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瓢泼而下,殿前广场浇成雨林,天色暗沉而朦胧,远处少女身形单薄,几乎要融进这雨水之中。
昔日暴雨倾盆,洪水肆掠,淹没房屋和行人的画面,交织着痛哭与呐喊,仿佛再次浮现。
晏既明在暖殿中出来,迎面被冷风冷雨吹打,只觉头痛欲裂,好似又回到被父亲高举抛掷向树上的时刻,耳畔尽是母亲嘶力竭的声音。
“哲儿,你抱紧了!不要松手!一定不要松手知道吗!”
“无论如何,你都要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
俄顷,晏既明狠狠甩了下头,将这下画面驱赶。
他已有许久未想起这些,今日回忆起来,心中仍旧悲痛不已。
而缅怀过去的伤感,并非他的性格,这一路行来,他只需要坚硬的盔甲,才能所向披靡。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这般冷心肠的人。
哪怕遇到元时禾的事,他偶有慌乱和迷茫,也只觉得这份愧疚和喜欢,都不过是人生海海里,无法避免的一个阶段。
他曾努力向她靠近,也试图将心门打开,可不知是时机不对,还是缘分不够,世人所向往的情爱温暖和甜蜜,并未有过哪怕一瞬眷顾他。
如今她明确的拒绝,让他不得不正视她的诉求,以及过往与他撇清关系的澄清之言。
或许如她所说,且如她所愿,才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
至少,她能如愿以偿,合该心满意足,过得十分开心。
而他恢复如常,继续过以前的生活,也未尝不可。
他自以为想得明白,才会在皇帝大限将至时,豁出性命与之摊牌。
可当他望向雨中那抹身影,却觉得心底某块地方,变得又软又酸涩。
一旁侍卫见他往雨中走去,急忙递过去一把伞,“晏大人,众大臣及其家眷皆已遵旨先行出宫,这会雨势过急,您要不然先去偏殿避避雨?”
皇帝神思清醒后,听闻文武百官都守在外面,便命总管将人都遣走了。
晏既明那时也在,自是听到了。
他在宫檐下驻足,冷眼一扫,“都回去了,为何她还在这里?”
侍卫被这一眼里的森然吓住,看了眼远处,哆嗦着嘴唇,生怕回复错一句话,便惹恼了这位如今了不得的大人物。
“她……国公府三小姐,是受罚在此处……”
晏既明眼里闪过一丝错愕,不等他说完,夺过他手中的伞,转身冲进了雨幕。
他原以为自己今日或许会有去无回,实在没忍住,找了个借口与她说话。却没想到皇帝竟会将他看得如此重,也未料到这些侍卫如此跟红顶白,连国公府也不给几分情面。
雨水扑面而来,模糊了他的视线,让他疾步而行时,隐隐生出几丝后悔。
他为何就管不住自己,不再与她说话,克制不了吗?不过问她的事,很难做到吗?
晏既明心中自省,在走近之时,听见少男少女的声音,即刻被雨水冲散。
“桑桑,雨越下越大,你随我先离开好不好?”
“再过一会吧,我都站了这么久,若是现在自行离开,总感觉有些亏得慌。”
九皇子瞥见愈来愈近的身影,心中憋闷不已,在雨中高声道:“亏?桑桑你一直在这里站着,莫非只是想让他看见,可是他能这般对你,就不会心疼你啊!你就这般听他的话吗?!”
“他?”
元时禾顿时明白九皇子的意思,虽不懂他这么激动是为何,还是解释道:“与他有什么关系,我今日故意找岑琛麻烦,大哥命我二人一起在这儿罚站,晏既明不过后来说了几句话,就算侍卫们捧着他,我大哥可不会对他献殷勤,我也不需要看他脸色。”
“真的?”
九皇子脸色好转,将本就大半遮在她头顶的伞,再次往她那边送去。
他顾不得头发和衣裳被打湿,只好奇道:“那你为何不与我离开,你脸色这么苍白,若是得了伤寒可怎么得了。”
“我当然也想离开,可适才母亲她们离宫时,大哥特意差人来告诉我,说是岑琛目无法纪,已仗责二十棍。而我故意怂恿激怒岑琛,也逃不了干系,让我在此站足两个时辰,否则我这位秉公执法的好大哥,便要让我去岑家赔罪,我才不去!”
元时禾提起这事便来气,可大哥并不知晓岑家可恶,还对岑家心怀愧疚,觉得她故意没事找事,自是不会轻易放过她。
其实与岑琛的二十棍相比,她罚站三个时辰算不得什么,只是老天大概也瞧她不顺眼,发脾气下大雨罢了。
九皇子听着笑了一声,“原来如此,去岑家让你这般难受,想来桑桑定是很讨厌他们,我记下了。”
记下有什么用?
元时禾看了他一眼,嘴上哼了一声,只当九皇子随口敷衍她。待她收回视线,却陡然瞥见一人站在不远处,手中拿着一把伞,却直愣愣站在雨里,浑身湿漉,就这般瞧着她。
他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声不响。
她隔着雨幕,看不清他的眼睛,只感觉到一股寒凉侧骨,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晏既明却在此时,牵了牵唇角,向二人缓步靠近。
他仔细看了她一眼,又将目光转向九皇子,头一次觉得自己眼神不好,或者适才情急之下,眼中只看着她,竟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也在。
“九皇子,陛下的禁令还未解除吧?”
李棣对上晏既明的视线,下意识看了元时禾一眼,见她愣神却不语,心中莫名难过。他便有些丧地回了一句,“我听闻桑桑在此受罚,想着要见她,便没顾得上这么许多。”
晏既明再次走近,在两人面前站定,雨滴打在他发上的白玉簪,顺着长发簌簌而下。
“此时对你来说,是关键时期,六皇子都能按兵不动,你还不快回去?”
他的语气并不似苛责,却自带一股恩师的威严。
李棣自能听出这番话的用意,倒有些捉摸不透,晏老师之前好像不太喜欢他接触桑桑,怎么现在待他缓和这么多?
元时禾听两人一来一往,知晓事关储君之事,与她其实关系不大。
她本不想多嘴,只见九皇子落了下风,不禁出言提醒道:“我这里没事,不就站一会么,九皇子还是回去吧,若是被圣上知晓,你随意来此,岂不是落人口实。”
她说完这句话,自个往外站了一步,待雨水重新落在脸颊,才发现晏既明竟也是淋在雨中。她下意识想提醒他,幸而及时止住,瞥了眼他手中握着的伞,便将视线挪开了。
九皇子来此匆忙,也没想这么多,这会被两人劝退,犹豫不定,“我……可是……桑桑你……”
晏既明不疾不徐地说道:“九皇子,若担国事,当以社稷为重,事有轻重缓急,这是你今天乃至日后都要面对的问题。”
李棣一惊,脱口问道:“父皇可是同你说了什么?”
“说了许多,但有些事,未尘埃落定,便不可掉以轻心,懂么?”
晏既明显然并不想卖关子,用轻淡的语气陈述事实,雨水在他脸上,泛起几丝光泽,“我知你不放心三小姐,既如此,我会替你将她送回去,你放心回宫吧。”
九皇子惊讶后又是一喜。
他没想到晏既明与皇帝的谈话,竟似乎于他有利。
“未尘埃落定”的意思,可能是父皇已定他,但还未真正下遗诏吧?
若说高相身死,令他对这个皇位的希望,从微弱变为极大可能。那么禁令的几日,便一点点将他的可能缩小。
哪怕晏既明受父皇喜爱,九皇子也没觉得自己便稳了,毕竟那日在河畔,晏既明看似劝告实则威胁的话,还言犹在耳。
若是晏既明放弃自己,转投高皇后与六皇子,那他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
九皇子在这种情况下,又能如何努力呢?
不被父亲偏爱,甚至从小便被忽视长大的人,不配得到那位至尊之人的正视。
所以他来此也不算未做考量,在悬而未定的皇位面前,他更愿意去帮桑桑。
九皇子李棣没想到,自己在放弃边缘时,会得到晏既明的“回应”,甚至他一直钦佩且这几日不得不疏远的恩师,竟好似不再因桑桑而冷落自己。
昔日暴雨倾盆,洪水肆掠,淹没房屋和行人的画面,交织着痛哭与呐喊,仿佛再次浮现。
晏既明在暖殿中出来,迎面被冷风冷雨吹打,只觉头痛欲裂,好似又回到被父亲高举抛掷向树上的时刻,耳畔尽是母亲嘶力竭的声音。
“哲儿,你抱紧了!不要松手!一定不要松手知道吗!”
“无论如何,你都要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
俄顷,晏既明狠狠甩了下头,将这下画面驱赶。
他已有许久未想起这些,今日回忆起来,心中仍旧悲痛不已。
而缅怀过去的伤感,并非他的性格,这一路行来,他只需要坚硬的盔甲,才能所向披靡。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这般冷心肠的人。
哪怕遇到元时禾的事,他偶有慌乱和迷茫,也只觉得这份愧疚和喜欢,都不过是人生海海里,无法避免的一个阶段。
他曾努力向她靠近,也试图将心门打开,可不知是时机不对,还是缘分不够,世人所向往的情爱温暖和甜蜜,并未有过哪怕一瞬眷顾他。
如今她明确的拒绝,让他不得不正视她的诉求,以及过往与他撇清关系的澄清之言。
或许如她所说,且如她所愿,才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
至少,她能如愿以偿,合该心满意足,过得十分开心。
而他恢复如常,继续过以前的生活,也未尝不可。
他自以为想得明白,才会在皇帝大限将至时,豁出性命与之摊牌。
可当他望向雨中那抹身影,却觉得心底某块地方,变得又软又酸涩。
一旁侍卫见他往雨中走去,急忙递过去一把伞,“晏大人,众大臣及其家眷皆已遵旨先行出宫,这会雨势过急,您要不然先去偏殿避避雨?”
皇帝神思清醒后,听闻文武百官都守在外面,便命总管将人都遣走了。
晏既明那时也在,自是听到了。
他在宫檐下驻足,冷眼一扫,“都回去了,为何她还在这里?”
侍卫被这一眼里的森然吓住,看了眼远处,哆嗦着嘴唇,生怕回复错一句话,便惹恼了这位如今了不得的大人物。
“她……国公府三小姐,是受罚在此处……”
晏既明眼里闪过一丝错愕,不等他说完,夺过他手中的伞,转身冲进了雨幕。
他原以为自己今日或许会有去无回,实在没忍住,找了个借口与她说话。却没想到皇帝竟会将他看得如此重,也未料到这些侍卫如此跟红顶白,连国公府也不给几分情面。
雨水扑面而来,模糊了他的视线,让他疾步而行时,隐隐生出几丝后悔。
他为何就管不住自己,不再与她说话,克制不了吗?不过问她的事,很难做到吗?
晏既明心中自省,在走近之时,听见少男少女的声音,即刻被雨水冲散。
“桑桑,雨越下越大,你随我先离开好不好?”
“再过一会吧,我都站了这么久,若是现在自行离开,总感觉有些亏得慌。”
九皇子瞥见愈来愈近的身影,心中憋闷不已,在雨中高声道:“亏?桑桑你一直在这里站着,莫非只是想让他看见,可是他能这般对你,就不会心疼你啊!你就这般听他的话吗?!”
“他?”
元时禾顿时明白九皇子的意思,虽不懂他这么激动是为何,还是解释道:“与他有什么关系,我今日故意找岑琛麻烦,大哥命我二人一起在这儿罚站,晏既明不过后来说了几句话,就算侍卫们捧着他,我大哥可不会对他献殷勤,我也不需要看他脸色。”
“真的?”
九皇子脸色好转,将本就大半遮在她头顶的伞,再次往她那边送去。
他顾不得头发和衣裳被打湿,只好奇道:“那你为何不与我离开,你脸色这么苍白,若是得了伤寒可怎么得了。”
“我当然也想离开,可适才母亲她们离宫时,大哥特意差人来告诉我,说是岑琛目无法纪,已仗责二十棍。而我故意怂恿激怒岑琛,也逃不了干系,让我在此站足两个时辰,否则我这位秉公执法的好大哥,便要让我去岑家赔罪,我才不去!”
元时禾提起这事便来气,可大哥并不知晓岑家可恶,还对岑家心怀愧疚,觉得她故意没事找事,自是不会轻易放过她。
其实与岑琛的二十棍相比,她罚站三个时辰算不得什么,只是老天大概也瞧她不顺眼,发脾气下大雨罢了。
九皇子听着笑了一声,“原来如此,去岑家让你这般难受,想来桑桑定是很讨厌他们,我记下了。”
记下有什么用?
元时禾看了他一眼,嘴上哼了一声,只当九皇子随口敷衍她。待她收回视线,却陡然瞥见一人站在不远处,手中拿着一把伞,却直愣愣站在雨里,浑身湿漉,就这般瞧着她。
他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声不响。
她隔着雨幕,看不清他的眼睛,只感觉到一股寒凉侧骨,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晏既明却在此时,牵了牵唇角,向二人缓步靠近。
他仔细看了她一眼,又将目光转向九皇子,头一次觉得自己眼神不好,或者适才情急之下,眼中只看着她,竟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也在。
“九皇子,陛下的禁令还未解除吧?”
李棣对上晏既明的视线,下意识看了元时禾一眼,见她愣神却不语,心中莫名难过。他便有些丧地回了一句,“我听闻桑桑在此受罚,想着要见她,便没顾得上这么许多。”
晏既明再次走近,在两人面前站定,雨滴打在他发上的白玉簪,顺着长发簌簌而下。
“此时对你来说,是关键时期,六皇子都能按兵不动,你还不快回去?”
他的语气并不似苛责,却自带一股恩师的威严。
李棣自能听出这番话的用意,倒有些捉摸不透,晏老师之前好像不太喜欢他接触桑桑,怎么现在待他缓和这么多?
元时禾听两人一来一往,知晓事关储君之事,与她其实关系不大。
她本不想多嘴,只见九皇子落了下风,不禁出言提醒道:“我这里没事,不就站一会么,九皇子还是回去吧,若是被圣上知晓,你随意来此,岂不是落人口实。”
她说完这句话,自个往外站了一步,待雨水重新落在脸颊,才发现晏既明竟也是淋在雨中。她下意识想提醒他,幸而及时止住,瞥了眼他手中握着的伞,便将视线挪开了。
九皇子来此匆忙,也没想这么多,这会被两人劝退,犹豫不定,“我……可是……桑桑你……”
晏既明不疾不徐地说道:“九皇子,若担国事,当以社稷为重,事有轻重缓急,这是你今天乃至日后都要面对的问题。”
李棣一惊,脱口问道:“父皇可是同你说了什么?”
“说了许多,但有些事,未尘埃落定,便不可掉以轻心,懂么?”
晏既明显然并不想卖关子,用轻淡的语气陈述事实,雨水在他脸上,泛起几丝光泽,“我知你不放心三小姐,既如此,我会替你将她送回去,你放心回宫吧。”
九皇子惊讶后又是一喜。
他没想到晏既明与皇帝的谈话,竟似乎于他有利。
“未尘埃落定”的意思,可能是父皇已定他,但还未真正下遗诏吧?
若说高相身死,令他对这个皇位的希望,从微弱变为极大可能。那么禁令的几日,便一点点将他的可能缩小。
哪怕晏既明受父皇喜爱,九皇子也没觉得自己便稳了,毕竟那日在河畔,晏既明看似劝告实则威胁的话,还言犹在耳。
若是晏既明放弃自己,转投高皇后与六皇子,那他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
九皇子在这种情况下,又能如何努力呢?
不被父亲偏爱,甚至从小便被忽视长大的人,不配得到那位至尊之人的正视。
所以他来此也不算未做考量,在悬而未定的皇位面前,他更愿意去帮桑桑。
九皇子李棣没想到,自己在放弃边缘时,会得到晏既明的“回应”,甚至他一直钦佩且这几日不得不疏远的恩师,竟好似不再因桑桑而冷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