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昨夜里刚下了淅淅沥沥的雨,草药地里的土十分的松软,里面还带些晨露的气息。秋日渐浓,自打太阳出来倒是有些凉意。屋檐上的家雀倒是少了一两只。
晓还一大清早的便捅着一个小木头打了些水,来到后院里洗衣裳。她替草药浇了些水后,便搬了椅子坐在草药旁开始清洗上次萧之恒给她披的外衣。
清早上的寒气未退,晓还替自己加了一件内衬,泉水的冰冷让她的手指尖发寒,指尖泛红,白皙的手也称出纤细的手指白里透红。一缕阳光从东方渐渐升起,照到了旁边的石板路上,晓还冷的不行,于是便想搬着椅子坐到阳光下再洗。
当她刚要抬起木桶时,一双手青筋暴起,替她支上了力,紧握桶的另一旁替她搬起了木桶,放置在阳光下。晓还欣然看去,还是那张
不失柔和的脸。
“多谢公子。”晓还轻轻行礼,萧之恒也随后回礼。
“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齿。”
“哦,对了,上次公子的外衣我已经洗好了,还望公子不要嫌弃。”说着,晓还拿起了外衣。
“这外衣还未干,下次还也无碍”
“其实,你不用洗的。”晓还看着萧之恒轻扬了嘴角。随后走到一旁,将黑色外衣挂在杆子上。
“你为何突然到我这来了?肯定不是因为这外衣吧。”
“庭院中的桂花开了,想邀请你一同前去赏花……”萧之恒见晓还没有应答,又急忙上前
“还有一些新酿的桂花佳酿,可否一同去赏花吃酒?”
晓还转过身来,见他急盼的样子笑出了声
“好,我又不是不答应你。但你要等我一些。”晓还向药坊走去,萧之恒跟在后面。
萧之恒在药坊外安静等着晓还,半柱香后出来了。
只见晓还提着一个竹篮出来
“久等了,还望公子见谅。”
“没有,你随意便好,上车吧。”萧之恒接过竹篮,晓还双手轻轻提起衣摆,小心踩上台阶。萧之恒想扶着晓还,却又默默收回了手。
马车内,二人相对而坐,空气寂静。
“上次与你看花灯走的匆忙,在人群中吵了些,这次一同饮酒赏花,寻个意境。”萧之恒开口说到。
“萧公子公务繁忙,我倒也能理解,这次能邀请我一同去赏花,是我的荣幸。”
“姑娘切莫这样说,我已经早把姑娘当成自己的挚友了。”
“就是不知姑娘这竹篮里到底装了什么,害得姑娘忙活了这么久?”
“秋意渐凉,这眼看着寒冬马上就要来了,最近盛行风寒,便为公子备了些治疗风寒之症的汤药。”
“有劳姑娘了”
“小小心意,不足为报。”
马车一顿看来是到了。
二人下了车马之后,便来到了后院中。萧之恒吩咐下人准备了桂花酒酿和茶,很快便入座了。
“怕你喝不惯这桂花酿,便又备了一些茶”
“有劳公子了。”
桂花的清香飘散在空中,散入人的鼻息中。小巧的桂花如点缀般簇成一团紧挨在一块,分布在树的各处。清风一吹,并有几朵桂花轻轻的散落在地。紧接着风吹的愈加大了,便有更多的花落在了地上。
晓还见到这一场景不免得有些伤感。
“这落到地上可真可惜。”
“姑娘若是喜欢,不如我叫下人捡了些,给姑娘晒晒做成香包如何?”远处一阵声音响起,晓还抬头望去,一位温柔的妇女端庄的向这方走来。
“娘。”萧之恒对萧母行了礼。
“萧夫人。”晓还见状赶忙的礼貌行礼。
“快快请坐,不必多礼,既然是我们恒儿的朋友,那得把这当成自己家吧。”
“这桂花酿如何?姑娘可否喝得惯?”
“这桂花酿自然是好的,只是我这人不胜酒力,没喝几杯就有些醉了。”
“虽是来做客的便备了些薄礼,这几日风寒盛行,从医馆里备了些治疗风寒之症的汤药,以备不时之需。”
“你这孩子有心了。”萧夫人让嬷嬷收下了竹篮,自打心里的开心。萧夫人是越看越喜欢这姑娘。
“姑娘芳龄几多少?家住哪里有几口人啊?”
“娘!”萧之恒萧肖母如此这般的着急询问,便害羞的将其阻止。
“唉,好吧,那我就不多打扰了,你们好好聊!”
萧母走后,空气又恢复了平静,地上的桂花也落得更多了。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晓还走上前去,捡起了地上的桂花。
“姑娘为何如此多愁?”
“这都城日渐繁华起来,时隔多年,物是人非。这药坊是我近几个月才开的,我之前离开都城很久,如今回来感觉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萧之恒顿了一些,眉头紧蹙,仔细回想着晓还的这些话,若有所思。
“往事不必再提,既然选择又到都城生活便要熟悉这里过好现下才是,姑娘不必忧伤。”
“谢谢你今日带我来赏花,这桂花酿可否送我一坛?”
“那是自然。”
“我想去解个手,一会儿回来。”萧之恒让下人带着晓还去解手。
晓还一路上小心的观察着四周,忽然发现正堂中摆了一把剑,那把剑在小环的记忆中好像似曾相识。
“我突然想到我的东西没拿,姑娘可否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回来。”
“是。”
晓还甩开了下人,避着下人,走向了正堂。
正堂中摆着一柄十分锋利的剑,唯一特别的是那把剑的头刻过一个龙头,七年前那个晚上刺中她腰的人,那把剑上刚刚好刻有一个龙头。晓还顿时心率不安,心跳极快,眼眶中承载着愤怒的泪水。她不会看错的,那把剑的模样,自七年前的那个晚上就已经深深刻在了她的脑海里。她不敢多待,怕遭到下人怀疑,便立马走出了正堂。
“让姑娘久等了,走吧。”
“我想向姑娘打听个事儿,姑娘可否知道那正堂中的那把剑是谁的?”
“回姑娘,那是萧老爷的。萧老爷自从七年一次外出后,便一直将那把剑放在正堂内,萧老爷十分喜欢那把剑,说是那把剑立了大功”
“七年前……”
“多谢姑娘。”
这把剑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庭院中,桂花酒已经喝了半坛,脸上也带上了些微醺。
晓还一手撑着在桌上,一手晃着酒杯,迷离的双眼望着杯中半杯酒,意犹未尽。
“姑娘可是醉了?”萧之恒轻声询问
“嗯……到是有些……”晓还杏丹的双眸微微撑着,轻张着嘴,全身上下弥漫着桂花酒的香气。
“不如今天便到这吧,我送姑娘回去,让姑娘早些歇息。”
“嗯……”晓还提了些精神,踉跄的站起。
马车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我吩咐下人给姑娘背了些醒酒汤药,姑娘回去之后记得饮下”
“承蒙公子关心,晓还不知如何感谢公子”
“晓还姑娘哪里的话?姑娘既把我当做好朋友,这点小事不就是朋友应尽之责”
“今日倒算丰富,赏花饮酒。别有一番风趣,不知何时,还能与公子谈笑饮酒了。”
“你若是喜欢,今后我可以多办些。”
“三生有幸,有你和墨公子如此好的朋友。”
萧之恒听后默默低下头去,小声说道:
“也不只是他好,还是我更好……”
“公子说什么?”
“哦,没什么。”萧之恒立即应答。
马蹄声渐停,药坊到了。
“今日多谢公子,改日再见。”晓还行了礼后便上了楼,萧之恒坐在马车内看着晓还关上了房门。
“走吧。”萧之恒一声令下,马车原路返回。可刚开到半路时,萧之恒恍然撇到那落在座位上的食盒,里面是他吩咐下人为晓还准备的醒酒汤。
“赶紧开回药坊。”
“是。”紧接着马车又急匆匆的向药坊的方向去。
房屋内昏黄的油灯下,晓还沏了一杯茶。纤细的手白皙的指尖,轻轻摩擦着杯口。
“出来吧。”晓还对着窗户说到
间时,一位黑衣人身着墨黑便装黑色面罩挂在耳旁。
“小姐。”
晓还不经意的点了点头。
“可有查到什么?”
“宫中戒备森严,在皇宫守卫的侍卫中大部分都是三王爷的人。据三王爷的手下陈述说是萧府与各朝廷大臣近两年来走的颇为接近,还常常派府中的人向圣上上奏。”
“上奏?”
“是,太子殿下倒是常会收到萧府送来的信件,在黎府出事之前宫中常有密党出没,可那奇怪的是只有人在宫中看见了密党,可从未查见过密党进出的任何遗迹。若是再是技艺高之人也并非未曾留下过一痕迹,倒像是凭空消失。”
“这萧府何时攀上太子的?这怕不是一个谋反之局。”
“难不成太子想要推翻圣上?”
“我也只是猜测,萧府明知父亲是圣上最亲信之人,更是与谢家成了圣上的左手右臂。如今萧家攀上也同怀有谋反之心的太子,想要早日取代当今天子之位一统天下。”晓还说到
许南城面色凝重,握紧的手中的杯盏。
“谢家与黎家的兵权是当今朝廷中一把坚硬的刃,便是谋反之人要是得了这两方的兵权,一统天下取代天子,岂是何止容易之事。”
“如今黎府满门被灭,黎家的兵权也被圣上收回,他太子殿下若是想要得到这兵权,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他也可以用尽手段让谢家也心甘情愿交出兵权。”
晓还逐渐呼吸急促,额上冒出冷汗。
“此事不仅关乎到个人恩怨,更关乎到整个国家的性命。此事牵扯到的事情太多,万不可让旁人知晓,说是透露了半个字,便是杀头的大罪。”
夜空之下,药坊前萧之恒的马车重新停在了门前。
“今日便先这样吧,你且继续查着。”
“是。”
许南诚来到房间背面的窗前,打开窗户向外头四处看了看,确认无人之后便飞出窗户一跃而去。
萧之恒下了马车,看见一道黑色的背影,从晓还的房间跃出,顿时提高警惕。
“是什么?人快追!”
“是!”凌秋立马紧随其后,与黑衣人一同飞上了青砖屋顶。云雾四起,二人身影便消失在了这云雾之中,踩踏在这青瓦之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萧之恒立马跑到门前,奋力的拍门,口中还大声唤着。
“晓还!晓还!”
萧之恒见屋里没了起色便立马向门踹去,破门而入,飞奔上楼。
烛光下,晓还听见了声响跑去开门,就当把门推开那一刻,发现萧之恒头上冒着细珠冷汗,惊愕的神情。
萧之恒大喘着粗气,定住了片刻,便伸出单臂,将晓还环抱在胸前。萧之恒手紧紧扣住晓还的肩膀,将她紧紧的拥在怀中,下巴贴着她的耳朵。
晓还静静的听着他那跌宕的心跳,一时愣住了,像被扼住了喉咙,想说也说不出口。她静静的感受着那股强大的臂力正紧握着自己,他将她护在怀里的那一刻,在这寒冷的秋夜里,似乎也变得暖和了。
“阿还……还好……还好……”萧之恒轻声说着。
“你……怎么来了……”晓还抑制住那心中起伏的心跳,压着平静,回答萧之恒。
萧之恒恢复了平静,反应过来后,轻轻松开了晓还,耳朵烧的通红。
“我见你房中有可疑人物跑出,就想着来看看你的安危”
“不过你不用害怕,我已经让凌秋去追了,到时候我派一些人暗中护着你的安全如何?”
“多谢萧公子好意,不过今夜倒是也没有刺客从我房间走出,公子也不再必提心吊胆。”
“哦,对了,方才萧某冒犯了姑娘,还请姑娘恕罪。”
“无妨,公子担心我那也是我的福分”
晓还关上的窗户,走到桌前坐下拿起瓷杯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空座位上,一杯则放在自己面前。
“这夜里风大,公子要不要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刚才公子唤我……”
“你若是不喜我唤你还,那我今后便不……”
“没有,我很喜欢。”
萧之恒欣喜地望着她,晓还故作矜持的拿起瓷杯饮茶,面对着萧之恒突如其来的直视,眼神不断的回避。
“好,你喜欢……就好……”
“答应你的,你的酒,我给你带来了。”
昨夜里刚下了淅淅沥沥的雨,草药地里的土十分的松软,里面还带些晨露的气息。秋日渐浓,自打太阳出来倒是有些凉意。屋檐上的家雀倒是少了一两只。
晓还一大清早的便捅着一个小木头打了些水,来到后院里洗衣裳。她替草药浇了些水后,便搬了椅子坐在草药旁开始清洗上次萧之恒给她披的外衣。
清早上的寒气未退,晓还替自己加了一件内衬,泉水的冰冷让她的手指尖发寒,指尖泛红,白皙的手也称出纤细的手指白里透红。一缕阳光从东方渐渐升起,照到了旁边的石板路上,晓还冷的不行,于是便想搬着椅子坐到阳光下再洗。
当她刚要抬起木桶时,一双手青筋暴起,替她支上了力,紧握桶的另一旁替她搬起了木桶,放置在阳光下。晓还欣然看去,还是那张
不失柔和的脸。
“多谢公子。”晓还轻轻行礼,萧之恒也随后回礼。
“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齿。”
“哦,对了,上次公子的外衣我已经洗好了,还望公子不要嫌弃。”说着,晓还拿起了外衣。
“这外衣还未干,下次还也无碍”
“其实,你不用洗的。”晓还看着萧之恒轻扬了嘴角。随后走到一旁,将黑色外衣挂在杆子上。
“你为何突然到我这来了?肯定不是因为这外衣吧。”
“庭院中的桂花开了,想邀请你一同前去赏花……”萧之恒见晓还没有应答,又急忙上前
“还有一些新酿的桂花佳酿,可否一同去赏花吃酒?”
晓还转过身来,见他急盼的样子笑出了声
“好,我又不是不答应你。但你要等我一些。”晓还向药坊走去,萧之恒跟在后面。
萧之恒在药坊外安静等着晓还,半柱香后出来了。
只见晓还提着一个竹篮出来
“久等了,还望公子见谅。”
“没有,你随意便好,上车吧。”萧之恒接过竹篮,晓还双手轻轻提起衣摆,小心踩上台阶。萧之恒想扶着晓还,却又默默收回了手。
马车内,二人相对而坐,空气寂静。
“上次与你看花灯走的匆忙,在人群中吵了些,这次一同饮酒赏花,寻个意境。”萧之恒开口说到。
“萧公子公务繁忙,我倒也能理解,这次能邀请我一同去赏花,是我的荣幸。”
“姑娘切莫这样说,我已经早把姑娘当成自己的挚友了。”
“就是不知姑娘这竹篮里到底装了什么,害得姑娘忙活了这么久?”
“秋意渐凉,这眼看着寒冬马上就要来了,最近盛行风寒,便为公子备了些治疗风寒之症的汤药。”
“有劳姑娘了”
“小小心意,不足为报。”
马车一顿看来是到了。
二人下了车马之后,便来到了后院中。萧之恒吩咐下人准备了桂花酒酿和茶,很快便入座了。
“怕你喝不惯这桂花酿,便又备了一些茶”
“有劳公子了。”
桂花的清香飘散在空中,散入人的鼻息中。小巧的桂花如点缀般簇成一团紧挨在一块,分布在树的各处。清风一吹,并有几朵桂花轻轻的散落在地。紧接着风吹的愈加大了,便有更多的花落在了地上。
晓还见到这一场景不免得有些伤感。
“这落到地上可真可惜。”
“姑娘若是喜欢,不如我叫下人捡了些,给姑娘晒晒做成香包如何?”远处一阵声音响起,晓还抬头望去,一位温柔的妇女端庄的向这方走来。
“娘。”萧之恒对萧母行了礼。
“萧夫人。”晓还见状赶忙的礼貌行礼。
“快快请坐,不必多礼,既然是我们恒儿的朋友,那得把这当成自己家吧。”
“这桂花酿如何?姑娘可否喝得惯?”
“这桂花酿自然是好的,只是我这人不胜酒力,没喝几杯就有些醉了。”
“虽是来做客的便备了些薄礼,这几日风寒盛行,从医馆里备了些治疗风寒之症的汤药,以备不时之需。”
“你这孩子有心了。”萧夫人让嬷嬷收下了竹篮,自打心里的开心。萧夫人是越看越喜欢这姑娘。
“姑娘芳龄几多少?家住哪里有几口人啊?”
“娘!”萧之恒萧肖母如此这般的着急询问,便害羞的将其阻止。
“唉,好吧,那我就不多打扰了,你们好好聊!”
萧母走后,空气又恢复了平静,地上的桂花也落得更多了。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晓还走上前去,捡起了地上的桂花。
“姑娘为何如此多愁?”
“这都城日渐繁华起来,时隔多年,物是人非。这药坊是我近几个月才开的,我之前离开都城很久,如今回来感觉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萧之恒顿了一些,眉头紧蹙,仔细回想着晓还的这些话,若有所思。
“往事不必再提,既然选择又到都城生活便要熟悉这里过好现下才是,姑娘不必忧伤。”
“谢谢你今日带我来赏花,这桂花酿可否送我一坛?”
“那是自然。”
“我想去解个手,一会儿回来。”萧之恒让下人带着晓还去解手。
晓还一路上小心的观察着四周,忽然发现正堂中摆了一把剑,那把剑在小环的记忆中好像似曾相识。
“我突然想到我的东西没拿,姑娘可否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回来。”
“是。”
晓还甩开了下人,避着下人,走向了正堂。
正堂中摆着一柄十分锋利的剑,唯一特别的是那把剑的头刻过一个龙头,七年前那个晚上刺中她腰的人,那把剑上刚刚好刻有一个龙头。晓还顿时心率不安,心跳极快,眼眶中承载着愤怒的泪水。她不会看错的,那把剑的模样,自七年前的那个晚上就已经深深刻在了她的脑海里。她不敢多待,怕遭到下人怀疑,便立马走出了正堂。
“让姑娘久等了,走吧。”
“我想向姑娘打听个事儿,姑娘可否知道那正堂中的那把剑是谁的?”
“回姑娘,那是萧老爷的。萧老爷自从七年一次外出后,便一直将那把剑放在正堂内,萧老爷十分喜欢那把剑,说是那把剑立了大功”
“七年前……”
“多谢姑娘。”
这把剑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庭院中,桂花酒已经喝了半坛,脸上也带上了些微醺。
晓还一手撑着在桌上,一手晃着酒杯,迷离的双眼望着杯中半杯酒,意犹未尽。
“姑娘可是醉了?”萧之恒轻声询问
“嗯……到是有些……”晓还杏丹的双眸微微撑着,轻张着嘴,全身上下弥漫着桂花酒的香气。
“不如今天便到这吧,我送姑娘回去,让姑娘早些歇息。”
“嗯……”晓还提了些精神,踉跄的站起。
马车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我吩咐下人给姑娘背了些醒酒汤药,姑娘回去之后记得饮下”
“承蒙公子关心,晓还不知如何感谢公子”
“晓还姑娘哪里的话?姑娘既把我当做好朋友,这点小事不就是朋友应尽之责”
“今日倒算丰富,赏花饮酒。别有一番风趣,不知何时,还能与公子谈笑饮酒了。”
“你若是喜欢,今后我可以多办些。”
“三生有幸,有你和墨公子如此好的朋友。”
萧之恒听后默默低下头去,小声说道:
“也不只是他好,还是我更好……”
“公子说什么?”
“哦,没什么。”萧之恒立即应答。
马蹄声渐停,药坊到了。
“今日多谢公子,改日再见。”晓还行了礼后便上了楼,萧之恒坐在马车内看着晓还关上了房门。
“走吧。”萧之恒一声令下,马车原路返回。可刚开到半路时,萧之恒恍然撇到那落在座位上的食盒,里面是他吩咐下人为晓还准备的醒酒汤。
“赶紧开回药坊。”
“是。”紧接着马车又急匆匆的向药坊的方向去。
房屋内昏黄的油灯下,晓还沏了一杯茶。纤细的手白皙的指尖,轻轻摩擦着杯口。
“出来吧。”晓还对着窗户说到
间时,一位黑衣人身着墨黑便装黑色面罩挂在耳旁。
“小姐。”
晓还不经意的点了点头。
“可有查到什么?”
“宫中戒备森严,在皇宫守卫的侍卫中大部分都是三王爷的人。据三王爷的手下陈述说是萧府与各朝廷大臣近两年来走的颇为接近,还常常派府中的人向圣上上奏。”
“上奏?”
“是,太子殿下倒是常会收到萧府送来的信件,在黎府出事之前宫中常有密党出没,可那奇怪的是只有人在宫中看见了密党,可从未查见过密党进出的任何遗迹。若是再是技艺高之人也并非未曾留下过一痕迹,倒像是凭空消失。”
“这萧府何时攀上太子的?这怕不是一个谋反之局。”
“难不成太子想要推翻圣上?”
“我也只是猜测,萧府明知父亲是圣上最亲信之人,更是与谢家成了圣上的左手右臂。如今萧家攀上也同怀有谋反之心的太子,想要早日取代当今天子之位一统天下。”晓还说到
许南城面色凝重,握紧的手中的杯盏。
“谢家与黎家的兵权是当今朝廷中一把坚硬的刃,便是谋反之人要是得了这两方的兵权,一统天下取代天子,岂是何止容易之事。”
“如今黎府满门被灭,黎家的兵权也被圣上收回,他太子殿下若是想要得到这兵权,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他也可以用尽手段让谢家也心甘情愿交出兵权。”
晓还逐渐呼吸急促,额上冒出冷汗。
“此事不仅关乎到个人恩怨,更关乎到整个国家的性命。此事牵扯到的事情太多,万不可让旁人知晓,说是透露了半个字,便是杀头的大罪。”
夜空之下,药坊前萧之恒的马车重新停在了门前。
“今日便先这样吧,你且继续查着。”
“是。”
许南诚来到房间背面的窗前,打开窗户向外头四处看了看,确认无人之后便飞出窗户一跃而去。
萧之恒下了马车,看见一道黑色的背影,从晓还的房间跃出,顿时提高警惕。
“是什么?人快追!”
“是!”凌秋立马紧随其后,与黑衣人一同飞上了青砖屋顶。云雾四起,二人身影便消失在了这云雾之中,踩踏在这青瓦之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萧之恒立马跑到门前,奋力的拍门,口中还大声唤着。
“晓还!晓还!”
萧之恒见屋里没了起色便立马向门踹去,破门而入,飞奔上楼。
烛光下,晓还听见了声响跑去开门,就当把门推开那一刻,发现萧之恒头上冒着细珠冷汗,惊愕的神情。
萧之恒大喘着粗气,定住了片刻,便伸出单臂,将晓还环抱在胸前。萧之恒手紧紧扣住晓还的肩膀,将她紧紧的拥在怀中,下巴贴着她的耳朵。
晓还静静的听着他那跌宕的心跳,一时愣住了,像被扼住了喉咙,想说也说不出口。她静静的感受着那股强大的臂力正紧握着自己,他将她护在怀里的那一刻,在这寒冷的秋夜里,似乎也变得暖和了。
“阿还……还好……还好……”萧之恒轻声说着。
“你……怎么来了……”晓还抑制住那心中起伏的心跳,压着平静,回答萧之恒。
萧之恒恢复了平静,反应过来后,轻轻松开了晓还,耳朵烧的通红。
“我见你房中有可疑人物跑出,就想着来看看你的安危”
“不过你不用害怕,我已经让凌秋去追了,到时候我派一些人暗中护着你的安全如何?”
“多谢萧公子好意,不过今夜倒是也没有刺客从我房间走出,公子也不再必提心吊胆。”
“哦,对了,方才萧某冒犯了姑娘,还请姑娘恕罪。”
“无妨,公子担心我那也是我的福分”
晓还关上的窗户,走到桌前坐下拿起瓷杯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空座位上,一杯则放在自己面前。
“这夜里风大,公子要不要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刚才公子唤我……”
“你若是不喜我唤你还,那我今后便不……”
“没有,我很喜欢。”
萧之恒欣喜地望着她,晓还故作矜持的拿起瓷杯饮茶,面对着萧之恒突如其来的直视,眼神不断的回避。
“好,你喜欢……就好……”
“答应你的,你的酒,我给你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