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棕红色的木窗被秋风吹得吱吱发响,铜壶里还在蒸煮着茶。萧之恒握着笔在盘算着今年秋收时,所得的粮食数量。他皱起眉头,仔细着计算着,因为这不能出一点岔子,若是出了一点岔子,则分给贫民的粮食就会是天差地别了。
风吹的愈加大了,木窗发出的声响,传进了萧之恒的耳朵里。他顺着声音看去,才知道原来是风变大了。
“凌秋,来关下窗子”萧之恒对着门口大喊,那贴身侍卫从门外走了进来,赶忙关上了窗户。
最后一缕冷风吹进时,刚好吹到了萧之恒的身上,咳嗽了两声。伸手拿起了身边的铜壶,将杯子里倒了些茶,随后饮了下去。
凌秋听见萧之恒咳嗽的几声,便转身对着萧之恒说“公子莫不是着凉了,不如让下人给公子拿件外套吧。”
“不用麻烦别人,窗户已经关上了,没了风便不会再冷了。”但在这之后萧之恒又咳嗽了两声,凌秋便有些着急了。
“公子要不去医馆看看吧,今日是中秋佳节,若是让大夫人得知公子这般模样,又不知道要念公子什么。今日还有晚宴呢”
“医馆……”萧之恒听见医馆这二字突然想到了那日与晓还离别时,她所说的思慕药坊。
“那今日便去思慕药坊看看吧。”
“是上次那位小姐所开的药坊?”
“嗯,我得了风寒,她亲口说答应给我治的。”
晓还正在店里准备着上次王婆婆来时所需的汤药,突然听见门外的马蹄声渐渐在门口停下。她校门口探去,映入眼帘的又是那块带着铃铛的玉佩。随后她又立即低下头去,假装什么都没有察觉。
萧之恒踏入药房,看了医馆一周后,视线停在了晓还身上。秋日里那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她的头发上,她的头发不是很乌黑,倒是有些偏棕色。照在她头发上,细细看去,浓密的发丝中好像有那一两缕金色的头发若隐若现,暗藏其中。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掉落的一两缕发丝被风吹起。她正弯着腰仔细盯着正在烹煮的药汤,平日里那肥大的袖口,被两条素色的绷带缠在肩上,露出了白皙的小臂。
“晓还姑娘。”他对着那人叫了一声,晓还台起头,看向萧之恒。萧之恒看着姑娘的眼睛,发现他与黎南旭长得十分相似,同样是一双含情脉脉的杏丹眼,红润的嘴唇,小巧的鼻头。就连看向他的眼神,都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阿南?”萧之恒不可思议的轻声叫到。
萧之恒被晓还的长相看愣住了神,他一时分不清站在他面前的,是那个死去的黎南絮,还是那个开着药坊的晓还。
“公子来这里,可是有哪里不舒服”晓还见他呆在那里不说话,便先开口问了一句。
听见了晓还的声音,萧之恒这才回过神来。
“这几日有些着了风寒,听说姑娘开的这间药坊医治过的人都说好,便特意先来看看”
晓还轻轻一笑,放下了手中的蒲扇,慢慢的走到了桌前。
“那公子可是来对地方了,不如先坐下,我先给公子瞧瞧。”
晓还的手搭上了萧之恒的手腕,低头思虑了一番,随后开口说道“公子病的不算严重,只是这几日着了一些风寒而已,不如我给公子开几副药,公子回去煎煮服下即可。”
“好。多谢姑娘了”
“公子不必谢我,上次公子帮了我一次,我也应该回礼。我说过,若是公子有了不舒服的地方我一定全力为您医治。”
“晓姑娘,晓姑娘!”门外一阵喧嚣传来,原来是墨笙拿着一把扇子,急忙跑进了医馆。
“墨公子,你怎么来了?”晓还正在为萧之恒抓药,见墨笙着急忙慌跑了进来,便先把药放在了一旁。
“今天是中秋节,我带你出去玩儿吧,今天晚上可是有灯会看的”
晓还不知所措的看了看手中的药,又看向了萧之恒。萧之恒立马心领神会,起身走向晓还。
“看来晓还姑娘又有客人了,那在下就先不打扰了。”
“好,公子您的药”萧之恒拿完药后便直接向门口走去。
“想不到晓还姑娘竟然认识萧之恒这样的大人物”墨笙打趣说道。
“他上次帮过我一次,既然都是来治病的,那便都是我的客人。”
“唉!不愧是医者仁心啊。”
“等我收拾一下,我们就出去。”
萧之恒坐在回府的马车上,低头思虑着。
“晓还怎么还认识墨笙?”
“听我们的人说,他们二人的关系匪浅,倒是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凌秋答到。
“可是这墨家向人的不重视他们的二子墨笙,倒是一直将继承家业的重任放在嫡子墨淮良身上。”
“无妨,派人盯紧他们就是”
十月枫树上挂满了红,南方的风吹来,枫叶随之落下,轻轻的飘落到了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波纹。今日是中秋佳节,街道上热闹的很,小贩的叫卖声穿透了整条街道。
“这里可真是好玩。”晓还手上拿着还未吃完的糖葫芦,嘴里的山楂还未咽下去,便急着要去买另一些东西。
“前面有一些生肖布偶姑娘要不去挑一些?”
“好啊!”
晓还急着跑到前头去寻找卖布偶的小摊,头发上的步摇挂着铃铛,一步一响。陌生紧跟在后面看着急忙向前跑的晓还,无奈的笑了笑。
“二位客官来看看吧,便宜又好玩。”
小摊上的布偶算是称得上精致,不但集齐的十二生肖倒是还有一些精致的簪子。晓还俯下身子仔细的挑选着,主要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间挑花了眼睛,当看到右下方时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小老虎。老虎上绣了两颗小牙,红色的绳子边上还挂了两三个铃铛。晓还将它拿起看了出神。原来在小时候,母亲曾给自己也绣过一个这样的小老虎。
————
“小絮,看看娘给你秀了什么?”
“哇!是小老虎!”年幼的黎南絮,激动的接过那只小老虎,小心翼翼的握在手心里,仔细的看着,对每一个小地方都特别满意。
“那我要把它带在身上,给那些小伙伴们都瞧瞧,这是我娘给我绣的!”
————
墨笙看着她待在那儿不动,边上前询问说:“晓姑娘?晓姑娘?”
晓还这才回过神来。
“姑娘这是怎么了?是哪不舒服吗?”
“没有,我只是看见这个,想起我娘给我绣的小老虎。”二人都没有说话,或许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又或许是又想到自己那可笑的命运。
“既然悲伤的事情,就不要再想起来了,走吧,我带你去别的地方”
“嗯。”
棕红色的木窗被秋风吹得吱吱发响,铜壶里还在蒸煮着茶。萧之恒握着笔在盘算着今年秋收时,所得的粮食数量。他皱起眉头,仔细着计算着,因为这不能出一点岔子,若是出了一点岔子,则分给贫民的粮食就会是天差地别了。
风吹的愈加大了,木窗发出的声响,传进了萧之恒的耳朵里。他顺着声音看去,才知道原来是风变大了。
“凌秋,来关下窗子”萧之恒对着门口大喊,那贴身侍卫从门外走了进来,赶忙关上了窗户。
最后一缕冷风吹进时,刚好吹到了萧之恒的身上,咳嗽了两声。伸手拿起了身边的铜壶,将杯子里倒了些茶,随后饮了下去。
凌秋听见萧之恒咳嗽的几声,便转身对着萧之恒说“公子莫不是着凉了,不如让下人给公子拿件外套吧。”
“不用麻烦别人,窗户已经关上了,没了风便不会再冷了。”但在这之后萧之恒又咳嗽了两声,凌秋便有些着急了。
“公子要不去医馆看看吧,今日是中秋佳节,若是让大夫人得知公子这般模样,又不知道要念公子什么。今日还有晚宴呢”
“医馆……”萧之恒听见医馆这二字突然想到了那日与晓还离别时,她所说的思慕药坊。
“那今日便去思慕药坊看看吧。”
“是上次那位小姐所开的药坊?”
“嗯,我得了风寒,她亲口说答应给我治的。”
晓还正在店里准备着上次王婆婆来时所需的汤药,突然听见门外的马蹄声渐渐在门口停下。她校门口探去,映入眼帘的又是那块带着铃铛的玉佩。随后她又立即低下头去,假装什么都没有察觉。
萧之恒踏入药房,看了医馆一周后,视线停在了晓还身上。秋日里那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她的头发上,她的头发不是很乌黑,倒是有些偏棕色。照在她头发上,细细看去,浓密的发丝中好像有那一两缕金色的头发若隐若现,暗藏其中。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掉落的一两缕发丝被风吹起。她正弯着腰仔细盯着正在烹煮的药汤,平日里那肥大的袖口,被两条素色的绷带缠在肩上,露出了白皙的小臂。
“晓还姑娘。”他对着那人叫了一声,晓还台起头,看向萧之恒。萧之恒看着姑娘的眼睛,发现他与黎南旭长得十分相似,同样是一双含情脉脉的杏丹眼,红润的嘴唇,小巧的鼻头。就连看向他的眼神,都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阿南?”萧之恒不可思议的轻声叫到。
萧之恒被晓还的长相看愣住了神,他一时分不清站在他面前的,是那个死去的黎南絮,还是那个开着药坊的晓还。
“公子来这里,可是有哪里不舒服”晓还见他呆在那里不说话,便先开口问了一句。
听见了晓还的声音,萧之恒这才回过神来。
“这几日有些着了风寒,听说姑娘开的这间药坊医治过的人都说好,便特意先来看看”
晓还轻轻一笑,放下了手中的蒲扇,慢慢的走到了桌前。
“那公子可是来对地方了,不如先坐下,我先给公子瞧瞧。”
晓还的手搭上了萧之恒的手腕,低头思虑了一番,随后开口说道“公子病的不算严重,只是这几日着了一些风寒而已,不如我给公子开几副药,公子回去煎煮服下即可。”
“好。多谢姑娘了”
“公子不必谢我,上次公子帮了我一次,我也应该回礼。我说过,若是公子有了不舒服的地方我一定全力为您医治。”
“晓姑娘,晓姑娘!”门外一阵喧嚣传来,原来是墨笙拿着一把扇子,急忙跑进了医馆。
“墨公子,你怎么来了?”晓还正在为萧之恒抓药,见墨笙着急忙慌跑了进来,便先把药放在了一旁。
“今天是中秋节,我带你出去玩儿吧,今天晚上可是有灯会看的”
晓还不知所措的看了看手中的药,又看向了萧之恒。萧之恒立马心领神会,起身走向晓还。
“看来晓还姑娘又有客人了,那在下就先不打扰了。”
“好,公子您的药”萧之恒拿完药后便直接向门口走去。
“想不到晓还姑娘竟然认识萧之恒这样的大人物”墨笙打趣说道。
“他上次帮过我一次,既然都是来治病的,那便都是我的客人。”
“唉!不愧是医者仁心啊。”
“等我收拾一下,我们就出去。”
萧之恒坐在回府的马车上,低头思虑着。
“晓还怎么还认识墨笙?”
“听我们的人说,他们二人的关系匪浅,倒是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凌秋答到。
“可是这墨家向人的不重视他们的二子墨笙,倒是一直将继承家业的重任放在嫡子墨淮良身上。”
“无妨,派人盯紧他们就是”
十月枫树上挂满了红,南方的风吹来,枫叶随之落下,轻轻的飘落到了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波纹。今日是中秋佳节,街道上热闹的很,小贩的叫卖声穿透了整条街道。
“这里可真是好玩。”晓还手上拿着还未吃完的糖葫芦,嘴里的山楂还未咽下去,便急着要去买另一些东西。
“前面有一些生肖布偶姑娘要不去挑一些?”
“好啊!”
晓还急着跑到前头去寻找卖布偶的小摊,头发上的步摇挂着铃铛,一步一响。陌生紧跟在后面看着急忙向前跑的晓还,无奈的笑了笑。
“二位客官来看看吧,便宜又好玩。”
小摊上的布偶算是称得上精致,不但集齐的十二生肖倒是还有一些精致的簪子。晓还俯下身子仔细的挑选着,主要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间挑花了眼睛,当看到右下方时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小老虎。老虎上绣了两颗小牙,红色的绳子边上还挂了两三个铃铛。晓还将它拿起看了出神。原来在小时候,母亲曾给自己也绣过一个这样的小老虎。
————
“小絮,看看娘给你秀了什么?”
“哇!是小老虎!”年幼的黎南絮,激动的接过那只小老虎,小心翼翼的握在手心里,仔细的看着,对每一个小地方都特别满意。
“那我要把它带在身上,给那些小伙伴们都瞧瞧,这是我娘给我绣的!”
————
墨笙看着她待在那儿不动,边上前询问说:“晓姑娘?晓姑娘?”
晓还这才回过神来。
“姑娘这是怎么了?是哪不舒服吗?”
“没有,我只是看见这个,想起我娘给我绣的小老虎。”二人都没有说话,或许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又或许是又想到自己那可笑的命运。
“既然悲伤的事情,就不要再想起来了,走吧,我带你去别的地方”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