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汉正文卷第六百七十三章衷心祈盼废立之权华山。
华山又称“西岳”,为华夏五岳之一,位于长安城以西百里处。
华山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由于华山在华夏民族心中的地位,自秦始皇以来,两汉历代帝王多有祭祀祈福华山的举动。
自在长陵返回长安后,刘备便动了祭祀华山,为天下百姓祈福的念头。
但长陵一行,让刘备的身体抱恙,为了不加重自身的病情,思量之下刘备便下诏派大司马糜旸为他祭祀华山。
得到刘备的诏书后,于第二日糜旸就率一众祭祀队伍前来华山。
因为华山距离长安城有上百里,加上祭祀队伍法器仪具繁多,故而糜旸整整走了两日有余才来到华山脚下。
华山是中华地势最险峻的名山,古往今来明君能臣祭祀华山时,基本上都不会登顶华山祭祀。
在华山脚下有一座孝武帝时期修筑的西岳庙,糜旸的祭祀活动便放在那里举行。
待祭祀活动的一切准备都做好后,糜旸便在礼官的带领下跪伏在西岳庙的集灵宫内为大汉臣民祈福。
此番来祭祀华山的除去糜旸外,还有一众在北伐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将率。
让他们与糜旸一同祭祀华山,是刘备赐予彼等的荣耀。
毕竟古往今来,能在天子的允许下,以人臣身份告祭名山的人屈指可数。
尽管他们不是主祭,可能陪同在侧也已经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故而跪伏在糜旸身后的姜维、魏延等人,脸上都洋溢着巨大的喜色。
离开长安的他们,尚不知道目前长安城内流传的刘备身体不豫的流言。
眼下的他们正在糜旸的带领下,专心享受着百年难得一见的荣耀。
而作为这次祭祀华山的主祭,糜旸本应该更加感到荣誉及欢喜才是。
但姜维等人不知道的是,这一刻糜旸的脸上布满了担忧的神情。
在他离开长安之时,他就知道了刘备身体不豫的事。
尽管这一次的不豫,乃是由一次寻常的风寒引起,可刘备的年纪太大了。
对于当世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一次寻常的风寒都可能会引发很不好的后果。
更何况刘备的身体,早在去年就有恶化的种种迹象
想到这一点,糜旸对着身前的漫天神灵重重的伏下了身子。
“臣旸今年二十又七,臣只愿再享二十年春秋,以用来定天下,致太平。
若臣今生有过四十七之岁禄,还望上天有灵,多余之岁禄请赐予我皇玄德!”
在心中认真的许下这般宏愿后,糜旸抬头用真挚的眼神望向上空,然后再十分虔诚地拜了一拜。
身为后世的人,糜旸本来是不相信鬼神之说的。
哪怕他穿越到当世,糜旸心中也更相信一些科学的解释。
可为了刘备的身体,糜旸却愿意抛下他心中的唯物主义,抱着最大的诚心好好唯心上一次。
糜旸是真正将刘备,当做了他当世的亲人看待的。
只是当糜旸在心中默默许下这番祈求在抬头之际,他突然察觉到在庙外有着躁动的声音传进来。
这躁动的声音不仅糜旸听到了,他身后的一众将校也听到了。
那躁动的声音,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糜旸的所在蔓延着,好似是什么人在着急的寻找着糜旸。
糜旸此番祭祀华山,足带有数千汉军精锐。
在如此雄厚的防卫力量下,想来目前关中没有谁敢冒犯糜旸。
故而引发这番躁动的缘由,自然就不难猜测了——长安!
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糜旸连忙转身用焦急的目光看向姜维。
在见到糜旸的目光后,姜维立刻会意地起身朝着外界走去。
而当姜维离开后没有多久,一位来自皇宫的信使就被姜维带了进来。
这位信使,正是刘禅的贴身心腹黄皓。
黄皓在进入庙内看到糜旸身影的那一刹那,就不由自主的跪在了糜旸的身前,口中急切地呼道:
“大司马!
陛下急召!”
黄皓此言一出,糜旸脸色大变。
在刘备的召唤下,长安城内尚在休沐的一众公卿大臣,都在不久后来到了刘备的寝殿之外。
可刘备并未第一时间召见他们,刘备仅仅只是先召了大将军张飞入内。
上百位汉臣正坐在寝殿外冰冷的地板上,地板上的冰冷正慢慢从他们的下肢处,蔓延至他们的全身。
哪怕他们的身旁都贴心的摆放着一座取暖的火炉,但火炉中散发的温暖还是无法驱散他们的寒冷。
因为他们当下的寒冷,并非是来自于身上,而是来自于心底。
刘备不寻常的举动,让他们刚刚被诸葛亮安抚下的内心,又陡然变得惴惴不安起来。
茫然,无措,担忧,种种情绪不断在每位大臣的心中激荡着。
难道大汉的天,要变了吗?
相比于寝殿外的一片寂静,刘备的寝殿内现在却是响声阵阵。
“什么叫无力回天?
陛下就是大汉的天!
吾不管,你今日若能治好陛下,吾日后将你当做恩人侍奉。
你今日要是治不好陛下,吾定然要治伱死罪!”
怒目圆睁的张飞,死死拽着年老御医的衣领。
在边威胁御医的同时,张飞还一边不断用力摇晃着年老御医的身体。
如雷般的怒吼声,不断炸响在年老御医的耳边,震的他三魂七魄都要被吓没了。
张飞多年在尸山血海中进出,他身上的气势岂是一御医能够抵挡的?
更何况张飞眼下因焦急而展现出的狰狞模样,更吓得年老御医浑身颤栗,几欲要晕厥过去。
但哪怕再如何畏惧,人力又岂能与天命斗呢?
类似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大汉上了。
“臣,臣”
看着年老御医吞吞吐吐的无用模样,张飞心中更是气愤至极,他下意识地就要去摸腰间的佩剑。
为了刘备,他是什么事也做的出来的。
就在张飞要殿前行凶的那一刻,一声夹杂着咳嗽声的厉喝声,顿时阻止了张飞:
“胡闹!”
这声厉喝声正是刘备所发出。
而在听到刘备的咳嗽声后,张飞登时就将年老御医丢到一旁,然后忙跑到刘备的榻前,有些手足无措地说道:
“我不杀他了,我不杀他了!
兄长不要生气。”
说着说着,张飞就想亲自侍奉刘备喝药。
可看着一旁空空如也的药碗,意识到刘备刚刚喝完药的张飞,这一刻却再也忍不住,趴在刘备的身上大哭起来:
“弟弟没用,弟弟没用呀!”
万人敌张飞,在战场上能所向睥睨。
可却无法让自己的至亲兄长,缓解一些病痛带来的折磨。
强烈的内疚感一下子席卷了张飞的全身。
这一刻的张飞,哪还像威震天下的大将军。
望着张飞痛哭的模样,刘备的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
今日的张飞,让他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一年是关羽逝世。
对于生死相随的三兄弟来说,往往留下的那人才是最痛苦的。
而他现在,要将这份痛苦无奈的施加在他的好弟弟身上了。
“益德,兄长要走了。”
身体中不断袭来的疼痛,让刘备意识到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而刘备的这句话,却更加引爆了张飞悲痛的情绪。
“不会的,不会的!”
“长安没有名医能治,那就找遍整处关中。
关中没有名医能治,那便找遍整处天下!
兄长不会有事的,兄长不会抛下我的。”
张飞并非对刘备的身体状况不知情,可知情归知情,但这一刻真正到来时,那种心中无以复加的悲痛还是让张飞几欲陷入癫狂。
数十年的生死相随呀!
数十年的亲密无间呀!
数十年的兄弟情谊呀。
可就算张飞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但刘备却是理智的。
他也不想离开,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甚至身为帝王,在临走前,他也不能耗费太多的言语,放在私人情谊上。
“听兄长说!
太子仁弱优柔,非乱世之主。
在兄长走了之后,你与孔明、子晟要一起担起大汉的江山。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逆魏虽元气大伤,但根本未损,彼休养生息数年后,亦不容小觑。
更何况还有孙权在一旁虎视眈眈。
在兄长离去后,孔明与子晟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你身为大汉的大将军,司隶校尉,一定要执掌好中央兵权,为大汉稳定住关中基本盘。
你是元勋之首,你与我的情谊,更是天下皆知。
有些事他们二人不方便做,但你一定要去做,有些人他们不方便杀,但你不能退缩。
只要关中不乱,只要关中能恢复元气,大汉便不惧一切敌人!
这点你记住了吗?”
刘备叮嘱,一句句落入张飞的耳中,亦让张飞不断哭着点头着。
“弟弟记住了,记住了,兄长放心。”
见到张飞将自己的话都记下来后,刘备的脸上方才流露出一些笑容。
“子晟回来了吗?”
听到刘备突然提起糜旸,张飞不由得一愣。
但随即他就明白了刘备的心情。
人之将死,想见到每一位亲人都在身前陪伴。
明白刘备用意的张飞,一边用力抹去脸上的泪水,一边挣扎地站起身说道:
“快了,应该快了!
臣弟出去看看。”
说着说着,张飞就要往外走,可他最终并未能迈开一步。
因为他的手正在被刘备用力抓着。
“兄长不想你走。”
刘备的这句话,让张飞刚刚擦干的脸庞,再度被汹涌的泪水所吞没。
“臣弟不走,不走,臣弟会一直陪伴着兄长。”
见张飞留下后,刘备对着内侍喊道:“唤相国进来。”
得到刘备的吩咐后,内侍忙不迭地跑出殿外将诸葛亮给带了进来。
当诸葛亮入内看到躺在榻上,无比虚弱的刘备后,故作坚强的外壳被瞬间击碎。
扑通一声,诸葛亮双目垂泪地跪在了刘备的榻前。
“陛下!”
见到诸葛亮的反应后,刘备示意张飞扶着他坐起来。
当坐在榻上后,刘备终于有力气伸出手。
一双冰冷却又带着别样温度的手,不久后触及上诸葛亮的脸庞。
一滴滴悲伤的泪水,被刘备用双手一点点抹去。
“吾还是希望卿唤我明公。
如当年隆中初见时一般。”
刘备的这番话,更让诸葛亮的泪水,如决堤的回忆一般不断涌出。
想那年隆中初见,一人满目沧桑,忧国忧民,一人羽扇纶巾,智珠在握。
那一年,曹操势大,有吞吐天下之象。
那一年,刘备仓皇,有髀肉复生之恨。
而那一见,既是命中注定,却又是相见恨晚。
“我今年年近五十,还能见到兴复汉室的那日吗?”
“明公勿忧,有臣相助,大事可成!”
那一见,一人敢问,一人敢言,遂定下了这份千古罕见的君臣之谊。
那该是多么浪漫,且令人向往的一次会面呀!
时过境迁,当年的一人成为大汉天子,一人成为大汉相国,可他们二人的关系,却从未有过转变过。
鱼水之情。
“明公!”
回想起往日种种,诸葛亮情不自禁地如刘备所愿,喊出了这么一句称谓。
而在听到诸葛亮的这声称谓后,刘备脸上流露出十分惬意的神色。
“一切都未变过,真好。”
在发出一声无憾的感慨后,刘备紧紧抓住诸葛亮的手,他指着跪坐在一旁不断哭泣的三位亲身皇子。
于起居官惊骇的目光中,刘备说出了如下这番话:
“君有亘古罕见之才,必能安国,终定一统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当刘备说出这番话后,不仅起居官感到惊骇,就连刘禅三人与诸葛亮也齐齐吓了一跳。
唯有张飞对这一点不感到意外,他的兄长一直都是如此至情至性。
刘备这番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刘备并非是说,若刘禅不堪造就的话,诸葛亮可取而代之。
刘备的意思是,若刘禅不堪造就,将来难以承担社稷重任,诸葛亮可以废除刘禅的帝位,选择另外两位皇子其中之一更立。
毕竟刘禅将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刘备不能保证在经过无上权力的腐蚀后,刘禅是否会发生改变。
可不管刘备的目的是什么,刘备都是在堂而皇之的给诸葛亮,人臣最至高无上的废立之权呀!
古往今来,有几位帝王能对臣子信任到这种程度?
古往今来,唯有刘备而已。
在短暂的震撼之后,诸葛亮立即对着刘备泣涕拜道:
“臣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面对诸葛亮的承诺,刘备感到十分的安心。
“我信你,宛若当年隆中。”
在对诸葛亮嘱咐好一切后,刘备再次问道:“子晟还未回来吗?”
而就在刘备这次的询问话音刚落,寝殿外顿时就响起了一阵急切的呼唤声:
“陛下,陛下!”
这阵急切又熟悉的呼唤声,让寝殿内的人纷纷朝着身后看去。
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神色。
而刘备的脸上开始闪现起一股异样的潮红。
我的白鹿,回来咯。
今日加班一章。
明日两章。
有满意的谥号,大家可以写在评论区。
我现在的心情也很低闷,哎。
华山又称“西岳”,为华夏五岳之一,位于长安城以西百里处。
华山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由于华山在华夏民族心中的地位,自秦始皇以来,两汉历代帝王多有祭祀祈福华山的举动。
自在长陵返回长安后,刘备便动了祭祀华山,为天下百姓祈福的念头。
但长陵一行,让刘备的身体抱恙,为了不加重自身的病情,思量之下刘备便下诏派大司马糜旸为他祭祀华山。
得到刘备的诏书后,于第二日糜旸就率一众祭祀队伍前来华山。
因为华山距离长安城有上百里,加上祭祀队伍法器仪具繁多,故而糜旸整整走了两日有余才来到华山脚下。
华山是中华地势最险峻的名山,古往今来明君能臣祭祀华山时,基本上都不会登顶华山祭祀。
在华山脚下有一座孝武帝时期修筑的西岳庙,糜旸的祭祀活动便放在那里举行。
待祭祀活动的一切准备都做好后,糜旸便在礼官的带领下跪伏在西岳庙的集灵宫内为大汉臣民祈福。
此番来祭祀华山的除去糜旸外,还有一众在北伐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将率。
让他们与糜旸一同祭祀华山,是刘备赐予彼等的荣耀。
毕竟古往今来,能在天子的允许下,以人臣身份告祭名山的人屈指可数。
尽管他们不是主祭,可能陪同在侧也已经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故而跪伏在糜旸身后的姜维、魏延等人,脸上都洋溢着巨大的喜色。
离开长安的他们,尚不知道目前长安城内流传的刘备身体不豫的流言。
眼下的他们正在糜旸的带领下,专心享受着百年难得一见的荣耀。
而作为这次祭祀华山的主祭,糜旸本应该更加感到荣誉及欢喜才是。
但姜维等人不知道的是,这一刻糜旸的脸上布满了担忧的神情。
在他离开长安之时,他就知道了刘备身体不豫的事。
尽管这一次的不豫,乃是由一次寻常的风寒引起,可刘备的年纪太大了。
对于当世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一次寻常的风寒都可能会引发很不好的后果。
更何况刘备的身体,早在去年就有恶化的种种迹象
想到这一点,糜旸对着身前的漫天神灵重重的伏下了身子。
“臣旸今年二十又七,臣只愿再享二十年春秋,以用来定天下,致太平。
若臣今生有过四十七之岁禄,还望上天有灵,多余之岁禄请赐予我皇玄德!”
在心中认真的许下这般宏愿后,糜旸抬头用真挚的眼神望向上空,然后再十分虔诚地拜了一拜。
身为后世的人,糜旸本来是不相信鬼神之说的。
哪怕他穿越到当世,糜旸心中也更相信一些科学的解释。
可为了刘备的身体,糜旸却愿意抛下他心中的唯物主义,抱着最大的诚心好好唯心上一次。
糜旸是真正将刘备,当做了他当世的亲人看待的。
只是当糜旸在心中默默许下这番祈求在抬头之际,他突然察觉到在庙外有着躁动的声音传进来。
这躁动的声音不仅糜旸听到了,他身后的一众将校也听到了。
那躁动的声音,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糜旸的所在蔓延着,好似是什么人在着急的寻找着糜旸。
糜旸此番祭祀华山,足带有数千汉军精锐。
在如此雄厚的防卫力量下,想来目前关中没有谁敢冒犯糜旸。
故而引发这番躁动的缘由,自然就不难猜测了——长安!
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糜旸连忙转身用焦急的目光看向姜维。
在见到糜旸的目光后,姜维立刻会意地起身朝着外界走去。
而当姜维离开后没有多久,一位来自皇宫的信使就被姜维带了进来。
这位信使,正是刘禅的贴身心腹黄皓。
黄皓在进入庙内看到糜旸身影的那一刹那,就不由自主的跪在了糜旸的身前,口中急切地呼道:
“大司马!
陛下急召!”
黄皓此言一出,糜旸脸色大变。
在刘备的召唤下,长安城内尚在休沐的一众公卿大臣,都在不久后来到了刘备的寝殿之外。
可刘备并未第一时间召见他们,刘备仅仅只是先召了大将军张飞入内。
上百位汉臣正坐在寝殿外冰冷的地板上,地板上的冰冷正慢慢从他们的下肢处,蔓延至他们的全身。
哪怕他们的身旁都贴心的摆放着一座取暖的火炉,但火炉中散发的温暖还是无法驱散他们的寒冷。
因为他们当下的寒冷,并非是来自于身上,而是来自于心底。
刘备不寻常的举动,让他们刚刚被诸葛亮安抚下的内心,又陡然变得惴惴不安起来。
茫然,无措,担忧,种种情绪不断在每位大臣的心中激荡着。
难道大汉的天,要变了吗?
相比于寝殿外的一片寂静,刘备的寝殿内现在却是响声阵阵。
“什么叫无力回天?
陛下就是大汉的天!
吾不管,你今日若能治好陛下,吾日后将你当做恩人侍奉。
你今日要是治不好陛下,吾定然要治伱死罪!”
怒目圆睁的张飞,死死拽着年老御医的衣领。
在边威胁御医的同时,张飞还一边不断用力摇晃着年老御医的身体。
如雷般的怒吼声,不断炸响在年老御医的耳边,震的他三魂七魄都要被吓没了。
张飞多年在尸山血海中进出,他身上的气势岂是一御医能够抵挡的?
更何况张飞眼下因焦急而展现出的狰狞模样,更吓得年老御医浑身颤栗,几欲要晕厥过去。
但哪怕再如何畏惧,人力又岂能与天命斗呢?
类似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大汉上了。
“臣,臣”
看着年老御医吞吞吐吐的无用模样,张飞心中更是气愤至极,他下意识地就要去摸腰间的佩剑。
为了刘备,他是什么事也做的出来的。
就在张飞要殿前行凶的那一刻,一声夹杂着咳嗽声的厉喝声,顿时阻止了张飞:
“胡闹!”
这声厉喝声正是刘备所发出。
而在听到刘备的咳嗽声后,张飞登时就将年老御医丢到一旁,然后忙跑到刘备的榻前,有些手足无措地说道:
“我不杀他了,我不杀他了!
兄长不要生气。”
说着说着,张飞就想亲自侍奉刘备喝药。
可看着一旁空空如也的药碗,意识到刘备刚刚喝完药的张飞,这一刻却再也忍不住,趴在刘备的身上大哭起来:
“弟弟没用,弟弟没用呀!”
万人敌张飞,在战场上能所向睥睨。
可却无法让自己的至亲兄长,缓解一些病痛带来的折磨。
强烈的内疚感一下子席卷了张飞的全身。
这一刻的张飞,哪还像威震天下的大将军。
望着张飞痛哭的模样,刘备的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
今日的张飞,让他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一年是关羽逝世。
对于生死相随的三兄弟来说,往往留下的那人才是最痛苦的。
而他现在,要将这份痛苦无奈的施加在他的好弟弟身上了。
“益德,兄长要走了。”
身体中不断袭来的疼痛,让刘备意识到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而刘备的这句话,却更加引爆了张飞悲痛的情绪。
“不会的,不会的!”
“长安没有名医能治,那就找遍整处关中。
关中没有名医能治,那便找遍整处天下!
兄长不会有事的,兄长不会抛下我的。”
张飞并非对刘备的身体状况不知情,可知情归知情,但这一刻真正到来时,那种心中无以复加的悲痛还是让张飞几欲陷入癫狂。
数十年的生死相随呀!
数十年的亲密无间呀!
数十年的兄弟情谊呀。
可就算张飞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但刘备却是理智的。
他也不想离开,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甚至身为帝王,在临走前,他也不能耗费太多的言语,放在私人情谊上。
“听兄长说!
太子仁弱优柔,非乱世之主。
在兄长走了之后,你与孔明、子晟要一起担起大汉的江山。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逆魏虽元气大伤,但根本未损,彼休养生息数年后,亦不容小觑。
更何况还有孙权在一旁虎视眈眈。
在兄长离去后,孔明与子晟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你身为大汉的大将军,司隶校尉,一定要执掌好中央兵权,为大汉稳定住关中基本盘。
你是元勋之首,你与我的情谊,更是天下皆知。
有些事他们二人不方便做,但你一定要去做,有些人他们不方便杀,但你不能退缩。
只要关中不乱,只要关中能恢复元气,大汉便不惧一切敌人!
这点你记住了吗?”
刘备叮嘱,一句句落入张飞的耳中,亦让张飞不断哭着点头着。
“弟弟记住了,记住了,兄长放心。”
见到张飞将自己的话都记下来后,刘备的脸上方才流露出一些笑容。
“子晟回来了吗?”
听到刘备突然提起糜旸,张飞不由得一愣。
但随即他就明白了刘备的心情。
人之将死,想见到每一位亲人都在身前陪伴。
明白刘备用意的张飞,一边用力抹去脸上的泪水,一边挣扎地站起身说道:
“快了,应该快了!
臣弟出去看看。”
说着说着,张飞就要往外走,可他最终并未能迈开一步。
因为他的手正在被刘备用力抓着。
“兄长不想你走。”
刘备的这句话,让张飞刚刚擦干的脸庞,再度被汹涌的泪水所吞没。
“臣弟不走,不走,臣弟会一直陪伴着兄长。”
见张飞留下后,刘备对着内侍喊道:“唤相国进来。”
得到刘备的吩咐后,内侍忙不迭地跑出殿外将诸葛亮给带了进来。
当诸葛亮入内看到躺在榻上,无比虚弱的刘备后,故作坚强的外壳被瞬间击碎。
扑通一声,诸葛亮双目垂泪地跪在了刘备的榻前。
“陛下!”
见到诸葛亮的反应后,刘备示意张飞扶着他坐起来。
当坐在榻上后,刘备终于有力气伸出手。
一双冰冷却又带着别样温度的手,不久后触及上诸葛亮的脸庞。
一滴滴悲伤的泪水,被刘备用双手一点点抹去。
“吾还是希望卿唤我明公。
如当年隆中初见时一般。”
刘备的这番话,更让诸葛亮的泪水,如决堤的回忆一般不断涌出。
想那年隆中初见,一人满目沧桑,忧国忧民,一人羽扇纶巾,智珠在握。
那一年,曹操势大,有吞吐天下之象。
那一年,刘备仓皇,有髀肉复生之恨。
而那一见,既是命中注定,却又是相见恨晚。
“我今年年近五十,还能见到兴复汉室的那日吗?”
“明公勿忧,有臣相助,大事可成!”
那一见,一人敢问,一人敢言,遂定下了这份千古罕见的君臣之谊。
那该是多么浪漫,且令人向往的一次会面呀!
时过境迁,当年的一人成为大汉天子,一人成为大汉相国,可他们二人的关系,却从未有过转变过。
鱼水之情。
“明公!”
回想起往日种种,诸葛亮情不自禁地如刘备所愿,喊出了这么一句称谓。
而在听到诸葛亮的这声称谓后,刘备脸上流露出十分惬意的神色。
“一切都未变过,真好。”
在发出一声无憾的感慨后,刘备紧紧抓住诸葛亮的手,他指着跪坐在一旁不断哭泣的三位亲身皇子。
于起居官惊骇的目光中,刘备说出了如下这番话:
“君有亘古罕见之才,必能安国,终定一统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当刘备说出这番话后,不仅起居官感到惊骇,就连刘禅三人与诸葛亮也齐齐吓了一跳。
唯有张飞对这一点不感到意外,他的兄长一直都是如此至情至性。
刘备这番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刘备并非是说,若刘禅不堪造就的话,诸葛亮可取而代之。
刘备的意思是,若刘禅不堪造就,将来难以承担社稷重任,诸葛亮可以废除刘禅的帝位,选择另外两位皇子其中之一更立。
毕竟刘禅将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刘备不能保证在经过无上权力的腐蚀后,刘禅是否会发生改变。
可不管刘备的目的是什么,刘备都是在堂而皇之的给诸葛亮,人臣最至高无上的废立之权呀!
古往今来,有几位帝王能对臣子信任到这种程度?
古往今来,唯有刘备而已。
在短暂的震撼之后,诸葛亮立即对着刘备泣涕拜道:
“臣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面对诸葛亮的承诺,刘备感到十分的安心。
“我信你,宛若当年隆中。”
在对诸葛亮嘱咐好一切后,刘备再次问道:“子晟还未回来吗?”
而就在刘备这次的询问话音刚落,寝殿外顿时就响起了一阵急切的呼唤声:
“陛下,陛下!”
这阵急切又熟悉的呼唤声,让寝殿内的人纷纷朝着身后看去。
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神色。
而刘备的脸上开始闪现起一股异样的潮红。
我的白鹿,回来咯。
今日加班一章。
明日两章。
有满意的谥号,大家可以写在评论区。
我现在的心情也很低闷,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