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笑拿起手绢,掩面笑开:“贺兰公子这一人独饮甚是无趣,不如同我们行酒令。”
“不怕姑娘见笑,在下才疏学浅,恐怕要闹笑话。”
齐笑心想,那就更好了,来个人替她分酒,总好过被灌醉了。
那几个男人也开始附和:“诶,公子莫要自谦。”
“酒令本就是为了助兴,反正都是喝酒,不如加些乐子。”
他们行的是雅令,除了比才学积累,还要比急智,她那半袋子水,估计玄。
“既然兄台不擅酒令,不如此局就行个飞花令吧。”
“我看行,咱们6人,行至第几轮便喝几杯酒。”
六人吗?贺兰珏数了数,这才发现子安已不在席间,不知去了哪里。
“不如就从贺兰兄开始是吧。”那满面油光的就坐在齐笑右手边,一副自己文采斐然的模样,等着看她的笑话。
贺兰珏:“花重景观城。”
“烟花三月下扬州”
“感时花溅泪”
“对镜贴花黄”
“还来就菊花”
“牧童遥指杏花村”
贺兰珏:“霜叶红于二月花”
“花冠不整下堂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风桃李花开日”
贺兰珏:“东风无力百花残”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
“稻花香里说丰年”
“人比黄花瘦”
“菡萏发荷花”
第四轮,到她这里,该是第六个字为花,奈何诗词储备有限,她干脆一边倒酒一边想,四杯酒倒满,还是没有想起来。
“见笑了。”
席间的几位看她确实学疏才浅,喝酒倒是爽快。起哄到让她接着来,后面一轮一轮下去,她竟喝了整壶酒。
到第七轮,贺兰珏是第三个字,齐笑是第五个字,她也答不上来,另外几位已经起哄给她倒酒了,贺兰珏倒是想起了一句:“间关莺语…”
她还未念完,齐笑便接上了,倒酒那几人便不悦了:“贺兰兄,你若心疼美人,不若替她把酒喝了,这飞花令你自己答不上来,原倒是替笑儿留着呢!”
笑儿?这几人还真是臭味相投。
她伏案而起,径直便走到了齐笑身旁坐下,未多说一字,便饮下了七杯酒。
“不若我就坐在此处了,齐姑娘若答不上,酒就由我来喝。”
那晚,她也不记得究竟喝了多少,只迷迷糊糊记得,船靠了岸,她便去牵了齐笑,送了她回去,免得被这群恬不知耻的臭男人占了便宜。
她在河边吐了一路,最后歇在了鹤鸣楼,隔天睡到了晌午才起。
醒来便闻到一屋子的酸臭味儿:“子安。”
“醒了?”齐笑一早便派人送来了醒酒汤,子安端至床前,看她喝了几口。
“几时了?”
“快晌午了。”
“走吧。”
“嗯…”
她系好衣带,俯身去穿鞋:“怎么了?”
“齐笑派了婢女在门外候着呢,说是等你醒了去她那儿用饭。”
“请她进来。”
那婢子踏进门来,只站在帘外等她答复。
“烦请你转告齐姑娘,我回去洗漱一番,晚些时候再来见她。”
“是。”
子安叫了马车,二人回到客栈后,他方才问起为何要去结识这位花魁。
她将智浅的事情说予了子安听,南京城之大,凭他二人根本不可能找得到智源。
前日刚到客栈,便从店小二的口中听说了这位齐笑。她原是教坊司的舞妓,当选花魁以后,鹤鸣楼门庭若市,想要同她一夜春宵的更是得权财两用方可,此后她便不再日日迎客,三五日方才到鹤鸣楼献舞,大约两月前鹤鸣楼挂出一副上联,称不论谁,只要能对出下联,便可上她的花船。此事轰动南京城,引得满城文人骚客前赴后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后被一外乡上京备考,路过此地的穷书生给答了出来。
“这齐笑姑娘影响力够大吧。”
“的确,咱们这两日出去也总能听到人谈论她,可见有关她的事情几乎都是不胫而走。”
既然她的对联可传遍南京城,那只要想办法把消息换成对联或者诸如此类的信息传递出去,智源便可知晓智浅正在城外等他。
“那你想好了吗?”
“什么?”
“对联啊。”
贺兰珏又想起昨夜行酒令时,他偷偷溜走的事情,睨了他一眼:“书到用时方恨少。”
梳洗一番,她在傍晚时分才又去了鹤鸣楼,还是昨日那小斯来迎的他二人。
“还请二位在雅座稍后,晚些时候我再带二位去寻齐笑姐姐。”
“小哥怎么称呼。”
“公子唤小人廖七即可。”
“有劳了。”
约莫二更天时,廖七才来唤了他二人上游船,今晚一层尽是些杂曲,她最不爱听这些了,仰躺在圈椅上险些睡过去。
远远儿的瞧见游船上下来了两人,待他二人上得船去,在甲板上又等了一会儿,齐笑才迎了出来。
子安瞧她模样,便知道方才发生了什么,看了一眼贺兰珏,她定是不懂这些的。
贺兰珏躬身行李,说道:“这样晚,不该来叨扰姑娘的。”
齐笑抿嘴笑了笑,拂身回了礼,邀她进了船舱:“贺兰公子,齐笑今日备下的可是好酒。”说罢示意婢女替她倒酒,贺兰珏罢了罢手:“今日既无外人,便喝茶吧。”
婢女看向齐笑,得到她的首肯,才收了酒,换了茶来。
“听口音,贺兰公子是北方人?”
“是,我与兄长自西安来。”
“南下行商?”
“非也,游历至此。”
“噢~贺兰这个姓氏倒是少见。”
“南方少见,长安倒是不少。”
“我从未离开过南京,不知二位都游历过哪些地方,可愿讲予我听听?”
“我二人离开西安后,先到了苏州,前日才到的南京城。”
“前日才到,昨日便寻着这鹤鸣楼了?”
昨夜贺兰珏确是君子行径,不禁让她想起了洪庭成,就是那个答出她下联的举子,日日守在鹤鸣楼前,到头来也不过是图与她春宵一夜,竟还因着这事得了通判的赏识,真是可笑。
她突然起身,躬身行礼,答道:“在下有事相求于姑娘。”
子安也没料到她竟这么突然,随他起身行礼。
“我二人下江南其实是为了寻一故人,我与他分别多年,只知他如今在江南,确切的消息是没有的,到南京的头一日,便听说了姑娘在这南京城是赫赫有名,一举一动一夜间便能传遍南京城,故而…”
“那你便是太看得起我了。”还不等贺兰珏说完,齐笑便打断了她:“赫赫有名?”这个词当真是讽刺,她自小在教坊司长大,因为样貌出众,教习对她格外关照,起居饮食上是比照世家小姐,又教得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过初长成,便得了花魁的名头,这名头给了她名利,却也彻底将她拉下了深渊,外人只知她是权贵宴席的座上宾,却不想她不过是他们的玩物。
“在下莫不是说错了什么,惹姑娘不快了?”她哪里知晓烟花女子究竟是怎样的,只以为像她这样被众人高捧的花魁,当是衣食无忧,游走应酬于权贵间,可凭喜好决定想见谁,不想见谁。
子安接过话茬道:“还请姑娘见谅,家弟年纪尚轻,不谙世事,冒犯了。”
齐笑看她双眼清透,不明所以的看着自己,这才明白她该是从未去过烟花巷柳之地。
“你要寻的是何人?”
“呃…”她脑子里正思考说何人,她才肯帮忙。
“何等重要之人,值得你不远千里下江南。”
“关乎性命之人。”
齐笑叹了口气:“你想怎么寻?”
“我有一谜题,烦请姑娘把谜面散出,他若听到,便会来寻我。”贺兰珏心想最好是不要来寻她,只消知道她想传递的消息,自己去寻智浅就最好不过了。
“我何故要帮你。”
“我自知姑娘并非凡俗之人,但还是准备了一份谢礼。”她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递给齐笑,里头是一只金蟾蜍。
“如此贵重之物,你要寻的究竟是谁?”关乎性命之人,她若是不说清楚,自己也不敢应下,恐惹上祸事。
贺兰珏心里也盘算着,还是得编个故事:“我少年时曾因贪玩儿,偷偷离家,在路上遇到了贼匪,是他救下了我的性命,送我归家,教我骑射保命之术,我早已视其为兄长,如今听闻他出了变故,恐怕他过的不好,便寻了过来,想还了恩情。”
“原来如此,你去苏州也是寻他?”
“是。”
“看来贺兰公子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可你怎能确定他听得谜面便能知道是你?”
“他在宝光寺救下的我,我便视他如兄长,恰逢宝光寺开出许多并蒂莲,天意如此,所以听到这些,便该知道是我了。”
“宝光寺?”
“西安近郊的一座寺庙。”
“那谜面是?”
“宝光寺内求得并蒂莲,南京城外险失紫荆花。”
“那谜底又是何物?”
“没有谜底,只待他来寻我即可。”
“我放出谜面,却不设谜底…”也不是不可,就像她给出的那句上联,下联是否对上,不也是她说了算嘛。
“不怕姑娘见笑,在下才疏学浅,恐怕要闹笑话。”
齐笑心想,那就更好了,来个人替她分酒,总好过被灌醉了。
那几个男人也开始附和:“诶,公子莫要自谦。”
“酒令本就是为了助兴,反正都是喝酒,不如加些乐子。”
他们行的是雅令,除了比才学积累,还要比急智,她那半袋子水,估计玄。
“既然兄台不擅酒令,不如此局就行个飞花令吧。”
“我看行,咱们6人,行至第几轮便喝几杯酒。”
六人吗?贺兰珏数了数,这才发现子安已不在席间,不知去了哪里。
“不如就从贺兰兄开始是吧。”那满面油光的就坐在齐笑右手边,一副自己文采斐然的模样,等着看她的笑话。
贺兰珏:“花重景观城。”
“烟花三月下扬州”
“感时花溅泪”
“对镜贴花黄”
“还来就菊花”
“牧童遥指杏花村”
贺兰珏:“霜叶红于二月花”
“花冠不整下堂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风桃李花开日”
贺兰珏:“东风无力百花残”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
“稻花香里说丰年”
“人比黄花瘦”
“菡萏发荷花”
第四轮,到她这里,该是第六个字为花,奈何诗词储备有限,她干脆一边倒酒一边想,四杯酒倒满,还是没有想起来。
“见笑了。”
席间的几位看她确实学疏才浅,喝酒倒是爽快。起哄到让她接着来,后面一轮一轮下去,她竟喝了整壶酒。
到第七轮,贺兰珏是第三个字,齐笑是第五个字,她也答不上来,另外几位已经起哄给她倒酒了,贺兰珏倒是想起了一句:“间关莺语…”
她还未念完,齐笑便接上了,倒酒那几人便不悦了:“贺兰兄,你若心疼美人,不若替她把酒喝了,这飞花令你自己答不上来,原倒是替笑儿留着呢!”
笑儿?这几人还真是臭味相投。
她伏案而起,径直便走到了齐笑身旁坐下,未多说一字,便饮下了七杯酒。
“不若我就坐在此处了,齐姑娘若答不上,酒就由我来喝。”
那晚,她也不记得究竟喝了多少,只迷迷糊糊记得,船靠了岸,她便去牵了齐笑,送了她回去,免得被这群恬不知耻的臭男人占了便宜。
她在河边吐了一路,最后歇在了鹤鸣楼,隔天睡到了晌午才起。
醒来便闻到一屋子的酸臭味儿:“子安。”
“醒了?”齐笑一早便派人送来了醒酒汤,子安端至床前,看她喝了几口。
“几时了?”
“快晌午了。”
“走吧。”
“嗯…”
她系好衣带,俯身去穿鞋:“怎么了?”
“齐笑派了婢女在门外候着呢,说是等你醒了去她那儿用饭。”
“请她进来。”
那婢子踏进门来,只站在帘外等她答复。
“烦请你转告齐姑娘,我回去洗漱一番,晚些时候再来见她。”
“是。”
子安叫了马车,二人回到客栈后,他方才问起为何要去结识这位花魁。
她将智浅的事情说予了子安听,南京城之大,凭他二人根本不可能找得到智源。
前日刚到客栈,便从店小二的口中听说了这位齐笑。她原是教坊司的舞妓,当选花魁以后,鹤鸣楼门庭若市,想要同她一夜春宵的更是得权财两用方可,此后她便不再日日迎客,三五日方才到鹤鸣楼献舞,大约两月前鹤鸣楼挂出一副上联,称不论谁,只要能对出下联,便可上她的花船。此事轰动南京城,引得满城文人骚客前赴后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后被一外乡上京备考,路过此地的穷书生给答了出来。
“这齐笑姑娘影响力够大吧。”
“的确,咱们这两日出去也总能听到人谈论她,可见有关她的事情几乎都是不胫而走。”
既然她的对联可传遍南京城,那只要想办法把消息换成对联或者诸如此类的信息传递出去,智源便可知晓智浅正在城外等他。
“那你想好了吗?”
“什么?”
“对联啊。”
贺兰珏又想起昨夜行酒令时,他偷偷溜走的事情,睨了他一眼:“书到用时方恨少。”
梳洗一番,她在傍晚时分才又去了鹤鸣楼,还是昨日那小斯来迎的他二人。
“还请二位在雅座稍后,晚些时候我再带二位去寻齐笑姐姐。”
“小哥怎么称呼。”
“公子唤小人廖七即可。”
“有劳了。”
约莫二更天时,廖七才来唤了他二人上游船,今晚一层尽是些杂曲,她最不爱听这些了,仰躺在圈椅上险些睡过去。
远远儿的瞧见游船上下来了两人,待他二人上得船去,在甲板上又等了一会儿,齐笑才迎了出来。
子安瞧她模样,便知道方才发生了什么,看了一眼贺兰珏,她定是不懂这些的。
贺兰珏躬身行李,说道:“这样晚,不该来叨扰姑娘的。”
齐笑抿嘴笑了笑,拂身回了礼,邀她进了船舱:“贺兰公子,齐笑今日备下的可是好酒。”说罢示意婢女替她倒酒,贺兰珏罢了罢手:“今日既无外人,便喝茶吧。”
婢女看向齐笑,得到她的首肯,才收了酒,换了茶来。
“听口音,贺兰公子是北方人?”
“是,我与兄长自西安来。”
“南下行商?”
“非也,游历至此。”
“噢~贺兰这个姓氏倒是少见。”
“南方少见,长安倒是不少。”
“我从未离开过南京,不知二位都游历过哪些地方,可愿讲予我听听?”
“我二人离开西安后,先到了苏州,前日才到的南京城。”
“前日才到,昨日便寻着这鹤鸣楼了?”
昨夜贺兰珏确是君子行径,不禁让她想起了洪庭成,就是那个答出她下联的举子,日日守在鹤鸣楼前,到头来也不过是图与她春宵一夜,竟还因着这事得了通判的赏识,真是可笑。
她突然起身,躬身行礼,答道:“在下有事相求于姑娘。”
子安也没料到她竟这么突然,随他起身行礼。
“我二人下江南其实是为了寻一故人,我与他分别多年,只知他如今在江南,确切的消息是没有的,到南京的头一日,便听说了姑娘在这南京城是赫赫有名,一举一动一夜间便能传遍南京城,故而…”
“那你便是太看得起我了。”还不等贺兰珏说完,齐笑便打断了她:“赫赫有名?”这个词当真是讽刺,她自小在教坊司长大,因为样貌出众,教习对她格外关照,起居饮食上是比照世家小姐,又教得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过初长成,便得了花魁的名头,这名头给了她名利,却也彻底将她拉下了深渊,外人只知她是权贵宴席的座上宾,却不想她不过是他们的玩物。
“在下莫不是说错了什么,惹姑娘不快了?”她哪里知晓烟花女子究竟是怎样的,只以为像她这样被众人高捧的花魁,当是衣食无忧,游走应酬于权贵间,可凭喜好决定想见谁,不想见谁。
子安接过话茬道:“还请姑娘见谅,家弟年纪尚轻,不谙世事,冒犯了。”
齐笑看她双眼清透,不明所以的看着自己,这才明白她该是从未去过烟花巷柳之地。
“你要寻的是何人?”
“呃…”她脑子里正思考说何人,她才肯帮忙。
“何等重要之人,值得你不远千里下江南。”
“关乎性命之人。”
齐笑叹了口气:“你想怎么寻?”
“我有一谜题,烦请姑娘把谜面散出,他若听到,便会来寻我。”贺兰珏心想最好是不要来寻她,只消知道她想传递的消息,自己去寻智浅就最好不过了。
“我何故要帮你。”
“我自知姑娘并非凡俗之人,但还是准备了一份谢礼。”她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递给齐笑,里头是一只金蟾蜍。
“如此贵重之物,你要寻的究竟是谁?”关乎性命之人,她若是不说清楚,自己也不敢应下,恐惹上祸事。
贺兰珏心里也盘算着,还是得编个故事:“我少年时曾因贪玩儿,偷偷离家,在路上遇到了贼匪,是他救下了我的性命,送我归家,教我骑射保命之术,我早已视其为兄长,如今听闻他出了变故,恐怕他过的不好,便寻了过来,想还了恩情。”
“原来如此,你去苏州也是寻他?”
“是。”
“看来贺兰公子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可你怎能确定他听得谜面便能知道是你?”
“他在宝光寺救下的我,我便视他如兄长,恰逢宝光寺开出许多并蒂莲,天意如此,所以听到这些,便该知道是我了。”
“宝光寺?”
“西安近郊的一座寺庙。”
“那谜面是?”
“宝光寺内求得并蒂莲,南京城外险失紫荆花。”
“那谜底又是何物?”
“没有谜底,只待他来寻我即可。”
“我放出谜面,却不设谜底…”也不是不可,就像她给出的那句上联,下联是否对上,不也是她说了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