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着方垣了。”
“这么巧?”
“嗯。”
“你在哪儿?”
“酒店门口。”
“有人送你回家吗?”
“嗯,佳佳在。”
“好。”
“你在家吗?我看天气预报苏州这两天是大雨,别着凉了。”
“我在北京。”
听到贺兰珏说在北京,他立马提高了两个音调:“你在北京?我也在。”
“来工作?”她记得温睿说临近杀青了,每天都得拍十几个小时。
“嗯,谈了个广告,就请假过来了。”
“回去休息吧,多喝水。”
“你在哪儿?我来找你。”他有大半个月没见过她了。
“喝的这么醉醺醺的?”
“我明天就回象山了,下周杀青,就得开始白夜的宣传了。”
“那宣传来北京吗?”
“嗯,来的,两场。”
“我在北京还要待一段时间,到时候见。”
“那我给你留票吧”
“什么票?”
“白夜的见面会”
“好”
…………………………
为了能够见到贺兰珏,李静派了人24小时盯着医院,盯着高峰,最后想起在医院同她一起离开的是方垣,又派了人去盯着他,搞出了好大的阵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方垣那儿发现了她的住处。
傍晚,高峰驱车前往贺兰山的住处,刚到便瞧见李静的车也跟了进来,自从知道李静和冯仑的事情后,他便对她避而不见了,今天是父亲叫了贺兰珏到家里喝酒,他来作陪。
“你来做什么?”
“我来看看父亲”
“不用,你先回去。”
李静并不理会,从车上拿出给贺兰山准备的补品,径直掠过他。
门铃声响起,阿姨从可视里看到是李静还有高峰,给贺兰山去了电话:“董事长,高总和李总来了。”
贺兰山正在书房,思索了一下缓声道:“让她们进来吧。”
“好的。”
门打开来便闻到一股肉香味儿,她把补品拎到厨房,看到案板上的配菜,问道“家里来客了吗?这么丰盛。”
阿姨只是笑笑:“董事长安排的菜色。”
“父亲呢?”
“在书房。”
“那你忙,我先上去了。”
“好的。”
高峰先她一步进了书房,见贺兰珏不在,说道:“李静来了。”
“知道了。”
“贺兰呢?”
“在她房间。”
“那…”
说话间李静也到了,她敲了敲书房的门:“父亲,在忙呢?”
“怎么有空过来。”
“给您带了些滋补品,您刚出院,得多休息。”
“有心了。”
“应该的,小磊也想过来的,但项目刚开工,确实是有些忙。”
“嗯,有你在,我倒是不担心他。”
高峰恭敬的站在贺兰山左侧,没有搭理她。
少顷,她又问道:“家里是来客了吗?我看阿姨在做东坡肉。”
“我想吃东坡肉了。”
“您血脂高,不过偶尔吃一次倒也没什么。”正想着那位会在哪里时,身后便传来的她的声音。
“上次让你帮我找的那本儿字帖如何了?”
李静回头,正好四目对视,那一刻她屏住了呼吸,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人,企图从她脸上找到岁月的痕迹。她极力的克制着内心的好奇,表面上露出和善的微笑,有些迫切的开口道:“贺兰小姐!…你怎么会….?”
贺兰珏不答,只微微点头致意,然后径直掠过她,走到书架旁放回了手里的字帖,她掠过李静身旁时,李静下意识的去看了她的眼睛,眼睛是最能看出一个人年龄的地方,而她那双眼睛,眼眸清澈,眼珠黝黑发亮,眼角没有一丝皱纹,李静内心里似乎已经将眼前的贺兰珏看作了照片里的那个人。
贺兰山放下了手里的文件,放松了身子靠到圈椅的椅背上:“认识?”
“父亲,这位就是我在苏州拍卖会上遇见的那位贺兰小姐。”
她从书架上挑出了另一本字帖,回过身子,又换上那副漫不经心的语调:“贺兰总,不介绍介绍?”
“这是小峰的小姑,这位是李静,小峰的太太。”
“在苏州初见时就觉得面熟了,没想到真是一家人,太巧了。”
“的确可巧啊,侄媳~。”
“虽说辈分上您是小姑,但看上去怕不是和高蕊同岁吧。”
贺兰珏故意掩面笑了笑:“侄媳可真会说话,自然是虚长了些年岁才敢担得起你一声小姑呢。”
她那副带着些笑意,却又漫不经心的语调,不知为何,总叫李静有些不悦,这是在说自己进了门来还未叫得她一声小姑。
她刚想继续问些什么,就接到了高磊的电话,华象那边有些事情得她去一趟。
“父亲,工作上有些要紧的事情得去处理一下,就不能陪您用餐了,您多保重身体。”
“去吧,工作要紧。”
“头次见小姑,也没带什么礼物,失礼了,咱们留个电话吧,改天请小姑到家里吃顿便饭。”
“不巧”她罢了罢手:“没带手机。”
“那…改天见。”
“慢走。”这人像是特意来堵自己的。
送走李静,阿姨就上楼叫了他们吃饭,席间她还喝了两杯梅子酒,只是贺兰山刚出院,没法陪她喝,吃了两口便回房休息去了,贺兰珏看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想起了曾能与她畅饮到天明的少年人,须臾几十年,弹指一挥间。
“你父亲真的老了。”
“是啊,尤其三年前那次脑梗后。”
“公司的事情棘手吗?”
“我想以父亲的筹谋,应该不成问题。”说罢自嘲似的笑了:“也怪我,扶不起的阿斗。”
“小峰,你父亲改了遗嘱,就是想给你自由。”
“我明白,可确实也是因为我无能,护不住他一辈子的基业。”
人们总喜欢把依赖、崇拜、占有这类的情感归结为“爱”,却忽视了情感的双向性,如果接受方并不觉得是爱,那就不过是个人欲望罢了。如今贺兰山想要放下,高峰反倒却放不下了。他们父子俩的心结,何时才能解得开。
“我这次回来待的也够久了,等他好些我便离开。”
“这一走又不知要多久才能相见。”
她兜里的手机响了一下,点开信息,是一条广告。
高峰见她换了智能手机,颇为惊喜:“你终于换手机了。”
“常学常新嘛。”
………………
文文见温睿不停的看手机,提醒道:“哥,最后一趴了。”白夜上映后,他除了跟剧组各地开见面会,公司安排的杂志采访广告也相继而来,忙的连轴转,今天是北京场的见面会,8点开始,只有15分钟,他早早儿就把票寄给了贺兰珏,此刻该是翘首以盼着想见她吧。
7点40的时候,电话终于响了,温睿不自觉笑了,赶紧接起来:“喂。”
“忙完了?”
“嗯,刚结束,你到了吗?”
“抱歉,有些事情耽搁了。”
文文见着他脸上的笑意僵住了,猜想恐怕是被放了鸽子,悻悻的放下了手里的蛋挞,那是温睿特意为她准备的。
“噢,没事儿。”
“你几点结束?请你吃个宵夜?”
“还有两场,挺晚才能结束。”
“最后一场在哪儿?我来接你。”
见他嘴角又泛起了笑意,文文又起身拿起了蛋挞,其实她蛮喜欢温睿这位朋友的。
“那我把地址发给你。”
“好。”
挂了电话,瞧着文文拎着蛋挞站在自己跟前,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温睿往后退了一步:“你干嘛?”
“贺兰小姐到了吗?”
“她有事儿,不来了。”
“啊~”
“你这么盼着她来?”
文文有些失落,心想,只许你喜欢漂亮姑娘,还不许我也喜欢了!
最后一场结束已经快十点半了,温睿推了各位主演的宵夜去赴她的约,刚出停车场的电梯,就瞧见了她的车。
他今天穿了一件水蓝色的衬衣,剪短了头发,看上去阳光干净,脸上总是挂着笑意,让人觉得亲近欢喜。
“抱歉,有些事情耽搁了,没能看到你的第一部电影。”
“没事儿,以后多的是机会,咱们去吃什么?”
“有家小吃店还不错,这会儿也还开着呢。”
“行。”
出停车场的时候,温睿见她一直看着后视镜便问道:“怎么了?”
她只摇了摇头。
车很快便开到一个巷口,那是一家铺面不大的小吃店,果然还没有关门,但夜深了,人也不多,她点了2份馄饨,1屉小笼包,2份汤。
温睿抽了餐巾纸把她面前擦了个干净,问道:“你常来这儿吃?”
“这家关的晚,开的早,夜里馋了我便喜欢来吃碗馄饨。”
“小吃店关这么晚的,还真是少见。”
“再有一会儿,快凌晨的时候,还有一拨生意。”
她吃小笼包是先咬破皮喝汤,温睿只吹一吹,一口就是一个:“这味道和我在上海吃的很像诶。”她是苏州人,所以还是更爱这口儿吧。
跑了一晚上,他也是真的饿了,三两口就吃完了馄饨,挑起了汤里的排骨吃。
“饿着了?”
“嗯,晚上就吃了一个汉堡。”
贺兰珏把自己那份汤推到他面前:“要不要再点碗馄饨?”
“这么巧?”
“嗯。”
“你在哪儿?”
“酒店门口。”
“有人送你回家吗?”
“嗯,佳佳在。”
“好。”
“你在家吗?我看天气预报苏州这两天是大雨,别着凉了。”
“我在北京。”
听到贺兰珏说在北京,他立马提高了两个音调:“你在北京?我也在。”
“来工作?”她记得温睿说临近杀青了,每天都得拍十几个小时。
“嗯,谈了个广告,就请假过来了。”
“回去休息吧,多喝水。”
“你在哪儿?我来找你。”他有大半个月没见过她了。
“喝的这么醉醺醺的?”
“我明天就回象山了,下周杀青,就得开始白夜的宣传了。”
“那宣传来北京吗?”
“嗯,来的,两场。”
“我在北京还要待一段时间,到时候见。”
“那我给你留票吧”
“什么票?”
“白夜的见面会”
“好”
…………………………
为了能够见到贺兰珏,李静派了人24小时盯着医院,盯着高峰,最后想起在医院同她一起离开的是方垣,又派了人去盯着他,搞出了好大的阵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方垣那儿发现了她的住处。
傍晚,高峰驱车前往贺兰山的住处,刚到便瞧见李静的车也跟了进来,自从知道李静和冯仑的事情后,他便对她避而不见了,今天是父亲叫了贺兰珏到家里喝酒,他来作陪。
“你来做什么?”
“我来看看父亲”
“不用,你先回去。”
李静并不理会,从车上拿出给贺兰山准备的补品,径直掠过他。
门铃声响起,阿姨从可视里看到是李静还有高峰,给贺兰山去了电话:“董事长,高总和李总来了。”
贺兰山正在书房,思索了一下缓声道:“让她们进来吧。”
“好的。”
门打开来便闻到一股肉香味儿,她把补品拎到厨房,看到案板上的配菜,问道“家里来客了吗?这么丰盛。”
阿姨只是笑笑:“董事长安排的菜色。”
“父亲呢?”
“在书房。”
“那你忙,我先上去了。”
“好的。”
高峰先她一步进了书房,见贺兰珏不在,说道:“李静来了。”
“知道了。”
“贺兰呢?”
“在她房间。”
“那…”
说话间李静也到了,她敲了敲书房的门:“父亲,在忙呢?”
“怎么有空过来。”
“给您带了些滋补品,您刚出院,得多休息。”
“有心了。”
“应该的,小磊也想过来的,但项目刚开工,确实是有些忙。”
“嗯,有你在,我倒是不担心他。”
高峰恭敬的站在贺兰山左侧,没有搭理她。
少顷,她又问道:“家里是来客了吗?我看阿姨在做东坡肉。”
“我想吃东坡肉了。”
“您血脂高,不过偶尔吃一次倒也没什么。”正想着那位会在哪里时,身后便传来的她的声音。
“上次让你帮我找的那本儿字帖如何了?”
李静回头,正好四目对视,那一刻她屏住了呼吸,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人,企图从她脸上找到岁月的痕迹。她极力的克制着内心的好奇,表面上露出和善的微笑,有些迫切的开口道:“贺兰小姐!…你怎么会….?”
贺兰珏不答,只微微点头致意,然后径直掠过她,走到书架旁放回了手里的字帖,她掠过李静身旁时,李静下意识的去看了她的眼睛,眼睛是最能看出一个人年龄的地方,而她那双眼睛,眼眸清澈,眼珠黝黑发亮,眼角没有一丝皱纹,李静内心里似乎已经将眼前的贺兰珏看作了照片里的那个人。
贺兰山放下了手里的文件,放松了身子靠到圈椅的椅背上:“认识?”
“父亲,这位就是我在苏州拍卖会上遇见的那位贺兰小姐。”
她从书架上挑出了另一本字帖,回过身子,又换上那副漫不经心的语调:“贺兰总,不介绍介绍?”
“这是小峰的小姑,这位是李静,小峰的太太。”
“在苏州初见时就觉得面熟了,没想到真是一家人,太巧了。”
“的确可巧啊,侄媳~。”
“虽说辈分上您是小姑,但看上去怕不是和高蕊同岁吧。”
贺兰珏故意掩面笑了笑:“侄媳可真会说话,自然是虚长了些年岁才敢担得起你一声小姑呢。”
她那副带着些笑意,却又漫不经心的语调,不知为何,总叫李静有些不悦,这是在说自己进了门来还未叫得她一声小姑。
她刚想继续问些什么,就接到了高磊的电话,华象那边有些事情得她去一趟。
“父亲,工作上有些要紧的事情得去处理一下,就不能陪您用餐了,您多保重身体。”
“去吧,工作要紧。”
“头次见小姑,也没带什么礼物,失礼了,咱们留个电话吧,改天请小姑到家里吃顿便饭。”
“不巧”她罢了罢手:“没带手机。”
“那…改天见。”
“慢走。”这人像是特意来堵自己的。
送走李静,阿姨就上楼叫了他们吃饭,席间她还喝了两杯梅子酒,只是贺兰山刚出院,没法陪她喝,吃了两口便回房休息去了,贺兰珏看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想起了曾能与她畅饮到天明的少年人,须臾几十年,弹指一挥间。
“你父亲真的老了。”
“是啊,尤其三年前那次脑梗后。”
“公司的事情棘手吗?”
“我想以父亲的筹谋,应该不成问题。”说罢自嘲似的笑了:“也怪我,扶不起的阿斗。”
“小峰,你父亲改了遗嘱,就是想给你自由。”
“我明白,可确实也是因为我无能,护不住他一辈子的基业。”
人们总喜欢把依赖、崇拜、占有这类的情感归结为“爱”,却忽视了情感的双向性,如果接受方并不觉得是爱,那就不过是个人欲望罢了。如今贺兰山想要放下,高峰反倒却放不下了。他们父子俩的心结,何时才能解得开。
“我这次回来待的也够久了,等他好些我便离开。”
“这一走又不知要多久才能相见。”
她兜里的手机响了一下,点开信息,是一条广告。
高峰见她换了智能手机,颇为惊喜:“你终于换手机了。”
“常学常新嘛。”
………………
文文见温睿不停的看手机,提醒道:“哥,最后一趴了。”白夜上映后,他除了跟剧组各地开见面会,公司安排的杂志采访广告也相继而来,忙的连轴转,今天是北京场的见面会,8点开始,只有15分钟,他早早儿就把票寄给了贺兰珏,此刻该是翘首以盼着想见她吧。
7点40的时候,电话终于响了,温睿不自觉笑了,赶紧接起来:“喂。”
“忙完了?”
“嗯,刚结束,你到了吗?”
“抱歉,有些事情耽搁了。”
文文见着他脸上的笑意僵住了,猜想恐怕是被放了鸽子,悻悻的放下了手里的蛋挞,那是温睿特意为她准备的。
“噢,没事儿。”
“你几点结束?请你吃个宵夜?”
“还有两场,挺晚才能结束。”
“最后一场在哪儿?我来接你。”
见他嘴角又泛起了笑意,文文又起身拿起了蛋挞,其实她蛮喜欢温睿这位朋友的。
“那我把地址发给你。”
“好。”
挂了电话,瞧着文文拎着蛋挞站在自己跟前,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温睿往后退了一步:“你干嘛?”
“贺兰小姐到了吗?”
“她有事儿,不来了。”
“啊~”
“你这么盼着她来?”
文文有些失落,心想,只许你喜欢漂亮姑娘,还不许我也喜欢了!
最后一场结束已经快十点半了,温睿推了各位主演的宵夜去赴她的约,刚出停车场的电梯,就瞧见了她的车。
他今天穿了一件水蓝色的衬衣,剪短了头发,看上去阳光干净,脸上总是挂着笑意,让人觉得亲近欢喜。
“抱歉,有些事情耽搁了,没能看到你的第一部电影。”
“没事儿,以后多的是机会,咱们去吃什么?”
“有家小吃店还不错,这会儿也还开着呢。”
“行。”
出停车场的时候,温睿见她一直看着后视镜便问道:“怎么了?”
她只摇了摇头。
车很快便开到一个巷口,那是一家铺面不大的小吃店,果然还没有关门,但夜深了,人也不多,她点了2份馄饨,1屉小笼包,2份汤。
温睿抽了餐巾纸把她面前擦了个干净,问道:“你常来这儿吃?”
“这家关的晚,开的早,夜里馋了我便喜欢来吃碗馄饨。”
“小吃店关这么晚的,还真是少见。”
“再有一会儿,快凌晨的时候,还有一拨生意。”
她吃小笼包是先咬破皮喝汤,温睿只吹一吹,一口就是一个:“这味道和我在上海吃的很像诶。”她是苏州人,所以还是更爱这口儿吧。
跑了一晚上,他也是真的饿了,三两口就吃完了馄饨,挑起了汤里的排骨吃。
“饿着了?”
“嗯,晚上就吃了一个汉堡。”
贺兰珏把自己那份汤推到他面前:“要不要再点碗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