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二十二年秋,皇后韦氏突然身患恶疾。太子李瑾瑜虽过了束发之期,但年未及弱冠,尚未登基。

    自从天宸帝李韶驾崩之后,韦氏强力反对三司六部绝大多数臣子的强力要求,坚持不让尚未及始龀之年的太子登基。

    好在当时虽然三司六部及太学众臣全力反对,但前来奔天子丧的月安侯、长歌侯、蜀侯煇、汝州司马、云阳令都支持韦氏的决定。当时临周侯大将军庄恒虽然静守在边关,但叫随军令送信回来,信中言及:只要庄恒及全军守在临周一天,必不让北戎进犯寸步。请安心。

    除此之外,信中还附有一份祭文:

    明哲十二年暮商九月,臣恒闻君驾崩,痛哭流涕,携全军缟素为吾君举丧。

    昨夜入吾君梦,拜,再拜,三拜而致臣之沉痛。吾君驾崩之时,年未及不惑,正当风华之貌,年富力强,实能惠及天下百姓万民成不世之功造千秋万代之福之岁。惊闻噩耗,实乃我天宸之不幸,百姓之灾祸。

    吾年不及束发,始至炀州,伶仃孤苦,未尝饱食一日。东西辗转,复至炀州,始遇吾君。自此之后,未尝与吾君一日相离也。

    直至吾君登帝位,未尝仿前世帝王疑心顿生,烹左右,藏良弓。吾君之心,不怀傀儡,不生暴虐,中心藏之真乃天下。

    登基至今,使四方富足,百姓安乐。中廷之于边关,前朝之于后宫,不生龃龉,不生冤狱。四海升平,百姓爱之。

    去年吾入长安上书奏边关事,君与吾言:“朕年未四十,挽弓尚有余力,身康强而劲健。今天下大定,然朕心时有戚戚焉。恐崩于旦暮之间,不能福及天下寒门!”

    吾唯念君常年苍生,以社稷为重,实乃天下之幸,微臣之幸。

    孰知今岁尚不及末,天子驾崩,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真邪?信也,吾君之盛德而崩乎?信也,吾君之宵衣旰食而崩乎?信也,吾君之尽瘁事国而崩乎?信也,吾君之未明求衣而崩乎?信也,吾君之揆文奋武而崩乎?信也,吾君之盛德而崩乎?

    呜呼哀哉!

    臣恒临表涕泣,臣恒拜,再拜,三拜吾君!①

    后来内廷之人说,当日关于太子登基与否朝廷上下争得不可开交,及至听到临周侯大将军庄恒的祭别表,朝堂内外,无不庄严肃穆,都记起了天宸帝李韶生前情景,无不掩面涕零。

    后来,不知道是那些人从中周旋,最后三司六部及太学无人置喙乐景无君之事,等李韶入了皇陵以后,太子李瑾瑜入太学学习为君之道,修习兵法及诗书,朝堂之事由三司六部汇总呈奏折报给皇后韦氏。

    自那以后,乐景国国事主由太后监理,可是奇怪的是最开始也有一些留言在长安城四处传播,只是渐渐消弭了。

    一开始三司六部有人怀疑是不是皇后派人去止了流言,多方查访才发现是长安城三街六坊的百姓自己把是非置止于己口。

    “有人说韦皇后是祸国乱政的妖妃,还有些小人说皇后打着提太子代理国政的幌子,是在替她们韦家谋权夺位,奴们不知道这话是哪个狗崽子传出来的,一开始我们长信坊的人只知道确实是皇后在监国理政,小老百姓老没见识的,我们也跟着说跟着骂。可是时间久了,我们也不是瞎子,更不是聋子,虽没有读过什么书,也不见得识的几个打字,但我们有眼睛会看。”

    “所以你们……”在一旁的三司使等不及这位卖炭翁说完,就急着问一个答案。

    一旁的福安客栈的三娘子本来就是个暴烈性子,接上就骂:“真是放他娘的屁,皇后娘娘跟先皇帝踏马疆场,去过临周,远涉长歌,更是从烟州那个吃人的鬼地方血浪里滚出来的。乐景国立以后,先皇未曾诏幸过一人,皇后更不曾因为独得天子之爱就施恩母家,而是一心一意辅助先皇,为他分忧,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和能够将来像先皇一样对我们老百姓好的小太子。这哪里是什么祸国乱政的妖妃?分明是母仪天下,敬承宗庙的好皇后!”

    这位问话的三司使本来是一个面皮细白,素日只读圣贤书的长歌男子,被三娘子一番话挣了了脸红面皮涨热,等三娘子话语暂停连连说着“知晓了,知晓了”,就跟一同前行的同司使忙不迭的逃离了长信坊。

章节目录

寒梅著花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宴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宴瓷并收藏寒梅著花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