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贾文和舌战群儒 周公瑾百思不解
第章贾文和舌战群儒周公瑾百思不解
孙策听到周瑜张绣和赵云不比吕布勇武,脸上苦涩之意更甚。
他摇了摇头,缓缓道:“公瑾有所不知,三日之前,张绣得江夏军都督苏飞之助,以雷霆之势攻占江夏郡守府。
如今太守黄祖失踪、主簿孔璋被俘,余者皆降,江夏军政大权已尽入张绣之手。”
周瑜:〣〣
这个消息让刚才还信心十足的周瑜当场呆住,被惊得半不出话来。
周瑜这副模样顿时让孙策想起了刚刚得到这个消息时的自己。
因为他当时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主要是没想到张绣竟然会行如此釜底抽薪之举,更没想到这事居然真让他给办成了!
毫无疑问,张绣手中的江夏和黄祖手中的江夏是两个概念,如今再想攻破江夏,可谓是难上加难。
周瑜到底是一代人杰,在起初的震惊以后,渐渐消化了这个消息,定了定神道:
“虽是如此,但张绣、赵云未必擅长水军,我等亦有机会。”
他还是不想放弃。
孙策见状颇为欣慰,点头道,“吾亦是这般想法,只是江夏易主,此战公瑾当需格外谨慎……”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若战事不利,那便……撤吧。”
周瑜沉默不语。
尽管不甘心,但他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了。
也就是他跟孙策两人志趣相投,又都是那种不愿轻言放弃之人。
换个人作主,比如孙策之弟孙权,面对这种形势早就打道回府了。
两人确定了下一步的战略指导思想,正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就听人报张绣军师贾诩求见。
孙策和周瑜对望一眼,目露疑惑之色。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
此人举孝廉出身,先为董卓部将,起家拜郎官。
董卓死后,依附于李傕、郭汜。
他曾献计李傕、郭汜,在西凉军中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
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
李、郭与长安守将吕布作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
此后李郭把持朝权,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其多有斡旋。
待两人罢兵后,上还印绶,又先后依附同乡段膦张绣。
宛城一战,献计张绣,以少胜多,大破曹军。
此人现乃张绣军中第一谋士,深得其信任,尤擅算计,虽其名不彰,实不可觑。”
在得知贾诩上门以后,孙策便会集诸将商议。
军中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昭洋洋洒洒了一堆,竟是对贾诩的生平如数家珍。
众人听在耳中,却并不惊讶。
自从孙策跟张绣作战几度失利,他麾下一众谋士便开始了对张绣的研究。
贾诩作为张绣集团中地位仅次于张绣的核心人物,自然是重点研究对象。
张昭介绍完贾诩的生平,便立刻建言道:
“主公,无论此人因何而来,某以为可趁机将其除去。
此人一死,张绣便如被断一臂。”
孙策闻言顿时皱起眉头。
一旁的周瑜也点头道:“窃以为子布此言得之。
贾诩之于张绣,尤如荀彧、郭嘉之于曹操,甚至尤有过之。
主公可试图招揽,若其能为我所用,自是上佳。() ()
若不能,当杀之!”
见周瑜和张昭意见难得保持了一致,孙策便沉默不语。
黄盖见状,猜到孙策心意,咳嗽一声,提醒道,“主公当先见其人,再其他。”
“不错,让某先看看张博超到底想要做甚。”
贾诩来到孙策帐中,目光向四周一扫。
但见文武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又将诸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一记在心中,顿时心中了然。
向孙策施礼已毕,贾诩便坐于客位。
在贾诩观察诸人时,其他人也打量着他。
眼见贾诩做文士打扮,丰神飘洒、器宇轩昂,不知道的人恐怕想不到这会是一个年逾五旬的长者。
众人沉默片刻,孙策就使了个眼色。
蒋钦立刻开口,以言挑之,“贾诩,如今我军正攻江夏,你却孤身一人前来,当真是好胆量!”
贾诩微微一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此事公奕将军莫非不知?”
蒋钦怒道,“那赵云阵前枪挑我军两员大将,此事你莫非不知?”
贾诩又笑,“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刀枪无眼,生死由命,岂可与如今某来出使相提并论?
再者……”
他的目光环视四周,“两位将军一息尚存,怎可以此为由?”
蒋钦一怔,不知如何回答。
一旁张昭冷哼一声,“我等决意与张绣死战,亦可杀你!”
“子布先生此言差矣,陈、周二位将军虽未伤及性命,然伤势亦不可耽误。
若在此处停留过久,只怕难免有性命之忧。”
黄盖突然开口:“如此来,先生此来是为请我等罢战?”
“公覆将军,如今伱我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何以不停?”
“愿闻其详。”
孙策和周瑜对望一眼,都是暗暗惊讶。
贾诩对答如流倒也罢了,关键是刚刚双方见礼时孙策并没有把众人介绍给他,但贾诩此刻却能把他们一一认出来。
要知道双方可是第一次见面。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这件事情,就听贾诩道:
“如今江夏已尽入吾主之手,太守黄祖已成俘虏,孙将军想必已然知晓。
吾主闻孙老将军昔日为黄祖所害,只要孙将军愿就此退兵,我主便可将黄祖交予将军。”
跟江东诸将唇枪舌剑,贾诩陈述利害、分析利弊,经过一番铺垫,最终还是出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反正现在江夏的话事人都换了,你们就别再打这里的主意了。
看在张绣和孙策关系不错的份上,杀父仇人黄祖我们给你,你还是乖乖回去吧。
当然,贾诩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很明确:
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张绣,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
周瑜看着自信满满的贾诩,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直接。
他跟张绣谈判可是步步为营,直到最后一刻才出了真正目的。
在他看来谈判就像交易,漫要价、就地还钱才是正道。
贾诩智计过人,乃是一流人才,怎么一上来就把底牌给亮了?
还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模样——这、这不是明码标价吗?
这底下,官场上,哪有这么死心眼的?
孙策听到周瑜张绣和赵云不比吕布勇武,脸上苦涩之意更甚。
他摇了摇头,缓缓道:“公瑾有所不知,三日之前,张绣得江夏军都督苏飞之助,以雷霆之势攻占江夏郡守府。
如今太守黄祖失踪、主簿孔璋被俘,余者皆降,江夏军政大权已尽入张绣之手。”
周瑜:〣〣
这个消息让刚才还信心十足的周瑜当场呆住,被惊得半不出话来。
周瑜这副模样顿时让孙策想起了刚刚得到这个消息时的自己。
因为他当时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主要是没想到张绣竟然会行如此釜底抽薪之举,更没想到这事居然真让他给办成了!
毫无疑问,张绣手中的江夏和黄祖手中的江夏是两个概念,如今再想攻破江夏,可谓是难上加难。
周瑜到底是一代人杰,在起初的震惊以后,渐渐消化了这个消息,定了定神道:
“虽是如此,但张绣、赵云未必擅长水军,我等亦有机会。”
他还是不想放弃。
孙策见状颇为欣慰,点头道,“吾亦是这般想法,只是江夏易主,此战公瑾当需格外谨慎……”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若战事不利,那便……撤吧。”
周瑜沉默不语。
尽管不甘心,但他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了。
也就是他跟孙策两人志趣相投,又都是那种不愿轻言放弃之人。
换个人作主,比如孙策之弟孙权,面对这种形势早就打道回府了。
两人确定了下一步的战略指导思想,正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就听人报张绣军师贾诩求见。
孙策和周瑜对望一眼,目露疑惑之色。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
此人举孝廉出身,先为董卓部将,起家拜郎官。
董卓死后,依附于李傕、郭汜。
他曾献计李傕、郭汜,在西凉军中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
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
李、郭与长安守将吕布作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
此后李郭把持朝权,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其多有斡旋。
待两人罢兵后,上还印绶,又先后依附同乡段膦张绣。
宛城一战,献计张绣,以少胜多,大破曹军。
此人现乃张绣军中第一谋士,深得其信任,尤擅算计,虽其名不彰,实不可觑。”
在得知贾诩上门以后,孙策便会集诸将商议。
军中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昭洋洋洒洒了一堆,竟是对贾诩的生平如数家珍。
众人听在耳中,却并不惊讶。
自从孙策跟张绣作战几度失利,他麾下一众谋士便开始了对张绣的研究。
贾诩作为张绣集团中地位仅次于张绣的核心人物,自然是重点研究对象。
张昭介绍完贾诩的生平,便立刻建言道:
“主公,无论此人因何而来,某以为可趁机将其除去。
此人一死,张绣便如被断一臂。”
孙策闻言顿时皱起眉头。
一旁的周瑜也点头道:“窃以为子布此言得之。
贾诩之于张绣,尤如荀彧、郭嘉之于曹操,甚至尤有过之。
主公可试图招揽,若其能为我所用,自是上佳。() ()
若不能,当杀之!”
见周瑜和张昭意见难得保持了一致,孙策便沉默不语。
黄盖见状,猜到孙策心意,咳嗽一声,提醒道,“主公当先见其人,再其他。”
“不错,让某先看看张博超到底想要做甚。”
贾诩来到孙策帐中,目光向四周一扫。
但见文武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又将诸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一记在心中,顿时心中了然。
向孙策施礼已毕,贾诩便坐于客位。
在贾诩观察诸人时,其他人也打量着他。
眼见贾诩做文士打扮,丰神飘洒、器宇轩昂,不知道的人恐怕想不到这会是一个年逾五旬的长者。
众人沉默片刻,孙策就使了个眼色。
蒋钦立刻开口,以言挑之,“贾诩,如今我军正攻江夏,你却孤身一人前来,当真是好胆量!”
贾诩微微一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此事公奕将军莫非不知?”
蒋钦怒道,“那赵云阵前枪挑我军两员大将,此事你莫非不知?”
贾诩又笑,“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刀枪无眼,生死由命,岂可与如今某来出使相提并论?
再者……”
他的目光环视四周,“两位将军一息尚存,怎可以此为由?”
蒋钦一怔,不知如何回答。
一旁张昭冷哼一声,“我等决意与张绣死战,亦可杀你!”
“子布先生此言差矣,陈、周二位将军虽未伤及性命,然伤势亦不可耽误。
若在此处停留过久,只怕难免有性命之忧。”
黄盖突然开口:“如此来,先生此来是为请我等罢战?”
“公覆将军,如今伱我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何以不停?”
“愿闻其详。”
孙策和周瑜对望一眼,都是暗暗惊讶。
贾诩对答如流倒也罢了,关键是刚刚双方见礼时孙策并没有把众人介绍给他,但贾诩此刻却能把他们一一认出来。
要知道双方可是第一次见面。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这件事情,就听贾诩道:
“如今江夏已尽入吾主之手,太守黄祖已成俘虏,孙将军想必已然知晓。
吾主闻孙老将军昔日为黄祖所害,只要孙将军愿就此退兵,我主便可将黄祖交予将军。”
跟江东诸将唇枪舌剑,贾诩陈述利害、分析利弊,经过一番铺垫,最终还是出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反正现在江夏的话事人都换了,你们就别再打这里的主意了。
看在张绣和孙策关系不错的份上,杀父仇人黄祖我们给你,你还是乖乖回去吧。
当然,贾诩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很明确:
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张绣,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
周瑜看着自信满满的贾诩,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直接。
他跟张绣谈判可是步步为营,直到最后一刻才出了真正目的。
在他看来谈判就像交易,漫要价、就地还钱才是正道。
贾诩智计过人,乃是一流人才,怎么一上来就把底牌给亮了?
还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模样——这、这不是明码标价吗?
这底下,官场上,哪有这么死心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