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火雷政策”和朱和墭的“糖药路线”倒是有点不谋而合,都是尽可能的搞垄断这可是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

    而且还得瞒着洋鬼子,就让那个什么罗马镇魔司的法师去好好研究吧!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又对图海道:“朕记得尚之节递上来的题本上提过一个什么龙虎山的张真人,好像挺会忽悠人的。”

    图海道:“是有这么一个人,好像名叫张洪天,道号启灵,现在好像在惠州府呆着。”

    康熙道:“给刘秉权明发上谕,就说这个张真人通晓火雷之法,乃是得道高人,让他把此人小心护送来京这朝廷的火雷,在明面上就得从他身上来了!

    等回头西夷的法师来了咱这儿,也叫这个张真人去对付。”

    “嗻!”

    图海应了一声,然后又提醒道:“皇上,配置这个火雷药需用大量白糖,而白糖多产自广东、福建朝廷是不是应该下令两省收购民间白糖以充军用?”

    “不可。”康熙道,“这命令一下,要么白糖涨天上去,要么就是地方官滋扰糖农,搞得下面不敢种甘蔗、制白糖了施琅,你是福建人,你说这事儿该怎么办?”

    “皇上,”施琅回答道,“这白糖在北京不过卖一百文一斤在福建、广东那边更便宜,算不了什么。只要派些得力的奴才,暗中收购,就足以应付军用了,不必大张旗鼓的搞。”

    “好啊,”康熙笑着对施琅道,“朕就把采买白糖的差事交给你家了,你是福建人,家里又营过商,一定能办好的。需要多少银子尽管给朕上折子,朕就信你一个!”

    “奴才谢主隆恩!”

    施琅赶紧叩头,他心里那叫一个感动啊,康熙皇帝这是把朝廷最重要的一笔“军工订单”发给他家了!

    虽然施琅也不敢把康熙当冤大头坑,但是合理的利润还是要赚的而且康熙还说了“就信他一个”,意思很明白了,就是在告诉安亲王岳乐和大学士图海,谁都不许在采买白糖的问题上找施琅的麻烦!

    如果有人不开眼一定要插手,那他们一个宗室老长辈,一个首席大学士就去那人给铲平了,不许往上捅。

    岳乐和图海都是聪明人,当然知道康熙的意思。康熙也就不再提买糖的事儿了,而是话锋一转,又说到广东乡试上了。

    “薛章给朕递了折子,问已经沦陷的广东州县的秀才能不能来韶州科举?安亲王、图海,你们怎么看?”

    “皇上,”安亲王岳乐道,“这秀才又无守土之责,地盘沦陷了也不能拿他们问罪啊!奴才以为,该让他们来考。”

    图海皱眉道:“皇上,奴才也以为该让他们考,只是这辫子”

    辫子没了!

    薛章的折子问的其实也是这个,留着辫子的广东秀才当然可以考乡试,可朱和墭是不允许在辖区内落籍的成年男子留辫子的。

    “让他们考!”康熙笑道,“辫子和头颅相比,总还是头颅要紧朕不能不近人情啊!

    再说了,头都没有了,还哪来的辫子?还考什么科举?还怎么为朕效命?朕虽然容不得那些真正从贼的奸人,但是为了保住头颅而剪掉辫子的不算真从贼。

    明发上谕,告诉广东的秀才、举子,不管他们有没有辫子,都可以去韶州考乡试,来北京考会试,朕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他们的辫子让人剪了就怪罪他们。”

    康熙命薛章大搞广东乡试,目的就是挖朱和墭的墙角,同时巩固自己的阵营。哪能因为秀才没辫子就不给考?这不等于在替朱和墭稳住阵营了?

    “皇上圣明!”

    对于康熙的决定,岳乐、图海当然一块儿喊“圣明”。

    其实这也没多圣名,这只是知道常识而已。康熙虽不是圣君,但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但不知人间烟火的君王。

    而且满清的那些祖宗家法,大多出自康熙有些是康熙在世时定下,有些是康熙死后雍正总结出来的,这些祖宗家法当然不可能用来约束康熙本人了

    “安亲王、图海,那耿精忠大老远的跑来北京到底想干什么?你们问了没有?”

    从紫竹院回城的途中,心情看上去相当不错的康熙皇帝又问起了耿精忠上京的事儿。

    耿精忠是五月份离开福州的,花了两个月时间慢悠悠的北上,终于在一天前抵达了北京城。

    康熙让岳乐和图海前去迎接,顺便问问他跑来北京想干什么?

    “回禀皇上,”图海回答道,“靖南王是来要权的。”

    “要权?要什么权?”康熙又问。

    “皇上,”岳乐接过问题,“靖南王说他名大权小,虽然挂着靖南王的名义,但是实际上却连福州一府之地都管不了,真正归他管辖的只有几十个藩壮庄,十五个佐领的旗军和六千绿营兵。他觉得靠这点实力打不过伪朱三太子和海贼郑世子,如果不能多拿点兵权事权,等那两家打上门来,那他就得和尚可喜一样了。”

    “和尚可喜一样?”康熙皱着眉头,“朕没给尚可喜大权吗?尚可喜在广州那么多年,光是香山—澳门的贸易就捞了几百上千万可他不照样给姓朱的打成那样了?”

    康熙的语气中对于香山—澳门贸易的事儿颇有不满,是因为罗东尼、桑保罗这些澳门葡人已经到了北京,都当上了光荣的镶黄旗奴才。

    康熙皇帝还亲自召见了他们,不仅问了朱和墭攻占澳门的事儿,还仔细询问了澳门的贸易情况。得知尚可喜每年至少可以从香山—澳门贸易中捞到一百万两银子,就很有点不满。

    不是因为底下人捞银子不满,而是因为尚可喜只知道捞银子和生孩子,把打仗的事儿都忘记了而不满。

    而且这些银子最后也没花出去,大多都归了朱三太子、朱三太孙!

    你说康熙皇帝能不生气吗?

    “皇上,”岳乐看着康熙一脸不高兴,于是就试探道,“要不您就撤了耿精忠的藩吧,让他回北京当个闲散王爷算了。”

    “撤藩?”康熙一愣,“耿精忠肯吗?”

    “肯啊!”岳乐说,“他昨儿就和奴才说了,如果没有大权,那是绝对打不过伪朱三太子和伪郑世子的与其误了皇上您的大事,自己也落个兵败身死,不如早早的把权交了,回北京当个富家翁。这样皇上也好派大员去福建执掌军政大权,免得朝廷大员和藩王互相掣肘,最后坏了大事。”

    “大员和藩王互相掣肘?”康熙一听这话,眉头深皱,已经明白耿精忠的意思了福建那边兵没多少,却有一个藩王,一个镇守公爵,一个总督,一个钦差大臣。

    这都能凑一桌麻将了!

    四个老大各有各的路子,下面的人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这仗打得好才怪。

    而且广东的情况也和福建差不多,甚至更乱!现在有一个总督,一个藩王,一个公爵,一个定南将军,还有一定南格格五个老大,到底该听谁的?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低声道:“也是这个理儿啊好吧,回头让耿精忠到南书房见朕,朕要当面问话。”

章节目录

活埋大清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罗罗并收藏活埋大清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