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作为本地人,对故乡的美景如数家珍,恨不得全部呈现给大家,只是两天时间有所不及,再三甄选取了最为经典的四个景点介绍给挚爱好友和恋人。

    现已去完了一个,所有人均大呼没白来,清浅在确认并非有意恭维后,心安许多,她生怕未能将家乡一二尽详。

    第二个景点是离牡丹园不远的白马寺,有帝国禅音之美誉。

    清浅他们是唯物主义者,到此地自然不为求神拜佛,而要领略历史,观摩古建筑。

    相对于牡丹园的热烈外显,白马寺则静穆深远。

    但这并不意味着白马寺人烟稀少,相反作为佛经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方寺院,至今香火还很兴旺。

    几个人站在精巧有致的正门前,望着匾额上白马寺三个字,仿佛回到了古代。

    知时节的细雨绣花针般轻轻落下,交织在头发上、衣服上、地面上,空气里有种清泉的润朗,让人忍不住猛吸几口。

    心随着脚步进入寺内,红墙灰瓦的古建筑、列排两侧的苍松翠柏,腾空缭绕的烟雾,虔诚膜拜的信徒,闲庭信步的僧人,都浓缩在画卷一般的景色里,浑然天成又洒落自然。

    中国的寺庙成千上万,各不相同,白马寺也不例外。

    进入大殿,清浅用电子导游给大家介绍,一旁的苏荷听得津津有味。

    之后她指着房顶赞叹道:“这屋顶太漂亮了,真是雕梁画栋。”

    清浅笑道:“确实,咱们的古建筑大都雕梁画栋,可结构却不尽相同,像这个庙就是抬梁式的,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是穿斗式的。”

    “哇塞,怎么看出来的?”华轩好奇地问道。

    “因为这个庙是有梁,穿斗式是没有梁的。”清浅道。

    “什么是梁呀?”苏荷问。

    “咱们先说进深,就不难理解了檩和梁了。”清浅指了指门道:“与门开方向相反的就是进深,古建筑按进深方向立柱,在与进深平行方向放置梁,垂直方向放置檩,又被称作栋,刚苏荷说的雕梁画栋就是在梁和檩上作画。”

    “哦,那我明白了,这是檩。”华轩指着欠在两个柱子上的横向木条道。

    “这是枋。”澄潭插了句道。

    “澄潭说的对,这个可不是檩,首先它只是起到勾接各个柱子的作用,基本不承重;其次形式上看它比檩要轻薄;再次它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这个叫枋。”清浅道。

    “清浅,屋檐下方的雕花也十分漂亮,是什么?”青云望着交错垒叠起来木头问道。

    “它可不叫雕花,这叫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兼有美学和力学价值哦。”清浅认真地纠正青云。

    “赶紧给我们讲讲吧。”青云追着清浅问。

    “我也只能说个大概。”清浅道,说着眼神望向澄潭求助,刚听到他纠正华轩,便知他懂的不比自己少。

    “那总比我们睁眼瞎好吧。”马晓军请求道,他没想到一个文科生竟对建筑构造了解这么多,有些敬佩清浅的博闻强识。

    清浅并不是奇货可居不愿意讲,只是怕说错了误导大家。

    “你先讲,如有遗漏我补充一二。”澄潭会意,笑着对清浅道。

    “好,大家随我出去。”清浅将大家领至屋外,指着屋檐下的一组木质构件道:“这个就叫斗拱,是由斗和拱构成的。”

    “说的跟绕口令似的。”苏荷嘻嘻笑道。

    “这个坐在柱子上的就是栌斗,它是十字开口,在它上面安置的是与进深方面垂直的泥道拱,泥道拱上放华拱,华拱向外出跳,拱端覆散斗和交互斗,斗上在架华拱,华拱上加了撩檐枋,再叠梁。”清浅小心翼翼数着一个个构件道。

    “妈呀,好复杂。”苏荷听完头都大了,以为就是一个完整木结构,听完介绍才知道是由小组件拼搭而成,古人的智慧真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应该是宋之前的斗拱,比较朴实无华,明清时期的斗拱就复杂的多,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等级越高,斗拱越复杂,比如有的斗拱会在第一跳的华拱上加泥道慢拱,慢拱上垒第二跳的华拱,在此华拱上加散斗和交互斗,叠内檐令拱,放内檐耍头,再叠柱头坊,然后依次放散斗、齐心斗、内檐罗汉枋、下昂、齐昂交互斗、外檐耍头、外檐散斗、撩檐枋、称方头、梁、檐檩、椽条。”澄潭一口气说完。

    “好嘴子呀澄潭,这一通讲跟报菜名似的。”华轩笑着问道:“你怎么记住的?”

    “童子功呗,小时候玩的积木就有这些,外公顺道讲给我,慢慢就记住了。”澄潭不以为意地道。

    “我可记不住这些,要是吃的还可能勉强记住。”苏荷撑不住笑道:“到现在也没有吃到叠花酥呢。”

    “赶紧去逛剩下的外国寺庙,然后就可以出去买了。”清浅道。

    苏荷拉起清浅要往泰国寺庙走去,清浅说自己去过很多次了不想去,澄潭对外国寺庙不甚喜欢也说不去,苏荷听此好像失魂一样非缠着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跟着。

    青云拖过苏荷笑道:“外国的寺庙咱们看看景就行了,门前都有文字介绍,况且还有电子导游解说,不用两个大学问家跟着。”

    苏荷听此觉得也还合理,所以与马晓军、华轩、青云一同前往外国寺院瞻仰。

    剩下清浅和澄潭站在古建筑旁流连忘返,此时蒙蒙细雨如烟似雾笼罩两人化不开晕不散。

    “你又精进许多。”澄潭赞叹道。

    “什么?”清浅问。

    “对古代建筑知识的了解呀。记得天坛的时候你便说偏爱古建筑,好像前世恋爱过,一见就怦然心动,今日介绍足见私下是用了许多心的。”澄潭道。

    “我全靠自学,去图书馆查资料,用电脑看相关的视频,不过也只是了解个皮毛。”清浅叹了口气道:“感觉古典文化真是越学越觉得浩瀚无边。”

    “所以才要系统学习,否则毫无章法的自学只会事倍功半。”澄潭颇有感触地道。

    “确实。”清浅若有所思地道。

    她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原本只是火星般若隐若现,现被澄潭的一翻话引着,开始在胸膛酌烧,慢慢变成明火,热烈地给她输送温暖力量。

    “咱们去哪里?”澄潭见清浅认认真真地愣神,被她凝重的表情可爱得直心跳。

    “跟着我就行。”清浅说着向前走去。

    过了一会,澄潭依然没有跟过来,清浅转身去寻,见他在后面左顾右盼蜗牛似地行进,少不得留在原地等。

    澄潭见路越走越偏僻,两旁松柏已变为森森凤尾,鲜有人至亦不见去处,便对清浅委屈巴巴地道:“你是准备甩掉我吗?”

    “没有呀。”清浅笑道。

    “but you try。”澄潭紧走几步贴紧清浅,一本正经地道。

    清浅被澄潭逗乐,温柔的他总是恰到好处的幽默,不是那种油嘴滑舌的搞怪,是一种称景应情的雅致调侃,不作贱别人也不放低自己。

    两人说笑着走到一处竹林,密如云遮,青翠欲滴,半杆之下围以竹篱,自然古朴,中有石盘铺就甬路一条,蜿蜒至竹舍三五间,门头挑一旗,书“止语茶社。”

    既然是止语茶社,所以来者均禁言,只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倒好茶,而后选一处所在细细品。

    澄潭见此倒了盅金骏眉给清浅,自己斟了一杯信阳毛尖,坐在靠窗的茶桌上慢饮。

    此时的雨比刚才大了些,珠玉顺着屋檐安静沥下,或攒在叶尖上俏皮跳下,蚕食般的沙沙声随风入耳,空气润泽虽凉不寒,自然之气氤氲而至,让澄潭和清浅好生舒适。

    清浅见澄潭手握杯盏细细品茶,郑重走心像是与好友久别重逢的细密叙旧,不由地想到他小传开篇首句:“品茗,吾平生最好。”

    这句话萦绕她脑海挥散不去,大概是爱上他的起点,原本只是混沌地略觉得他与众不同,自从看了这篇文言文小传,倾慕之情如江河日下不可遏止。

    “嗡嗡”澄潭的手机振动了两下,拿起一看是苏荷电话,见他没接,又发来短信,说是四人已到大门口,澄潭便回了个好字。

    放下手机,澄潭用手试了试清浅杯子,见茶已经不热,为免浪费他将茶水倒入自己杯子一饮而尽,重新斟了杯热的给清浅。

    清浅趁热喝了,两人将茶杯归置好,离了茶社去往大门口与苏荷会和。

    到了大门口,天已经暗了下来,好在雨已经停了。

    苏荷直嚷嚷要去买叠花酥,华轩笑说要是再吃不上估计自己就会被她嚼成渣。

    清浅忙领了他们坐公交车前往美食街,白马寺在郊外,所以一路颠簸至天黑透才到地方。

    旅游城市大都会有小吃街,洛城未能免俗,且还不止一处,清浅选了最具特色的领大家去逛。

    苏荷仿佛置身人间天堂,每个摊位上都先试吃一下,然后合口味的就毫不手软地收入囊中,半小时不到的功夫,华轩双手就已经提满了大大小小的食品袋和盒子。

    “清浅,叠花酥呢?”苏荷鼓着腮帮子焦急地问。

    “在最里面呢,那可是老字号。”清浅望着努力超常的苏荷哭笑不得地道。

    “它还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苏荷伸了伸逛得酸疼的胳膊腿,顺手接了第七家递来的食物。

    “一会你还吃得下吗?”澄潭想劝劝苏荷不要暴饮暴食,又看她狼吞虎咽的架势觉得不可行,更担心她万一吃顶了闹肚子,也怕说重了生气惹她不高兴,所以一时竟不知该顾哪头。

    想了想扯了扯清浅的袖子,递个眼神让她拿言语移转。

    清浅会意,上前将苏荷正往嘴里递的小烧饼夺了下来。

    “我还没吃饱呢!”苏荷看见了澄潭的小动作,十分不满地白了他一眼,气呼呼地道:“就你多事。”

    “叠花酥讲究花香气,你一路吃来,最后舌头都麻木了,到时候再好吃的酥也品不出味了。”清浅劝慰道。

    “别总当不知人参果味的二师兄。”青云也赶忙过来制止苏荷。

    “又没吃你们家的,哼!”嘴上虽这样说,苏荷还真就忍住没再去接路过小店递来的各色美食,一路忍心割痛地错过许多小吃。

    终于到了卖叠花酥的店门口,苏荷脱缰野马一样急切切地跑过去,只尝了一块,就语无伦次地拿了四盒排队等交钱。

    澄潭见此觉得邪门,常年穿梭在江城与上海之间,兼在北京上学,他自觉各式点心已尝遍,即使有后来者也难以超越,因而见到苏荷好吃要命的神情,以为是夸张之举。

    清浅看出了澄潭的不以为然,不动声色地拿了一块酥糖递给他。

    澄潭接过放入口里,即时有朵花绽放在舌尖上,袅袅升起淡雅的牡丹香气,绣花针般激荡着味蕾,回甘之味像温柔旋风刮个不停,让人忍不住再来一块。

    清浅见澄潭惬意畅情,知叠花酥打动了嘴刁无比的他,笑问:“要不再来一块?”

    “要得!”澄潭愉快地夹起一块吃了起来,清浅见他喜欢,也拿四盒提在手上,走过去排队付钱。

    “你们买这么多干嘛?”青云不解地问道。

    “同学们都知道咱到洛城来了,原本就劝退许多人,再不带回去些特产说不过去,我尽下地主之谊。”清浅道。

    “那我也买些,我还是班长呢。”青云道。

    “我自己留一盒,给映雪一盒,剩下两盒给咱们班同学,加上清浅四盒,绰绰有余了,你不用买了。”苏荷赶忙阻拦青云道。

    青云知道清浅和苏荷是怕自己破费,心里好生感动,越发觉得自己遇见她们几个作室友真是幸运无比。

    好容易轮到了苏荷和清浅交款,却被告知已经有人在网上付过了。

    清浅发现刚还在的澄潭已去了门外,便知是他悄悄结了账,因他不喜欢打架式抢账,就暂随他去了,后面再想法子补上。

    苏荷终得其所地吃到叠花酥,回宾馆的路上不再叽叽喳喳无事找茬,其余几个人难得清净地讨论明天要去的地方。

    明天是他们呆在洛城的最后一天,事实上因为下午还要坐高铁回去,实际只有半天时间,清浅还有好几个地方要分享给挚友,迫于时间紧张,只能精中选优取龙门石窟一处作为推荐,其余几人欣然同意。

    讨论完明天的出游计划,刚好就到了澄潭他们住的宾馆,苏荷、青云、华轩、马晓军下车先去歇息,澄潭则先送清浅回家而后折返,不再话下。

章节目录

辛夷初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秋水清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清浅并收藏辛夷初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