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天之后三王爷发布了寻找令,下令全都城上下,无论城外或是城内,又或是围都城紧靠的连山,他都一一搜寻,最终无果。万万没想到,早已两年过去。
三王爷如往常一样坐在桌面前,仔细核实手中的卷轴。此时下属前来道“王爷,这次还是……”
三王爷支起两根手紧揉了眉头,沉默的接道“搜寻无果,是吧。”
下属只好默默作声“嗯”。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向王爷放下手中的卷轴,疲累的走到窗边,向外看去,园中的倒垂杨柳,烟尘在湖水中。不知不觉孟春已经过了,三我也此时内心无比迷茫,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黎南旭,也许他应该接受,黎南絮已经死了,待他最好的家叔,早已离他而去。
过了几天正值清明,三王爷同往年一样,来到青河山上扫墓。青禾山是在都城周围的连山中最远的一座,因为他记得黎老爷生前喜欢宁静致远,独处一幽室。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上山,用拖着疲惫的身子,艰难的坐在坟头。
“阿叔,侄儿不孝,还未找到小南。”说着他从食盒中拿出了一壶青梅酿,两个酒杯一壶酒,足够了。
“阿叔,您爱的青梅酿,我给你带来了这坛可是酿得最久的。”
他举起酒壶,替自己与黎老爷各倒上一杯,一杯放在碑的前面,酒杯相撞间,清脆的声音穿透了他的耳朵。
“侄儿敬您一杯,喝了这杯酒,不知道能不能让您在九泉之下过得更舒服些……”
一饮而尽后,他觉得自己非常可笑,没报完的仇,没找回来的女儿,能让他阿叔能舒服个什么劲?在这里说这些风凉话,喝着一杯冷冷的酒,他觉得自己甚至都不敢面对已死去的亲人,他也不敢承认。
他拿起酒壶,为自己倒了一杯又一杯,一阵痛饮过后,他痛哭了起来,眼泪掉着举起的酒杯里混着醇香的青梅酿。
“阿叔,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大仇未报,坐在这里自暴自弃!我甚至都不敢面对您,不敢面对在您身后的十四座坟。可能这里原本还会再多一座坟,但是我不想让它再多了,阿叔!我找不到她!”三王爷面上夹杂着泪水,声音哽咽,他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对于他来说,早已经是迷茫,两年之久,破灭了他一个又一个的希望,“搜寻无果”这四字,陪伴了他的春夏秋冬。鼻腔中充斥着血腥味,心有一万根针,直直刺入,那传来持久的疼痛,让他无比的清醒。
正常的悲痛欲绝时,空中飘下来一朵梨花花瓣,他伸手去接住那花,默默握紧在手心,梨花仿佛感知了他手心的温度,慢慢变得平展。
“小南,是你吗?你是想让我去找你,对不对?你还活着对不对?”三王爷愈发的激动,他紧紧握着手中的那一片花瓣,自言自语中,他仿佛又看见了希望。
“你等着,我这就来找你。”
你等等我,我来带你回家。
清明那日烟雨蒙蒙,漫天的雾透着雨水清凉又清透,他撑着油纸伞,离开清河山,回归繁华的都城,仍就只待一人归,此时他或许同另一位一样,只想带她回家。
那夜的雨下了一整夜,带来了清新的雨水气息,冲刷了那十五座碑上的尘灰,坟头被雨水冲刷的犀利,一阵雨,一阵风,回归原本的样子。
原来他们也只是想冲刷掉淤泥,要回一个光明的答案。
“监察司人呢?快出来!”三王爷立即飞奔到监察司,不顾一切的直入监察司内堂,对着监察司的职员们大声喊道。
“我要左相案件所有宗卷,包括这几日你们调查的详细记载。”
“三王爷,您这是?”监察司部署即刻问道,没有,等他问完,三王爷便立即回道“不必管那么多,你们找来就是了,此案我要重新调查。”
“可……这不合规矩,王爷……”
“怎么?我的命令岂是你们也敢反抗的!”
那部署抬头悄悄看了一眼三王爷,发现他正在气头上,便没有再说下去。
“不是不是,是小人错了,王爷您稍安勿躁,我……我即刻去给您找来。”
随即一转头,便诏令其他的部属送来了一堆又一堆的宗卷。
三王爷坐在案前,反正一部又一部中枪,他紧锁着眉,额角冒出微微汗珠,他仔细的看着一个又一个鲜明的字,生怕自己漏掉什么重要的东西。
“开始调查之时,明明在半月之前还不查到任何线索,为何三日后纪磊拜访圣上,随即便找出证据了?这一切也莫过于巧合了。”
三王爷又仔细看了另外几幅卷宗,内心波澜起伏。
红泥,木匣,收据,这些本该不出现在那的东西,竟然好好端端的藏在了书房内,从小在黎府生长的他却不知道那还有一个暗格。
蓦然起身,转身向府外走去。
“将这些资料送到我府上。阿谦,备车去黎府。”
“是,王爷。”二人载上车马,向黎府疾驰而去。
“为何突然冒出来一个暗格?王爷您之前可有印象?”阿谦问道。
“这正是疑虑之处,儿时我曾偷偷几次潜进叔父的屋子,未曾见过这所谓的暗格。”三王爷心神不宁道。
“若我猜测是对的,那便只有一个原因,那只怕是凶手做的,他不仅想要叔父死,还想让他身败名裂。”
想到这,他越是不解,叔父在朝中与各位官吏也是说得极好的,是谁想要害他,他又想得到什么?
“王爷,我们到了。”
阿谦跟随三王爷下了车。来到书房三王爷仔细看着那还残留着红泥的暗格,伸手抚上红泥,捻上一指在手指撮着,他靠近嗅了嗅若有所思。
“这红泥不是普通的土制成,若是普通的红泥在一场雨的冲刷下并不会带有残留,这虽被冲刷了一些,可却留有大部分。”三王爷道。
阿谦想到了什么,随后道“想必是凶手刚设置好的,他算到了那夜的雨,可没想到红泥没被冲刷干净怕未叫人发现然又上手抹开。”阿谦道。
“不错。但这红泥怕不是这府中之物。”
“阿谦,你可真是红泥在这都城中哪里卖?”
阿谦思索片刻,随后道“这红泥的颜色倒和宫中的红墙有些相似,不如去宫中问问。”
随即三王爷微微点头,又转身向宫中而去。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木匣子,在里面装上了一些红泥。
刚入宫中,便正逢碰见有人在修补红墙,三王爷是上前打开木匣,对照着里头的红泥一瞧,果然还真是相似。
那工匠觉得怪异转身看见了正在对照红泥的三王爷。
“见过三王爷。”
“这位老师傅,这些红泥可是从宫外运进来的?”阿谦上前问道。
“这位小哥,这红泥确实今早刚运过来的。”
阿谦正要延下询问,却被三王爷打断。
“监察司总理纪磊,这几日可有来过”
那工匠思虑片刻想到了什么便立即开口回道“纪大人倒是没来,不过见他手下的司职倒是来。说来也奇怪,他说监察司也有红墙要补,便来这拿了一些红泥。可这红泥是宫中的标配,监察司怎么会有这样的墙。”
“王爷,这红泥应该就是纪磊涂上的,那这木匣还有这暗格,便一并是他做的了。”阿谦道。
“多谢老师傅了。”二人辞别工匠
“这个纪磊是怕自己查不出什么东西,所以才污蔑左相!”阿谦气愤说道。
“这些收据都过于隐秘,就凭纪磊的本事根本拿不到这些,定是有人在帮他或是和他谈的笔交易。”
“而这个人一定与叔父交易匪浅。”
二人正说着,听到远处一声嘈杂,闻声望去发现正是纪磊。
“今天爷高兴,好久都没去过秋月庄了,今天一定要玩个尽兴才是!”纪磊大笑道。
“是是是!大人,我这就去安排。”旁边的小司不断的阿谀奉承,这两声嘈杂已经听的人震耳欲聋。
王爷看向远处,回头看向阿谦,阿谦顿时心领神会。他来到纪磊的面前上前行揖。
“纪大人,我们家王爷有些事想问问纪大人,不如跟我们王爷一同回殿里吧。”
“这……”纪磊看向在远处的三王爷,有些疑虑道。
“纪大人您放心,一定不会坏了您的时间的。”
纪磊望着现在的情景也没法全身而退,便只好跟随三王爷回到了殿中。
在硕大的店内,三王爷坐居高地安排下人给纪磊斟上了茶水。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左相一案是纪大人所查吧?”
“是,是卑职所查,王爷可有何顾虑?”纪磊小心问道。
“顾虑倒是谈不上,就是有一些小小的疑惑罢了。”
他摆摆手,命阿谦将那黑木匣中的红泥呈上,纪磊端起一看顿时心惊胆战。
“这红泥你可知晓啊?”三王爷问道。
纪磊小心翼翼抬眼看向三王爷,顿时被吓破了胆。
“这……这红泥不就是暗格上的吗?王爷将它取来做什么?这与我有何干系。”
“有何干系……”三王爷轻笑道“南宫门边上的红墙近几日在修复,那位工匠师傅说你的人在前几月拿了红泥去修补监察司中的红墙,可是红墙是你监察司配有的吗!”三王爷勃然大怒,将手中的杯子摔了下去。
“不……不是!这不是我有意的!”纪磊害怕得连忙下跪。三王爷见他如此窝囊,便立即追问。
“我知道不是你有意的,你也没那个脑子。说!背后之人究竟是谁!”
“我……是……是黑白堂!”纪磊答道。
“黑白堂?你莫不是瞎编了一个来应付本王!”
“没有王爷!卑职句句属实!这的确是黑白堂指使我做的,你也知道卑职是个贪生怕死之人,还望王爷高抬贵手。”
“黑白堂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指使你的人,是里面的谁?”
纪磊上不断冒出冷汗,颤抖着身子。
“那夜月黑风高,我在饮酒里头太昏暗了,那人穿着一身黑,又戴着黑色的面帘,我实在看不清。”
正当三王爷要追问下去之时,殿门突然传来了李公公的声音。
“三王爷,皇上传口谕来说邀您去商议今年的水患之事。”
三王爷一听也不敢让圣上多在等,对着跪在地上紧紧颤抖的纪磊道“此事绝不可向外人说出,纪磊我劝你守好你自己的本分。”
随后起身赶往。
此时外面早已经昏暗下来,红墙之上正有一位黑衣人在旁看着这殿中的一切。
“这可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当纪磊出宫后,内心一直不平,便想着到寺庙中祈福,不想他做的这些污渍事情被捅出去。
夜晚星空高照,那寺庙在离都城较远的地方,纪磊带上好几个侍卫一同上了山,草木疏密,加上月夜的气氛,让人看不清前面的路。
“你们都给我跟的紧点儿!”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少,直到来到寺庙前,纪磊回头一望发现身后早已空无一人。
“这……怎么回事,人呢!”纪磊害怕的大喊道。
“与人不忠,遂杀无疑——”在寺庙的不远处,传来了一句阴冷的声音。
纪磊害怕的望向四周,却没有一点发现。
正当他害怕时,幽暗的森林深处,突然窜出一道黑色的身影,那身影极其飞快。顷刻间,便早已来到了纪磊的身旁,他手起刀落,一手抓住纪磊的脖子,一手握着坚硬的直刃。冰凉的刀锋,紧贴在纪磊的脖子上。不给他半点犹豫,手迅速一拉,鲜血尽是喷涌而出。随后他随手一扔,纪磊倒在了地上,他拿纪磊的衣服擦了擦,沾上鲜血的刀刃随后扬长而去。
在第二天的清晨,寺庙重新开放,寺庙中的一位老和尚发现了纪磊的尸体,随后到都城中报了官,就在第三天监察司换了新的官职。
都城中又引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三王爷如往常一样坐在桌面前,仔细核实手中的卷轴。此时下属前来道“王爷,这次还是……”
三王爷支起两根手紧揉了眉头,沉默的接道“搜寻无果,是吧。”
下属只好默默作声“嗯”。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向王爷放下手中的卷轴,疲累的走到窗边,向外看去,园中的倒垂杨柳,烟尘在湖水中。不知不觉孟春已经过了,三我也此时内心无比迷茫,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黎南旭,也许他应该接受,黎南絮已经死了,待他最好的家叔,早已离他而去。
过了几天正值清明,三王爷同往年一样,来到青河山上扫墓。青禾山是在都城周围的连山中最远的一座,因为他记得黎老爷生前喜欢宁静致远,独处一幽室。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上山,用拖着疲惫的身子,艰难的坐在坟头。
“阿叔,侄儿不孝,还未找到小南。”说着他从食盒中拿出了一壶青梅酿,两个酒杯一壶酒,足够了。
“阿叔,您爱的青梅酿,我给你带来了这坛可是酿得最久的。”
他举起酒壶,替自己与黎老爷各倒上一杯,一杯放在碑的前面,酒杯相撞间,清脆的声音穿透了他的耳朵。
“侄儿敬您一杯,喝了这杯酒,不知道能不能让您在九泉之下过得更舒服些……”
一饮而尽后,他觉得自己非常可笑,没报完的仇,没找回来的女儿,能让他阿叔能舒服个什么劲?在这里说这些风凉话,喝着一杯冷冷的酒,他觉得自己甚至都不敢面对已死去的亲人,他也不敢承认。
他拿起酒壶,为自己倒了一杯又一杯,一阵痛饮过后,他痛哭了起来,眼泪掉着举起的酒杯里混着醇香的青梅酿。
“阿叔,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大仇未报,坐在这里自暴自弃!我甚至都不敢面对您,不敢面对在您身后的十四座坟。可能这里原本还会再多一座坟,但是我不想让它再多了,阿叔!我找不到她!”三王爷面上夹杂着泪水,声音哽咽,他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对于他来说,早已经是迷茫,两年之久,破灭了他一个又一个的希望,“搜寻无果”这四字,陪伴了他的春夏秋冬。鼻腔中充斥着血腥味,心有一万根针,直直刺入,那传来持久的疼痛,让他无比的清醒。
正常的悲痛欲绝时,空中飘下来一朵梨花花瓣,他伸手去接住那花,默默握紧在手心,梨花仿佛感知了他手心的温度,慢慢变得平展。
“小南,是你吗?你是想让我去找你,对不对?你还活着对不对?”三王爷愈发的激动,他紧紧握着手中的那一片花瓣,自言自语中,他仿佛又看见了希望。
“你等着,我这就来找你。”
你等等我,我来带你回家。
清明那日烟雨蒙蒙,漫天的雾透着雨水清凉又清透,他撑着油纸伞,离开清河山,回归繁华的都城,仍就只待一人归,此时他或许同另一位一样,只想带她回家。
那夜的雨下了一整夜,带来了清新的雨水气息,冲刷了那十五座碑上的尘灰,坟头被雨水冲刷的犀利,一阵雨,一阵风,回归原本的样子。
原来他们也只是想冲刷掉淤泥,要回一个光明的答案。
“监察司人呢?快出来!”三王爷立即飞奔到监察司,不顾一切的直入监察司内堂,对着监察司的职员们大声喊道。
“我要左相案件所有宗卷,包括这几日你们调查的详细记载。”
“三王爷,您这是?”监察司部署即刻问道,没有,等他问完,三王爷便立即回道“不必管那么多,你们找来就是了,此案我要重新调查。”
“可……这不合规矩,王爷……”
“怎么?我的命令岂是你们也敢反抗的!”
那部署抬头悄悄看了一眼三王爷,发现他正在气头上,便没有再说下去。
“不是不是,是小人错了,王爷您稍安勿躁,我……我即刻去给您找来。”
随即一转头,便诏令其他的部属送来了一堆又一堆的宗卷。
三王爷坐在案前,反正一部又一部中枪,他紧锁着眉,额角冒出微微汗珠,他仔细的看着一个又一个鲜明的字,生怕自己漏掉什么重要的东西。
“开始调查之时,明明在半月之前还不查到任何线索,为何三日后纪磊拜访圣上,随即便找出证据了?这一切也莫过于巧合了。”
三王爷又仔细看了另外几幅卷宗,内心波澜起伏。
红泥,木匣,收据,这些本该不出现在那的东西,竟然好好端端的藏在了书房内,从小在黎府生长的他却不知道那还有一个暗格。
蓦然起身,转身向府外走去。
“将这些资料送到我府上。阿谦,备车去黎府。”
“是,王爷。”二人载上车马,向黎府疾驰而去。
“为何突然冒出来一个暗格?王爷您之前可有印象?”阿谦问道。
“这正是疑虑之处,儿时我曾偷偷几次潜进叔父的屋子,未曾见过这所谓的暗格。”三王爷心神不宁道。
“若我猜测是对的,那便只有一个原因,那只怕是凶手做的,他不仅想要叔父死,还想让他身败名裂。”
想到这,他越是不解,叔父在朝中与各位官吏也是说得极好的,是谁想要害他,他又想得到什么?
“王爷,我们到了。”
阿谦跟随三王爷下了车。来到书房三王爷仔细看着那还残留着红泥的暗格,伸手抚上红泥,捻上一指在手指撮着,他靠近嗅了嗅若有所思。
“这红泥不是普通的土制成,若是普通的红泥在一场雨的冲刷下并不会带有残留,这虽被冲刷了一些,可却留有大部分。”三王爷道。
阿谦想到了什么,随后道“想必是凶手刚设置好的,他算到了那夜的雨,可没想到红泥没被冲刷干净怕未叫人发现然又上手抹开。”阿谦道。
“不错。但这红泥怕不是这府中之物。”
“阿谦,你可真是红泥在这都城中哪里卖?”
阿谦思索片刻,随后道“这红泥的颜色倒和宫中的红墙有些相似,不如去宫中问问。”
随即三王爷微微点头,又转身向宫中而去。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木匣子,在里面装上了一些红泥。
刚入宫中,便正逢碰见有人在修补红墙,三王爷是上前打开木匣,对照着里头的红泥一瞧,果然还真是相似。
那工匠觉得怪异转身看见了正在对照红泥的三王爷。
“见过三王爷。”
“这位老师傅,这些红泥可是从宫外运进来的?”阿谦上前问道。
“这位小哥,这红泥确实今早刚运过来的。”
阿谦正要延下询问,却被三王爷打断。
“监察司总理纪磊,这几日可有来过”
那工匠思虑片刻想到了什么便立即开口回道“纪大人倒是没来,不过见他手下的司职倒是来。说来也奇怪,他说监察司也有红墙要补,便来这拿了一些红泥。可这红泥是宫中的标配,监察司怎么会有这样的墙。”
“王爷,这红泥应该就是纪磊涂上的,那这木匣还有这暗格,便一并是他做的了。”阿谦道。
“多谢老师傅了。”二人辞别工匠
“这个纪磊是怕自己查不出什么东西,所以才污蔑左相!”阿谦气愤说道。
“这些收据都过于隐秘,就凭纪磊的本事根本拿不到这些,定是有人在帮他或是和他谈的笔交易。”
“而这个人一定与叔父交易匪浅。”
二人正说着,听到远处一声嘈杂,闻声望去发现正是纪磊。
“今天爷高兴,好久都没去过秋月庄了,今天一定要玩个尽兴才是!”纪磊大笑道。
“是是是!大人,我这就去安排。”旁边的小司不断的阿谀奉承,这两声嘈杂已经听的人震耳欲聋。
王爷看向远处,回头看向阿谦,阿谦顿时心领神会。他来到纪磊的面前上前行揖。
“纪大人,我们家王爷有些事想问问纪大人,不如跟我们王爷一同回殿里吧。”
“这……”纪磊看向在远处的三王爷,有些疑虑道。
“纪大人您放心,一定不会坏了您的时间的。”
纪磊望着现在的情景也没法全身而退,便只好跟随三王爷回到了殿中。
在硕大的店内,三王爷坐居高地安排下人给纪磊斟上了茶水。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左相一案是纪大人所查吧?”
“是,是卑职所查,王爷可有何顾虑?”纪磊小心问道。
“顾虑倒是谈不上,就是有一些小小的疑惑罢了。”
他摆摆手,命阿谦将那黑木匣中的红泥呈上,纪磊端起一看顿时心惊胆战。
“这红泥你可知晓啊?”三王爷问道。
纪磊小心翼翼抬眼看向三王爷,顿时被吓破了胆。
“这……这红泥不就是暗格上的吗?王爷将它取来做什么?这与我有何干系。”
“有何干系……”三王爷轻笑道“南宫门边上的红墙近几日在修复,那位工匠师傅说你的人在前几月拿了红泥去修补监察司中的红墙,可是红墙是你监察司配有的吗!”三王爷勃然大怒,将手中的杯子摔了下去。
“不……不是!这不是我有意的!”纪磊害怕得连忙下跪。三王爷见他如此窝囊,便立即追问。
“我知道不是你有意的,你也没那个脑子。说!背后之人究竟是谁!”
“我……是……是黑白堂!”纪磊答道。
“黑白堂?你莫不是瞎编了一个来应付本王!”
“没有王爷!卑职句句属实!这的确是黑白堂指使我做的,你也知道卑职是个贪生怕死之人,还望王爷高抬贵手。”
“黑白堂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指使你的人,是里面的谁?”
纪磊上不断冒出冷汗,颤抖着身子。
“那夜月黑风高,我在饮酒里头太昏暗了,那人穿着一身黑,又戴着黑色的面帘,我实在看不清。”
正当三王爷要追问下去之时,殿门突然传来了李公公的声音。
“三王爷,皇上传口谕来说邀您去商议今年的水患之事。”
三王爷一听也不敢让圣上多在等,对着跪在地上紧紧颤抖的纪磊道“此事绝不可向外人说出,纪磊我劝你守好你自己的本分。”
随后起身赶往。
此时外面早已经昏暗下来,红墙之上正有一位黑衣人在旁看着这殿中的一切。
“这可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当纪磊出宫后,内心一直不平,便想着到寺庙中祈福,不想他做的这些污渍事情被捅出去。
夜晚星空高照,那寺庙在离都城较远的地方,纪磊带上好几个侍卫一同上了山,草木疏密,加上月夜的气氛,让人看不清前面的路。
“你们都给我跟的紧点儿!”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少,直到来到寺庙前,纪磊回头一望发现身后早已空无一人。
“这……怎么回事,人呢!”纪磊害怕的大喊道。
“与人不忠,遂杀无疑——”在寺庙的不远处,传来了一句阴冷的声音。
纪磊害怕的望向四周,却没有一点发现。
正当他害怕时,幽暗的森林深处,突然窜出一道黑色的身影,那身影极其飞快。顷刻间,便早已来到了纪磊的身旁,他手起刀落,一手抓住纪磊的脖子,一手握着坚硬的直刃。冰凉的刀锋,紧贴在纪磊的脖子上。不给他半点犹豫,手迅速一拉,鲜血尽是喷涌而出。随后他随手一扔,纪磊倒在了地上,他拿纪磊的衣服擦了擦,沾上鲜血的刀刃随后扬长而去。
在第二天的清晨,寺庙重新开放,寺庙中的一位老和尚发现了纪磊的尸体,随后到都城中报了官,就在第三天监察司换了新的官职。
都城中又引起了一阵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