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选新君
吃了败仗,退回西岐城后,姜子牙顾不得统计伤亡,因为他有好多事情要做,第一件事便是选举新君,继承西岐的大业。
他是文王选定的托孤大臣,又是一国丞相,在这方面有着一定话语权。
姜子牙沐浴更衣,摆上香案,朝昆仑山方向拜了三拜,恭敬道:“弟子有急事请教师尊,恳请师尊现身一见。”
时间紧急,否则姜子牙会亲自上一趟昆仑,当面请教。
话音刚落,香案上方出现一团光幕,一脸威严的元始天尊端坐九龙沉香辇上,周围尽是氤氲瑞气,道者气象扑面而来。
作为道门三圣之一,元始天尊乃是三界顶尖人物,哪怕姜子牙是他的弟子,可在他面前,仍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
“子牙,发生在西岐的事情,本教已知道,此乃天数使然。”
元始天尊一句话就给姬发之死做了定论。
姜子牙道:“师尊,国不可一日无主,先文王众多子嗣中,您觉得哪位更适合继承西岐的大业。”
本来这事不归元始天尊管,可谁叫阐教和西岐是同一阵营了,自己作为弟子,这么大的事,若连问都不问一句,那也太不尊重了。
元始天尊却道:“此乃凡尘俗事,岂能侮本教之耳。你记住一点,封神一事事关三界安宁的大事,不可懈怠。”
“师尊放心,弟子保证全力以赴。”
“如此便好。”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光幕消失不见。
......
姜子牙匆匆出了相府,直奔王宫。
刚进宫门,就被姬旦给拦了下来,姜子牙挤下几滴眼泪,万分自责道:“殿下,是老臣保护不力,才让大王遭遇不测,老臣愧对先王的托付,愧对大王的信任,老臣有罪!”
到底是当了多年的大臣,姜子牙控制情感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眼泪说来就来。
姬旦道:“丞相节哀,祖母她要见你。”
他口中的祖母乃是太姜,一百多岁了,和姬昌一样,精通易经八卦之术,是整个姬家的定海神针。
西岐遭此大变,王宫乱成一团,是太姜出面迅速平息此事。
姜子牙道:“那请殿下带路。”
武王死在敌营,这事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姜子牙在来王宫的路上,就做好被责备甚至责罚的准备,他自信一切都能应付。
毕竟西岐与大商不死不休,也只有自己才能帮助姬家稳住局面,并夺得天下,若是抛弃自己,西岐将有灭顶之灾。
姬旦见姜子牙这么快就镇定下来,听到祖母召见,一点也慌,暗暗佩服他的心机深沉。
太姜是女性,自然住在后宫。
姜子牙一进后宫,那里透着愁云惨淡的气息,并隐隐听见有人啜泣,而宫里宫外挂上白布,一种悲伤情绪涌上心头。
姜子牙心情有些沉重,他和姬发还是有感情的,不单单是君臣之情。
到了养心殿,姜子牙见到了太姜,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只不过保养比较好,看上去倒与她实际年龄不相称。() ()
这是姜子牙第三次见到太姜,第一次是文王薨了,在他的葬礼上,第二次是武王即位。
“臣姜子牙见过老太妃。”
太姜看在跪下面前的姜子牙,并未让他起来,反道:“姜大人,不知发儿犯了何罪,竟受此厄运,被人摘掉首级,致姬家颜面有损。”
她活了一百多岁,见过大风大浪,虽然姬发之死,让她悲伤难过,可她知道,相比这事,姬家大业更为重要。
姜子牙诚惶诚恐,道:“老太妃,一切都是臣的罪过,保护大王不力。”
太姜冷冷道:“我已故的昌儿,拜你为丞相,让你辅国,他死前,更让你当托孤大臣,总览军机大事。你如何与大商交战,本宫不管,可不能让前方的战火蔓延到宫廷!”
姜子牙忙道:“是臣失误,请老太妃责罚。”
太姜反问:“本宫责罚你有用,能让昌儿复活,能让发儿复活?”
若不是为了天下霸业,一向身体健朗的姬昌如何会因为一场大病,最后撒手人寰,姬发也不会惨死在敌人手上。
可姬家大业已经发展到这般规模,足以威胁到大商的统治,哪怕不与大商为敌,大商也不会放过姬家,所以对于姜子牙与大商开战这事,太姜是赞成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大业未成,姬发却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姜子牙道:“不能,可臣之罪过,若不重罚,一来难挡住众臣悠悠之口,二来臣良心难安。”
太姜道:“本宫会下一道懿旨,暂且将你处罚推后,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再对你进行处罚,你可有意见。”
姜子牙道:“臣没有任何意见。”
太姜道:“本宫也听说了,你在前线吃了败仗,这局面说句内忧外患也不为过,你作为一国丞相,可有办法迅速稳定局面。”
姜子牙想了想,侃侃道:“启禀老太妃,大王刚遭遇不测,按理说以他葬礼为主。然闻太师十几万在屯于城外,对我西岐城虎视眈眈,不管在朝在野,军心有所不稳,在此非常时刻,故臣以为,当绕过大王葬礼,以立新君为主。”
太姜颔首道:“本宫也是这般想的,既然伱有此建议,那就先立新君,再操办发儿葬礼。”
“多谢老太妃支持。”
姜子牙心中大喜。
太姜道:“立新君一事,你与散宜生商量,记住,在众多殿下中,不分长幼,要择贤而立。”
姜子牙道:“老太妃放心,臣一切择贤而立。”
老太妃要立贤者,而师尊的话外之意,新君一定要与武王一样,对伐纣大业抱有支持态度,否则君臣意见不统,伐纣一事如何进行,难不成靠自己和几名师侄?
姜子牙在心中筛选了一下众多殿下,心中有了几名合适人选,不过具体要立哪个,还得跟散宜生交流一番,才做决定。
太姜摆摆手,道:“本宫累了,你退下吧。”
姜子牙行了一礼,转身出了养心殿。
他是文王选定的托孤大臣,又是一国丞相,在这方面有着一定话语权。
姜子牙沐浴更衣,摆上香案,朝昆仑山方向拜了三拜,恭敬道:“弟子有急事请教师尊,恳请师尊现身一见。”
时间紧急,否则姜子牙会亲自上一趟昆仑,当面请教。
话音刚落,香案上方出现一团光幕,一脸威严的元始天尊端坐九龙沉香辇上,周围尽是氤氲瑞气,道者气象扑面而来。
作为道门三圣之一,元始天尊乃是三界顶尖人物,哪怕姜子牙是他的弟子,可在他面前,仍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
“子牙,发生在西岐的事情,本教已知道,此乃天数使然。”
元始天尊一句话就给姬发之死做了定论。
姜子牙道:“师尊,国不可一日无主,先文王众多子嗣中,您觉得哪位更适合继承西岐的大业。”
本来这事不归元始天尊管,可谁叫阐教和西岐是同一阵营了,自己作为弟子,这么大的事,若连问都不问一句,那也太不尊重了。
元始天尊却道:“此乃凡尘俗事,岂能侮本教之耳。你记住一点,封神一事事关三界安宁的大事,不可懈怠。”
“师尊放心,弟子保证全力以赴。”
“如此便好。”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光幕消失不见。
......
姜子牙匆匆出了相府,直奔王宫。
刚进宫门,就被姬旦给拦了下来,姜子牙挤下几滴眼泪,万分自责道:“殿下,是老臣保护不力,才让大王遭遇不测,老臣愧对先王的托付,愧对大王的信任,老臣有罪!”
到底是当了多年的大臣,姜子牙控制情感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眼泪说来就来。
姬旦道:“丞相节哀,祖母她要见你。”
他口中的祖母乃是太姜,一百多岁了,和姬昌一样,精通易经八卦之术,是整个姬家的定海神针。
西岐遭此大变,王宫乱成一团,是太姜出面迅速平息此事。
姜子牙道:“那请殿下带路。”
武王死在敌营,这事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姜子牙在来王宫的路上,就做好被责备甚至责罚的准备,他自信一切都能应付。
毕竟西岐与大商不死不休,也只有自己才能帮助姬家稳住局面,并夺得天下,若是抛弃自己,西岐将有灭顶之灾。
姬旦见姜子牙这么快就镇定下来,听到祖母召见,一点也慌,暗暗佩服他的心机深沉。
太姜是女性,自然住在后宫。
姜子牙一进后宫,那里透着愁云惨淡的气息,并隐隐听见有人啜泣,而宫里宫外挂上白布,一种悲伤情绪涌上心头。
姜子牙心情有些沉重,他和姬发还是有感情的,不单单是君臣之情。
到了养心殿,姜子牙见到了太姜,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只不过保养比较好,看上去倒与她实际年龄不相称。() ()
这是姜子牙第三次见到太姜,第一次是文王薨了,在他的葬礼上,第二次是武王即位。
“臣姜子牙见过老太妃。”
太姜看在跪下面前的姜子牙,并未让他起来,反道:“姜大人,不知发儿犯了何罪,竟受此厄运,被人摘掉首级,致姬家颜面有损。”
她活了一百多岁,见过大风大浪,虽然姬发之死,让她悲伤难过,可她知道,相比这事,姬家大业更为重要。
姜子牙诚惶诚恐,道:“老太妃,一切都是臣的罪过,保护大王不力。”
太姜冷冷道:“我已故的昌儿,拜你为丞相,让你辅国,他死前,更让你当托孤大臣,总览军机大事。你如何与大商交战,本宫不管,可不能让前方的战火蔓延到宫廷!”
姜子牙忙道:“是臣失误,请老太妃责罚。”
太姜反问:“本宫责罚你有用,能让昌儿复活,能让发儿复活?”
若不是为了天下霸业,一向身体健朗的姬昌如何会因为一场大病,最后撒手人寰,姬发也不会惨死在敌人手上。
可姬家大业已经发展到这般规模,足以威胁到大商的统治,哪怕不与大商为敌,大商也不会放过姬家,所以对于姜子牙与大商开战这事,太姜是赞成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大业未成,姬发却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姜子牙道:“不能,可臣之罪过,若不重罚,一来难挡住众臣悠悠之口,二来臣良心难安。”
太姜道:“本宫会下一道懿旨,暂且将你处罚推后,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再对你进行处罚,你可有意见。”
姜子牙道:“臣没有任何意见。”
太姜道:“本宫也听说了,你在前线吃了败仗,这局面说句内忧外患也不为过,你作为一国丞相,可有办法迅速稳定局面。”
姜子牙想了想,侃侃道:“启禀老太妃,大王刚遭遇不测,按理说以他葬礼为主。然闻太师十几万在屯于城外,对我西岐城虎视眈眈,不管在朝在野,军心有所不稳,在此非常时刻,故臣以为,当绕过大王葬礼,以立新君为主。”
太姜颔首道:“本宫也是这般想的,既然伱有此建议,那就先立新君,再操办发儿葬礼。”
“多谢老太妃支持。”
姜子牙心中大喜。
太姜道:“立新君一事,你与散宜生商量,记住,在众多殿下中,不分长幼,要择贤而立。”
姜子牙道:“老太妃放心,臣一切择贤而立。”
老太妃要立贤者,而师尊的话外之意,新君一定要与武王一样,对伐纣大业抱有支持态度,否则君臣意见不统,伐纣一事如何进行,难不成靠自己和几名师侄?
姜子牙在心中筛选了一下众多殿下,心中有了几名合适人选,不过具体要立哪个,还得跟散宜生交流一番,才做决定。
太姜摆摆手,道:“本宫累了,你退下吧。”
姜子牙行了一礼,转身出了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