然后就是按照财产在五千两以下官吏占两成,侥幸蒙混过去的官吏占一成计算,以这几次抄家的经验来看,大明官吏家中有十几万两银子是“标配”,只多不少,暂且按照十五万两计算好了。
如此算下来,三成
的财产税,朝廷便可以收取至少三亿四千六百五十万两!
一开始刘衍听到内阁计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大明竟然有这么多的银子?
可是转念一想,自从大明隆庆开关之后,大明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手工品就畅销海外,哪怕后来朝廷再度禁海,可是民间走私、朝廷官营的海外贸易始终没有断绝。
可以自从隆庆开关之后,大明的对外贸易就一直是贸易顺差。按照史料记载,到了启、崇祯两朝的时候,甚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流入了大明!
只是这些数额巨大的白银都流进了官商集团,装进了豪强、士绅的荷包里,大明朝廷并没有分到多少利益,这也间接造成了明末朝廷的财政困境。
所以大明并不是没钱,相反还非常的富有,富有得超出刘衍的想象,在大明官商集团的钱库里,至少有几亿、甚至是几十亿白银,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于是面对崇祯帝和王承恩的惊诧,刘衍道:“陛下没听错,是至少三万万两白银!只要财产税连同新政推行下去,今后至少十年之内,朝廷都不会再为钱粮而困顿了。”
崇祯帝听完之后颓然的坐下,然后咬着牙愤恨的道:“朕准奏了!刘阁老就放手去干,替朕,将他们贪去的银子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