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依婷时常在那柔和而充满力量的光线下进行跑步训练。光线将她修长的身影拉长,跑道上,她那矫健的步伐,每一步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仿佛她不仅仅是在跑步,更是在追逐某个伟大的梦想。她的身影在队友间穿梭,每一次抬脚、落地,都如同在演奏一曲青春的乐章。这份活力深深感染了沈南烟,渐渐地,沈南烟也爱上了跑步。不过,沈南烟的跑步并非追求速度与激情,而是追求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她享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那风仿佛能带走她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只留下纯粹的快乐。

    林凡同样钟情于风吹过耳畔的感觉,尤其喜欢从篮球场与田径场间的斜坡冲刺而下时,那风带来的畅快。林凡回忆道,初中时,她常坐在那个高高的斜坡上,双手紧握画板,双脚自由地摆动,轻轻敲打着斜坡。从那里,她能俯瞰整个校园,仿佛自己成了全知全能的旁观者。她观察着不同场景下的不同人物,用画笔记录下那些动人的故事。每当遇到困难或是对作品不满时,林凡便会坐在斜坡上,静静地看着校园,心绪逐渐平静。渐渐地,她仿佛找到了灵感,重新拿起画笔,创作出一幅幅令人惊艳的作品。

    冯可儿在初中时也是八中的一员,尽管三人并未同班,但是沈南烟认识冯可儿。冯可儿在校园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她是校园广播站的成员,每天用甜美的声音和精心挑选的音乐点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她常坐在广播站的小屋里,对着麦克风轻声细语,然后播放出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尽管身处狭小的空间,她却用音乐连接了广阔的世界。沈南烟曾在一次课间操时,听到广播里播放了自己特别喜欢的歌,当时便想,要是能认识这个选歌的人该多好,那样就能每天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了。后来才知道,那个人就是冯可儿。沈南烟不禁感慨,要是初中时能和冯可儿关系如此亲密该有多好,那样就能每天点歌,伴着喜欢的音乐做晚间卫生,踏着欢快的步伐回家,该是多么幸福啊。当沈南烟提到后悔没有早点认识冯可儿时,冯可儿笑得前仰后合,说沈南烟的想法真是太可爱了。冯可儿还悄悄告诉沈南烟,她常在广播里放自己喜欢的歌时,会想象全校的同学都在跟着轻轻哼唱,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指挥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初中的学校活动虽然不多,但沈南烟依然记得那次60周年校庆。学校举办了一场校园文化节,每个社团都要表演节目。冯可儿所在的广播站负责选拔主持人和挑选串场音乐,杨依婷的田径队则要表演一个充满活力的啦啦操。她们每天都在操场角落刻苦训练,那整齐的步伐和灿烂的笑容,成为了操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林凡的美术社团则展示了一系列校园风景和人物肖像画,那些画作栩栩如生,仿佛将初中生活永远定格在了画纸上。

    文化节上,林凡的作品大放异彩。她创作了一幅巨大的校园全景图,从空中俯瞰整个校园,每一栋建筑、每一棵树木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她站在画旁,为参观的同学们讲解,眼中闪烁着对作品的热爱和对校园的深情。同学们纷纷围在画前,露出惊叹的表情。那一刻,沈南烟为林凡感到骄傲。

    杨依婷的田径队则将文化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中挥舞着彩色的花球,在舞台上跳跃、旋转,那充满活力的表演让整个校园都沸腾了。沈南烟在台下看着杨依婷,她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那是无数次训练后的成果,也是她对田径队热爱的体现。

    而沈南烟,则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也没有任何特长,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成绩还算不错,还有就是担任了多年的班干部。初中时,沈南烟每天忙于处理班级事务,从早上的考勤到课间的督促学习,再到放学后的值日安排。班上有什么事情没人做,老师就会找沈南烟。沈南烟总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天生的“打工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因为担任班干部,沈南烟也得罪过不少人。有一次,危昊下课后突然把沈南烟拉到楼梯旁,一脸严肃地问她:“你昨天有没有和张弛出去吃东西?”沈南烟淡然地回答:“有啊,不是很正常吗?”危昊的神情更加严肃了,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那有没有陌生人一起?”沈南烟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

    危昊又说:“你再想想,路过的、打过招呼的也算。”沈南烟无奈地说:“路过也算啊,那我怎么知道。大哥,怎么啦?”危昊不死心地问:“有没有行为举动很奇怪的人?”

    沈南烟突然想到了什么,震惊地说:“好像还真有一个,来了个打耳钉、穿得很潮的人。不过他没有和我们一起吃东西,就和张弛打了个招呼就走了。我还挺奇怪的,他怎么不买东西吃,就进来晃一下。”

    危昊一脸无语地说:“同学,你才想起来啊!反正我都替你解决了,你别管了。”沈南烟心里纳闷,追问缘由。危昊犹豫再三,才说出真相。原来张弛因为沈南烟每天记她迟到、不交作业,心生不满,便在外面找了一个混社会的人准备教训沈南烟一顿,那天那个人是来认人的。沈南烟一听,心里一阵恐惧:“张弛平时对我不是还挺好的吗?也没有和我吵过架,说话也客客气气的,怎么可能呢?这也太能装了!”沈南烟痛苦地说。危昊安慰道:“幸好张弛喜欢和刘梓凯玩,一不小心把这事告诉他了,他又告诉我了,我们就商量着出面帮你和张弛和谈了。反正你最近别管她,她实在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你也别记名字,就和我说,我去记。她反正不会针对我。”

    沈南烟缓缓地点了点头,动作中透露出难以言喻的虚弱与无奈。她的眼神空洞而迷茫,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自己孤零零地站在空旷的街道上,四周是冷漠而陌生的面孔。突然间,那些面孔变得扭曲,化作无情的拳头和恶意的嘲笑,如同狂风骤雨般向她袭来。这样的场景,光是想象就让她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更让沈南烟震惊与心碎的是,那些平日里看似和颜悦色、偶尔还会给予温暖微笑的人,竟然会在背地里怀揣着如此深沉的憎恨。这种反差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悄无声息地插进了她的心房,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她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人性的复杂与阴暗竟能如此赤裸裸地展现在自己面前,让她的世界瞬间变得模糊不清,充满了未知与恐惧。

    从那以后,夜深人静时,这些念头就如同潮水般涌来,将沈南烟淹没在无尽的黑暗与孤独中。她害怕下一次这样的暴力会真的发生,害怕那些伪善的面孔背后隐藏的恶意会彻底摧毁她脆弱的防线。这种恐惧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着她,让她无法逃脱也无法呼救,只能默默地承受,直到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枕头也湿润了她的心。

    后来,这个消息不经意间被杨依婷知道了。在一个略显沉闷的午后,杨依婷拿着一杯酸奶坐到沈南烟旁边说:“我说你这几天怎么没什么精神呢,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说一声。你有什么好怕的?张弛有人,你没有人吗?就算你怕告诉老师她会报复你,你也可以和我说啊!我以后晚上送你回去。”每一个字都如同春风拂面般温暖,渐渐吹散了沈南烟心中的阴霾。

    沈南烟的心在这一刻被一股暖流悄然包围。她不禁回想起那些关键时刻同学们的反应——无论是平日里看似大大咧咧却心思细腻的危昊还是总是默默付出不善言辞的刘梓凯,在得知她遇到困难的那一刻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份不加掩饰的真诚与勇气让沈南烟深刻感受到了同学间那份纯粹而坚定的友谊。

    原来在这平凡而又忙碌的校园生活中同学们的心中都藏着一份正义与温情。他们或许不善表达或许平时也会有摩擦与误会,但在关键时刻那份对彼此的关心与帮助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无声却强烈地照耀着、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沈南烟深知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无比珍贵的瞬间构成了他们青春记忆中最亮丽的风景线让这段旅程充满了意义与感动。

    初中的时光就这样在欢笑与泪水中悄然流逝。那些曾经的日子永远留在了心中如同一部珍藏的老电影。如今大家都已步入高中,冯可儿不再是那个每天在广播站放歌的主播,但她的声音依然回荡在记忆中。杨依婷没有考上高中去了北京读书,消失在了沈南烟的生活中,但她在跑道上奔跑的身影却永远是青春活力的象征。林凡不能再坐在那个斜坡上画画了,但她的画作却将初中的美好永远定格。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有着无法言说的意义,沈南烟不知道初中的生活对未来的人生意味着什么。但那些回忆时常如同一阵温暖的风拂过沈南烟的心田,让她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也让她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寒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三个初中没什么交集的人,终于约成了一次在八中的故地重游。有一种与命运环环相扣的感觉,三个人一起走过林凡喜欢的画室,冯可儿的广播站,三个不同的班级教室。每次重回八中却有着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作为曾经在这里拔尖的学生,考上了最好高中的沈南烟,也是老师口中用以教育学弟学妹的榜样。如今在高中,沈南烟只能算稍微还可以的那一种,算不上拔尖也算不上特别优秀。沈南烟有时候常想,也许不断进入更好学校的意义就是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凡。冯可儿听到深感认同,说:“初中我还是你心里光彩夺目的女主播,现在连女主播都没有当上。”沈南烟推了一把冯可儿说:“女主播你醒醒,是因为你没有去竞选,去了的话,肯定会当上的。”林凡听到都忍不住笑起来了。三个人的头发被风吹得一片凌乱。

    沈南烟看着远方的电线塔,淡淡地说:“生而平凡倒没有什么不能接受平凡的,只是谁都渴望于世间的尘埃中,寻觅到一处星辰的闪光。所以,我们也一起默默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吧!”

章节目录

星辰北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lian54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lian541并收藏星辰北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