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所经之地,战事连绵,尽管长安城尚未遭受战火的侵袭,但民间已是风声鹤唳,民众稍有风吹草动便陷入极度恐慌。 尽管东西两市尚未正式开市,但市场外已是人潮涌动。
随着鼓声的响起,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各大粮店的货物,如同被蝗虫掠过一般,瞬间被一扫而空。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战争带来的破坏,他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小米、高粱和蔬菜,屠宰家禽和牲畜,特别是盐,因为许多食物都需要用盐来保存。
踩踏声紧张得像是能令人听见马蹄发出沉重的嗡鸣,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涌而来。尘土飞扬滚滚涌动,犹如海潮般来袭,让人感到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这些都是下人汇报给我的,还包括,以李纬为首的叛军一路向南,势如破竹,不知是兵力严重不足还是真的寡不敌众,简直是途经一座城池就直接收入囊中。
眼见白云就被狠狠覆盖,四周变得昏暗,府里的人收着东西纷纷往屋里赶,渐渐所剩无几。
木槿手上抱着伞,过来看见我站在院子里忍不住担忧:“要落雨了,娘子进屋去吧!莫要真的淋出病来。”
是了,在外人眼里,我接受不了噩耗大病一场生死难料,甚至连收到兰惠殡礼的邀请都没能到场。
楚如榆还因此特向陛下告假,而今正处于紧要关头,这场闹剧将陛下气得摔下龙椅在大殿上破口大骂其:“孬子。”并罚俸一年。
今年雨水来的很迟,但和往年一样,上一秒风和日丽,狂风芜湖阵阵,无需多久,就淅淅沥沥的往下掉。
她话音刚落,我手臂一湿,地面也开始出现点点颜色不同的圆形斑点,雨说下就下。
我牵起木槿往最近的屋檐下躲,凝望着远方的暴雨心中黯然问道:“我记得你原是潍州人,与阿娘避难来此,你可知那儿这会也有雨吗?”
“那时年纪太小无甚记忆,但瞧这云来的方向,这场雨不小。”
算算时间,他们这一刻或许正处于危险之中,直面来势汹涌的叛军。
思及此处,我就忍不住紧握伞柄无声地祷告。
“别在这站着了,嫌自己身体太好了吗?”夭夭走过连廊穿过有雨的院子来到我身旁,她身后金香缓缓收起伞,刘嬷嬷放将抱在怀里的阿福放下。
阿福已经能说会走了,歪歪扭扭往里走着,夭夭没去管,张口就是:“木槿你也是,不劝劝,到时候染了寒症白受那么多苦。”她边说着把身上的斗篷解下往我这套,搭着我的肩顺势往屋里走去。
我没有告诉她,我把太医开给的药停了,现在也没有那么畏寒了。
坐落后,阿福被刘嬷嬷带到后面吃东西,我给夭夭倒热茶:“天这么暗,怎么还带着阿福往外跑?”
她仰头一口饮下:“反正都是等消息,到你这心安。”
我倒是心安不少。
“兰慧她……”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件事情我们都知道,夭夭的伤痛不比我少。
“这是她最好的安排。”夭夭伸手轻拍我的手背:“李昃是储君中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小悦儿我当不了大将军了。”
夭夭,陆夭夭。
她说的太平静了,我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眼泪不争气的流。
忍不住想如果兰慧在就好了。
“阿娘,阿娘,姨姨。”阿福噔噔往前跑,我怕撞到赶紧去扶,她边上嬷嬷虽想让她练着走也没隔多远先一步抱着:“县主刚吃饱就跑着要见王妃,拦都拦不住。”
夭夭摆手无事,逗弄阿福:“叫姨姨抱。”
“来姨姨抱。”嬷嬷见状也是机灵地递过来。
我抱到阿福没忍住颠颠,豆大的孩子小巧精致和我院里的花瓶该是差不多轻重。
“姨姨不动。”阿福出口声音像是含着糕点软软糯糯。
夭夭笑她:“机灵鬼。”
“是我忘了她刚吃过东西。”我停下动作将阿福往怀中拢着抱好。
“你我姐妹许久不见,今日就歇在这,陪陪我吧!”
陆夭夭:“正有此意。”
夜里油灯未灭,我与夭夭在榻上聊着儿时故事,有人来报:“娘子,不移回来了。”
“好好好!”夭夭立刻起身顺带拉起我,我也立刻反应,以至于连套衣物都忘记了,还是门口的丫环注意到急给我们穿上。
不移的头发凌乱不堪,脸上还看得见泥土,身上有一股子淡淡的腥味儿,但脸上洋溢着欢乐神情,有种可以抚平人心的能力。
他跪下双手抬起:“不移奉将军之命带回捷报。”
我拿起不移手中的信件,贴近心口,嘴角的枷锁终于被解开:“辛苦了,木槿带不移先去梳洗休息,有什么话明日再说。”
“不打开看看?”夭夭直勾勾的盯着我手中的信件语态调侃。
我缓缓打开封口,抽出暴露在眼前发黄透着墨色的信纸,上面还有纸张制作时残留的斑驳痕迹。
这是一封家书,楚如榆也如其中所说,不久后就回京复命,接受封赏。
金秋时节,白日起大风,黄叶在风中翩翩飘落,点缀着大地,树影婆娑,人影缥缈。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带来了一丝暖意,却无法驱散即将到来的肃杀之气。
过了禁杀日和祭祀日,十月正是对战俘行刑的月份。“人于市,兴众弃之”,皇城内的闹市,聚了不少前来观刑的民众,在场的文武官员面色凝重,如此以示警戒。
等待着午时三刻的到来,我本是不来的,但内心的纠结和不安驱使我来到了这里。刑台中央除了大理寺少卿等一众官员,最显眼的就数几位重犯。
战犯之首,赵秉。
他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孤独,我们的目光在人潮中相遇,相聚的日子过去多久了?恍如昨日,已是相隔一里,如隔南北两地。
我被人潮拥挤着往后退,嘈杂声汹涌,如狂风般咆哮,他们细数着台上人的罪过。三刻到了,午时三刻已到,行刑官高声宣读了判决,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如同命运的宣判。周围的喧嚣声渐渐沉寂,人们屏息凝视,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原本被盖过的声音不知怎的清楚传进我的耳朵:“咕咚”
“咕咚”
人群又开始动了起来,与方才截然不同,我这一行人原地不动,却意外从后面变成了前面。
我站在人群的前列,目光穿过层层人影,定格在赵秉的身上。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
我的颈部突然感到一阵不适。
随着鼓声的响起,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各大粮店的货物,如同被蝗虫掠过一般,瞬间被一扫而空。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战争带来的破坏,他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小米、高粱和蔬菜,屠宰家禽和牲畜,特别是盐,因为许多食物都需要用盐来保存。
踩踏声紧张得像是能令人听见马蹄发出沉重的嗡鸣,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涌而来。尘土飞扬滚滚涌动,犹如海潮般来袭,让人感到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这些都是下人汇报给我的,还包括,以李纬为首的叛军一路向南,势如破竹,不知是兵力严重不足还是真的寡不敌众,简直是途经一座城池就直接收入囊中。
眼见白云就被狠狠覆盖,四周变得昏暗,府里的人收着东西纷纷往屋里赶,渐渐所剩无几。
木槿手上抱着伞,过来看见我站在院子里忍不住担忧:“要落雨了,娘子进屋去吧!莫要真的淋出病来。”
是了,在外人眼里,我接受不了噩耗大病一场生死难料,甚至连收到兰惠殡礼的邀请都没能到场。
楚如榆还因此特向陛下告假,而今正处于紧要关头,这场闹剧将陛下气得摔下龙椅在大殿上破口大骂其:“孬子。”并罚俸一年。
今年雨水来的很迟,但和往年一样,上一秒风和日丽,狂风芜湖阵阵,无需多久,就淅淅沥沥的往下掉。
她话音刚落,我手臂一湿,地面也开始出现点点颜色不同的圆形斑点,雨说下就下。
我牵起木槿往最近的屋檐下躲,凝望着远方的暴雨心中黯然问道:“我记得你原是潍州人,与阿娘避难来此,你可知那儿这会也有雨吗?”
“那时年纪太小无甚记忆,但瞧这云来的方向,这场雨不小。”
算算时间,他们这一刻或许正处于危险之中,直面来势汹涌的叛军。
思及此处,我就忍不住紧握伞柄无声地祷告。
“别在这站着了,嫌自己身体太好了吗?”夭夭走过连廊穿过有雨的院子来到我身旁,她身后金香缓缓收起伞,刘嬷嬷放将抱在怀里的阿福放下。
阿福已经能说会走了,歪歪扭扭往里走着,夭夭没去管,张口就是:“木槿你也是,不劝劝,到时候染了寒症白受那么多苦。”她边说着把身上的斗篷解下往我这套,搭着我的肩顺势往屋里走去。
我没有告诉她,我把太医开给的药停了,现在也没有那么畏寒了。
坐落后,阿福被刘嬷嬷带到后面吃东西,我给夭夭倒热茶:“天这么暗,怎么还带着阿福往外跑?”
她仰头一口饮下:“反正都是等消息,到你这心安。”
我倒是心安不少。
“兰慧她……”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件事情我们都知道,夭夭的伤痛不比我少。
“这是她最好的安排。”夭夭伸手轻拍我的手背:“李昃是储君中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小悦儿我当不了大将军了。”
夭夭,陆夭夭。
她说的太平静了,我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眼泪不争气的流。
忍不住想如果兰慧在就好了。
“阿娘,阿娘,姨姨。”阿福噔噔往前跑,我怕撞到赶紧去扶,她边上嬷嬷虽想让她练着走也没隔多远先一步抱着:“县主刚吃饱就跑着要见王妃,拦都拦不住。”
夭夭摆手无事,逗弄阿福:“叫姨姨抱。”
“来姨姨抱。”嬷嬷见状也是机灵地递过来。
我抱到阿福没忍住颠颠,豆大的孩子小巧精致和我院里的花瓶该是差不多轻重。
“姨姨不动。”阿福出口声音像是含着糕点软软糯糯。
夭夭笑她:“机灵鬼。”
“是我忘了她刚吃过东西。”我停下动作将阿福往怀中拢着抱好。
“你我姐妹许久不见,今日就歇在这,陪陪我吧!”
陆夭夭:“正有此意。”
夜里油灯未灭,我与夭夭在榻上聊着儿时故事,有人来报:“娘子,不移回来了。”
“好好好!”夭夭立刻起身顺带拉起我,我也立刻反应,以至于连套衣物都忘记了,还是门口的丫环注意到急给我们穿上。
不移的头发凌乱不堪,脸上还看得见泥土,身上有一股子淡淡的腥味儿,但脸上洋溢着欢乐神情,有种可以抚平人心的能力。
他跪下双手抬起:“不移奉将军之命带回捷报。”
我拿起不移手中的信件,贴近心口,嘴角的枷锁终于被解开:“辛苦了,木槿带不移先去梳洗休息,有什么话明日再说。”
“不打开看看?”夭夭直勾勾的盯着我手中的信件语态调侃。
我缓缓打开封口,抽出暴露在眼前发黄透着墨色的信纸,上面还有纸张制作时残留的斑驳痕迹。
这是一封家书,楚如榆也如其中所说,不久后就回京复命,接受封赏。
金秋时节,白日起大风,黄叶在风中翩翩飘落,点缀着大地,树影婆娑,人影缥缈。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带来了一丝暖意,却无法驱散即将到来的肃杀之气。
过了禁杀日和祭祀日,十月正是对战俘行刑的月份。“人于市,兴众弃之”,皇城内的闹市,聚了不少前来观刑的民众,在场的文武官员面色凝重,如此以示警戒。
等待着午时三刻的到来,我本是不来的,但内心的纠结和不安驱使我来到了这里。刑台中央除了大理寺少卿等一众官员,最显眼的就数几位重犯。
战犯之首,赵秉。
他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孤独,我们的目光在人潮中相遇,相聚的日子过去多久了?恍如昨日,已是相隔一里,如隔南北两地。
我被人潮拥挤着往后退,嘈杂声汹涌,如狂风般咆哮,他们细数着台上人的罪过。三刻到了,午时三刻已到,行刑官高声宣读了判决,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如同命运的宣判。周围的喧嚣声渐渐沉寂,人们屏息凝视,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原本被盖过的声音不知怎的清楚传进我的耳朵:“咕咚”
“咕咚”
人群又开始动了起来,与方才截然不同,我这一行人原地不动,却意外从后面变成了前面。
我站在人群的前列,目光穿过层层人影,定格在赵秉的身上。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
我的颈部突然感到一阵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