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澄潭见清浅来了,先是低头窃喜,又自然地接过她递过来的大衣穿戴齐整。
水清浅看他穿好,溜眼检查一遍,发现大衣的帽子反了,便绕到身后帮澄潭理正。
沈澄潭乖乖地立在原地,等水清浅收拾好衣服后,笑着对她说道:“屋里怪闷的,不如咱们在外面背背诗吧,别辜负了这难得的月色,不如就说有关月的诗句,我说上一句,你接下一句,两句之中有一句是带“月”即可,谁对不上来就算输。”
水清浅虽不善记诗,只是别的地方倒也没什么可玩的,便答应了沈澄潭的邀约。
见水清浅同意,沈澄潭开心地看着她痴痴地笑。
此时,水清浅见他又复了往日活泼,庆幸他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暗自舒了一口气,心中烦闷亦随之消逝。
就这样,两人虽不提一字却尽释前嫌,开始对诗。
首听得沈澄潭道:“若非群玉山头见。”说完对着水清浅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水清浅不紧不慢地说道:“会向瑶台月下逢。”
沈澄潭笑道:“该你了。”
水清浅想了想道:“月出惊山鸟。”
沈澄潭脱口而出:“时鸣春涧中。”又紧接着道:“雁引愁心去。”
水清浅轻松接道:“山衔好月来。”说完顿了一下道:“深林人不知。”
沈澄潭笑道:“明月来相照。”紧跟着说了句:“月下飞天镜。”
水清浅忙接到:“云生结海楼。”又续了一句:“明月松间照。”
沈澄潭不假思索地道:“清泉石上流。”又道:“峨眉山月半轮秋。”
水清浅迟疑一下,笑道:“影入平羌江水流。”又说了句:“月从断山口”后,吐了口气小声说好险。
沈澄潭信口道:“遥吐柴门端”,然后续:“只今惟有西江月。”
水清浅仔细想了想,小心地对道:“曾照,曾照吴王宫里人。”差点接不起来,她不由地抱怨道:“怎么净是李白的诗,我从小没背几首。”然后,憋住笑羞赧地道:“举头望明月。”
沈澄潭惊得瞪大眼睛,挑眉嫌弃地接了句:“低头思故乡”,后道:“罢,给你句不是李白的诗”,忽然意味深长看了她一眼,道:“海上月是天上月。”
水清浅被他灼热的目光烧得不敢直视,头扭向别处道:“眼前人是心上人。”
沈澄潭低头一笑,道:“没听清你说的什么?”
水清浅提高了音量道:“眼前人是心上人。”
不等水清浅出下句,沈澄潭就坏笑着接道:“多谢不弃。”
水清浅这才听出他是故意捉弄自己,也不管对错抽身就走。
沈澄潭忙一把拉住水清浅的胳膊,请求道:“是我错了!不该好了伤疤忘了疼。”
见水清浅仍不理,沈澄潭不放手继续道:“那就看在给你借书的份上,别生气了。”又难为情地说:“您大人大量,饶了我好吧?”
话音刚落,就听得有人高声语:“谁是谁的心上人,谁又要饶了谁呀?”
惊得两人循声望去,只见江映雪拾级而上,正眼瞧着两人笑。
水清浅听了这话越发脸红耳赤,自觉解释不清,忙掷了澄潭的手,不理江映雪一言不发下楼去了。
江映雪见水清浅真生气了,点了点沈澄潭,撇着嘴笑叹道:“你呀你,又把她惹了,我去看看。”
说着下楼找水清浅,小男孩抬头望着沈澄潭,失望地道:“哥哥,姐姐怎么走了?这不怪我哦。”
沈澄潭蹲下来,无奈地道:“没事,哥哥继续给你讲故事。”
话音刚落,一眼瞥见楼下的水清浅拉着江映雪出了门到外面溜达去了,心内不由地怅怅然。
他不知道老天为何使她每每牵引他,却又令她次次决然而去,连一丝让他靠近机会都不给。
对他绞尽脑汁曲线救国的试探,她总不能意会,不是刚好没听见,就是错解成友谊。
他更不敢直抒胸臆,最怕连朋友都做不成,只是这遥遥相望何时是个头,这深深思恋何日说出口。
冥冥中,她好像又隐隐记挂着他:漫不经心归劝他戒烟,时不时提醒添衣保暖,记得住他的忌口,偶尔的四目相对……
他如数家珍地回忆有她的点点滴滴,以给自己一些勇气,却总在她一次次冷漠转身后,痛苦地将这近无影踪的美好归零。
正想着,李林看到沈澄潭拿着吉他,就到屋里叫出许多人,冲他喊了句:“澄潭都知道你唱歌厉害,给咱们点福利,随意唱些歌吧。”
盛情难却,沈澄潭望着没有水清浅的听众群,失落、困顿、压抑、思念喷薄而出。
此时,他不再纠结自己的歌声她是否能听见,是否愿意听见,是否听得明白,是否愿意听明白。
他现在急切需要释放!释放那已经无法遏制的如潮水般的爱恋!
在这如水一般的夜里,在这朦胧的月色里,不管这里有多少人,也不管这些人会不会洞悉他刻意隐藏的情义。
他温柔地深情地站在人前,满怀惆怅地唱起了李健版的《在水一方》。
沉浸其中的沈澄潭已经分不清是在歌唱还是倾诉,那佳人的清丽娴雅,他描摹得动人心弦;那欲说还休的思念,他刻画得细腻深沉;那求而不得的遗憾、无奈,他唱得婉转忧郁;那迎难而上的执着,他表达得坚定决然。
人们被他轻盈的飘渺的歌声攫取了灵魂,久久遗失在他营造的哀婉凄迷里,无力以进,无心可退;欢喜着他的欢喜,泪目着他的泪目。
一曲唱罢,歌声停止许久后,听众才缓过神来,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人们无不佩服这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拿捏这首曲子的功力,纷纷赞叹俊逸洒落的他,若不是有着与原唱同样温文尔雅的气质,断不能近乎完美地将这首歌情境再现。
当大家期望他再唱一首的时候,他婉言相拒,护送了小男孩回屋,放下吉他出门去寻水清浅、江映雪了。
走出客栈的沈澄潭,心情比之前畅快许多,这与大家对他的赞美无关,是从小习得的爱好给了他精神上最熨帖的慰藉。
许多时候,无法言说的情绪往往在唱歌或者写作后一泻千里,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此时的他独自一人走在乡间小路上,草木萧萧,落叶沙沙,月光随意地洒在他身上,星星朝他调皮地眨着眼睛。
夜晚的乡村静谧安然,他可以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呼吸、心跳,一种久违的自在放松,让他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走了一段路,未能见到水清浅和江映雪的身影,不由地担心起来。
远处传来一阵犬吠声,隐隐听到江映雪带着颤抖的哭喊声,他忙向前跑去。
在村口处,他见水清浅和江映雪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几只狗正摇着尾巴,肆无忌惮地朝她们狂吠。
水清浅一脸惊恐,江映雪在身后抱着她,吓得浑身颤抖,几乎要哭出来。
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砖朝那几只狗挥舞着。那家养的狗多半欺软怕硬,刚还十分蛮横,此时见有人不怕它们,手里还拿着武器,佯装叫了两声,扭头跑了。
水清浅和江映雪忙跑到他这边,捂着胸口说他来得真及时。
他对着两人生气地说道:“你们胆子太大,大晚上两个女孩子就不怕有危险。”
江映雪埋怨地说道:“都怪水清浅非要去看什么寒塘月影,体验什么残荷听雨。”
沈澄潭哭笑不得望了水清浅一眼,无奈地道:“今晚又没雨,你怎么听?”
水清浅见他真生了气,小声委屈地说道:“实在是这里的月色太美了。”
沈澄潭见她先前受了惊吓,现在又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低头内疚,不忍再责备她。
深秋的山村,总有些凉意,一阵微风吹过,江映雪打了个喷嚏,她摆手说道:“魂都吓出来了,哪怕你们有登天摘月的本事,我也不奉陪了。”
说着,便往回走,沈澄潭和水清浅也跟着她回了客栈。
送江映雪进了门,沈澄潭鼓起勇气对水清浅说道:“要不我陪你去外面转转。”
说完热切地望着水清浅,水清浅却不敢回望他,慌乱避过他眼神,低头道:“不了,天凉咱们都早点休息吧。”
说完正要进屋内,又回身对他嘱咐道:“晚上冷得很,记得把大衣盖上。”
水清浅进了屋,沈澄潭在外面丢魂失魄地站了一会,也进屋去了。
洗漱完,水清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沈澄潭哀怨神情、热切的目光,她很想不去想,却挥之不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温文尔雅、深情款款常常牵绊住她。
她开始在意他的言谈举止,因他的开心而莫名高兴,为他的落寞而怅然若失。
她害怕遇上他如火的目光,却在四目相对时心生欢喜。
她怕靠得太近跌入有他的情网,又恐冷落惹他寂寥伤心,所以总是若即若离。
她倍感困顿,为排遣内心的伤感、惆怅,去村头池塘散心,因此遇了险,偏偏是他替她解了围。
隐隐地,她自觉是不能喜欢上他的,除了不能言明的原因外,自己相貌一般、才气全无,拿什么留住他,即使现在他一往情深,谁能保住以后呢?
况她欣赏的谦逊和善、进退有度,何尝不是他从小所受羁束的结果,自己不是江映雪,不适合高调的生活,真实自由才是她想要的。
想到这里,水清浅终于有了困意,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着了。
澄潭因清浅进屋前的关心将近日烦闷尽释,加上舟车劳顿,兼得山屋清畅静谧,所以这一夜睡得格外酣甜。
水清浅看他穿好,溜眼检查一遍,发现大衣的帽子反了,便绕到身后帮澄潭理正。
沈澄潭乖乖地立在原地,等水清浅收拾好衣服后,笑着对她说道:“屋里怪闷的,不如咱们在外面背背诗吧,别辜负了这难得的月色,不如就说有关月的诗句,我说上一句,你接下一句,两句之中有一句是带“月”即可,谁对不上来就算输。”
水清浅虽不善记诗,只是别的地方倒也没什么可玩的,便答应了沈澄潭的邀约。
见水清浅同意,沈澄潭开心地看着她痴痴地笑。
此时,水清浅见他又复了往日活泼,庆幸他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暗自舒了一口气,心中烦闷亦随之消逝。
就这样,两人虽不提一字却尽释前嫌,开始对诗。
首听得沈澄潭道:“若非群玉山头见。”说完对着水清浅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水清浅不紧不慢地说道:“会向瑶台月下逢。”
沈澄潭笑道:“该你了。”
水清浅想了想道:“月出惊山鸟。”
沈澄潭脱口而出:“时鸣春涧中。”又紧接着道:“雁引愁心去。”
水清浅轻松接道:“山衔好月来。”说完顿了一下道:“深林人不知。”
沈澄潭笑道:“明月来相照。”紧跟着说了句:“月下飞天镜。”
水清浅忙接到:“云生结海楼。”又续了一句:“明月松间照。”
沈澄潭不假思索地道:“清泉石上流。”又道:“峨眉山月半轮秋。”
水清浅迟疑一下,笑道:“影入平羌江水流。”又说了句:“月从断山口”后,吐了口气小声说好险。
沈澄潭信口道:“遥吐柴门端”,然后续:“只今惟有西江月。”
水清浅仔细想了想,小心地对道:“曾照,曾照吴王宫里人。”差点接不起来,她不由地抱怨道:“怎么净是李白的诗,我从小没背几首。”然后,憋住笑羞赧地道:“举头望明月。”
沈澄潭惊得瞪大眼睛,挑眉嫌弃地接了句:“低头思故乡”,后道:“罢,给你句不是李白的诗”,忽然意味深长看了她一眼,道:“海上月是天上月。”
水清浅被他灼热的目光烧得不敢直视,头扭向别处道:“眼前人是心上人。”
沈澄潭低头一笑,道:“没听清你说的什么?”
水清浅提高了音量道:“眼前人是心上人。”
不等水清浅出下句,沈澄潭就坏笑着接道:“多谢不弃。”
水清浅这才听出他是故意捉弄自己,也不管对错抽身就走。
沈澄潭忙一把拉住水清浅的胳膊,请求道:“是我错了!不该好了伤疤忘了疼。”
见水清浅仍不理,沈澄潭不放手继续道:“那就看在给你借书的份上,别生气了。”又难为情地说:“您大人大量,饶了我好吧?”
话音刚落,就听得有人高声语:“谁是谁的心上人,谁又要饶了谁呀?”
惊得两人循声望去,只见江映雪拾级而上,正眼瞧着两人笑。
水清浅听了这话越发脸红耳赤,自觉解释不清,忙掷了澄潭的手,不理江映雪一言不发下楼去了。
江映雪见水清浅真生气了,点了点沈澄潭,撇着嘴笑叹道:“你呀你,又把她惹了,我去看看。”
说着下楼找水清浅,小男孩抬头望着沈澄潭,失望地道:“哥哥,姐姐怎么走了?这不怪我哦。”
沈澄潭蹲下来,无奈地道:“没事,哥哥继续给你讲故事。”
话音刚落,一眼瞥见楼下的水清浅拉着江映雪出了门到外面溜达去了,心内不由地怅怅然。
他不知道老天为何使她每每牵引他,却又令她次次决然而去,连一丝让他靠近机会都不给。
对他绞尽脑汁曲线救国的试探,她总不能意会,不是刚好没听见,就是错解成友谊。
他更不敢直抒胸臆,最怕连朋友都做不成,只是这遥遥相望何时是个头,这深深思恋何日说出口。
冥冥中,她好像又隐隐记挂着他:漫不经心归劝他戒烟,时不时提醒添衣保暖,记得住他的忌口,偶尔的四目相对……
他如数家珍地回忆有她的点点滴滴,以给自己一些勇气,却总在她一次次冷漠转身后,痛苦地将这近无影踪的美好归零。
正想着,李林看到沈澄潭拿着吉他,就到屋里叫出许多人,冲他喊了句:“澄潭都知道你唱歌厉害,给咱们点福利,随意唱些歌吧。”
盛情难却,沈澄潭望着没有水清浅的听众群,失落、困顿、压抑、思念喷薄而出。
此时,他不再纠结自己的歌声她是否能听见,是否愿意听见,是否听得明白,是否愿意听明白。
他现在急切需要释放!释放那已经无法遏制的如潮水般的爱恋!
在这如水一般的夜里,在这朦胧的月色里,不管这里有多少人,也不管这些人会不会洞悉他刻意隐藏的情义。
他温柔地深情地站在人前,满怀惆怅地唱起了李健版的《在水一方》。
沉浸其中的沈澄潭已经分不清是在歌唱还是倾诉,那佳人的清丽娴雅,他描摹得动人心弦;那欲说还休的思念,他刻画得细腻深沉;那求而不得的遗憾、无奈,他唱得婉转忧郁;那迎难而上的执着,他表达得坚定决然。
人们被他轻盈的飘渺的歌声攫取了灵魂,久久遗失在他营造的哀婉凄迷里,无力以进,无心可退;欢喜着他的欢喜,泪目着他的泪目。
一曲唱罢,歌声停止许久后,听众才缓过神来,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人们无不佩服这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拿捏这首曲子的功力,纷纷赞叹俊逸洒落的他,若不是有着与原唱同样温文尔雅的气质,断不能近乎完美地将这首歌情境再现。
当大家期望他再唱一首的时候,他婉言相拒,护送了小男孩回屋,放下吉他出门去寻水清浅、江映雪了。
走出客栈的沈澄潭,心情比之前畅快许多,这与大家对他的赞美无关,是从小习得的爱好给了他精神上最熨帖的慰藉。
许多时候,无法言说的情绪往往在唱歌或者写作后一泻千里,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此时的他独自一人走在乡间小路上,草木萧萧,落叶沙沙,月光随意地洒在他身上,星星朝他调皮地眨着眼睛。
夜晚的乡村静谧安然,他可以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呼吸、心跳,一种久违的自在放松,让他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走了一段路,未能见到水清浅和江映雪的身影,不由地担心起来。
远处传来一阵犬吠声,隐隐听到江映雪带着颤抖的哭喊声,他忙向前跑去。
在村口处,他见水清浅和江映雪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几只狗正摇着尾巴,肆无忌惮地朝她们狂吠。
水清浅一脸惊恐,江映雪在身后抱着她,吓得浑身颤抖,几乎要哭出来。
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砖朝那几只狗挥舞着。那家养的狗多半欺软怕硬,刚还十分蛮横,此时见有人不怕它们,手里还拿着武器,佯装叫了两声,扭头跑了。
水清浅和江映雪忙跑到他这边,捂着胸口说他来得真及时。
他对着两人生气地说道:“你们胆子太大,大晚上两个女孩子就不怕有危险。”
江映雪埋怨地说道:“都怪水清浅非要去看什么寒塘月影,体验什么残荷听雨。”
沈澄潭哭笑不得望了水清浅一眼,无奈地道:“今晚又没雨,你怎么听?”
水清浅见他真生了气,小声委屈地说道:“实在是这里的月色太美了。”
沈澄潭见她先前受了惊吓,现在又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低头内疚,不忍再责备她。
深秋的山村,总有些凉意,一阵微风吹过,江映雪打了个喷嚏,她摆手说道:“魂都吓出来了,哪怕你们有登天摘月的本事,我也不奉陪了。”
说着,便往回走,沈澄潭和水清浅也跟着她回了客栈。
送江映雪进了门,沈澄潭鼓起勇气对水清浅说道:“要不我陪你去外面转转。”
说完热切地望着水清浅,水清浅却不敢回望他,慌乱避过他眼神,低头道:“不了,天凉咱们都早点休息吧。”
说完正要进屋内,又回身对他嘱咐道:“晚上冷得很,记得把大衣盖上。”
水清浅进了屋,沈澄潭在外面丢魂失魄地站了一会,也进屋去了。
洗漱完,水清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沈澄潭哀怨神情、热切的目光,她很想不去想,却挥之不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温文尔雅、深情款款常常牵绊住她。
她开始在意他的言谈举止,因他的开心而莫名高兴,为他的落寞而怅然若失。
她害怕遇上他如火的目光,却在四目相对时心生欢喜。
她怕靠得太近跌入有他的情网,又恐冷落惹他寂寥伤心,所以总是若即若离。
她倍感困顿,为排遣内心的伤感、惆怅,去村头池塘散心,因此遇了险,偏偏是他替她解了围。
隐隐地,她自觉是不能喜欢上他的,除了不能言明的原因外,自己相貌一般、才气全无,拿什么留住他,即使现在他一往情深,谁能保住以后呢?
况她欣赏的谦逊和善、进退有度,何尝不是他从小所受羁束的结果,自己不是江映雪,不适合高调的生活,真实自由才是她想要的。
想到这里,水清浅终于有了困意,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着了。
澄潭因清浅进屋前的关心将近日烦闷尽释,加上舟车劳顿,兼得山屋清畅静谧,所以这一夜睡得格外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