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夏昭推开郑泠,不冷不热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曾说要是你也能生活在长安就好了。我花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意思,还好现在也不晚……既然想,我们就把这个想法变成真的。”郑泠认真看着她,对她道,“你与我一起去国子监上学吧。”
夏昭却是笑了笑:“长安国子监,非公侯伯爵之子孙,不得入学,且只收男子。你当真不是在说笑吗?”
“昭昭,我自然是认真的。”郑泠想起前段时日,在麟德殿内找出的母亲的遗物。
安阳公主留下的手札之中,记录了她当时为当世女子创立的很多新法,诸如创立女学,让女子进学堂;开创女子科举,让女子也能拥有比肩男子,入朝为官的机会。
可惜上辈子,她活得浑浑噩噩,并没有看到那些恢弘的蓝图,也没有心志和机会去复兴和接力母亲的未竞之志。
她上辈子活的十几年里,当了一辈子别人手中的棋子,还傻乎乎地以为自己的价值,就只能够是充当一个世家联姻的工具。
真是何其可悲又可笑。
在重生之后,见到母亲的手札,无疑给了她巨大的震撼,仿若将她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洗涤了一遍。
从那时候起,她的心中便有了新的思量。
她将这些告诉夏昭,“其实国子监也并非只收男子。十四年前,我的母亲曾经推出一条鞭法,在国子监开创‘女学馆’,让女子也能入学。虽然后来女子入学一事,随着她的辞世,无人牵头,就此停摆,但到底是存在过的,且此条鞭法至今并未被废除……我们进国子监,是有法可循,有理可依之事。”
说罢,她将手伸向夏昭,郑重地问她:“你可愿与我一起并肩而行,我们一起复兴这条鞭法,让天下更多的女子,从后宅走进学堂,读书识理,参加科考,走进仕途,走向更大的一片天地。”
夏昭听着郑泠侃侃而谈,许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说出这些话的她宛若一颗明珠,璀璨光明,照在夏昭心中日渐扭曲的阴暗之地。
她竟然开始向往郑泠口中的那些,走出后宅,走出夏家,走出洛阳,走向一片光明。
是啊,她本向阳,不该长在阴暗沼泽之中,被淤泥沾满身。
幸好一切都不晚。
佳期虽如梦,佳期幸未晚。
从今往后,她要开创出自己的佳期。
适时,夏昭回以一笑,伸出手紧紧握了上去:“阿泠,我愿意!”
*
两个少女历时一个月,长途跋涉,携手回长安。
回来的途中,郑泠在路上看见一个游历的苦行僧。
虽然没有看见脸,但那人的背影却给她一种极为熟悉之感。
看见他的第一反应,她不由心慌意乱,连呼吸都沉重了,下意识放下马车窗上的帘子,想要避开。
夏昭注意到她脸色白了几分,连忙关怀问道:“怎么了?”
非必要,郑泠这辈子都不想再提到那个名字,便搪塞过去,“许是长途跋涉,有点累。”
夏昭喊停了车夫,“那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郑泠摇头,斩钉截铁:“不用,继续赶路吧。”
一路上,她时不时想起那个僧侣的背影,最终自我排解:一定只是人有相似的缘故。
回去之后,大概阿兄也应该查出了魏缙,或者说是‘傅丹青’的下落。
这个人,一定要杀之而后快!
*
回到长安,已是五月末,郑泠先是向李慜请旨恢复国子监‘女学馆’的旧制,再是忙着号召长安城内的闺中手帕交。
毕竟李慜同意恢复旧制,也是有条件的——他给郑泠下了令,要是她找不到至少二十人为第一批女学馆学生,那么朝廷斥资兴办女学,也就没了任何意义。
她信誓旦旦接下了这个令,认为这样的好事,区区二十人,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于是她在国公府组了一个局,将那些好友聚在一起吃喝玩乐,等她们尽兴了,才说出国子监女学馆招生一事。
熟料众人一听这个,纷纷不解:
户部尚书之女杨千金纳闷:“我们生来高贵,就是负责享乐的,上学读书做什么?”
郑泠连忙解答她的疑惑:“上学读书,便有了参与科考的机会,也能走进朝堂入仕为官,为国为民,当家做主。”
杨千金想了想,“当官当家多累啊,一肩膀都是担子。我阿耶整天忙得见不到人,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与家中吃顿团圆饭。依我看,还是现在这样好,人生得意须尽欢,大把的时间用来响了多好。”
郑泠正欲反驳,又被郡公家的孙女江千金抢了话,“是嘞,且不说科考能不能考得到,光是进学,就很不易了。我家的几个兄长在国子监进学,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我大兄,学的头发都掉了不少;我二兄一到岁末考试,就人比黄花瘦……”
众人七嘴八舌:“读个书副作用这么大?”
“那可不咋地,看着我都觉得万分可怕。”
千金们捧着如花似玉的脸,有人惊恐道:“啊,原来读书进学这么累,那我若是进去,岂不是要熬成黄脸婆。”
大豫审美高度包容,肥环燕瘦,都是主流,唯有‘黄脸婆’被各个年龄段所恐惧。
这话一出,好些未曾决定,尚在犹豫的人,不由想象了一下自己读书进学,被夫子和考试逼得熬成憔悴黄脸的模样,吓得连忙摇头表示不愿入学。
心直口快的许千金,直接发出喟叹:“那怎么行?将来我还要嫁人呢。”
这憨声憨气的话,令在场的人掩嘴失笑。
旁边的江千金丢了一支花在她身上,揶揄道:“你才多大,就想着嫁人了,也不害臊。”
“也,也不算小吧,还有两年,就该及笄议亲了。这两年入学,时间不长不短,哪比得过那些寒窗苦读十多年的男子。不去了,我不去了,姐姐们请便。”
“你不去,那我也不去了。”
“我也不去。”
“你们都不去,我也不去。”
“……”
一番议论,已经逐渐变了风向。
毕竟她们自小都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金尊玉贵环境中,上面有家中父辈撑起一片天,生来不知人间疾苦,不必操心任何的忧虑,什么也不做,就能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
郑泠见此效果,深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她们自小认定的思维,也不打算讲大道理说教,以免扫了众人的兴,不利后续潜移默化的‘说服’的施展,便不再继续说这件事,只与她们玩。
一日乐事尽,众人尽兴归。
日暮离开之际,郑泠笑道说下次再约她们上香、看戏、打马球。
众人笑盈盈爽快应下:“好呀,还是这种事最适合我。”
“郑姐姐,你多组几次,我们必定赴约。”
送走了这些贵女,郑泠不由垮着脸,抱着廊下的柱子佯装撞柱,唉声叹气:“昭昭,还是你最好,她们怎么就不能像你一样呢?”
夏昭无奈一笑,“人各有志吧。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郑泠脑袋磕在柱身上,闭着眼睛喃喃道:“只能每次找些乐子,将她们聚在一起,循序渐进的提一提,希望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效果,慢慢让她们心动接受吧。”
夏昭伸手挡在郑泠撞向柱子的额间,说出自己的看法:“人都是从众的,容易人云亦云,每次都聚在一处,但凡有一个异样的声音,其他人也会跟着受影响。今日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头磕在柔软的手掌上,郑泠连忙睁眼,看向身旁的少女:“你有什么想法?”
夏昭给她支招:“分开游说,逐个攻略。”
郑泠细细一想,觉得很是实用,喜上眉梢,“昭昭你太聪明了,你简直就是我的军师!”
夏昭但笑不语,郑泠道:“晚上我把这些贵女们的性格特征写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再根据她们各自的心愿、喜好,从这些方面下手,或满足或利诱,让她们答应入学。”
她只是微微点拨,郑泠就能立刻想到详细的应对之法,她不由也夸赞道:“阿泠,明明你也很聪明。”
郑泠摆手大笑:“不如你,不如你。”
一道声音忽然闯入她们的欢声笑语:“在说什么这么开心?”
两人循声而望,见到假山之后,郑淙大步而来。
他着一身国子监特制的青衣,手中还提着书奁,一看便是从国子监刚放学回来。
“阿兄,你回来啦。”郑泠上前几步,笑着迎他。
见到他来,夏昭行了一个平礼,而后很识趣地找借口离开。
两人见怪不怪,知她知书达理,明白这举措是在正常不过的避嫌。
郑泠扯了扯郑淙的衣袖,警告他:“你每次来,都如此不拘小节,可别忘了如今我这里还有昭昭,你可千万别冲撞了她,不然我和你没完。”
“……是我粗枝大叶了。以后一定注意,先让你的丫鬟们通报后,我再进来。”郑淙认错认得也快,随后才道,“我也不是随便过来的,来此是有事告诉你。”
郑泠竖起耳朵:“什么事?”
郑淙正色道:“三月你让我查的‘傅丹青’,整个河北道,也没有这个人。”
郑泠的心仿佛漏了一拍。
这辈子,世上没有魏缙,也没有傅丹青?
郑淙一直留意她的反应,见她怔住,而后道:“你说,这辈子,会不会根本就没有他?”
郑泠莫名有些烦躁,冷哼一声:“没有最好!上辈子他坏事做尽,是入不了轮回的!”
夏昭推开郑泠,不冷不热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曾说要是你也能生活在长安就好了。我花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意思,还好现在也不晚……既然想,我们就把这个想法变成真的。”郑泠认真看着她,对她道,“你与我一起去国子监上学吧。”
夏昭却是笑了笑:“长安国子监,非公侯伯爵之子孙,不得入学,且只收男子。你当真不是在说笑吗?”
“昭昭,我自然是认真的。”郑泠想起前段时日,在麟德殿内找出的母亲的遗物。
安阳公主留下的手札之中,记录了她当时为当世女子创立的很多新法,诸如创立女学,让女子进学堂;开创女子科举,让女子也能拥有比肩男子,入朝为官的机会。
可惜上辈子,她活得浑浑噩噩,并没有看到那些恢弘的蓝图,也没有心志和机会去复兴和接力母亲的未竞之志。
她上辈子活的十几年里,当了一辈子别人手中的棋子,还傻乎乎地以为自己的价值,就只能够是充当一个世家联姻的工具。
真是何其可悲又可笑。
在重生之后,见到母亲的手札,无疑给了她巨大的震撼,仿若将她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洗涤了一遍。
从那时候起,她的心中便有了新的思量。
她将这些告诉夏昭,“其实国子监也并非只收男子。十四年前,我的母亲曾经推出一条鞭法,在国子监开创‘女学馆’,让女子也能入学。虽然后来女子入学一事,随着她的辞世,无人牵头,就此停摆,但到底是存在过的,且此条鞭法至今并未被废除……我们进国子监,是有法可循,有理可依之事。”
说罢,她将手伸向夏昭,郑重地问她:“你可愿与我一起并肩而行,我们一起复兴这条鞭法,让天下更多的女子,从后宅走进学堂,读书识理,参加科考,走进仕途,走向更大的一片天地。”
夏昭听着郑泠侃侃而谈,许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说出这些话的她宛若一颗明珠,璀璨光明,照在夏昭心中日渐扭曲的阴暗之地。
她竟然开始向往郑泠口中的那些,走出后宅,走出夏家,走出洛阳,走向一片光明。
是啊,她本向阳,不该长在阴暗沼泽之中,被淤泥沾满身。
幸好一切都不晚。
佳期虽如梦,佳期幸未晚。
从今往后,她要开创出自己的佳期。
适时,夏昭回以一笑,伸出手紧紧握了上去:“阿泠,我愿意!”
*
两个少女历时一个月,长途跋涉,携手回长安。
回来的途中,郑泠在路上看见一个游历的苦行僧。
虽然没有看见脸,但那人的背影却给她一种极为熟悉之感。
看见他的第一反应,她不由心慌意乱,连呼吸都沉重了,下意识放下马车窗上的帘子,想要避开。
夏昭注意到她脸色白了几分,连忙关怀问道:“怎么了?”
非必要,郑泠这辈子都不想再提到那个名字,便搪塞过去,“许是长途跋涉,有点累。”
夏昭喊停了车夫,“那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郑泠摇头,斩钉截铁:“不用,继续赶路吧。”
一路上,她时不时想起那个僧侣的背影,最终自我排解:一定只是人有相似的缘故。
回去之后,大概阿兄也应该查出了魏缙,或者说是‘傅丹青’的下落。
这个人,一定要杀之而后快!
*
回到长安,已是五月末,郑泠先是向李慜请旨恢复国子监‘女学馆’的旧制,再是忙着号召长安城内的闺中手帕交。
毕竟李慜同意恢复旧制,也是有条件的——他给郑泠下了令,要是她找不到至少二十人为第一批女学馆学生,那么朝廷斥资兴办女学,也就没了任何意义。
她信誓旦旦接下了这个令,认为这样的好事,区区二十人,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于是她在国公府组了一个局,将那些好友聚在一起吃喝玩乐,等她们尽兴了,才说出国子监女学馆招生一事。
熟料众人一听这个,纷纷不解:
户部尚书之女杨千金纳闷:“我们生来高贵,就是负责享乐的,上学读书做什么?”
郑泠连忙解答她的疑惑:“上学读书,便有了参与科考的机会,也能走进朝堂入仕为官,为国为民,当家做主。”
杨千金想了想,“当官当家多累啊,一肩膀都是担子。我阿耶整天忙得见不到人,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与家中吃顿团圆饭。依我看,还是现在这样好,人生得意须尽欢,大把的时间用来响了多好。”
郑泠正欲反驳,又被郡公家的孙女江千金抢了话,“是嘞,且不说科考能不能考得到,光是进学,就很不易了。我家的几个兄长在国子监进学,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我大兄,学的头发都掉了不少;我二兄一到岁末考试,就人比黄花瘦……”
众人七嘴八舌:“读个书副作用这么大?”
“那可不咋地,看着我都觉得万分可怕。”
千金们捧着如花似玉的脸,有人惊恐道:“啊,原来读书进学这么累,那我若是进去,岂不是要熬成黄脸婆。”
大豫审美高度包容,肥环燕瘦,都是主流,唯有‘黄脸婆’被各个年龄段所恐惧。
这话一出,好些未曾决定,尚在犹豫的人,不由想象了一下自己读书进学,被夫子和考试逼得熬成憔悴黄脸的模样,吓得连忙摇头表示不愿入学。
心直口快的许千金,直接发出喟叹:“那怎么行?将来我还要嫁人呢。”
这憨声憨气的话,令在场的人掩嘴失笑。
旁边的江千金丢了一支花在她身上,揶揄道:“你才多大,就想着嫁人了,也不害臊。”
“也,也不算小吧,还有两年,就该及笄议亲了。这两年入学,时间不长不短,哪比得过那些寒窗苦读十多年的男子。不去了,我不去了,姐姐们请便。”
“你不去,那我也不去了。”
“我也不去。”
“你们都不去,我也不去。”
“……”
一番议论,已经逐渐变了风向。
毕竟她们自小都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金尊玉贵环境中,上面有家中父辈撑起一片天,生来不知人间疾苦,不必操心任何的忧虑,什么也不做,就能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
郑泠见此效果,深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她们自小认定的思维,也不打算讲大道理说教,以免扫了众人的兴,不利后续潜移默化的‘说服’的施展,便不再继续说这件事,只与她们玩。
一日乐事尽,众人尽兴归。
日暮离开之际,郑泠笑道说下次再约她们上香、看戏、打马球。
众人笑盈盈爽快应下:“好呀,还是这种事最适合我。”
“郑姐姐,你多组几次,我们必定赴约。”
送走了这些贵女,郑泠不由垮着脸,抱着廊下的柱子佯装撞柱,唉声叹气:“昭昭,还是你最好,她们怎么就不能像你一样呢?”
夏昭无奈一笑,“人各有志吧。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郑泠脑袋磕在柱身上,闭着眼睛喃喃道:“只能每次找些乐子,将她们聚在一起,循序渐进的提一提,希望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效果,慢慢让她们心动接受吧。”
夏昭伸手挡在郑泠撞向柱子的额间,说出自己的看法:“人都是从众的,容易人云亦云,每次都聚在一处,但凡有一个异样的声音,其他人也会跟着受影响。今日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头磕在柔软的手掌上,郑泠连忙睁眼,看向身旁的少女:“你有什么想法?”
夏昭给她支招:“分开游说,逐个攻略。”
郑泠细细一想,觉得很是实用,喜上眉梢,“昭昭你太聪明了,你简直就是我的军师!”
夏昭但笑不语,郑泠道:“晚上我把这些贵女们的性格特征写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再根据她们各自的心愿、喜好,从这些方面下手,或满足或利诱,让她们答应入学。”
她只是微微点拨,郑泠就能立刻想到详细的应对之法,她不由也夸赞道:“阿泠,明明你也很聪明。”
郑泠摆手大笑:“不如你,不如你。”
一道声音忽然闯入她们的欢声笑语:“在说什么这么开心?”
两人循声而望,见到假山之后,郑淙大步而来。
他着一身国子监特制的青衣,手中还提着书奁,一看便是从国子监刚放学回来。
“阿兄,你回来啦。”郑泠上前几步,笑着迎他。
见到他来,夏昭行了一个平礼,而后很识趣地找借口离开。
两人见怪不怪,知她知书达理,明白这举措是在正常不过的避嫌。
郑泠扯了扯郑淙的衣袖,警告他:“你每次来,都如此不拘小节,可别忘了如今我这里还有昭昭,你可千万别冲撞了她,不然我和你没完。”
“……是我粗枝大叶了。以后一定注意,先让你的丫鬟们通报后,我再进来。”郑淙认错认得也快,随后才道,“我也不是随便过来的,来此是有事告诉你。”
郑泠竖起耳朵:“什么事?”
郑淙正色道:“三月你让我查的‘傅丹青’,整个河北道,也没有这个人。”
郑泠的心仿佛漏了一拍。
这辈子,世上没有魏缙,也没有傅丹青?
郑淙一直留意她的反应,见她怔住,而后道:“你说,这辈子,会不会根本就没有他?”
郑泠莫名有些烦躁,冷哼一声:“没有最好!上辈子他坏事做尽,是入不了轮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