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铁树村来了官差。
官差没有召集村民,在村子里立了一块木板做告示牌,贴上了一张公告。
陶真晓听说官府贴了告示,好奇地跑去凑热闹,见官差在告示牌旁向村民们解说。
她看认得出告示上一部分的字,对告示一知半解,通过官差解说知道,告示上面说,土地腐蚀种子,因为地里水多有毒,要求村民把地翻深三尺内,晒干土地,使田地保持适当的湿气再试种。
“三尺,那得多累?”
“哪有这么使唤人的?”
“那么多地,靠人哪有力气翻太深,得有牲口才行……”
“上哪儿找牲口去……”
村民议论纷纷,一脸为难。
告示的要求感觉没那么专业啊,再说,这种操作司农司就没试过?
真晓想了一下,上前去,对在告示旁站着的官差问道:“大哥,这告示上的内容是谁想出来的?”
官差看着小姑娘,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如实回道:“司农司丞大人。”
“那什么大人怎么没来呀?”真晓保持一脸懵懂天真。
不敢来吗?
“大人事务繁忙,没空,你们有什么事可以跟我们说,我们会转达给大人的。”官差说道。
真晓倒是没什么话要对京官说,问道:“大哥,那个什么司农司只来了那位年轻大人一人吗?”
那天听那个叫应照眠的年轻官说,他不是研究土质的人员,是来收集关于土地的信息,再传递给司农司,那研究土地的师傅呢?
官差只当乡下人好奇京城来的官,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随口回道:“只来了应大人一人。”
真晓“哦”了一声,转身走了。
刚转过身,她便蹙眉,司农司就派个人来做联络员,这有啥用?
敷衍。
那年轻官员定是得罪人了,被贬到乡下来了。
回家后,真晓告诉家人告示上的内容,末了不满道:“憋了这么多天,我还以为能出什么有创意的主意呢,尽敷衍。”
陶佳文不在意地笑道:“人家不是说人家不负责土地的种植问题吗?能出主意总比啥都不干强。”
大家对告示的内容没啥大反应,失望是有,但没那么在意,再激动也没用。
真晓脸色严肃起来,看向爷爷,然后扫向家人们:“农师不会来的,只有那个文官来……”
她把跟官差打听到的跟家人们说了。
家人沉默。
片刻后,爷爷道:“可能人农师迟点来。”
真晓无情地打破家人的幻想:“为啥不一起来?农师要是来,那什么司农丞还需要出什么主意,他不是说他不管土质的事吗?”
她鼓着腮:“我看啊,司农司大概率是放弃咱们村了,就派个人来安抚民心……”
“那个什么应大人,铁定是被贬到这里来的,我们的地跟那个大人啊,前途惨淡啊。”
在家庭会议中一向沉默的凌氏忍不住道:“我看真儿说的对,难怪那官不来看地,就他来,农师没来,大伙哪能看他顺眼?”
“唉……”当家的只有叹气。
陶佳文收了乐观的笑容:“那咱们要不要干,地翻深点?咱没牛,不好办,光人翻,得搞到什么时候……。”
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
陶请福道:“看大伙怎么办吧……。”
第二天,真晓一家去地里,见村里人都在翻地。
村里没有一户人家有牛,都靠人力在挥舞锄头,毫不在乎力气,看得真晓心里莫名酸楚。
大伙说,司农司的人说话还是有道理的,上面一层土种不了,或许下面的土可以呢?翻深点试试看。
真晓想反驳说,这种办法司农司的文官想得到,农师怎么会想不到?以前农师没向村民提出这个法子,想必是行不通的。
但她不想也不能打击村民的积极和希望,什么也没说。
“爷,要翻吗?”真晓问爷爷。
陶请福手里握着锄头,望望田地上的人们,沉默了一下,道:“真儿认为没用?”
真晓老实道:“没用,但还是挖吧,看看下面的土是怎么样的。”
陶家人没再废话,动手挖起土来。
真晓和分晓不用干重活,家人挖了三尺深,她看着家人挖的坑,按前世的算法,大概有一米深。
下面的土也是湿的,没地面上泥一样的湿,但没有一处是散的,翻起来后也是一坨一坨的,晒太阳也得晒个一两天才能敲散。
真晓没多呆,背着柴刀,带弟弟进山,来到前几日种下橄榄种子的地方。
看下种子的地方没被动过,她走到不远处锄地,清理杂草,然后挖土,将一些种子丢入坑中。
“你在种什么?”
突然,有声音从陶家姐弟的左侧上方传来。
听声音熟悉,真晓赶紧抬头望去,是见过一面的两张脸庞,之前在山里寻找火铳的俩公子。
他们站在左边的矮小悬崖上,目测两丈高,要下来的话,捷径只能跳,要不就得绕远路。
说话的是书生模样的公子。
真晓直起腰,微微眯着眼望着他们:“种东西……一些长的快点的香料。”
山里的香料种类很多,大部分难以采用,也因太常见几乎卖不出去,她就种点好卖的香料。
真晓并不担心被村子里的人知道,她能想到在山里种东西,其他村民也能想到,甚至比她早动手。
不同的是,别人家种的跟她种的不一样。
楚同朝蹲下来,似乎没打算下来,他一脸温和,似笑非笑:“山里还是危险的,没大人跟着别再往深处去。”
“谢谢公子提醒,”真晓没再装天真,落落大方地问道,“我们姓陶,请问公子们贵姓?”
楚同朝回道:“我姓楚,他姓乔。”
乔昕眨了眨映着阳光的清澈眸子,瞥了一眼没给自己发声机会的主子。
真晓看着两位英俊公子,赏心悦目:“公子,你们今日进山又要找那个东西吗?”
他们不知道她懂得那个玩意的作用,她也就不需要顾虑什么,在他们向她打听那个东西之后,她询问他们的进展,很正常。
楚同朝摇摇头:“没再找,我进山是想看看这座山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那有入公子的眼的东西吗?”真晓面带微笑,一身放松。
“还没有。”楚同朝起身,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什么,他眼眸含笑道,“那日我见村民围殴那年轻的官,是怎么回事?那个官很坏吗?”
[村子里的事都知道,看来你不只是经常来山里转悠,还关注村子。]
在心里吐糟了楚姓公子一下,真晓眨着明亮的眸子,变换上天真无邪的色彩:“公子误会了,我们可没殴打那位老爷,哪敢呢,只是靠他靠得近了,估计官老爷有洁癖,不乐意他人近身,这才发生了点小冲突……”
为村民撇清干系后,她接着道:“那位年轻老爷性子耿直,说了村民不爱听的话,惹得大伙激动了点……”
“唉,估计他因为这性子得罪了人,从京城被贬到这鸟不拉屎的乡下来,心里不舒服。”
真晓看这两位公子挺温和亲切的,不知不觉身心放松,生了好感,说话也就没顾虑太多。
“哈哈~”楚同朝发出欢乐的笑声。
一旁的乔昕也露出了笑容。
有什么好笑的?
真晓狐疑地望着两个公子哥,可惜他们没给她解惑,便自顾离去。
望着两位公子的身影消失在树林中,真晓思绪如潮散发,不由自主的生起各种猜测。
他们频繁进山,一定还在找火铳,山那么大,两个人找无疑似大海捞针。
也不知道物品丢失多久了,这山里多雨,没准被雨水冲击,埋得深了……
“嗯?”
想到这儿,真晓突然产生一个念头。
他们问过她,是否在田地里见过什么刀具之类的物品,那玩意不一定在山里,可能被埋在田地里,他们频繁进山,还关注村子,说明他们认为那玩意在这一片区域。
昨日村子刚被要求深翻土地……
越想陶真晓的脸色越难看。
火铳非民间物品,寻找火铳的人很大可能是朝廷的人,司农司的人帮楚公子俩人寻找火铳,也不是不可能,双方很有可能认识。
刚才人家的问题,可能就是顺便打听一下关于合作伙伴的情况。
大意了啊,自己刚才太放松了,跟帅哥聊天聊得愉快,就忘乎所以,直言不讳。
真晓反省。
不管什么时候,对陌生人都得提高警惕,小心谨慎总没错。
“姐……”看姐姐发呆,分晓出声询问。
真晓回神,看向弟弟:“再种几处就回家。”
下午,陶真晓背着木柴行走于田埂上,发现沈家田地里干活的人不是沈家的人。
望着那十来个人高马大、体格强壮的男人,她很快明白,那是沈家的下人。
这些日子,真晓听村里人闲聊的对象最多的就是沈家,说沈家如何如何富裕,奴仆成群什么的。
那时她只当村民夸大,她见过沈家下人,就几个俊俏的少年少女,伺候沈家的少爷小姐,哪有奴仆成群。
这会儿看沈家田地里劳作的人们,真晓才知道,自己的想法还是保守了。
开铺子,买大量仆人,沈家做事大方、气派,不顾他人眼光,行动直奔目标。
再想想自己,做什么都考虑合不合适,顾虑他人的想法,担心被人惦记,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这是弱小的表现。
不过,真晓并没有因为这种落差而产生什么冲动的想法,他们两家的家底不同,做事风格自然不同。
真晓明白,现在自己得沉得住气,量力而为。
官差没有召集村民,在村子里立了一块木板做告示牌,贴上了一张公告。
陶真晓听说官府贴了告示,好奇地跑去凑热闹,见官差在告示牌旁向村民们解说。
她看认得出告示上一部分的字,对告示一知半解,通过官差解说知道,告示上面说,土地腐蚀种子,因为地里水多有毒,要求村民把地翻深三尺内,晒干土地,使田地保持适当的湿气再试种。
“三尺,那得多累?”
“哪有这么使唤人的?”
“那么多地,靠人哪有力气翻太深,得有牲口才行……”
“上哪儿找牲口去……”
村民议论纷纷,一脸为难。
告示的要求感觉没那么专业啊,再说,这种操作司农司就没试过?
真晓想了一下,上前去,对在告示旁站着的官差问道:“大哥,这告示上的内容是谁想出来的?”
官差看着小姑娘,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如实回道:“司农司丞大人。”
“那什么大人怎么没来呀?”真晓保持一脸懵懂天真。
不敢来吗?
“大人事务繁忙,没空,你们有什么事可以跟我们说,我们会转达给大人的。”官差说道。
真晓倒是没什么话要对京官说,问道:“大哥,那个什么司农司只来了那位年轻大人一人吗?”
那天听那个叫应照眠的年轻官说,他不是研究土质的人员,是来收集关于土地的信息,再传递给司农司,那研究土地的师傅呢?
官差只当乡下人好奇京城来的官,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随口回道:“只来了应大人一人。”
真晓“哦”了一声,转身走了。
刚转过身,她便蹙眉,司农司就派个人来做联络员,这有啥用?
敷衍。
那年轻官员定是得罪人了,被贬到乡下来了。
回家后,真晓告诉家人告示上的内容,末了不满道:“憋了这么多天,我还以为能出什么有创意的主意呢,尽敷衍。”
陶佳文不在意地笑道:“人家不是说人家不负责土地的种植问题吗?能出主意总比啥都不干强。”
大家对告示的内容没啥大反应,失望是有,但没那么在意,再激动也没用。
真晓脸色严肃起来,看向爷爷,然后扫向家人们:“农师不会来的,只有那个文官来……”
她把跟官差打听到的跟家人们说了。
家人沉默。
片刻后,爷爷道:“可能人农师迟点来。”
真晓无情地打破家人的幻想:“为啥不一起来?农师要是来,那什么司农丞还需要出什么主意,他不是说他不管土质的事吗?”
她鼓着腮:“我看啊,司农司大概率是放弃咱们村了,就派个人来安抚民心……”
“那个什么应大人,铁定是被贬到这里来的,我们的地跟那个大人啊,前途惨淡啊。”
在家庭会议中一向沉默的凌氏忍不住道:“我看真儿说的对,难怪那官不来看地,就他来,农师没来,大伙哪能看他顺眼?”
“唉……”当家的只有叹气。
陶佳文收了乐观的笑容:“那咱们要不要干,地翻深点?咱没牛,不好办,光人翻,得搞到什么时候……。”
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
陶请福道:“看大伙怎么办吧……。”
第二天,真晓一家去地里,见村里人都在翻地。
村里没有一户人家有牛,都靠人力在挥舞锄头,毫不在乎力气,看得真晓心里莫名酸楚。
大伙说,司农司的人说话还是有道理的,上面一层土种不了,或许下面的土可以呢?翻深点试试看。
真晓想反驳说,这种办法司农司的文官想得到,农师怎么会想不到?以前农师没向村民提出这个法子,想必是行不通的。
但她不想也不能打击村民的积极和希望,什么也没说。
“爷,要翻吗?”真晓问爷爷。
陶请福手里握着锄头,望望田地上的人们,沉默了一下,道:“真儿认为没用?”
真晓老实道:“没用,但还是挖吧,看看下面的土是怎么样的。”
陶家人没再废话,动手挖起土来。
真晓和分晓不用干重活,家人挖了三尺深,她看着家人挖的坑,按前世的算法,大概有一米深。
下面的土也是湿的,没地面上泥一样的湿,但没有一处是散的,翻起来后也是一坨一坨的,晒太阳也得晒个一两天才能敲散。
真晓没多呆,背着柴刀,带弟弟进山,来到前几日种下橄榄种子的地方。
看下种子的地方没被动过,她走到不远处锄地,清理杂草,然后挖土,将一些种子丢入坑中。
“你在种什么?”
突然,有声音从陶家姐弟的左侧上方传来。
听声音熟悉,真晓赶紧抬头望去,是见过一面的两张脸庞,之前在山里寻找火铳的俩公子。
他们站在左边的矮小悬崖上,目测两丈高,要下来的话,捷径只能跳,要不就得绕远路。
说话的是书生模样的公子。
真晓直起腰,微微眯着眼望着他们:“种东西……一些长的快点的香料。”
山里的香料种类很多,大部分难以采用,也因太常见几乎卖不出去,她就种点好卖的香料。
真晓并不担心被村子里的人知道,她能想到在山里种东西,其他村民也能想到,甚至比她早动手。
不同的是,别人家种的跟她种的不一样。
楚同朝蹲下来,似乎没打算下来,他一脸温和,似笑非笑:“山里还是危险的,没大人跟着别再往深处去。”
“谢谢公子提醒,”真晓没再装天真,落落大方地问道,“我们姓陶,请问公子们贵姓?”
楚同朝回道:“我姓楚,他姓乔。”
乔昕眨了眨映着阳光的清澈眸子,瞥了一眼没给自己发声机会的主子。
真晓看着两位英俊公子,赏心悦目:“公子,你们今日进山又要找那个东西吗?”
他们不知道她懂得那个玩意的作用,她也就不需要顾虑什么,在他们向她打听那个东西之后,她询问他们的进展,很正常。
楚同朝摇摇头:“没再找,我进山是想看看这座山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那有入公子的眼的东西吗?”真晓面带微笑,一身放松。
“还没有。”楚同朝起身,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什么,他眼眸含笑道,“那日我见村民围殴那年轻的官,是怎么回事?那个官很坏吗?”
[村子里的事都知道,看来你不只是经常来山里转悠,还关注村子。]
在心里吐糟了楚姓公子一下,真晓眨着明亮的眸子,变换上天真无邪的色彩:“公子误会了,我们可没殴打那位老爷,哪敢呢,只是靠他靠得近了,估计官老爷有洁癖,不乐意他人近身,这才发生了点小冲突……”
为村民撇清干系后,她接着道:“那位年轻老爷性子耿直,说了村民不爱听的话,惹得大伙激动了点……”
“唉,估计他因为这性子得罪了人,从京城被贬到这鸟不拉屎的乡下来,心里不舒服。”
真晓看这两位公子挺温和亲切的,不知不觉身心放松,生了好感,说话也就没顾虑太多。
“哈哈~”楚同朝发出欢乐的笑声。
一旁的乔昕也露出了笑容。
有什么好笑的?
真晓狐疑地望着两个公子哥,可惜他们没给她解惑,便自顾离去。
望着两位公子的身影消失在树林中,真晓思绪如潮散发,不由自主的生起各种猜测。
他们频繁进山,一定还在找火铳,山那么大,两个人找无疑似大海捞针。
也不知道物品丢失多久了,这山里多雨,没准被雨水冲击,埋得深了……
“嗯?”
想到这儿,真晓突然产生一个念头。
他们问过她,是否在田地里见过什么刀具之类的物品,那玩意不一定在山里,可能被埋在田地里,他们频繁进山,还关注村子,说明他们认为那玩意在这一片区域。
昨日村子刚被要求深翻土地……
越想陶真晓的脸色越难看。
火铳非民间物品,寻找火铳的人很大可能是朝廷的人,司农司的人帮楚公子俩人寻找火铳,也不是不可能,双方很有可能认识。
刚才人家的问题,可能就是顺便打听一下关于合作伙伴的情况。
大意了啊,自己刚才太放松了,跟帅哥聊天聊得愉快,就忘乎所以,直言不讳。
真晓反省。
不管什么时候,对陌生人都得提高警惕,小心谨慎总没错。
“姐……”看姐姐发呆,分晓出声询问。
真晓回神,看向弟弟:“再种几处就回家。”
下午,陶真晓背着木柴行走于田埂上,发现沈家田地里干活的人不是沈家的人。
望着那十来个人高马大、体格强壮的男人,她很快明白,那是沈家的下人。
这些日子,真晓听村里人闲聊的对象最多的就是沈家,说沈家如何如何富裕,奴仆成群什么的。
那时她只当村民夸大,她见过沈家下人,就几个俊俏的少年少女,伺候沈家的少爷小姐,哪有奴仆成群。
这会儿看沈家田地里劳作的人们,真晓才知道,自己的想法还是保守了。
开铺子,买大量仆人,沈家做事大方、气派,不顾他人眼光,行动直奔目标。
再想想自己,做什么都考虑合不合适,顾虑他人的想法,担心被人惦记,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这是弱小的表现。
不过,真晓并没有因为这种落差而产生什么冲动的想法,他们两家的家底不同,做事风格自然不同。
真晓明白,现在自己得沉得住气,量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