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木栖是想着于冉儿的过去默念的,因为性格的后期形成,大部分是因为家庭。所以她很快就找到了于冉儿童年的片段。
于冉儿的家境很好,含着金汤匙长大,父母从没有在生活上亏待过她,她说什么,如果不难实现,他们都会满足她。所以于冉儿长大多多少少有一些公主病,那是因为前期家人夸张的溺爱。
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很融洽,但一切都在她十岁的时候改变了。父母关系恶化,一年时间,母亲就离她而去,第二年就与别的男人再婚。
她被判给了父亲。
母亲刚开始每个月会回来看她一次,随后渐渐减少次数,到最后就跟陌生人一样,彻底没有了联系。母亲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抛下了她的过去。
连同于冉儿也一同抛下了。
父亲每日在家嗜酒以泪洗面,到最后麻木面无表情。但即使是这样也没在生活上亏待过于冉儿,她的生活过得跟以前没什么差别。
只是没有了父母亲的陪伴,不过她有一个保姆奶奶,天天陪着她。比起她父母,保姆奶奶反而是陪她时间最久的人。
但保姆奶奶没有陪她太久,很快就去世了。于冉儿一时间接受不了,也无法接受其它人来照顾她,那段时间她萎靡了很久。
正巧那段时间他父亲的心情也很差劲。一方面是因为生意上遇到了问题,另一方面是觉得前妻离开了自己居然过得如此之好,他的心理不平衡。
再加上于冉儿在家经常哭闹。
他第一次打了于冉儿巴掌。
被打了巴掌的于冉儿愣在原地,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曾经对她非常温柔的父亲。
此刻的父亲非常陌生,他额角因为暴怒鼓起来的青筋非常恶心,于冉儿看着它一点一点将她温柔的父亲吞噬殆尽。
“别用这恶心的眼神看我,就像你母亲一样。”他厌恶的看了她一眼,甩手离去。
于冉儿父亲其实并不温柔,于冉儿之前怨过母亲,为什么父亲这么好,她却要抛下他一个人离开,直到后面她才知道母亲离婚的真正原因。
因为父亲情绪不稳定,只要情绪不稳定他就开始动手。动手后又开始后悔,捧着她母亲的泛红的脸轻吻着,乞求她的原谅。
前几年她母亲一直都说服自己,可以原谅他,他只是情绪不稳定,他这个人还是很爱她的。但直到后来她发现,其实他根本就不会改变。
她受够了,受够了他一次次的毒打,也受够了他毒打后一次次的乞求原谅。
不断的循环让她开始害怕这个人。
她要离开他,离开这个痛苦的家,和过去的所有都划清界限。
所以她走的亳不留恋。
于冉儿父亲是真的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再加上于冉儿不像她的母亲,只知道隐忍,她会反抗她的父亲,所以没少被他父亲打。
打完后于冉儿的父亲就后悔了,但这已经对于冉儿造成了伤害,每当他想挽回父女感情,接近于冉儿的时候,于冉儿总会害怕的后退,或者直接逃避,离开家彻夜不回。
虽然对女儿不舍,但为了女儿不要太恨她,他买了一个房子,让于冉儿自己一个人过去住。
两人分居。
于冉儿父亲也有积极去看心理医生,想挽回和于冉儿之间的父女感情。最后终于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但不是因为心理医生,而是遇到了一个女人,他认为的真爱。
两人迅速组成了新家庭。
于冉儿自然被忘记了,本来说读完初中,就搬回去住。但最后他父亲并没有来接她,倒是每个月的打钱信息来的很准时。
准时就行了,她生活没有负担。只把她的老爹当作打钱机器,理都没理,也没主动跟她父亲联络。
但她有时候还是会很在意,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流泪。
毕竟落差太大了。
短短几年。
父母亲就有了各自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前几年她还是被父母亲宠爱的小公主,现在她就是个没人疼的小可怜。
所以她着急寻找“爱”。
她需要有人爱她。
爱,首先她就想到了谈恋爱,两个人相爱,以后她就可以组成自己的家庭,像她爸妈一样。所以她高中就以谈恋爱为目标,学习是次要目标。
学习她倒不会落下,因为他父亲即使不露面,却也给她安排了私人教师,周末来于冉儿家为她开小灶,确保她能考上还可以的大学。
只要她考上大学,那么他就不用再怎么理她了,可以专心集中自己的新家庭,于冉儿倒是不介意,反正请老师不用她出钱。
于冉儿长的漂亮,学校喜欢她的男生不少。但是于冉儿喜欢的都是冷酷型,话不多,长的帅的高岭之花。
因为小时候看的偶像剧男主角大多都是这种类型的,所以于冉儿觉得要找男朋友,首先就得找这种类型,因为是主角啊!
但这种高岭之花一般不会主动告白,因为喜欢他们的人很多。他们根本不用自己去追求,因为他们有那种美貌资本。
这时候,于冉儿就上场了。
她追人方式特别大胆,走的直接路线。
木栖之前给她预测的画面也看到过,她同学评价她,上赶着给人当丫鬟。
拿着的是男追女的剧本。
于冉儿高中谈过四段恋爱,大学木栖还没看完。高中那四段恋爱的对象都是高岭之花,脸和性格跟罗相旬意外的相似。
那四段恋爱可以说让于冉儿在她们那高中变得赫赫有名。
但四段恋情很快就结束了,而且结束的很突然。
第一段恋情结束,于冉儿就把目光投向了下个目标。目标真的很难追,她死缠烂打三个月,对方终于接受了他。
虽然于冉儿极力保持恋爱前的热情,不想变得和第一段恋情一样。
她对目标态度仍旧和以前一样,但心里却慢慢开始疲倦。
于是这段恋情又告终了。
于冉儿前两次都是甩别人,从此在她们高中有了“渣女”称号。
第三第四个目标早有耳闻,对于冉儿也有些警备之心,但防不住于冉儿热情的追求,但在意识到于冉儿不对劲的时候,比她早一步先甩了她。
这让于冉儿有些受挫。
第四段恋情之后,她就把谈恋爱这个目标挪到了大学,开始努力学习。
但上了大学后,有学校同学和她考上了同一个大学,所以她的高中昔日辉煌也开始慢慢在大学校园发散。
只要某个高岭之花被于冉儿留意了,没过几天就有人特意去告诉他,防止他被于冉儿伤害。
于冉儿大学谈第一个对象,就发誓一定要好好谈。那人对她也很好,也容纳她的公主病。但最后于冉儿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他了。
即使那人对她非常好,长的帅,是同专业的男神。
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提了分手。
“我原以为我跟他们不一样。”高领之花受伤的看了她一眼,之后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开。
随后于冉儿无缝衔接,开始火热追求第二个高岭之花。
木栖看到这摇了摇头。
评价。
“真的好渣。”
第二个高岭之花就是在男生宿舍楼甩了于冉儿的那一位。
高冷学长。
高冷学长前期还挺关心于冉儿的,但后期似乎是被知情人士透露,所以等看出于冉儿表现的和之前不太一样的时候,就是微微有些苗头的时候,他就飞快的提了分手。
他作为高岭之花,怎么能被别人甩?
这把于冉儿打了个措手不及。
高冷学长感知的太快了,于冉儿还没意识到。这是她上大学遭受的第一次滑铁卢,第一次被人拒绝,所以她到人家男生宿舍楼哭的泪流满面。
质问对方为什么不喜欢她了。
随后还纠缠了对方几个月。
但高冷学长硬是不理她,继续走自己高冷的路线。于冉儿最后放弃了,同时,这位高冷学长也成了她的大学黑历史。
她认为的。
“搞什么啊,你甩别人就行,别人甩你就是你的黑历史啊。”木栖哭笑不得。
其实看到这,她或多或少也意识到了于冉儿问题所在。
有两种,木栖并不清楚于冉儿是哪一种。一种是性单恋,还有一种是回避型依恋人格。性单恋是指对某人产生恋爱却不希望获得来自对方的感情回应,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指在亲密关系中,对他人不信任,用回避的关系来拒绝两人的亲密关系。
目前来看,她觉得两种都有可能。
回避型依恋人格表现在她拒绝父亲的亲情维系,拒绝和父亲联络。但木栖感觉更偏向性单恋,于冉儿的每段恋爱都是在一起后不久就结束了。
追人的时候她爱意满满,追到后她的爱意就慢慢消失殆尽。
果然还是家庭环境的原因。虽然小时候家人很疼她,但是落差太大,很快父母都有了各自新家庭,爱她的保姆奶奶也离开了。
导致于冉儿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她了。
长时间在无爱或者缺爱的环境下,于冉儿对爱产生了排斥。
于冉儿的家境很好,含着金汤匙长大,父母从没有在生活上亏待过她,她说什么,如果不难实现,他们都会满足她。所以于冉儿长大多多少少有一些公主病,那是因为前期家人夸张的溺爱。
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很融洽,但一切都在她十岁的时候改变了。父母关系恶化,一年时间,母亲就离她而去,第二年就与别的男人再婚。
她被判给了父亲。
母亲刚开始每个月会回来看她一次,随后渐渐减少次数,到最后就跟陌生人一样,彻底没有了联系。母亲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抛下了她的过去。
连同于冉儿也一同抛下了。
父亲每日在家嗜酒以泪洗面,到最后麻木面无表情。但即使是这样也没在生活上亏待过于冉儿,她的生活过得跟以前没什么差别。
只是没有了父母亲的陪伴,不过她有一个保姆奶奶,天天陪着她。比起她父母,保姆奶奶反而是陪她时间最久的人。
但保姆奶奶没有陪她太久,很快就去世了。于冉儿一时间接受不了,也无法接受其它人来照顾她,那段时间她萎靡了很久。
正巧那段时间他父亲的心情也很差劲。一方面是因为生意上遇到了问题,另一方面是觉得前妻离开了自己居然过得如此之好,他的心理不平衡。
再加上于冉儿在家经常哭闹。
他第一次打了于冉儿巴掌。
被打了巴掌的于冉儿愣在原地,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曾经对她非常温柔的父亲。
此刻的父亲非常陌生,他额角因为暴怒鼓起来的青筋非常恶心,于冉儿看着它一点一点将她温柔的父亲吞噬殆尽。
“别用这恶心的眼神看我,就像你母亲一样。”他厌恶的看了她一眼,甩手离去。
于冉儿父亲其实并不温柔,于冉儿之前怨过母亲,为什么父亲这么好,她却要抛下他一个人离开,直到后面她才知道母亲离婚的真正原因。
因为父亲情绪不稳定,只要情绪不稳定他就开始动手。动手后又开始后悔,捧着她母亲的泛红的脸轻吻着,乞求她的原谅。
前几年她母亲一直都说服自己,可以原谅他,他只是情绪不稳定,他这个人还是很爱她的。但直到后来她发现,其实他根本就不会改变。
她受够了,受够了他一次次的毒打,也受够了他毒打后一次次的乞求原谅。
不断的循环让她开始害怕这个人。
她要离开他,离开这个痛苦的家,和过去的所有都划清界限。
所以她走的亳不留恋。
于冉儿父亲是真的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再加上于冉儿不像她的母亲,只知道隐忍,她会反抗她的父亲,所以没少被他父亲打。
打完后于冉儿的父亲就后悔了,但这已经对于冉儿造成了伤害,每当他想挽回父女感情,接近于冉儿的时候,于冉儿总会害怕的后退,或者直接逃避,离开家彻夜不回。
虽然对女儿不舍,但为了女儿不要太恨她,他买了一个房子,让于冉儿自己一个人过去住。
两人分居。
于冉儿父亲也有积极去看心理医生,想挽回和于冉儿之间的父女感情。最后终于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但不是因为心理医生,而是遇到了一个女人,他认为的真爱。
两人迅速组成了新家庭。
于冉儿自然被忘记了,本来说读完初中,就搬回去住。但最后他父亲并没有来接她,倒是每个月的打钱信息来的很准时。
准时就行了,她生活没有负担。只把她的老爹当作打钱机器,理都没理,也没主动跟她父亲联络。
但她有时候还是会很在意,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流泪。
毕竟落差太大了。
短短几年。
父母亲就有了各自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前几年她还是被父母亲宠爱的小公主,现在她就是个没人疼的小可怜。
所以她着急寻找“爱”。
她需要有人爱她。
爱,首先她就想到了谈恋爱,两个人相爱,以后她就可以组成自己的家庭,像她爸妈一样。所以她高中就以谈恋爱为目标,学习是次要目标。
学习她倒不会落下,因为他父亲即使不露面,却也给她安排了私人教师,周末来于冉儿家为她开小灶,确保她能考上还可以的大学。
只要她考上大学,那么他就不用再怎么理她了,可以专心集中自己的新家庭,于冉儿倒是不介意,反正请老师不用她出钱。
于冉儿长的漂亮,学校喜欢她的男生不少。但是于冉儿喜欢的都是冷酷型,话不多,长的帅的高岭之花。
因为小时候看的偶像剧男主角大多都是这种类型的,所以于冉儿觉得要找男朋友,首先就得找这种类型,因为是主角啊!
但这种高岭之花一般不会主动告白,因为喜欢他们的人很多。他们根本不用自己去追求,因为他们有那种美貌资本。
这时候,于冉儿就上场了。
她追人方式特别大胆,走的直接路线。
木栖之前给她预测的画面也看到过,她同学评价她,上赶着给人当丫鬟。
拿着的是男追女的剧本。
于冉儿高中谈过四段恋爱,大学木栖还没看完。高中那四段恋爱的对象都是高岭之花,脸和性格跟罗相旬意外的相似。
那四段恋爱可以说让于冉儿在她们那高中变得赫赫有名。
但四段恋情很快就结束了,而且结束的很突然。
第一段恋情结束,于冉儿就把目光投向了下个目标。目标真的很难追,她死缠烂打三个月,对方终于接受了他。
虽然于冉儿极力保持恋爱前的热情,不想变得和第一段恋情一样。
她对目标态度仍旧和以前一样,但心里却慢慢开始疲倦。
于是这段恋情又告终了。
于冉儿前两次都是甩别人,从此在她们高中有了“渣女”称号。
第三第四个目标早有耳闻,对于冉儿也有些警备之心,但防不住于冉儿热情的追求,但在意识到于冉儿不对劲的时候,比她早一步先甩了她。
这让于冉儿有些受挫。
第四段恋情之后,她就把谈恋爱这个目标挪到了大学,开始努力学习。
但上了大学后,有学校同学和她考上了同一个大学,所以她的高中昔日辉煌也开始慢慢在大学校园发散。
只要某个高岭之花被于冉儿留意了,没过几天就有人特意去告诉他,防止他被于冉儿伤害。
于冉儿大学谈第一个对象,就发誓一定要好好谈。那人对她也很好,也容纳她的公主病。但最后于冉儿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他了。
即使那人对她非常好,长的帅,是同专业的男神。
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提了分手。
“我原以为我跟他们不一样。”高领之花受伤的看了她一眼,之后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开。
随后于冉儿无缝衔接,开始火热追求第二个高岭之花。
木栖看到这摇了摇头。
评价。
“真的好渣。”
第二个高岭之花就是在男生宿舍楼甩了于冉儿的那一位。
高冷学长。
高冷学长前期还挺关心于冉儿的,但后期似乎是被知情人士透露,所以等看出于冉儿表现的和之前不太一样的时候,就是微微有些苗头的时候,他就飞快的提了分手。
他作为高岭之花,怎么能被别人甩?
这把于冉儿打了个措手不及。
高冷学长感知的太快了,于冉儿还没意识到。这是她上大学遭受的第一次滑铁卢,第一次被人拒绝,所以她到人家男生宿舍楼哭的泪流满面。
质问对方为什么不喜欢她了。
随后还纠缠了对方几个月。
但高冷学长硬是不理她,继续走自己高冷的路线。于冉儿最后放弃了,同时,这位高冷学长也成了她的大学黑历史。
她认为的。
“搞什么啊,你甩别人就行,别人甩你就是你的黑历史啊。”木栖哭笑不得。
其实看到这,她或多或少也意识到了于冉儿问题所在。
有两种,木栖并不清楚于冉儿是哪一种。一种是性单恋,还有一种是回避型依恋人格。性单恋是指对某人产生恋爱却不希望获得来自对方的感情回应,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指在亲密关系中,对他人不信任,用回避的关系来拒绝两人的亲密关系。
目前来看,她觉得两种都有可能。
回避型依恋人格表现在她拒绝父亲的亲情维系,拒绝和父亲联络。但木栖感觉更偏向性单恋,于冉儿的每段恋爱都是在一起后不久就结束了。
追人的时候她爱意满满,追到后她的爱意就慢慢消失殆尽。
果然还是家庭环境的原因。虽然小时候家人很疼她,但是落差太大,很快父母都有了各自新家庭,爱她的保姆奶奶也离开了。
导致于冉儿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她了。
长时间在无爱或者缺爱的环境下,于冉儿对爱产生了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