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美,一言以蔽之,处处是李娟笔下的《我的阿勒泰》,清浅和澄潭不仅领略了自然风景,也受邀见到了新疆的著名作家刘亮程,可谓收获满满,若不是还在上学,二人都想在新疆多住段时间,展眼归期已至,两人恋恋不舍得离开了美丽新疆。
清浅和澄潭如期而归,最高兴的非苏荷莫属,这也难免,毕竟她与二位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
沈澄潭自小把苏荷当亲妹妹看,这次去的又是美食聚集的新疆,所以各色特产没少往回带。
苏荷未能同去的遗憾在美食轰炸之下消散殆尽,十来天功夫就增重明显。
美食犒赏之下,苏荷的学习之心越发沉静,雅思的成绩提升飞快,江映雪说再来一个月就可以参加考试了。
以上皆是闲话,话说沈澄潭与水清浅笔友会收获颇丰,虽均善于翰墨,但心志仍在古代文学,因而归来之后,两人迅速投入了复习。
除用心学业之外,因沈澄潭社长之职将在大四卸任,为站好最后一班岗,他便利用暑假时间组织一些常规活动,一来以老带新传授经验;二来话别旧友善始善终。
其中就有去支教小学的暑期活动,水清浅、苏荷也都跟着参加。
郊区打工子弟小学的孩子再次见到了,唱歌好听的沈哥哥、讲故事精彩的清浅姐姐,以及画画漂亮的苏荷姐姐,他们都非常的开心。
但当听到他们以后来的少了,甚至大学毕业将离开北京时都很沮丧。
为了让孩子们的难过少点,沈澄潭用酒吧唱歌的积蓄给他们每人买了本书,在扉页上有自己和水清浅写的祝福,还苏荷还在上面画了画。
每个孩子拿到书,翻开后都惊喜地叫了起来,刚才的沮丧被满满的幸福替代。
平稳地告别了孩子们,走出学校的时候,好多小朋友趴在窗户上恋恋不舍地与他们挥手告别。
沈澄潭、水清浅、苏荷感动又有些伤感,三个人没有着急回学校,他们想先让纷飞的思绪缓慢降落,于是漫无目地沉默不言地走在马路上。
这里是整个村最繁华的街道,热闹却离他们很远,待走得累了,看表已是中午十二点,人人饥肠辘辘,回学校需一个小时,所以决定在这里吃完再走。
苏荷在,肯定得找个干净的饭馆,来回溜了两趟,在最东头的一家坐了下来。
这里人多却最为干净,苏荷拿手蹭了一下桌子毫无灰尘。
旁边拿布尽心抹前排桌子的女孩笑着道:“姐姐放心坐,我擦得很干净的。”
声音脆生生的,像秋季的冰糖心苹果,有股子清香,望去见是个穿大红体恤、蓝色牛仔裤、黑色布鞋的圆脸女孩子。
“点餐嘛几位?”一个走路大外八的瘸腿女人拿着个小本本和笔过来,店里两排桌子的空间宽敞,所以她走得还算顺利。
“给她吧。”沈澄潭将菜单递给嘴刁的苏荷,眼神再次望向小姑娘,说实话她长得有几分苏荷小时候的模样。
齐齐的刘海、圆圆的脸蛋、墩墩的身材,一整个憨态可掬,干起活却灵活干脆。
将毛巾放进泡沫水桶吸饱,而后拿起放在桌上抹一遍,搁另一捅里涮干净,捞起拧干再擦两遍,动作流畅娴熟,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利落。
正看着,点完三碗清汤牛肉面的苏荷,指了指小姑娘问女人道:“她怎么不上学呀?”
“这是我侄女,暑假来店里帮忙!”女人笑着道。
“哦,对对。”苏荷还以为女孩辍学打工,问完后发现自己闹了乌龙,可是心里是高兴的。
“等明年初三毕业了就不用上了。”女孩擦着另外一张桌子,语气决然地说。
“是因为讨厌学习吗?”水清浅试探着问。
女人听此叹了口气,语气凝重地道:“学习好着呢,哪次都是班级前三,怪我。”
这人话说了半截子不再继续,转身向后堂跌撞着走去,留下一推疑惑给桌上三人,苏荷好奇起身去找女孩。
女孩刚干完了活,乖巧地坐在没人的角落里垂着头摆弄手指,苏荷看见那双手被水浸得红肿,像萝卜头。
“小妹妹,你成绩这么好,怎么不想上了呢?”苏荷轻声问女孩道。
女孩低头沉默不语,过会又忙着擦桌子去了。
“苏荷,你先过来吧。”水清浅见女孩有难言之隐,担心苏荷继续追问会无意伤到女孩,便招手让苏荷坐回原位。
苏荷不情愿地过来,坐下后对澄潭说道:“好可惜,哥,你有没有觉得她和我小时候有点像?”
“对,我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尤其是眉眼处简直是你翻版了。”沈澄潭点头表示赞同苏荷的话。
苏荷催着沈澄潭和水清浅帮忙打探女孩不上学的原因。
沈澄潭明白苏荷的心思,只是他比较谨慎,得先弄明白了来龙去脉才能依着她。
过了阵子,又来桌客人,女孩赶紧从后堂跑了出来,手里拿着菜单,笑着招呼其中领头的那个道:“李叔叔,请点菜。”
“丫丫又帮姑姑忙呢,一会我们点好了叫你,暑假作业写完没?不会的,可以问问你婶子。”那个人跟女孩很熟,说话就像邻居拉家常。
女孩应声而去,几个人在旁边点菜,沈澄潭走了过去,单刀直入地道:“看得出哥们跟刚才的女孩很熟,你们知道她不想上学的具体原因嘛,那个肯定因为缺钱,可怎么个缺钱法?”
几个人见沈澄潭斯斯文文的,旁边还跟着两名慈眉善目的女孩,看起来应该是大学生,便笑着推荐被女孩称作李叔的男子作代表来说。
“俺是她李叔,我慢慢给你们说,腿有残疾的那个是丫丫的姑姑,俺和她是老乡,丫丫为什么跟着她姑姑,是因为丫丫父母走得早,爷奶年纪大无法照顾,姑姑就把她接到身边,可家里已然有两个女孩了,你们明白吗,如果丫丫是男孩,那自不用说。”说到这里,李大哥瞥见澄潭旁边两位女孩愤怒得眼睛直冒火,知道惹到她们,讲话的劲头瞬间跌落,不知接下来的话当讲不当讲。
沈澄潭见李大哥戛然而止,知道他有所顾虑,便引导他道:“他姑父重男轻女,所以不让她上学?”
“刚没说完,你继续往下听呀!”李大哥见沈澄潭很感兴趣,立刻来了劲头,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你说的是但也不全是,虽然他姑父不愿意,但毕竟现在不都女人当家嘛,还是她姑说的算,所以丫丫一路上到了初中,也因为是九年义务教育嘛,好在丫丫争气,大考小考都在前三名,比两个亲生的都好,她姑父就认了。”说道这里,李大哥顿了顿,故弄玄虚地道:“你们知道以前姑父听她姑的话,后面怎么就转性了?”
沈澄潭不得其解,饶有兴趣地问道:“为什么?”
李大哥叹了口气道:“她姑得了渐冻症,她姑父不想花钱看病,就故意家暴闹离婚,有次失手打瘸了,蹲了几天局子,后来就又不离了,现在两个人凑合着过。”
这李姓大哥颇有些说书的天分,要是旁人三言两语清汤挂面地讲完,但他却叙述的有血有肉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听他继续演义。
“丫丫懂事啊,知道姑姑疼自己,所以作业写完就来这里帮忙,跟你们说都不信,她姑姑家里两个女儿,一个成家,一个上大学,除了打电话都不凑近,大女儿带着孩子咱不论,小女儿暑假都不回来,怕耽误学习!”李大哥说完直摇头。
“原来如此。”沈澄潭终于明白刚才女孩为什么不肯说,毕竟对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当着众人揭开伤疤将血淋淋的伤口确实需要勇气。
清浅和苏荷听了唏嘘不已,甚至不敢相信是真的。
李大哥仿佛看出了清浅和苏荷眼里的怀疑,他信誓旦旦地道:“你们肯定问我怎么知道,我们是老乡又同时开店,从有这条街的时候就作邻居,十几年了,各家事互相门清,我女儿和丫丫还同班同学,要是不信,你们问问孩子老师就知道真假了。”
“你有她老师电话吗?”苏荷迫不及待地问道。
“有啊,她和我女儿一个班。”这李大哥骄傲地说道,边说将老师电话给沈澄潭看,澄潭拍了个照片。
李哥见此便知这几位孩子要行善,便将水清浅、苏荷两个女生单独叫到门外,紧锁眉头点根烟递,望了望身后,见没人,压低声音说道:“她姑父不是好人。”
再次确认身后无人偷听,李哥痛心疾首地道:“有次我见他借着辅导孩子摸她手,我偷偷问过丫丫还有别的什么不,她说没有了,我问她姑姑知道吗,她担心姑姑病着,怕生气没敢告诉。”
“什么?”水清浅瞬间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她愤怒地对李大哥说道:“这不是家庭矛盾,这是犯罪。”
水清浅的声音很小,但苏荷听出了挂火,她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是双学位是法律的,耳濡目染地多少知道点常识。
“李哥,我们是京工大学的大学生,你说的事情我们是会向孩子老师和学校反映的,希望你到时候可以作为证人接受询问。”水清浅正色严肃地说道。
“可以,我把电话留给你们,随叫谁到。希望跟丫丫聊聊,你们有文化知道怎么帮她。”李大哥说道动情处声音有些沙哑,缓了缓情绪,他掐灭了烟进屋去了。
丫丫过来给另外的几桌点菜,等她忙完坐在角落里发呆的时候,水清浅和苏荷走了过来。
“看,这个像不像你?”苏荷举着手机里的一张照片给丫丫看。
丫丫觉得好奇,抬眼瞧了瞧,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除了没有照片里的小孩打扮的漂亮,其余都很神似。
“这个是我小时候,所以姐姐很喜欢你,想跟你聊个天可以吗?”苏荷捏了捏她圆圆的脸问道。
或许是因为长得像,或许是两个姐姐的关爱让她感动,丫丫对两人的戒备少了,虽不太情愿,还是懂事地点头答应了。
“大姐,我们找丫丫聊个天可以吗?就在你店门口。”水清浅走进后厨征求丫丫姑姑的意见。
“可以可以,我很乐意你们开导她。”丫丫姑姑爽快地同意了。
丫丫见姑姑也许可了,放轻松地跟着两人往店门口走去,路过沈澄潭的时候,他拉了一下水清浅,然后起身在水清浅耳边嘀咕两句。
水清浅边听边掏出手机,操作一番后,才过去找苏荷和丫丫。
苏荷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不敢乱问问题,但等着水清浅来了再说。
将丫丫带到门口前人少的地方,水清浅爱怜摸着她的头努力平静地问道:“丫丫,我们是京工大学的学生,我们想帮你,告诉姐姐,你姑父对你好吗?”
水清浅小心翼翼地措辞,生怕稍有不当刺痛丫丫,说话语气云淡风轻,但是眼神里满是伤痛和怜悯。
“以前不好,但是最近好些了。”丫丫小声地说。
“你觉得他哪些地方变好了?”水清浅引导着丫丫说出实情。
“他不整天骂我了,有时候会给我零花钱,还有。”丫丫要说,但她拧着眉毛沉思了一下停住了。
苏荷紧张得汗毛就要立起来了,暗自祈祷要继续说呀,心急火燎又大气不敢出,只静静等着水清浅沟通。
“他有没有表面上对你好,但是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水清浅稳住气息假装不在意地问道。
丫丫抵着头,两个手绞着T恤下摆,半天不吱声。
苏荷吞咽一下口水,水清浅则默默地陪在女孩身旁,空气好像被拧干了,有种让人窒息的寂静。
过了好一阵,丫丫抬起头来,红着脸说道:“有一天他捏了我的屁股,我用力把他手拿开,他说是疼我才这样的。”
苏荷气得跳脚,准备讲大道理给丫丫,被水清浅眼神制止。
水清浅蹲下来,仰头对丫丫温柔地说道:“丫丫,姐姐告诉你,你姑父讲的不对,你是大姑娘了,要懂得保护自己,记住今后不要单独和你姑父在一起,对了,你有没有跟姑姑说过这事?”
“我怕姑姑生气,医生说她不能生气,姐姐,我不想姑姑死。”丫丫哽咽地道。
一直坚强的丫丫这时候终于落泪了,她的哭声细密压抑,应该是怕她姑姑听见难过。
可以看得出,在丫丫眼里,姑姑就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很怕失去这世间唯一的依靠。
苏荷忍不住落泪,清浅心疼地将丫丫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眼泪也夺眶而出。
“丫丫,我叫苏荷,这是我电话,你有困难随时联系我。”苏荷情急之下她脱口而出,完全没有考虑能不能负担得起。
她只觉得和丫丫的缘分就是天意,冥冥中有种力量让自己来保护这个苦命的女孩。
丫丫很是吃惊素未相识的人主动帮她,虽然她并不敢当真,但是能听到如此温暖的话已经很知足了。
“丫丫,你去忙吧,帮我把门口的哥哥叫过来,我们有事要商量。”苏荷支开丫丫,决计与清浅、澄潭共同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
丫丫听话地走去饭馆,按苏荷说的喊来了沈澄潭。
苏荷咬牙切齿地把刚听到的给哥哥叙述一遍,严肃地对他说道:“我要帮丫丫摆脱魔爪,你和清浅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
爱开玩笑的沈澄潭没有拿妹妹打叉,他没有接苏荷的话,而是面色紧张地对水清浅说道:“孩子刚说的话录上没?”
“录上了。”水清浅郑重点头说道。
“原来你们已经开始了。”苏荷开心地道。
“难得你行回善举,我当然支持,可毕竟咱们没有经验,我认为这事得给老师反映,然后再商量解决的办法。”沈澄潭思路清晰地说。
水清浅和苏荷听他说的有道理便一致同意,三人返回饭馆吃完了饭,和丫丫道别后往学校去了。
到了学校,辗转找到了丫丫的班主任,将所知情况详细地进行了反映。
班主任老师听了很是重视,说学校在这块有预案,按照流程先给校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然后请三人作谈话记录,沈澄潭、清浅、苏荷予以了配合。
老师将他们三人电话、李哥的电话进行登记,表示会随时将工作情况进行反馈,并对他们及时出手援助表示感谢。
就在离开学校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说妇联的专家已经赶赴丫丫那里进行救助,沈澄潭三人这才松了口气。
等回京工大学的路上,沈澄潭接到了李哥的电话,李哥激动地说妇联的人联系他了,他已经如实详细地说明情况。
最后李哥说了一百句感谢三人的话,还表示自己要孩子们好好学习,要像他们一样用法律和知识帮助人。
沈澄潭原话转达了李哥的致谢,苏荷听了得意极了,此时苏荷想到了刘小样的话:“我宁愿痛苦的活着,也不要麻木。”
她觉得这位姐姐说得可太好了!助人为乐让她原本麻木枯涩的人生丰润了许多!
沈澄潭和水清浅见苏荷一路笑容洋溢,想她来回跑趟未喊累,内心十分欣慰,为娇生惯养的妹妹的成长感到高兴,也为自己的暑假忙碌又充实心生自豪!
清浅和澄潭如期而归,最高兴的非苏荷莫属,这也难免,毕竟她与二位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
沈澄潭自小把苏荷当亲妹妹看,这次去的又是美食聚集的新疆,所以各色特产没少往回带。
苏荷未能同去的遗憾在美食轰炸之下消散殆尽,十来天功夫就增重明显。
美食犒赏之下,苏荷的学习之心越发沉静,雅思的成绩提升飞快,江映雪说再来一个月就可以参加考试了。
以上皆是闲话,话说沈澄潭与水清浅笔友会收获颇丰,虽均善于翰墨,但心志仍在古代文学,因而归来之后,两人迅速投入了复习。
除用心学业之外,因沈澄潭社长之职将在大四卸任,为站好最后一班岗,他便利用暑假时间组织一些常规活动,一来以老带新传授经验;二来话别旧友善始善终。
其中就有去支教小学的暑期活动,水清浅、苏荷也都跟着参加。
郊区打工子弟小学的孩子再次见到了,唱歌好听的沈哥哥、讲故事精彩的清浅姐姐,以及画画漂亮的苏荷姐姐,他们都非常的开心。
但当听到他们以后来的少了,甚至大学毕业将离开北京时都很沮丧。
为了让孩子们的难过少点,沈澄潭用酒吧唱歌的积蓄给他们每人买了本书,在扉页上有自己和水清浅写的祝福,还苏荷还在上面画了画。
每个孩子拿到书,翻开后都惊喜地叫了起来,刚才的沮丧被满满的幸福替代。
平稳地告别了孩子们,走出学校的时候,好多小朋友趴在窗户上恋恋不舍地与他们挥手告别。
沈澄潭、水清浅、苏荷感动又有些伤感,三个人没有着急回学校,他们想先让纷飞的思绪缓慢降落,于是漫无目地沉默不言地走在马路上。
这里是整个村最繁华的街道,热闹却离他们很远,待走得累了,看表已是中午十二点,人人饥肠辘辘,回学校需一个小时,所以决定在这里吃完再走。
苏荷在,肯定得找个干净的饭馆,来回溜了两趟,在最东头的一家坐了下来。
这里人多却最为干净,苏荷拿手蹭了一下桌子毫无灰尘。
旁边拿布尽心抹前排桌子的女孩笑着道:“姐姐放心坐,我擦得很干净的。”
声音脆生生的,像秋季的冰糖心苹果,有股子清香,望去见是个穿大红体恤、蓝色牛仔裤、黑色布鞋的圆脸女孩子。
“点餐嘛几位?”一个走路大外八的瘸腿女人拿着个小本本和笔过来,店里两排桌子的空间宽敞,所以她走得还算顺利。
“给她吧。”沈澄潭将菜单递给嘴刁的苏荷,眼神再次望向小姑娘,说实话她长得有几分苏荷小时候的模样。
齐齐的刘海、圆圆的脸蛋、墩墩的身材,一整个憨态可掬,干起活却灵活干脆。
将毛巾放进泡沫水桶吸饱,而后拿起放在桌上抹一遍,搁另一捅里涮干净,捞起拧干再擦两遍,动作流畅娴熟,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利落。
正看着,点完三碗清汤牛肉面的苏荷,指了指小姑娘问女人道:“她怎么不上学呀?”
“这是我侄女,暑假来店里帮忙!”女人笑着道。
“哦,对对。”苏荷还以为女孩辍学打工,问完后发现自己闹了乌龙,可是心里是高兴的。
“等明年初三毕业了就不用上了。”女孩擦着另外一张桌子,语气决然地说。
“是因为讨厌学习吗?”水清浅试探着问。
女人听此叹了口气,语气凝重地道:“学习好着呢,哪次都是班级前三,怪我。”
这人话说了半截子不再继续,转身向后堂跌撞着走去,留下一推疑惑给桌上三人,苏荷好奇起身去找女孩。
女孩刚干完了活,乖巧地坐在没人的角落里垂着头摆弄手指,苏荷看见那双手被水浸得红肿,像萝卜头。
“小妹妹,你成绩这么好,怎么不想上了呢?”苏荷轻声问女孩道。
女孩低头沉默不语,过会又忙着擦桌子去了。
“苏荷,你先过来吧。”水清浅见女孩有难言之隐,担心苏荷继续追问会无意伤到女孩,便招手让苏荷坐回原位。
苏荷不情愿地过来,坐下后对澄潭说道:“好可惜,哥,你有没有觉得她和我小时候有点像?”
“对,我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尤其是眉眼处简直是你翻版了。”沈澄潭点头表示赞同苏荷的话。
苏荷催着沈澄潭和水清浅帮忙打探女孩不上学的原因。
沈澄潭明白苏荷的心思,只是他比较谨慎,得先弄明白了来龙去脉才能依着她。
过了阵子,又来桌客人,女孩赶紧从后堂跑了出来,手里拿着菜单,笑着招呼其中领头的那个道:“李叔叔,请点菜。”
“丫丫又帮姑姑忙呢,一会我们点好了叫你,暑假作业写完没?不会的,可以问问你婶子。”那个人跟女孩很熟,说话就像邻居拉家常。
女孩应声而去,几个人在旁边点菜,沈澄潭走了过去,单刀直入地道:“看得出哥们跟刚才的女孩很熟,你们知道她不想上学的具体原因嘛,那个肯定因为缺钱,可怎么个缺钱法?”
几个人见沈澄潭斯斯文文的,旁边还跟着两名慈眉善目的女孩,看起来应该是大学生,便笑着推荐被女孩称作李叔的男子作代表来说。
“俺是她李叔,我慢慢给你们说,腿有残疾的那个是丫丫的姑姑,俺和她是老乡,丫丫为什么跟着她姑姑,是因为丫丫父母走得早,爷奶年纪大无法照顾,姑姑就把她接到身边,可家里已然有两个女孩了,你们明白吗,如果丫丫是男孩,那自不用说。”说到这里,李大哥瞥见澄潭旁边两位女孩愤怒得眼睛直冒火,知道惹到她们,讲话的劲头瞬间跌落,不知接下来的话当讲不当讲。
沈澄潭见李大哥戛然而止,知道他有所顾虑,便引导他道:“他姑父重男轻女,所以不让她上学?”
“刚没说完,你继续往下听呀!”李大哥见沈澄潭很感兴趣,立刻来了劲头,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你说的是但也不全是,虽然他姑父不愿意,但毕竟现在不都女人当家嘛,还是她姑说的算,所以丫丫一路上到了初中,也因为是九年义务教育嘛,好在丫丫争气,大考小考都在前三名,比两个亲生的都好,她姑父就认了。”说道这里,李大哥顿了顿,故弄玄虚地道:“你们知道以前姑父听她姑的话,后面怎么就转性了?”
沈澄潭不得其解,饶有兴趣地问道:“为什么?”
李大哥叹了口气道:“她姑得了渐冻症,她姑父不想花钱看病,就故意家暴闹离婚,有次失手打瘸了,蹲了几天局子,后来就又不离了,现在两个人凑合着过。”
这李姓大哥颇有些说书的天分,要是旁人三言两语清汤挂面地讲完,但他却叙述的有血有肉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听他继续演义。
“丫丫懂事啊,知道姑姑疼自己,所以作业写完就来这里帮忙,跟你们说都不信,她姑姑家里两个女儿,一个成家,一个上大学,除了打电话都不凑近,大女儿带着孩子咱不论,小女儿暑假都不回来,怕耽误学习!”李大哥说完直摇头。
“原来如此。”沈澄潭终于明白刚才女孩为什么不肯说,毕竟对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当着众人揭开伤疤将血淋淋的伤口确实需要勇气。
清浅和苏荷听了唏嘘不已,甚至不敢相信是真的。
李大哥仿佛看出了清浅和苏荷眼里的怀疑,他信誓旦旦地道:“你们肯定问我怎么知道,我们是老乡又同时开店,从有这条街的时候就作邻居,十几年了,各家事互相门清,我女儿和丫丫还同班同学,要是不信,你们问问孩子老师就知道真假了。”
“你有她老师电话吗?”苏荷迫不及待地问道。
“有啊,她和我女儿一个班。”这李大哥骄傲地说道,边说将老师电话给沈澄潭看,澄潭拍了个照片。
李哥见此便知这几位孩子要行善,便将水清浅、苏荷两个女生单独叫到门外,紧锁眉头点根烟递,望了望身后,见没人,压低声音说道:“她姑父不是好人。”
再次确认身后无人偷听,李哥痛心疾首地道:“有次我见他借着辅导孩子摸她手,我偷偷问过丫丫还有别的什么不,她说没有了,我问她姑姑知道吗,她担心姑姑病着,怕生气没敢告诉。”
“什么?”水清浅瞬间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她愤怒地对李大哥说道:“这不是家庭矛盾,这是犯罪。”
水清浅的声音很小,但苏荷听出了挂火,她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是双学位是法律的,耳濡目染地多少知道点常识。
“李哥,我们是京工大学的大学生,你说的事情我们是会向孩子老师和学校反映的,希望你到时候可以作为证人接受询问。”水清浅正色严肃地说道。
“可以,我把电话留给你们,随叫谁到。希望跟丫丫聊聊,你们有文化知道怎么帮她。”李大哥说道动情处声音有些沙哑,缓了缓情绪,他掐灭了烟进屋去了。
丫丫过来给另外的几桌点菜,等她忙完坐在角落里发呆的时候,水清浅和苏荷走了过来。
“看,这个像不像你?”苏荷举着手机里的一张照片给丫丫看。
丫丫觉得好奇,抬眼瞧了瞧,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除了没有照片里的小孩打扮的漂亮,其余都很神似。
“这个是我小时候,所以姐姐很喜欢你,想跟你聊个天可以吗?”苏荷捏了捏她圆圆的脸问道。
或许是因为长得像,或许是两个姐姐的关爱让她感动,丫丫对两人的戒备少了,虽不太情愿,还是懂事地点头答应了。
“大姐,我们找丫丫聊个天可以吗?就在你店门口。”水清浅走进后厨征求丫丫姑姑的意见。
“可以可以,我很乐意你们开导她。”丫丫姑姑爽快地同意了。
丫丫见姑姑也许可了,放轻松地跟着两人往店门口走去,路过沈澄潭的时候,他拉了一下水清浅,然后起身在水清浅耳边嘀咕两句。
水清浅边听边掏出手机,操作一番后,才过去找苏荷和丫丫。
苏荷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不敢乱问问题,但等着水清浅来了再说。
将丫丫带到门口前人少的地方,水清浅爱怜摸着她的头努力平静地问道:“丫丫,我们是京工大学的学生,我们想帮你,告诉姐姐,你姑父对你好吗?”
水清浅小心翼翼地措辞,生怕稍有不当刺痛丫丫,说话语气云淡风轻,但是眼神里满是伤痛和怜悯。
“以前不好,但是最近好些了。”丫丫小声地说。
“你觉得他哪些地方变好了?”水清浅引导着丫丫说出实情。
“他不整天骂我了,有时候会给我零花钱,还有。”丫丫要说,但她拧着眉毛沉思了一下停住了。
苏荷紧张得汗毛就要立起来了,暗自祈祷要继续说呀,心急火燎又大气不敢出,只静静等着水清浅沟通。
“他有没有表面上对你好,但是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水清浅稳住气息假装不在意地问道。
丫丫抵着头,两个手绞着T恤下摆,半天不吱声。
苏荷吞咽一下口水,水清浅则默默地陪在女孩身旁,空气好像被拧干了,有种让人窒息的寂静。
过了好一阵,丫丫抬起头来,红着脸说道:“有一天他捏了我的屁股,我用力把他手拿开,他说是疼我才这样的。”
苏荷气得跳脚,准备讲大道理给丫丫,被水清浅眼神制止。
水清浅蹲下来,仰头对丫丫温柔地说道:“丫丫,姐姐告诉你,你姑父讲的不对,你是大姑娘了,要懂得保护自己,记住今后不要单独和你姑父在一起,对了,你有没有跟姑姑说过这事?”
“我怕姑姑生气,医生说她不能生气,姐姐,我不想姑姑死。”丫丫哽咽地道。
一直坚强的丫丫这时候终于落泪了,她的哭声细密压抑,应该是怕她姑姑听见难过。
可以看得出,在丫丫眼里,姑姑就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很怕失去这世间唯一的依靠。
苏荷忍不住落泪,清浅心疼地将丫丫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眼泪也夺眶而出。
“丫丫,我叫苏荷,这是我电话,你有困难随时联系我。”苏荷情急之下她脱口而出,完全没有考虑能不能负担得起。
她只觉得和丫丫的缘分就是天意,冥冥中有种力量让自己来保护这个苦命的女孩。
丫丫很是吃惊素未相识的人主动帮她,虽然她并不敢当真,但是能听到如此温暖的话已经很知足了。
“丫丫,你去忙吧,帮我把门口的哥哥叫过来,我们有事要商量。”苏荷支开丫丫,决计与清浅、澄潭共同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
丫丫听话地走去饭馆,按苏荷说的喊来了沈澄潭。
苏荷咬牙切齿地把刚听到的给哥哥叙述一遍,严肃地对他说道:“我要帮丫丫摆脱魔爪,你和清浅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
爱开玩笑的沈澄潭没有拿妹妹打叉,他没有接苏荷的话,而是面色紧张地对水清浅说道:“孩子刚说的话录上没?”
“录上了。”水清浅郑重点头说道。
“原来你们已经开始了。”苏荷开心地道。
“难得你行回善举,我当然支持,可毕竟咱们没有经验,我认为这事得给老师反映,然后再商量解决的办法。”沈澄潭思路清晰地说。
水清浅和苏荷听他说的有道理便一致同意,三人返回饭馆吃完了饭,和丫丫道别后往学校去了。
到了学校,辗转找到了丫丫的班主任,将所知情况详细地进行了反映。
班主任老师听了很是重视,说学校在这块有预案,按照流程先给校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然后请三人作谈话记录,沈澄潭、清浅、苏荷予以了配合。
老师将他们三人电话、李哥的电话进行登记,表示会随时将工作情况进行反馈,并对他们及时出手援助表示感谢。
就在离开学校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说妇联的专家已经赶赴丫丫那里进行救助,沈澄潭三人这才松了口气。
等回京工大学的路上,沈澄潭接到了李哥的电话,李哥激动地说妇联的人联系他了,他已经如实详细地说明情况。
最后李哥说了一百句感谢三人的话,还表示自己要孩子们好好学习,要像他们一样用法律和知识帮助人。
沈澄潭原话转达了李哥的致谢,苏荷听了得意极了,此时苏荷想到了刘小样的话:“我宁愿痛苦的活着,也不要麻木。”
她觉得这位姐姐说得可太好了!助人为乐让她原本麻木枯涩的人生丰润了许多!
沈澄潭和水清浅见苏荷一路笑容洋溢,想她来回跑趟未喊累,内心十分欣慰,为娇生惯养的妹妹的成长感到高兴,也为自己的暑假忙碌又充实心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