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跟在暗处的李奉喜这才现了身,敲晕了巡夜人。
“你怎么敢!”她怎么敢就这么跑来,要是被这二人抓住,后果不堪设想!
见是李奉喜,子安松了口气,赶紧去扶她。贺兰珏鼻头一酸,一边轻声啜泣一边爬起来示意子安去拉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离开!李奉喜会放了自己的,可万一待会儿再有人来要怎么办!
地上有一人已恢复意识,一把抓住了她的腿,吓得她惊呼一声,李奉喜手起刀落,那人便没了性命。血溅到她脸上时还是热的,红色液体顺着眉毛低落到她眼睛里,整个世界霎时便成了猩红色的,胃里更是一阵翻涌,忍不住跑到一旁吐了出来,直到吐的只剩酸水。
顾不得那许多了,李奉喜拿出手帕替她擦了脸,一把扛到了马背上,自己拉起了板车嘱咐她:“抓好缰绳,我送你们走。”
一直到第二日天色微亮,三人才到了兴隆镇外的坟地。
“先葬在此处吧。”
“嗯?”她脸色憔悴,双目失神,整个人都奄奄的。
“巡夜人死了,尸身又不见了,朝廷肯定会派人一路拦截搜查的。这时候你要是带着尸体离开,就是自投罗网。不如先葬在这里,等来日再接回苏州。”
“李奉喜,你杀人了。”
“是。”
“他们会不会抓到你。”
“不会的。”其实就算她不回来,他也是打算帮李毅收尸的,所以这坟地里早就准备好了一口空棺和墓碑。
他和子安合力将李毅的尸首放入棺中,埋了土,立了碑。贺兰珏跪在墓前,磕了三个头:“祖父,孙儿无能,今日无法接您回去了,答应过您的事情,来日一定会践诺的。”
他扶了她起身,虽万分不舍,却也还是不得不催促她快些离开:“该走了。”
她闭上眼,旋即睁开,躬身行礼:“多谢你!”原来他早就备下了一切,是自己多疑,险些害了他。
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他拿出手帕沾上水去替她擦拭脸上的血迹:“不要回镇上了,从那条小道走吧,这次走了,就别回来了。”说罢拿出为她准备的行李和银两交给了子安,临别前原想再摸摸她的头,可抬手却发现满是血迹,遂又放下。
“走之前,能不能再喊一声我的名字?”
“奉喜。”
“没大没小!”
…………………
杨道峰抵达苏州后找渠道查了户籍,复姓贺兰单名珏字的一个也没有,同时又通过关系网便查了苏州城复姓贺兰的人家,并没有找到李静所猜测的家族;但通过调查高峰的足迹,找到了老宅,再通过盯梢的方式摸清了老宅中做活的各色人等,最后挑中了吴秋作为切入点。
快晌午时他独自来到花市询问绿植租赁的事情,装作不经意逛到了吴舅家的店铺。
那会儿只有吴舅躺在躺椅上休息,见有人,翻身起来问到:“老板,有什么需要?”
“你们这儿做绿植租赁吗?”
“做的,设计维护都做。”
“看这铺面也不大,设计也能做?”
“嚯,干这行十几年了,我们家花圃在文丞,十好几亩地呢。”
“这么巧,我们单位就在那边儿。”
“那边好多公司都是我们家在做的。”
“看看你家执照。”
“这儿呢。”他引了杨道峰进去,营业执照就放在办公桌后面的柜子里。趁着他拿执照的时候,杨道峰掏出手机拍了吴秋放在办公桌上的工作证。
“这儿,你看吧。”
“成立时间倒是挺久。”
“是呀,家里一直就是干这个的。”
“有报价单吗?”
“这儿。”
“行,那留个电话吧。”
离开花圃后他立马去做了个假的工作证,想借此混进老宅瞧瞧。
………
方垣正陪她在湖心亭喝茶,又收到了林茂年的短信:“林茂年的信息,还是不见?”
广域楼那晚后不过两日便找到了北京的买主,的确是一高门大户,贺兰山今时今日的地位虽不亚于对方,但人家毕竟祖上在旗,树大根深;好在两家生意上虽无交集,却也是见过的,便寻了一中间人引荐,双方碰了面、喝了茶。把事情说开后才知晓是瓷器张主动寻上了对方,说有尖货儿且开出了高价,再狐假虎威打着对方的名头找到了贺兰珏想低价强买。
这下好了,同时得罪了两边儿,不仅挨了一顿收拾,就连北京的铺子也被查封了。
得知瓷器张的消息后,秦越怕受牵连,日日缠着方垣要见贺兰珏,要当面解释,要登门致歉。可贺兰珏却偏不见他,只让方垣旁敲侧击的询问那碗的来历。秦越倒也和盘托出了,就是索家主动联系他要售出的,这索家卖了碗以后也的确是迁出国去了,听上去没什么问题。
“你是怀疑秦越勾结了瓷器张?”
“不像。”
“那为什么?”
“秦越找到你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他说那只碗是你一直在找的东西,我当时在网上搜了珐琅彩的价格,以为是他找不到买家,又怕我不肯转达,所以才这么说的。”
“我原也是这么想的,可为何偏巧是他得了这碗,偏巧他认识我,偏巧他又在机场遇见了你,偏巧这碗我若见到就一定会买。”
“所以你认为是有人在推动此事?目的呢?”
她耸了耸肩:“得再看看。”她也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但因为瓷器张的搅局,让她发现了端倪,正如方垣所问,目的呢?还有温睿的出现和梦境的变化,这一些列事情究竟是冥冥之中,还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推动?
夜里贺兰珏推门进了书房,从书桌的抽屉里找出半截儿蜡烛,借着烛光去看墙上那副装裱精良却已经有些褪色的画儿,那画儿作于春日,草长莺飞之时,她吵嚷着要为他作画儿,却又学艺不精,故而让他戴上了斗笠,不去画样貌;贺兰珏一边想着那日的景象,一边懊恼着自己究竟是何时忘记奉喜模样的。
天将亮时,她锁了书房的门,入了密室。书架上的第三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着她的札记,札记大约是从清朝中期写起的,原也不是多么聪明的人,加上活的实在太久,许多记忆逐渐模糊,她怕自己会忘记那些重要的人和事,便养成了写札记的习惯。
抽出明末那一册,灭了烛火,打开了桌案上的台灯,找到有关李奉喜的记忆,又细细的读了一遍,再出书房时,竟然已经是傍晚了。
吕阿姨一整日未见她的踪迹,只好把饭菜放在东院的石桌上,她盯着桌上的龙井虾仁,半响才提起筷子尝了一口,已经凉了,但还是能尝出来淡淡的茶香。
贺兰珏看着在象山收下的那张一日游宣传单,便是从那一夜起,她终于看清了梦境中的奉喜,可奉喜却成了温睿的模样,四百年了,她夜夜困于雪原,偏偏他的出现改变了梦境,莫非是奉喜回来了!
………………….
等所有员工都离开会议室,秘书敲了敲玻璃门:“李总,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她起身:“把电脑带回我办公室。”
“好的,需要安排司机吗?”
“不用。”
“那李总慢走。”
贺兰山多日未到万峰,她让秘书准备了些滋补品,准备去家里探望,顺便打探一下那位贺兰珏的消息。
进了门儿,阿姨接过她拎的东西,笑道:“董事长正在练功房,李总要不要先用晚饭?”
“练功房?”
“一楼的会客室好久没用过了,董事长就吩咐给改成了练功房。”
“是吗,练得什么功法?”她一边问道,一边朝餐厅走去。
“这我就不懂了。”
她径自坐在了主位上,不多时,阿姨就端上了饭菜。
“老爷子用过了吗?”
“还没有,最近用的都不多。”
“是身体不舒服?”
“听董事长说是在辟谷。”
自从有了方垣,她安排在贺兰山身边的司机、助理统统都被调回了万峰,以至她就像是少了只眼睛。
“最近家里来过什么人吗?”
“除了方先生,就没有其他人了。”
“你先去忙吧。”
“好的。”
想着贺兰珏的事情,也实在没胃口吃饭,喝了两口汤,她也去了练功房。
房门大开着,贺兰山穿了一身白色素衣,正在跟着电视里练习道家养生功法,这老爷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些感兴趣的?
李静让阿姨准备了一套干净的衣服,还有毛巾,候在了客厅。待贺兰山练完功,她便起身端着衣裳和毛巾恭敬的说道:“父亲,先擦擦汗吧。”说罢,把衣裳放在了塌上,给他的茶盅里添了些热水。
贺兰山擦了擦额头和脖子上的细汗,把毛巾递给她,接过她手中的茶盅,喝了口热茶,才说道:“听说上海那个项目,资质上出了些问题。”
李静没想到他会提起这事儿,这人虽然不在,消息却依旧如此畅通:“您放心,一点儿小问题,高磊已经去上海了。”
“高磊?”
“你怎么敢!”她怎么敢就这么跑来,要是被这二人抓住,后果不堪设想!
见是李奉喜,子安松了口气,赶紧去扶她。贺兰珏鼻头一酸,一边轻声啜泣一边爬起来示意子安去拉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离开!李奉喜会放了自己的,可万一待会儿再有人来要怎么办!
地上有一人已恢复意识,一把抓住了她的腿,吓得她惊呼一声,李奉喜手起刀落,那人便没了性命。血溅到她脸上时还是热的,红色液体顺着眉毛低落到她眼睛里,整个世界霎时便成了猩红色的,胃里更是一阵翻涌,忍不住跑到一旁吐了出来,直到吐的只剩酸水。
顾不得那许多了,李奉喜拿出手帕替她擦了脸,一把扛到了马背上,自己拉起了板车嘱咐她:“抓好缰绳,我送你们走。”
一直到第二日天色微亮,三人才到了兴隆镇外的坟地。
“先葬在此处吧。”
“嗯?”她脸色憔悴,双目失神,整个人都奄奄的。
“巡夜人死了,尸身又不见了,朝廷肯定会派人一路拦截搜查的。这时候你要是带着尸体离开,就是自投罗网。不如先葬在这里,等来日再接回苏州。”
“李奉喜,你杀人了。”
“是。”
“他们会不会抓到你。”
“不会的。”其实就算她不回来,他也是打算帮李毅收尸的,所以这坟地里早就准备好了一口空棺和墓碑。
他和子安合力将李毅的尸首放入棺中,埋了土,立了碑。贺兰珏跪在墓前,磕了三个头:“祖父,孙儿无能,今日无法接您回去了,答应过您的事情,来日一定会践诺的。”
他扶了她起身,虽万分不舍,却也还是不得不催促她快些离开:“该走了。”
她闭上眼,旋即睁开,躬身行礼:“多谢你!”原来他早就备下了一切,是自己多疑,险些害了他。
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他拿出手帕沾上水去替她擦拭脸上的血迹:“不要回镇上了,从那条小道走吧,这次走了,就别回来了。”说罢拿出为她准备的行李和银两交给了子安,临别前原想再摸摸她的头,可抬手却发现满是血迹,遂又放下。
“走之前,能不能再喊一声我的名字?”
“奉喜。”
“没大没小!”
…………………
杨道峰抵达苏州后找渠道查了户籍,复姓贺兰单名珏字的一个也没有,同时又通过关系网便查了苏州城复姓贺兰的人家,并没有找到李静所猜测的家族;但通过调查高峰的足迹,找到了老宅,再通过盯梢的方式摸清了老宅中做活的各色人等,最后挑中了吴秋作为切入点。
快晌午时他独自来到花市询问绿植租赁的事情,装作不经意逛到了吴舅家的店铺。
那会儿只有吴舅躺在躺椅上休息,见有人,翻身起来问到:“老板,有什么需要?”
“你们这儿做绿植租赁吗?”
“做的,设计维护都做。”
“看这铺面也不大,设计也能做?”
“嚯,干这行十几年了,我们家花圃在文丞,十好几亩地呢。”
“这么巧,我们单位就在那边儿。”
“那边好多公司都是我们家在做的。”
“看看你家执照。”
“这儿呢。”他引了杨道峰进去,营业执照就放在办公桌后面的柜子里。趁着他拿执照的时候,杨道峰掏出手机拍了吴秋放在办公桌上的工作证。
“这儿,你看吧。”
“成立时间倒是挺久。”
“是呀,家里一直就是干这个的。”
“有报价单吗?”
“这儿。”
“行,那留个电话吧。”
离开花圃后他立马去做了个假的工作证,想借此混进老宅瞧瞧。
………
方垣正陪她在湖心亭喝茶,又收到了林茂年的短信:“林茂年的信息,还是不见?”
广域楼那晚后不过两日便找到了北京的买主,的确是一高门大户,贺兰山今时今日的地位虽不亚于对方,但人家毕竟祖上在旗,树大根深;好在两家生意上虽无交集,却也是见过的,便寻了一中间人引荐,双方碰了面、喝了茶。把事情说开后才知晓是瓷器张主动寻上了对方,说有尖货儿且开出了高价,再狐假虎威打着对方的名头找到了贺兰珏想低价强买。
这下好了,同时得罪了两边儿,不仅挨了一顿收拾,就连北京的铺子也被查封了。
得知瓷器张的消息后,秦越怕受牵连,日日缠着方垣要见贺兰珏,要当面解释,要登门致歉。可贺兰珏却偏不见他,只让方垣旁敲侧击的询问那碗的来历。秦越倒也和盘托出了,就是索家主动联系他要售出的,这索家卖了碗以后也的确是迁出国去了,听上去没什么问题。
“你是怀疑秦越勾结了瓷器张?”
“不像。”
“那为什么?”
“秦越找到你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他说那只碗是你一直在找的东西,我当时在网上搜了珐琅彩的价格,以为是他找不到买家,又怕我不肯转达,所以才这么说的。”
“我原也是这么想的,可为何偏巧是他得了这碗,偏巧他认识我,偏巧他又在机场遇见了你,偏巧这碗我若见到就一定会买。”
“所以你认为是有人在推动此事?目的呢?”
她耸了耸肩:“得再看看。”她也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但因为瓷器张的搅局,让她发现了端倪,正如方垣所问,目的呢?还有温睿的出现和梦境的变化,这一些列事情究竟是冥冥之中,还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推动?
夜里贺兰珏推门进了书房,从书桌的抽屉里找出半截儿蜡烛,借着烛光去看墙上那副装裱精良却已经有些褪色的画儿,那画儿作于春日,草长莺飞之时,她吵嚷着要为他作画儿,却又学艺不精,故而让他戴上了斗笠,不去画样貌;贺兰珏一边想着那日的景象,一边懊恼着自己究竟是何时忘记奉喜模样的。
天将亮时,她锁了书房的门,入了密室。书架上的第三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着她的札记,札记大约是从清朝中期写起的,原也不是多么聪明的人,加上活的实在太久,许多记忆逐渐模糊,她怕自己会忘记那些重要的人和事,便养成了写札记的习惯。
抽出明末那一册,灭了烛火,打开了桌案上的台灯,找到有关李奉喜的记忆,又细细的读了一遍,再出书房时,竟然已经是傍晚了。
吕阿姨一整日未见她的踪迹,只好把饭菜放在东院的石桌上,她盯着桌上的龙井虾仁,半响才提起筷子尝了一口,已经凉了,但还是能尝出来淡淡的茶香。
贺兰珏看着在象山收下的那张一日游宣传单,便是从那一夜起,她终于看清了梦境中的奉喜,可奉喜却成了温睿的模样,四百年了,她夜夜困于雪原,偏偏他的出现改变了梦境,莫非是奉喜回来了!
………………….
等所有员工都离开会议室,秘书敲了敲玻璃门:“李总,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她起身:“把电脑带回我办公室。”
“好的,需要安排司机吗?”
“不用。”
“那李总慢走。”
贺兰山多日未到万峰,她让秘书准备了些滋补品,准备去家里探望,顺便打探一下那位贺兰珏的消息。
进了门儿,阿姨接过她拎的东西,笑道:“董事长正在练功房,李总要不要先用晚饭?”
“练功房?”
“一楼的会客室好久没用过了,董事长就吩咐给改成了练功房。”
“是吗,练得什么功法?”她一边问道,一边朝餐厅走去。
“这我就不懂了。”
她径自坐在了主位上,不多时,阿姨就端上了饭菜。
“老爷子用过了吗?”
“还没有,最近用的都不多。”
“是身体不舒服?”
“听董事长说是在辟谷。”
自从有了方垣,她安排在贺兰山身边的司机、助理统统都被调回了万峰,以至她就像是少了只眼睛。
“最近家里来过什么人吗?”
“除了方先生,就没有其他人了。”
“你先去忙吧。”
“好的。”
想着贺兰珏的事情,也实在没胃口吃饭,喝了两口汤,她也去了练功房。
房门大开着,贺兰山穿了一身白色素衣,正在跟着电视里练习道家养生功法,这老爷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些感兴趣的?
李静让阿姨准备了一套干净的衣服,还有毛巾,候在了客厅。待贺兰山练完功,她便起身端着衣裳和毛巾恭敬的说道:“父亲,先擦擦汗吧。”说罢,把衣裳放在了塌上,给他的茶盅里添了些热水。
贺兰山擦了擦额头和脖子上的细汗,把毛巾递给她,接过她手中的茶盅,喝了口热茶,才说道:“听说上海那个项目,资质上出了些问题。”
李静没想到他会提起这事儿,这人虽然不在,消息却依旧如此畅通:“您放心,一点儿小问题,高磊已经去上海了。”
“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