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馆的图书馆面积很大,高达数米的大书架互相紧挨着整齐地围着四周的墙壁摆放,房间的正中挂着一块描绘着世界地图的帆布。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应该是按照已故的利根英二郎的兴趣收录的,白河清和玛丽走了进去,发现里面的每一个大书架上,都分类摆放着不同的书籍或杂志。
而在这其中,白河清在图书馆门边的角落里,注意到了一个不过一米高的书柜,将其拉开,里面放着的是一堆已经有些发黄的报纸。
白河清拿起放在最上面的那份报纸,上面的标题写道:普同庆!背叛者已被逮捕!
报纸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在十几年前的战争期间,一位在战争时期被扶植起来奴役过新加坡人民的伪首脑,被当时的新加坡当局抓获判罪。
报纸的配图是一位身穿囚服,神情憔悴的白人男性。
白河清放下这份报纸,拿起下一份。
下一份报纸的内容和第一份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关联,讲述的是当时大英帝国对新加坡的战后重建计划,全篇都是对当时英国政府的歌功颂德。
【嗯?】
然而在报纸侧面一行不算明显的文字里,白河清却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
在十五年前的新加坡重建计划中,克莱德也是当时被英国当局指定的计划负责人之一。
这让白河清颇感意外。
原来克莱德十五年前不仅也出现在了新加坡,而且还是重建计划的负责人之一。
这是不是意味着,当初下令拆掉北上一彦家房子的人,其实就是他?
“白河,你看。”
这时,站在白河清身旁,同样在快速翻阅这些报纸的玛丽,突然将手中的两份报纸递了过来。
这两份报纸分别记录了北上一彦在今晚餐时所的,他父亲北上春树就北上家住宅被勒令强拆这件事试图和当局的协商,以及北上春树遭遇绑架失踪的这两件事。
“杨斗信,他当时是负责这起案件的警长。”玛丽指着其中一份报纸上的内容道。
十五年前的绑架案中,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就是当时的新加坡警长杨斗信,这份报纸上不但有其本人对凶手的推测,还有着杨斗信身穿警服的大头照。
“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情报……”收回视线,白河清意味深长地道。
“我本以为利根英二郎指定的这三位继承人,应该都和北上一彦的父亲那样,是和他在过去有着某些深厚的情谊,但现在看来,真实的情况可能并不是如此。
北上一彦家在重建计划中是绝对的受害者,住宅被拆,父亲被绑架失踪,母亲悲伤自杀,富家少爷的生活一夜之间消失,北上一彦本人也流落日本。
如果是出于对旧友的同情,才将北上一彦定为遗产继承人,这倒也得过去。
但和他相比,克莱德和杨斗信这两个人好像和利根英二郎没什么关系,无论怎么看,他都不应该将这两人也定为遗产继承人,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 ()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两人都和北上一彦家有关。”
玛丽接上了他的话。
“一个负责拆除北上家的住宅,一个负责调查北上一彦父亲的失踪案,这也是这三者之间唯一的关联,而在十五年后,他们二人和北上家的少爷,一起成为了利根英二郎遗产的继承人。
所以,我想十五年前北上家的案子,可能并没有这些报纸上记录的那么简单。”
“我记得,北上一彦刚才晚饭的时候有提到过,在他流落到日本之后,利根英二郎出于对故友的情谊,曾经试图保护或过北上家的住宅。”
白河清思索着,开口道:“任由自己故友的儿子流落外国,却在保护自己故友的住宅上出了力气……这很奇怪。”
“那处北上家的住宅,莫非就是利根英二郎得到那批遗产的关键?”玛丽皱眉问道。
“做一个假设。”思考了一下,白河清道:“十五年前,因为某些原因,利根英二郎知道了那批遗产的下落,它们可能就是藏在北上家那处住宅的某处,又或者,是北上家那处住宅内有着那批遗产的下落。
当然,这一点北上家的人并不知情。
为撩到这批遗产,利根英二郎找了两个帮手,首先是当时新加坡重建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克莱德,想利用克莱德手中的权力,逼迫北上一彦搬离住宅。
但利根英二郎没想到,他这位故友竟然如此顽固,怎么也不肯搬走。
于是,利根英二郎想出了另一个办法,他找人绑走了北上一彦的父亲,当时负责调查这起案子的警长,就是他的另外一个帮手杨斗信。
由于一直找不到北上春树的下落,再加上克莱德的不断施压,在这多方面的压迫下,他们最终逼死了北上一彦的母亲,逼迫北上家让出了那处住宅。
这之后,利根英二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批遗产,但他同时也背弃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丢下和他合作的克莱德和杨斗信二人,独自一人带着这批遗产来到了英国,并在这座孤岛上隐姓埋名……
直到十五年后,或许是出于良心上的不安,利根英二郎在临终前将他这两位合作人,还有当初被他坑害的故友的儿子北上一彦,将这三人都定为了遗产的继承人……”
到这里,白河清停顿了一下,双眼微茫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既然是猜测,那就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
那就是利根英二郎根本就没有立过这份遗嘱,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遗产分出去。
是他的那两个儿子,这两人意外从临终前的利根英二郎口中得知帘年的事情。
这两位少爷害怕这些知情的人日后会对这批遗产揪着不放,又因为他们也实在找不到自己父亲的遗产到底是藏在了哪里。
所以才故意弄了这么一个遗嘱,一方面是想利用这些人找出遗产,一方面又是想借此将这些人全都骗到这座孤岛上,然后一一除掉。”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应该是按照已故的利根英二郎的兴趣收录的,白河清和玛丽走了进去,发现里面的每一个大书架上,都分类摆放着不同的书籍或杂志。
而在这其中,白河清在图书馆门边的角落里,注意到了一个不过一米高的书柜,将其拉开,里面放着的是一堆已经有些发黄的报纸。
白河清拿起放在最上面的那份报纸,上面的标题写道:普同庆!背叛者已被逮捕!
报纸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在十几年前的战争期间,一位在战争时期被扶植起来奴役过新加坡人民的伪首脑,被当时的新加坡当局抓获判罪。
报纸的配图是一位身穿囚服,神情憔悴的白人男性。
白河清放下这份报纸,拿起下一份。
下一份报纸的内容和第一份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关联,讲述的是当时大英帝国对新加坡的战后重建计划,全篇都是对当时英国政府的歌功颂德。
【嗯?】
然而在报纸侧面一行不算明显的文字里,白河清却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
在十五年前的新加坡重建计划中,克莱德也是当时被英国当局指定的计划负责人之一。
这让白河清颇感意外。
原来克莱德十五年前不仅也出现在了新加坡,而且还是重建计划的负责人之一。
这是不是意味着,当初下令拆掉北上一彦家房子的人,其实就是他?
“白河,你看。”
这时,站在白河清身旁,同样在快速翻阅这些报纸的玛丽,突然将手中的两份报纸递了过来。
这两份报纸分别记录了北上一彦在今晚餐时所的,他父亲北上春树就北上家住宅被勒令强拆这件事试图和当局的协商,以及北上春树遭遇绑架失踪的这两件事。
“杨斗信,他当时是负责这起案件的警长。”玛丽指着其中一份报纸上的内容道。
十五年前的绑架案中,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就是当时的新加坡警长杨斗信,这份报纸上不但有其本人对凶手的推测,还有着杨斗信身穿警服的大头照。
“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情报……”收回视线,白河清意味深长地道。
“我本以为利根英二郎指定的这三位继承人,应该都和北上一彦的父亲那样,是和他在过去有着某些深厚的情谊,但现在看来,真实的情况可能并不是如此。
北上一彦家在重建计划中是绝对的受害者,住宅被拆,父亲被绑架失踪,母亲悲伤自杀,富家少爷的生活一夜之间消失,北上一彦本人也流落日本。
如果是出于对旧友的同情,才将北上一彦定为遗产继承人,这倒也得过去。
但和他相比,克莱德和杨斗信这两个人好像和利根英二郎没什么关系,无论怎么看,他都不应该将这两人也定为遗产继承人,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 ()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两人都和北上一彦家有关。”
玛丽接上了他的话。
“一个负责拆除北上家的住宅,一个负责调查北上一彦父亲的失踪案,这也是这三者之间唯一的关联,而在十五年后,他们二人和北上家的少爷,一起成为了利根英二郎遗产的继承人。
所以,我想十五年前北上家的案子,可能并没有这些报纸上记录的那么简单。”
“我记得,北上一彦刚才晚饭的时候有提到过,在他流落到日本之后,利根英二郎出于对故友的情谊,曾经试图保护或过北上家的住宅。”
白河清思索着,开口道:“任由自己故友的儿子流落外国,却在保护自己故友的住宅上出了力气……这很奇怪。”
“那处北上家的住宅,莫非就是利根英二郎得到那批遗产的关键?”玛丽皱眉问道。
“做一个假设。”思考了一下,白河清道:“十五年前,因为某些原因,利根英二郎知道了那批遗产的下落,它们可能就是藏在北上家那处住宅的某处,又或者,是北上家那处住宅内有着那批遗产的下落。
当然,这一点北上家的人并不知情。
为撩到这批遗产,利根英二郎找了两个帮手,首先是当时新加坡重建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克莱德,想利用克莱德手中的权力,逼迫北上一彦搬离住宅。
但利根英二郎没想到,他这位故友竟然如此顽固,怎么也不肯搬走。
于是,利根英二郎想出了另一个办法,他找人绑走了北上一彦的父亲,当时负责调查这起案子的警长,就是他的另外一个帮手杨斗信。
由于一直找不到北上春树的下落,再加上克莱德的不断施压,在这多方面的压迫下,他们最终逼死了北上一彦的母亲,逼迫北上家让出了那处住宅。
这之后,利根英二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批遗产,但他同时也背弃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丢下和他合作的克莱德和杨斗信二人,独自一人带着这批遗产来到了英国,并在这座孤岛上隐姓埋名……
直到十五年后,或许是出于良心上的不安,利根英二郎在临终前将他这两位合作人,还有当初被他坑害的故友的儿子北上一彦,将这三人都定为了遗产的继承人……”
到这里,白河清停顿了一下,双眼微茫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既然是猜测,那就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
那就是利根英二郎根本就没有立过这份遗嘱,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遗产分出去。
是他的那两个儿子,这两人意外从临终前的利根英二郎口中得知帘年的事情。
这两位少爷害怕这些知情的人日后会对这批遗产揪着不放,又因为他们也实在找不到自己父亲的遗产到底是藏在了哪里。
所以才故意弄了这么一个遗嘱,一方面是想利用这些人找出遗产,一方面又是想借此将这些人全都骗到这座孤岛上,然后一一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