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吧。”尚青云刚说开始,水清浅竟然举手要第一个发言。

    只是旁人眼里,水清浅是活得通达的人了,平日力她对自己应该追求的了然于怀,所以此刻还有什么事情让她困心衡虑呢?

    出于好奇,满屋的人支起了耳朵听清浅讲:“我要说的还真与今天的话题人生意义搭上边,我准备放弃双学位一心一意考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诸位觉得怎么样?”

    “那那你前面三年念的法律白费了?”苏荷听得心惊胆颤,几乎从床上坐了起来。

    “主要是古代文学的知识太繁杂了,我若再不作决定恐怕因复习之间不够而名落孙山。”水清浅犹犹豫豫地道。

    “难道真就不能兼得,劝你以后再别写劳什子的稿了,挣不得三瓜两枣的,浪费时间不说还拖垮了身体。”尚青云脑补到清浅通宵写稿的场景,不知不觉动了气,面色严肃地对水清浅说道。

    “这个自然。同志们听我说,我是认真做了计划,确实难以两全。但如果放弃双学位,我未必就考得上研究生,而继续学业取得双学位学历相当于研究生,可我的人生意义也将不复存在,日后必定后悔懊恼。”水清浅尽力客观陈述自己的处境,好让旁观者的室友谈谈想法以便自己吸纳借鉴做出决定。

    “你这个太难了,关键考研的不确定性太大,万一我是说万一,失手就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先学完双学位,等毕业了再考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江映雪听完水清浅的话给出了她的看法。

    尚青云不赞同地道:“依我说,清浅跨专业考研成功几率很大,虽江映雪的办法勉强算是两全,可一旦走向社会,再进行选择只怕会身不由己,到时候只能抱憾后悔。”

    水清浅幽幽地叹气问尚青云道:“那万一没考上呢?”

    尚青云笑道:“那就来年继续考呗。”

    “那干嘛不等一年再考,两全其美。”江映雪据理力争。

    “可我真地不喜欢法律,多学一天都痛苦不堪。”水清浅蹙眉道。

    “就是双学位拿上了,她不考司法考试有什么意义?”尚青云反驳江映雪道。

    “可是如果考研不能上,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江映雪不畏尚青云的强势回呛道。

    “说来说去还是一比一,倒让我更为难了。对了苏荷你怎么看?”水清浅尝试着问苏荷。

    苏荷张了张嘴想说又闭上,几次三番后终于发话:“不然抓阄吧,开玩笑哈,其实清浅你内心都已经选过了,你只是不愿承受不良后果罢了。”

    水清浅醍醐灌顶一般激动地道:“我说什么来着,苏荷是大智若愚,她今儿的话好顶用,谢谢你小苏荷呀!”

    “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你就奉若神明,清浅我劝你要淡定,小孩子的信口之言不足用啊!”江映雪怕苏荷给清浅指错道力劝姐妹要慎重。

    “反正我受教了。”水清浅边说边起身将自己分得的板栗全部拿去给了苏荷。

    几个人因为聊天,所以床帘都卷至上端并未放下,水清浅偏爱苏荷被另外两个人看得清清楚楚。

    “你又护助着她,等她闹肚子哭喊我可不管。”尚青云半是含酸半是埋怨地对水清浅道。

    “哼,就你事多。”苏荷用牙嗑着清浅给的板栗心满意足地道。

    “你不学双学位怎么给你妈交代,她不生气嘛?那到时候暑假还能回得了家吗?”尚青云懒得再与苏荷鸡毛蒜皮的拌嘴争锋,她对水清浅的烦心事发出了连环的灵魂之问,毕竟她是亲眼见识过妈妈浑厚的胁迫功力。

    水清浅淡然地爬到自己床上躺下,看着如雪纯净得一尘不染的天花板,坚定地缓缓道:“其心所善,虽九死不悔!如果回不了家,暑假就去新疆找我表舅。”

    “你哪来的钱,你得罪了金主,怎么去?”映雪忧心忡忡地问水清浅道。

    “你们不了解我妈,她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但凡我横心去做了,她最后还是肯支持的。至于去新疆我可以不用花钱,我和澄潭写的散文都获奖了,出版社邀请我们暑假去新疆参加活动。”水清浅向大家解释道。

    事实上,水清浅真正的困惑并非母亲支持与否,而是她内心的两种声音,一个是普世成功,一个是自我实现,无法两全难以抉择。

    毕竟有选择就有风险,可她现在想明白了,所以像是给朋友表明立场,更像是说服自己,水清浅认真地说道:“姐妹们,人生苦短,我决定为有意义的事奋斗终身!”

    还有一句话因为怕大家打趣起哄她藏进心里,就是她要像沈澄潭说的“此生所愿:一茶、一书、一佳人,皓首穷经,不移志。”

    “清浅,我敬你的执着!”尚青云被清浅勇敢选择追梦打动,她豪迈端起水杯一饮而尽后动情地道。

    “看得我燥热起来了。”苏荷激动万分地道。

    “青年难道不就该热血沸腾、昂扬向上吗?”尚青云不以为然地怼苏荷。

    “对了,苏荷,你不是也有人生困惑,说出来听听,让我们再热血沸腾一回。”江映雪见水清浅的问题解决了,对苏荷说道。

    “我自己都搞明白了,没什么好说的啦,还是娓娓道来你们的感伤吧,小宝贝儿们。”苏荷趴在床上望着其他人嚣张地调戏道。

    尚青云听了苏荷的话,气得对准苏荷的脑袋准准地扔了个板栗,不满地道:“引子是你起的,你现不说了,不要以为咱班属你亲戚多,我就不敢收拾你。”

    水清浅无故再次躺枪,只是苏荷有错在先不好再袒护,便不说话了。

    映雪被尚青云的话逗得想笑,但摄于尚青云火大所以江头埋在被子里一阵筛豆子地哑笑。

    苏荷被尚青云砸得脑壳疼,她愤怒光脚下床报仇来了,尚青云躲不过,只能生生吞下苏荷九阴白骨爪的酸爽。

    “不行,你得说说怎么就开窍了?”苏荷越是无所谓不肯说,尚青云就越想知道,所以命令苏荷道。

    苏荷咬紧牙关不吱声,急坏了好奇心上来的尚青云。

    “哎呀,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让大家长长见识。”水清浅素知苏荷和尚青云一样爱戴高帽,见威逼利诱她不肯说,故意夸她让她说出自己的心得。

    苏荷爬回床上,抱着她的佩奇靠枕端凝地道:“原本今天上午我还纠结呢,下午就好了,原因是我看了《半边天》刘小样的采访。”

    “这么神奇嘛?”水清浅不相信问道。

    “我现在找出来给你们看看,或者听一下也行。”苏荷热情地打开了电脑放了刘小样的采访。

    几个人听完了这段采访很震撼,感情细腻的水清浅已经泪眼婆娑,尚青云、江映雪也沉默得不出一声。

    她们脑海里盘旋着那个普通却倔强的姐姐哽咽着说的话:“我宁可痛苦地活着,我不要麻木!”

    显然,她们与主人公刘小样相比已经翻越了不少的桎梏,可不知不觉中又活成了另一种麻木,几乎丢掉了本来要追求的人生意义。

    就苏荷而言,她看完这个视频,除了同情这位漂亮的姐姐,更多的是敬重。

    刘小样的生活以普通农村妇女角度去看属于过得好的,但她本人并没有屈服于既定的生活,她渴望知识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学,她通过电视认识外面的世界,她活得清醒而倔强。

    显然,苏荷不会有刘小样的困苦,她生在大都市,家境优渥,有宠爱自己的父母,在双一流大学学习,未来有爱自己的华轩相伴,她不仅比刘小样,甚至是与绝大多数的女孩都幸运,但她也有自己的烦恼。

    她看着周围的同学总是提着一口心劲勇气拼搏,她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借来的,总是无根无凭的,像墙头上的芦苇根底浅。

    因此,夜深人静之时,她就莫名的恐惧,而又说不出到底再害怕什么。

    可当她看了这个采访,她不再纠缠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也不再认为自己的幸运不过是虚无。

    她或许和小样是相反的,小样是没有拥有而痛苦,她却是因为拥有太多而焦虑,但她们一样是相同的就是不要麻木生活。

    生在富贵家本省没有错,但是如果木然地行走于世,不能欣赏善待生活中点滴,则是为白活。

    她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卓越的能力,没有绝妙身姿,甚至品格亦有遗缺,可是她无比地热爱生活,喜欢美食、美景、美人,一切与美有关东西,并且乐于分享。

    她存在凡间以活色生香的方式,真实自然富有意义,所以不必再苦寻答案。

    当苏荷将上述的了悟历程给水清浅、尚青云、江映雪讲了以后,几个人真是心悦诚服,所获颇丰。

    水清浅被刘小样说的“生活也需要知识”感动得泪流满面。

    虽然她和刘小样追求的知识天壤之别,根却是一样的,刘小样即使被困在现实无奈和固有思想时也努力为自己打开一扇窗,而她身处象牙塔,拥有现代女性思维,又什么理由不勇敢追梦呢?

    尚青云喜欢孔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而刘小样则用实际行动鲜活地诠释了这句话,而这给了尚青云无限的力量,她可以而且应该做得比刘小样更好,至少像她一样倔强地活着。

    江映雪眼里没有泪花,却流在了心里,她敬服姐姐的明理清醒,曾经自己的见识都比不上这位没怎么上学的人,刘小样火热地活着,她却麻木地苟且,是对比更是激励。

    几个人竟像是作观后感般一一发表各自的看法,而彼此坦诚的分享又让其余的人有所借鉴,真是如获至宝。

    “看来清浅那句谢谢说的不错,我也感谢慧眼识珠的苏荷分享这么好的视频。”尚青云真挚地苏荷说道。

    江映雪也笑着夸赞苏荷,一时间苏荷得意忘形,她恃宠而骄地道:“我可不稀罕口头上的,还把你们的板栗都呈给我!”

    “给你个棒槌,夸两句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你再吃就成了手里现拿的啦!”尚青云立刻沉脸对苏荷说道。

    水清浅和江映雪听此向苏荷望去,她手里正拿的是外号“粉红色的回忆”的佩奇,两人相看狂笑不止。

    气得苏荷要下床寻仇,吓得姐妹三人飞快下了床拿脸盆去洗漱了。

    等她们回来的时候,所剩得板栗已经被苏荷搜刮干净,她正在快乐想用胜利果实,看得几个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论一个吃货的修养!”水清浅对着像只松鼠一样抱着啃板栗的苏荷苦笑道。

    尚青云、江映雪被水清浅的话逗乐,望着吃货苏荷无奈地摇头,苏荷见几个人望着她无情地放下帘子吃去了。

    三人管不住只随苏荷去了,好在板栗养胃,苏荷洗漱完毕直到熄灯睡着也没闹肚子,省了姐妹们得心,又赚了口服,也算是求仁得仁了,不再话下。

章节目录

辛夷初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秋水清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清浅并收藏辛夷初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