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应了她好些便带她去墓前看一眼,她便是再抗拒,也都忍着恶心将那些药喝了下去。

    尽管因为心头积郁拖了些时间,但在每日不落的一碗碗汤药里,终究是慢慢地好了许多。

    了无生意却偏要逼自己活着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她艰难地挨到宋玉带她出宫那日,在无人察觉时,将薄刃掩入袖中。

    望山是楚王陵寝所在,而楚峥就被埋在望山旁、楚王陵墓之侧。

    楚王死后,他虽行着国君之实,但尚未来得及行登基之礼,更不要说要即位后才慢慢着手修建的陵寝。

    仇哲彦为了激励将士将其斩于军前,但彼时楚王的皇陵已封,宋玉便只能在帝陵旁边寻了块地方将他掩埋。

    所有人都知晓楚国小太子同他的阿姐在楚王死后联手压下都城乱局,苦守着都城百姓等待援军近月余。若非是边军受制于齐宋两军,一时来不及支援,而仇哲彦逼于城下数日,最终将一路行来时所俘宋国的百姓押上阵前,用他们的性命逼开了城门,他未必会死。

    十一岁的年纪,这样的心力胆魄,即便是宋军中也有不少对其感慨敬佩之人。

    但宋玉却知晓,楚峥虽为太子,楚王对其在理政上也有历练,但说到底还是个十一岁的少年,纵使课业做得好也依旧会同父母撒娇,一边说“日后我为君,便请阿姐为我臂膀”这样的豪言壮语,一边却又要去抢她新得的小玩意儿。

    即便是宋玉,也曾承他雀跃地唤过一声哥哥,同他在校场上射过同一个靶心。

    他其实远没有众人想得那样成熟,只是如寻常少年一样,心头有热血,胸中有大义,知礼数、懂进退,却仍旧存着天真稚气,并不会时刻将自己锁在礼数规矩里。

    他曾受人爱护,最后也为守护而死。

    宋玉将他葬在这里,让他仍在父母身旁,仍守着他都城的子民。

    楚君凝望着那方墓碑,想起那日她领兵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地上一片刺目猩红,那些倒在地上无声无息的尸体,有前几日交战时未来得及带回的同泽,也有方才被宋军手刃的无辜百姓。

    而她只能看着她的子民被拖出来押在阵前,无助地向她哭喊求救。

    她只能站在城墙上睁着猩红的眼,任凛凛寒风吹干她眼中泪水,紧扣在砖石上指甲崩断出血,然后将那些哭喊和无助的人影牢牢记在心里。

    除此之外,她什么也做不了。

    她已经没有和敌人正面交锋的兵力,只能在这里苦守着等待边军来援。皇城仓储是天下之最,即便边军来援迟了一些,只要她能守住这道门,就永远有一分转机。

    她得守在那里,不能进也不能退,她的身后也还有她需要守护的人。

    楚峥就是这个时候站在她身后,她不知道他站在那里看了多久。

    只是当她看见他的眼睛的时候,她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他脸上稚气尚未褪尽,一双眼却悲悯似老翁。

    “阿姐,放他们进来吧。”

    “只我活着,有什么用呢。没有百姓的江山,不过一个空壳而已。”

    “若我还能为他们换得一线生机,便不枉他们曾喊我一声殿下。”

    “阿姐,他们杀了我之后,你便领着人向他们投降称臣。你只是公主,不像我这样有威胁,你代表我楚国投诚,他们应不会对你赶尽杀绝。”

    她劝不了他,因为她连自己也说服不了。

    但她没有投诚,最后安顿好城中众人,与敌军立约不杀百姓后,同她的小阿弟还有不愿退的守军一起站在了大开的城门前。

    她后转身望向身后的都城。

    那里从前车马人流皆熙攘,如今却只剩下紧闭的门户的来往的兵甲,还有——悬在门外数不尽白幡。

    接天蔽日,让她即便站在这里也依旧能看见随风翻滚的遥遥白浪。

    她怎么会站着这里来祭她的阿弟。

    那些白幡所悼,原也该有她一份的。

    山野苍茫,她看向一旁的帝陵,忽然问道:“我能再去看一看父亲吗?”

    宋玉立在她身后,似被她一问猛然回过神来,而后微微点点头。

    她悄悄转了转手腕,感受着缚在那里的坚铁,扫了眼身后围着的众卫。

    “只是我父亲到底曾是君主,他们……”她微微一顿,似乎想说什么又咽下,最后看向宋玉:“能不能让我一人进去。”

    跟在宋玉身边的江希明正要说话,又被宋玉压下。

    宋玉看了他一眼,而后才看向楚君凝,道:“他们留在此处,我同你去。”

章节目录

碎玉求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凌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凌浠并收藏碎玉求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