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官刚蹲到石舂旁刚要抓起一把正在脱麸皮的麦子。
“大人,行凶的李二抓住了。”
“将他带回府衙!”令他头大的是两个老人,户籍上没记错的话快七十了,关又不能关,还得派人彻夜看着。
差役提起装麦子的麻袋,地上一层水珠,“大人,这麦子有些上潮。”
“上潮?”推官抓起石舂中的麦子,湿气重确实不好脱皮,不过闻着也没有霉味,这气味实在太新鲜了,新鲜到……推官看了眼院里正在有伤风化的某人,清了清嗓子大声说:“灶上还有无蒸好的麦饭?”
差役:“有的。”
“快快端来,外面光线好。”推官端着麦饭,闻着没有异味却格外发黏,“没有坏掉的话,这就是今年的新麦……不对,这个时候南方才开始收割。”
京兆府。
江少尹让人去隔壁县衙请陈益朗来。
陈益朗:“太平县秋播小麦最早在三月初才会开始收割,再往南二月中上旬即可,如岭南、云南等地。”
江少尹:“云南水陆交通皆不发达,按时间就只有岭南了。”
陆离回到狗儿巷,放下信又去了靠城边的曲池坊旁边的芙蓉园,“住所搜了吗?”
獬豸面具点头。
“开口了吗?”
獬豸面具摇头。
“还留着做什么?拉去牺牲所宰了。”
*
“李二!”狱卒将霉草垫还没坐热的李二拷走。
江少尹:“今日你为何要伤人。”
李二神情恍惚:“我杀了人。”
“你杀了何人?”
“杀了李大。”
“何时杀的?”
“三月初五中午。”
“用何种方法杀的人?”
“我先下水,佯装脚滑呛水引他来救我,我只是想捉弄他!我的真的怕!他没了动静又完全沉下去……”
“为何要捉弄他?”
“阿爷说他偷偷背回来一袋麦子还藏着掖着肯定是不知道哪里偷的,要么就是发了笔横财,让我找机会搜他腰包里还有没有藏钱!”
“你可念过书?听过学?”
“没有,小人不识字。”
“谁教你的?”
“是……”李二愣在当场,“没有人教。”
江少尹:“带下去。”
府衙仵作:“亥时死者的各关节还是局部僵硬,从被捞起的时间算,死亡时间大概在一个时辰左右,铺兵将其打捞上岸后见他全身瘫软还进行了一些急救,胸口这块就是死后创伤形成的尸斑。”
“现包的鲜肉馄饨——”
徐正玉和同僚们绕湖走完打捞起李大尸体那条湖边的步道出来,那里背街又没有商铺,上午出来游玩的多是携家带口准备齐全春游踏青,几乎没有生意可做,最早也得中午附近集市散了以后一些摊贩走近路才会从这里过,白天前面生意好,问谁都说不知道。
“梆梆梆”
馄饨摊的竹梆子敲得不是很响,但也足够引得夜里行人肚子咕咕响了。
徐正玉:“十碗鲜肉馄饨。”
馄饨摊老板:“大人,是都煮还是等人来了再煮?”
“您包好先煮两碗。”徐正玉先付了账。
“行。”
“大姐,后面那条步道每天都有人过吗?”
“有是有,单独的行人很少,附近堵路时马车比较多,但热的时候整天都有乘凉的人。”
“没人的时候意外落水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可不,路上还长青苔,不注意也倒霉,淹死人那天中午有个货郎从对岸来,刚下桥见那口子上滴了老多水,不知道谁家偷摸下去捞鱼搞的,避开之后道走一半又摔了一地东西,可严重,还是住那的街坊看到了给人扶去的医馆。”
“咯咯咯——”
“砰砰砰!”
“谁啊?”
“元公子?我家公子昨夜象台观星回来还在画——”
元甫一大早拖着残躯,院门一开就挤了进去,屋子里一地的纸张都不好下脚,“司兄快快快,京兆府门口中午打色目人棍子,早点去能抢个好位置,多好的例子,保不准以后能用上。”
“色目人……”司星放下笔,“李叔,你留下看好草稿。”
“诶,放心吧公子。”李叔站在门口等人出来后直接将房门锁住。
京兆府殓房。
徐正玉:“李大中午落水后应该是往崇南坊方向分流的河沟游去,又攀着拱桥支架爬上岸,这是被竹排撕扯下的布料碎片。”
仵作将布料碎片与李大尸体上的几个破洞进行比对,“和腰侧破损能对上。”
京兆府差役:“抽分厂附近有商户说初五未时见到过一个身上滴着水、泥巴沾到腿的男人,站在街沿边像是在等什么人。”
江少尹:“抽分厂那片归长青县管,李大又与张湾村别院命案有关,让上京县衙派个住在长青县的人来。”
陆离刚坐下开始翻惠民药房的账本,屁股都没坐热又被叫去京兆府,她也懒得客气,找了个就近的椅子歪着一坐。
江少尹:“这是会试中途生病离场的考生名单、住所以及常去的地方。”
陆离:“我另找两个打手没问题吧?”
江少尹:“首先京兆府没有钱,其次这是三法司的案子。”
“大人,行凶的李二抓住了。”
“将他带回府衙!”令他头大的是两个老人,户籍上没记错的话快七十了,关又不能关,还得派人彻夜看着。
差役提起装麦子的麻袋,地上一层水珠,“大人,这麦子有些上潮。”
“上潮?”推官抓起石舂中的麦子,湿气重确实不好脱皮,不过闻着也没有霉味,这气味实在太新鲜了,新鲜到……推官看了眼院里正在有伤风化的某人,清了清嗓子大声说:“灶上还有无蒸好的麦饭?”
差役:“有的。”
“快快端来,外面光线好。”推官端着麦饭,闻着没有异味却格外发黏,“没有坏掉的话,这就是今年的新麦……不对,这个时候南方才开始收割。”
京兆府。
江少尹让人去隔壁县衙请陈益朗来。
陈益朗:“太平县秋播小麦最早在三月初才会开始收割,再往南二月中上旬即可,如岭南、云南等地。”
江少尹:“云南水陆交通皆不发达,按时间就只有岭南了。”
陆离回到狗儿巷,放下信又去了靠城边的曲池坊旁边的芙蓉园,“住所搜了吗?”
獬豸面具点头。
“开口了吗?”
獬豸面具摇头。
“还留着做什么?拉去牺牲所宰了。”
*
“李二!”狱卒将霉草垫还没坐热的李二拷走。
江少尹:“今日你为何要伤人。”
李二神情恍惚:“我杀了人。”
“你杀了何人?”
“杀了李大。”
“何时杀的?”
“三月初五中午。”
“用何种方法杀的人?”
“我先下水,佯装脚滑呛水引他来救我,我只是想捉弄他!我的真的怕!他没了动静又完全沉下去……”
“为何要捉弄他?”
“阿爷说他偷偷背回来一袋麦子还藏着掖着肯定是不知道哪里偷的,要么就是发了笔横财,让我找机会搜他腰包里还有没有藏钱!”
“你可念过书?听过学?”
“没有,小人不识字。”
“谁教你的?”
“是……”李二愣在当场,“没有人教。”
江少尹:“带下去。”
府衙仵作:“亥时死者的各关节还是局部僵硬,从被捞起的时间算,死亡时间大概在一个时辰左右,铺兵将其打捞上岸后见他全身瘫软还进行了一些急救,胸口这块就是死后创伤形成的尸斑。”
“现包的鲜肉馄饨——”
徐正玉和同僚们绕湖走完打捞起李大尸体那条湖边的步道出来,那里背街又没有商铺,上午出来游玩的多是携家带口准备齐全春游踏青,几乎没有生意可做,最早也得中午附近集市散了以后一些摊贩走近路才会从这里过,白天前面生意好,问谁都说不知道。
“梆梆梆”
馄饨摊的竹梆子敲得不是很响,但也足够引得夜里行人肚子咕咕响了。
徐正玉:“十碗鲜肉馄饨。”
馄饨摊老板:“大人,是都煮还是等人来了再煮?”
“您包好先煮两碗。”徐正玉先付了账。
“行。”
“大姐,后面那条步道每天都有人过吗?”
“有是有,单独的行人很少,附近堵路时马车比较多,但热的时候整天都有乘凉的人。”
“没人的时候意外落水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可不,路上还长青苔,不注意也倒霉,淹死人那天中午有个货郎从对岸来,刚下桥见那口子上滴了老多水,不知道谁家偷摸下去捞鱼搞的,避开之后道走一半又摔了一地东西,可严重,还是住那的街坊看到了给人扶去的医馆。”
“咯咯咯——”
“砰砰砰!”
“谁啊?”
“元公子?我家公子昨夜象台观星回来还在画——”
元甫一大早拖着残躯,院门一开就挤了进去,屋子里一地的纸张都不好下脚,“司兄快快快,京兆府门口中午打色目人棍子,早点去能抢个好位置,多好的例子,保不准以后能用上。”
“色目人……”司星放下笔,“李叔,你留下看好草稿。”
“诶,放心吧公子。”李叔站在门口等人出来后直接将房门锁住。
京兆府殓房。
徐正玉:“李大中午落水后应该是往崇南坊方向分流的河沟游去,又攀着拱桥支架爬上岸,这是被竹排撕扯下的布料碎片。”
仵作将布料碎片与李大尸体上的几个破洞进行比对,“和腰侧破损能对上。”
京兆府差役:“抽分厂附近有商户说初五未时见到过一个身上滴着水、泥巴沾到腿的男人,站在街沿边像是在等什么人。”
江少尹:“抽分厂那片归长青县管,李大又与张湾村别院命案有关,让上京县衙派个住在长青县的人来。”
陆离刚坐下开始翻惠民药房的账本,屁股都没坐热又被叫去京兆府,她也懒得客气,找了个就近的椅子歪着一坐。
江少尹:“这是会试中途生病离场的考生名单、住所以及常去的地方。”
陆离:“我另找两个打手没问题吧?”
江少尹:“首先京兆府没有钱,其次这是三法司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