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言谢,我得百姓供养,能出一份力本应当,倒是劳烦你们涉险。”
楼玉道:“长公主言重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永贞叹了口气,看着底下繁华兴盛,百姓熙攘。
“高官不贤,百姓必苦。可有些人总是忘记,百姓若苦,天下就不会有如今太平。”
永贞不便多留,只是托付他们一定莫要辜负希望。
高位之人想揽权,底下官员想敛财。澧朝诸多蛀虫至此,像是腐烂到了极致。但这之下,也有许多人尝试利用自己的力量试图做出些改变。
等长公主走后,池宜溪突然想起今日给太后磕头时的发现。
“太后似乎并未像传言那样病重不起,虽有疾,但言语间并不像是久在病榻缠绵的人。”
“你见着太后了?”林寂将令牌收好,问。
池宜溪摇头:“并未,陛下说太后有疾不可打扰,故而只在殿外磕头。感觉像是陛下有意将她软禁?”
林寂沉吟片刻:“我之前也有这样的猜测,但太后的病似乎并非跟王福并无干系。”
“这就怪了,太后假意生病,陛下顺势软禁?这是为何?”楼玉听两人的话,有些搞不懂这其中局势。
林寂分析太后本是想以病重为由,给灵州起事有个名头,若是不成,也能以此从宗室里挑个傀儡供她名正言顺在朝堂培养势力。
就算陛下之前不知灵州之事,但光是过继这一点,便是陛下不能容忍的。
既然太后病重,那就干脆让她好好养病,不要人“打扰”。
“那太后就这样甘心 ‘休养’?”楼玉问。
楼家从前虽然中立,但从楼瑞山离京开始,就与窦知从一行彻底两路。故而林寂也不担心同楼玉直说。
“太后虽抱病,但窦知从尚自由,这些年京中,多数都是窦知从在替太后操持。”林寂用只有他们三人才能听清的声音道,“太后党离了太后可以,但没了窦知从不行。”
池宜溪又说:“我听到她说‘不中用’、 ‘除掉’,不知是想除掉谁?”
“不知道啊,总不能是我吧。”楼玉摊开手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又指了指另外两人:“眼下这节骨眼儿,不是你,就是你。”
“是谁都不重要,反正出了上京,我们注定都不会安全。”池宜溪把心中想法说了出来,另外两人不置可否。
楼玉家中还有事,便先行告辞,只说之后若有什么事自去府上叫他便是。楼玉一走,此地便只剩池宜溪和林寂二人。
林寂见池宜溪摩挲着杯盏,欲言又止,担心她有什么顾虑,遂温声问道:“有什么事方便同我讲讲吗?”
有件事的确困扰她许久,长久以来她也不知该如何面对林寂。
从前她不知为何林寂要不辞而别,可父亲出事后她才知道一切始末。她和林寂之家隔着的是杀亲之仇。
虽然父亲只是被推出去的小卒,但下令行刑的牌子始终是从他手里出去的。
这些天池宜溪一直都在找合适的机会开口,但她担心林寂说出来的答案是她接受不了的,担心说了以后,他们连朋友也不是了。
但池宜溪不是喜欢藏事的性子,踟蹰很久之后,她还是选择问出来。
“我父亲就是当年下令处决胜王同党的官员,所以你父母……”她犹豫了一下,“我父亲也是你仇人对吧?”
林寂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开诚布公谈过这个话题,并非他有意逃避,只是眼下还没有具体定论。
说不怨,那是假的,当时他就躲在暗处看着牌子落地,相熟的同伴、父母皆丢了性命,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寂都把池远之当作自己的仇敌,好几次甚至想埋伏起来杀了他。
可后来他无意中才得知,“林寂”已经死了,跟自己父母的名字一道被划去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该恨谁?该找谁去报仇?就这么浑浑噩噩在世间流浪着。直到王福的人找上自己。
“不是仇敌,准确来说是你父亲救了我。”林寂将事情原委说了些,“不要担心,我知父母真正死于谁手,你瞧,我此举这不就是在为父母报仇吗?”
林寂将池宜溪有些冰凉的双手拢在掌心,安抚着她。
“嗯,如此我便安心些。不然总惦念着这事儿,不踏实得很。”
池宜溪自从知道这事儿后,便对他当初的不辞而别生出的芥蒂淡化了许多,苦于一直没寻到合适的时机同他谈开。
若不把这事儿讲清楚,估计这趟灵州之行恐会因此不顺。
“此行凶险,我们难免会有分开的时候,你千万小心。若是…你跟着仪仗队一起去灵州,至少不会太危险。”
池宜溪知道林寂不是觉得自己拖后腿,揶揄道:“我想做的事,什么时候会因为危险而退缩了?我厉害着呢!”
林寂笑而不语,知道是自己小瞧了她去,只说那到时候就拜托她保护自己了。
回府之后,池宜溪将计划跟和喜、和悦二人说明,也交代了要害,说要是觉得危险,也可以不去。
二人自小便跟着池宜溪,池宜溪对她们来说亦主亦友,这些事自然得自己人来办才放心。
“小姐放心,这种事交给我们。只是您千万要小心。”和悦有些担心池宜溪的安危。
和喜皱着眉:“是啊,虽和林大人同行,但小姐还是要多留个心眼。”
池宜溪见二人如此,也连点头表示自己会照顾好自己。
没过多久,司天监选好了日子,仪仗队浩浩汤汤从上京出发,前来送行的人中,不乏池宜溪在京中结交的好友。
池宜溪穿着繁复衣冠站在车架旁,身旁楼玉着礼官服制怀手而立,温文尔雅。
林寂则穿着肃杀的鸦青骑装,面罩铜质半遮面具,将削瘦下颚连同嘴唇一起掩住。红痣在此衬托下反生鬼气,双眸不夹杂任何感情,勒马在侧,俨然池宜溪近身护卫。
“多谢各位相送,纵使山高水远,我亦不日便归。”
池宜溪看着来送自己的易为春等人,眉目含笑。没想到短短数月,自己也有了好友。
易为春挥挥手:“去路迢迢,安乡郡主万千珍重!”
礼官上前提醒吉时已到,得出发了。
林寂端在马上看着池宜溪被两位婢女扶上马车,四周帷幔被放下,随即手中马鞭一挥,良驹长嘶一声便往队伍最前奔,替她去做先行军。
“启程——”楼玉翻身上马,唱到。
与此同时天涯关,一处名为囚鸟山的山脉。
古树盘根错节,偌大林中竟无一声鸟鸣,行至其间使人只觉胸口发闷,无法呼吸。
楼瑞山虽知道自己目前处境之危险,但他并不参与其中,只是行修各地典史之事,也不会被裹挟。
他此番离京就是为了给窦知从腾地方,好让他漏出狐狸尾巴,方便拿捏把柄。
况且这些年他在陛下身边也深知 ‘伴君如伴虎’,窦知从若倒台,他安有好眠?所以他才揽下这份远离上京的差事,办完也好借积劳成疾的由头告老还乡。
“天涯关,囚鸟山,山山水水无人还。”
这是他进这囚鸟山时,村中孩童告知给他唱的童谣,楼瑞山仔细把这句话记入当地县志。
本来他只需在官衙里看看县志就行,不过这地界多山,许多小村寨隐于山中鲜少入世,故而他决定自己去摸索一番。
“楼大人,这里边连当地人都不敢进来,说里面有吃人的野人哩,您咋一定要修那个县志?”
楼瑞山只带了个精壮的汉子陪他一起,二人路上说说话,也算个伴儿。
“生在这片土地的人都是陛下的臣民,都有权被笔墨记录在侧,为后人所知。”
楼瑞山扶着旁边凸起的树杈,攀上土坡,阿大正想跟着一起上来,就被楼瑞山按了下去。
“嘘!”
楼瑞山也伏下身子,迅速滑下土坡。
阿大平日也进山打猎,以为他是遇到豺狼了,拍拍背在背后的猎刀,示意自己能解决了这些畜生。
楼瑞山背过身子看向阿大,用气音说道。
“山贼!”
池宜溪金蝉脱壳后,便跟着林寂一路快马加鞭往灵州赶,本来她有点担心只留楼玉一人是否不妥,毕竟仪仗队中不乏别有用心之人。
谁成想楼玉表面看着文弱,实则很有主见,想来之前在京中不过是扮猪吃老虎罢了。
“在想什么?”林寂与她并行。
池宜溪眼下已将繁琐的装束卸下,未施粉黛,做江湖女子打扮,发间簪着长而尖的双簪,几缕碎发迎风在脸上轻拂,眸子倒映着青山树影,浅笑时宛若林中幼鹿。
“我在想楼玉当真能镇得住那些人?”
“他父亲是楼瑞山,在官场能将窦知从压这么些年的人,儿子又怎会真是草包。”
林寂先前也跟楼玉打过几次照面,虽然感觉上是万事不愁的小少爷,但细枝末节之处还是能看出他的盘算。
“你说的也是。”池宜溪问道,“我们多久能到天涯关?”
日前答应过楼玉,经过天涯关时先找到楼父确保其安全。
“快马加鞭,只需七日。”林寂道。
他们已经疾行十日有余,早就把仪仗队甩到身后,这一路上乔装打扮,走的是官道,倒也一路平安,并未遇上埋伏。
人还能坚持,池宜溪也不是娇生惯养的娇小姐,只是马匹已到了极限。
“前方有客栈,我们休整一夜,天亮出发。”
这条路林寂也熟悉,外出公差时常在这条路上行走,除去这家店外,天黑后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池宜溪点头,虽然她没开口,但毕竟不是常年在马背上呆着,这几日奔波双腿已经被磨破了皮,走路都稍显不适。
果真不出林寂所料,只走了半刻便见到了那家“福来客栈”。
“哟,二位大侠,打尖还是住店?”干瘦店小二一甩汗巾,上前迎客,笑的脸上褶子都能夹苍蝇了。
看他二人这妥妥江湖人打扮,长相俊美,想来定是什么大家族出来历练的,可不差钱。
林寂也做了乔装,遮住了面上特征。
“我和师妹在此歇脚,劳烦小哥拿两间上房。”林寂道。
“得嘞!”小二手脚麻利将人往楼上迎。
三人上楼,正逢一男子下来,楼梯狭窄,四人走不得。
准备下来的男子错身让他们先走:“几位先请。”
“多谢仁兄。”林寂抱拳谢道。
那男子看起来年龄与他们相仿,错身时林寂闻到了极淡的鱼腥味,虽用香遮盖,但还是能闻到些许。
再观长相,此人多半来自灵州。
楼玉道:“长公主言重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永贞叹了口气,看着底下繁华兴盛,百姓熙攘。
“高官不贤,百姓必苦。可有些人总是忘记,百姓若苦,天下就不会有如今太平。”
永贞不便多留,只是托付他们一定莫要辜负希望。
高位之人想揽权,底下官员想敛财。澧朝诸多蛀虫至此,像是腐烂到了极致。但这之下,也有许多人尝试利用自己的力量试图做出些改变。
等长公主走后,池宜溪突然想起今日给太后磕头时的发现。
“太后似乎并未像传言那样病重不起,虽有疾,但言语间并不像是久在病榻缠绵的人。”
“你见着太后了?”林寂将令牌收好,问。
池宜溪摇头:“并未,陛下说太后有疾不可打扰,故而只在殿外磕头。感觉像是陛下有意将她软禁?”
林寂沉吟片刻:“我之前也有这样的猜测,但太后的病似乎并非跟王福并无干系。”
“这就怪了,太后假意生病,陛下顺势软禁?这是为何?”楼玉听两人的话,有些搞不懂这其中局势。
林寂分析太后本是想以病重为由,给灵州起事有个名头,若是不成,也能以此从宗室里挑个傀儡供她名正言顺在朝堂培养势力。
就算陛下之前不知灵州之事,但光是过继这一点,便是陛下不能容忍的。
既然太后病重,那就干脆让她好好养病,不要人“打扰”。
“那太后就这样甘心 ‘休养’?”楼玉问。
楼家从前虽然中立,但从楼瑞山离京开始,就与窦知从一行彻底两路。故而林寂也不担心同楼玉直说。
“太后虽抱病,但窦知从尚自由,这些年京中,多数都是窦知从在替太后操持。”林寂用只有他们三人才能听清的声音道,“太后党离了太后可以,但没了窦知从不行。”
池宜溪又说:“我听到她说‘不中用’、 ‘除掉’,不知是想除掉谁?”
“不知道啊,总不能是我吧。”楼玉摊开手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又指了指另外两人:“眼下这节骨眼儿,不是你,就是你。”
“是谁都不重要,反正出了上京,我们注定都不会安全。”池宜溪把心中想法说了出来,另外两人不置可否。
楼玉家中还有事,便先行告辞,只说之后若有什么事自去府上叫他便是。楼玉一走,此地便只剩池宜溪和林寂二人。
林寂见池宜溪摩挲着杯盏,欲言又止,担心她有什么顾虑,遂温声问道:“有什么事方便同我讲讲吗?”
有件事的确困扰她许久,长久以来她也不知该如何面对林寂。
从前她不知为何林寂要不辞而别,可父亲出事后她才知道一切始末。她和林寂之家隔着的是杀亲之仇。
虽然父亲只是被推出去的小卒,但下令行刑的牌子始终是从他手里出去的。
这些天池宜溪一直都在找合适的机会开口,但她担心林寂说出来的答案是她接受不了的,担心说了以后,他们连朋友也不是了。
但池宜溪不是喜欢藏事的性子,踟蹰很久之后,她还是选择问出来。
“我父亲就是当年下令处决胜王同党的官员,所以你父母……”她犹豫了一下,“我父亲也是你仇人对吧?”
林寂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开诚布公谈过这个话题,并非他有意逃避,只是眼下还没有具体定论。
说不怨,那是假的,当时他就躲在暗处看着牌子落地,相熟的同伴、父母皆丢了性命,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寂都把池远之当作自己的仇敌,好几次甚至想埋伏起来杀了他。
可后来他无意中才得知,“林寂”已经死了,跟自己父母的名字一道被划去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该恨谁?该找谁去报仇?就这么浑浑噩噩在世间流浪着。直到王福的人找上自己。
“不是仇敌,准确来说是你父亲救了我。”林寂将事情原委说了些,“不要担心,我知父母真正死于谁手,你瞧,我此举这不就是在为父母报仇吗?”
林寂将池宜溪有些冰凉的双手拢在掌心,安抚着她。
“嗯,如此我便安心些。不然总惦念着这事儿,不踏实得很。”
池宜溪自从知道这事儿后,便对他当初的不辞而别生出的芥蒂淡化了许多,苦于一直没寻到合适的时机同他谈开。
若不把这事儿讲清楚,估计这趟灵州之行恐会因此不顺。
“此行凶险,我们难免会有分开的时候,你千万小心。若是…你跟着仪仗队一起去灵州,至少不会太危险。”
池宜溪知道林寂不是觉得自己拖后腿,揶揄道:“我想做的事,什么时候会因为危险而退缩了?我厉害着呢!”
林寂笑而不语,知道是自己小瞧了她去,只说那到时候就拜托她保护自己了。
回府之后,池宜溪将计划跟和喜、和悦二人说明,也交代了要害,说要是觉得危险,也可以不去。
二人自小便跟着池宜溪,池宜溪对她们来说亦主亦友,这些事自然得自己人来办才放心。
“小姐放心,这种事交给我们。只是您千万要小心。”和悦有些担心池宜溪的安危。
和喜皱着眉:“是啊,虽和林大人同行,但小姐还是要多留个心眼。”
池宜溪见二人如此,也连点头表示自己会照顾好自己。
没过多久,司天监选好了日子,仪仗队浩浩汤汤从上京出发,前来送行的人中,不乏池宜溪在京中结交的好友。
池宜溪穿着繁复衣冠站在车架旁,身旁楼玉着礼官服制怀手而立,温文尔雅。
林寂则穿着肃杀的鸦青骑装,面罩铜质半遮面具,将削瘦下颚连同嘴唇一起掩住。红痣在此衬托下反生鬼气,双眸不夹杂任何感情,勒马在侧,俨然池宜溪近身护卫。
“多谢各位相送,纵使山高水远,我亦不日便归。”
池宜溪看着来送自己的易为春等人,眉目含笑。没想到短短数月,自己也有了好友。
易为春挥挥手:“去路迢迢,安乡郡主万千珍重!”
礼官上前提醒吉时已到,得出发了。
林寂端在马上看着池宜溪被两位婢女扶上马车,四周帷幔被放下,随即手中马鞭一挥,良驹长嘶一声便往队伍最前奔,替她去做先行军。
“启程——”楼玉翻身上马,唱到。
与此同时天涯关,一处名为囚鸟山的山脉。
古树盘根错节,偌大林中竟无一声鸟鸣,行至其间使人只觉胸口发闷,无法呼吸。
楼瑞山虽知道自己目前处境之危险,但他并不参与其中,只是行修各地典史之事,也不会被裹挟。
他此番离京就是为了给窦知从腾地方,好让他漏出狐狸尾巴,方便拿捏把柄。
况且这些年他在陛下身边也深知 ‘伴君如伴虎’,窦知从若倒台,他安有好眠?所以他才揽下这份远离上京的差事,办完也好借积劳成疾的由头告老还乡。
“天涯关,囚鸟山,山山水水无人还。”
这是他进这囚鸟山时,村中孩童告知给他唱的童谣,楼瑞山仔细把这句话记入当地县志。
本来他只需在官衙里看看县志就行,不过这地界多山,许多小村寨隐于山中鲜少入世,故而他决定自己去摸索一番。
“楼大人,这里边连当地人都不敢进来,说里面有吃人的野人哩,您咋一定要修那个县志?”
楼瑞山只带了个精壮的汉子陪他一起,二人路上说说话,也算个伴儿。
“生在这片土地的人都是陛下的臣民,都有权被笔墨记录在侧,为后人所知。”
楼瑞山扶着旁边凸起的树杈,攀上土坡,阿大正想跟着一起上来,就被楼瑞山按了下去。
“嘘!”
楼瑞山也伏下身子,迅速滑下土坡。
阿大平日也进山打猎,以为他是遇到豺狼了,拍拍背在背后的猎刀,示意自己能解决了这些畜生。
楼瑞山背过身子看向阿大,用气音说道。
“山贼!”
池宜溪金蝉脱壳后,便跟着林寂一路快马加鞭往灵州赶,本来她有点担心只留楼玉一人是否不妥,毕竟仪仗队中不乏别有用心之人。
谁成想楼玉表面看着文弱,实则很有主见,想来之前在京中不过是扮猪吃老虎罢了。
“在想什么?”林寂与她并行。
池宜溪眼下已将繁琐的装束卸下,未施粉黛,做江湖女子打扮,发间簪着长而尖的双簪,几缕碎发迎风在脸上轻拂,眸子倒映着青山树影,浅笑时宛若林中幼鹿。
“我在想楼玉当真能镇得住那些人?”
“他父亲是楼瑞山,在官场能将窦知从压这么些年的人,儿子又怎会真是草包。”
林寂先前也跟楼玉打过几次照面,虽然感觉上是万事不愁的小少爷,但细枝末节之处还是能看出他的盘算。
“你说的也是。”池宜溪问道,“我们多久能到天涯关?”
日前答应过楼玉,经过天涯关时先找到楼父确保其安全。
“快马加鞭,只需七日。”林寂道。
他们已经疾行十日有余,早就把仪仗队甩到身后,这一路上乔装打扮,走的是官道,倒也一路平安,并未遇上埋伏。
人还能坚持,池宜溪也不是娇生惯养的娇小姐,只是马匹已到了极限。
“前方有客栈,我们休整一夜,天亮出发。”
这条路林寂也熟悉,外出公差时常在这条路上行走,除去这家店外,天黑后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池宜溪点头,虽然她没开口,但毕竟不是常年在马背上呆着,这几日奔波双腿已经被磨破了皮,走路都稍显不适。
果真不出林寂所料,只走了半刻便见到了那家“福来客栈”。
“哟,二位大侠,打尖还是住店?”干瘦店小二一甩汗巾,上前迎客,笑的脸上褶子都能夹苍蝇了。
看他二人这妥妥江湖人打扮,长相俊美,想来定是什么大家族出来历练的,可不差钱。
林寂也做了乔装,遮住了面上特征。
“我和师妹在此歇脚,劳烦小哥拿两间上房。”林寂道。
“得嘞!”小二手脚麻利将人往楼上迎。
三人上楼,正逢一男子下来,楼梯狭窄,四人走不得。
准备下来的男子错身让他们先走:“几位先请。”
“多谢仁兄。”林寂抱拳谢道。
那男子看起来年龄与他们相仿,错身时林寂闻到了极淡的鱼腥味,虽用香遮盖,但还是能闻到些许。
再观长相,此人多半来自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