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安德烈,这位出身高贵年轻英俊的斐真军官,似乎从走上法庭的那一刻就暗自下定了求死的决心,难道只是为了当面痛斥独立革命领袖们的虚伪做派,就图个嘴巴痛快?
他是骂得痛快淋漓了,却以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代价,这么做值得吗?
这些疑问,没有人知道答案。
受刑之前,约翰·安德烈给乔治·瓦萨写了一封亲笔信,首先为当初图谋绑架对方表示歉意,随后请求瓦萨能赐予他枪决的荣耀,死的像个战士,而不是像间谍那样被吊死在绞刑架上。
乔治·瓦萨收到这封信以后,再次表现出宽大的胸襟,满足了约翰·安德烈临终前的心愿。
月日,约翰·安德烈被押送刑场,执行枪决,成为自从独立战争打响以来,被大陆军公开处决的级别最高的斐真军官。
一位亲临行刑现场的记者,事后在报道中如实记录了约翰·安德烈临刑前发出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呐喊:
“杀害我的人啊,谢谢你们帮我获得不朽!”
……
寇拉斯堡大使馆的晚宴上,当乔安听富兰克林老头讲述约翰·安德烈的庭审和处刑细节过后,不由为之动容。
内心深处,甚至为当初出手抓捕安德烈兴起一丝悔意。
这一瞬间的悸动,并不会彻底扭转乔安对安德烈的看法。
说到底,约翰·安德烈就是一名间谍,就凭他策反本尼迪克特·拉瓦尔,图谋暗杀乔治·瓦萨,判处死刑也不冤枉。
更何况,这位慷慨赴死的斐真军官,已于身故之后得到了他渴望的“不朽”声誉。
约翰·安德烈的遗体被送回斐真国内,受到包括国王陛下与内阁群臣在内的各界人士隆重悼念,最终以“战争英雄”的身份葬入阿瓦隆著名的西区大教堂,也算是极尽哀荣,得偿所愿了。
……
利用“施法免材”与变形魔法,乔安之前已经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但他并不就此满足,后续又设计了一组实验,尝试在实验环境下人工营造“无魔空间”,验证处于无魔环境中的生物,能否通过魔网之外的渠道,与有魔环境下的施法者交换信息。
这组实验的核心工具就是“反魔场”。
乔安利用“反魔场”,将“维达血浆怪”种群所在的大型培养皿完全屏蔽起来。
经过这番操作,根据之前实验得出的结论可知,在魔网服务区之内已经不存在其它“野生”血浆怪。
接下来乔安就施展变形魔法,配合“施法免材”,尝试变成一只血浆怪,结果不出意料的以失败告终。
实验的第二步,乔安将随机选择的半数血浆怪从反魔场中移出来,使之处于魔网畅通的环境,再次尝试变形。
这一次他成功变成了血浆怪,而且变形后的身体数据只是有魔环境下该种生物的平均值,却与处于无魔环境下的血浆怪无关。() ()
由此可见,只有处于魔网服务区的生物可以被魔网采集信息,而被纳入无魔环境的同种生物则会被魔网忽略,不再提供——更准确的说是无法被采集到——相关信息,相当于集体死亡。
就好比当我们说起某人“音信全无”的时候,即便其在生物学意义上还活着,在社会学意义上也等于死亡了。
这一颇堪玩味的实验结果,是否表明魔网采集和储备的生物信息并不是永久性的存档,而是一种类似“临时证件”的形式。
魔网储备的生物信息,会随着该种生物的演化变迁即时更新,当该物种灭绝或者脱离了魔网服务区,魔网就会从自己的服务器上删除其相关信息。
假如此时有一位施法者试图用“施法免材”调用这部分物种信息,就会收到“相关数据不存在”的反馈,进而无法锚定变形目标,导致变形失败?
如果上述猜想属实,乔安就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恐怕是高估了魔网的存储容量。
魔网很可能并不是一座存储量无限、囊括宇宙自创生以来所有信息的超级档案馆,而是一座容量有限的水库,为了确保水位维持在安全限度,就要定期开闸泄洪,也就是删除掉那些判定为无用或者用处不大的信息。
一个已经在物理意义上灭绝,或者脱离魔网服务区的物种,其相关信息就被魔网判定为可以舍弃的“垃圾”。
事实真是这样吗?
乔安觉得这一推论至少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是否认了考古学的价值。
反过来说,只要你还能从大地深处采掘出已经灭绝的上古生物的骸骨,并且施法变成该生物,就可以得出一个漂亮的反例,把上述推论打翻在地!
这个证伪实验说来简单,其实实行起来还有点小麻烦。
比如说,你通过考古发现了一具神秘的化石,在史料文献上都找不到相关记载——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任何载入书籍的信息,都必然是魔网庞大数据库的子集。
你搜遍全世界,也找不到与化石对应的生物,不妨将之命名为“子虚乌有兽”,那么是否可以据此判断,这种生物在多元宇宙各个位面都已经灭绝?
那可不一定。
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来证明某一物种已经灭绝,这根本就不现实,除非你真的走遍所有位面的所有角落,否则就无法断言某个旮旯里是否还藏着一头活生生的“子虚乌有兽”。
唯一可行的验证方法,还是得借助魔网,用“施法免材”+变形魔法,尝试模拟活体“子虚乌有兽”。
如果失败,说明这种生物至少在魔网服务区内已经灭绝,这很合理。
反之,如果变形成功……那你就有大麻烦了!
麻烦在于你无法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妥当的归因。
没错,你是变出了“子虚乌有兽”,但你无法确定这是因为魔网并未删除“子虚乌有兽”灭绝之前的信息,抑或这种生物压根就没有灭绝。
他是骂得痛快淋漓了,却以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代价,这么做值得吗?
这些疑问,没有人知道答案。
受刑之前,约翰·安德烈给乔治·瓦萨写了一封亲笔信,首先为当初图谋绑架对方表示歉意,随后请求瓦萨能赐予他枪决的荣耀,死的像个战士,而不是像间谍那样被吊死在绞刑架上。
乔治·瓦萨收到这封信以后,再次表现出宽大的胸襟,满足了约翰·安德烈临终前的心愿。
月日,约翰·安德烈被押送刑场,执行枪决,成为自从独立战争打响以来,被大陆军公开处决的级别最高的斐真军官。
一位亲临行刑现场的记者,事后在报道中如实记录了约翰·安德烈临刑前发出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呐喊:
“杀害我的人啊,谢谢你们帮我获得不朽!”
……
寇拉斯堡大使馆的晚宴上,当乔安听富兰克林老头讲述约翰·安德烈的庭审和处刑细节过后,不由为之动容。
内心深处,甚至为当初出手抓捕安德烈兴起一丝悔意。
这一瞬间的悸动,并不会彻底扭转乔安对安德烈的看法。
说到底,约翰·安德烈就是一名间谍,就凭他策反本尼迪克特·拉瓦尔,图谋暗杀乔治·瓦萨,判处死刑也不冤枉。
更何况,这位慷慨赴死的斐真军官,已于身故之后得到了他渴望的“不朽”声誉。
约翰·安德烈的遗体被送回斐真国内,受到包括国王陛下与内阁群臣在内的各界人士隆重悼念,最终以“战争英雄”的身份葬入阿瓦隆著名的西区大教堂,也算是极尽哀荣,得偿所愿了。
……
利用“施法免材”与变形魔法,乔安之前已经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但他并不就此满足,后续又设计了一组实验,尝试在实验环境下人工营造“无魔空间”,验证处于无魔环境中的生物,能否通过魔网之外的渠道,与有魔环境下的施法者交换信息。
这组实验的核心工具就是“反魔场”。
乔安利用“反魔场”,将“维达血浆怪”种群所在的大型培养皿完全屏蔽起来。
经过这番操作,根据之前实验得出的结论可知,在魔网服务区之内已经不存在其它“野生”血浆怪。
接下来乔安就施展变形魔法,配合“施法免材”,尝试变成一只血浆怪,结果不出意料的以失败告终。
实验的第二步,乔安将随机选择的半数血浆怪从反魔场中移出来,使之处于魔网畅通的环境,再次尝试变形。
这一次他成功变成了血浆怪,而且变形后的身体数据只是有魔环境下该种生物的平均值,却与处于无魔环境下的血浆怪无关。() ()
由此可见,只有处于魔网服务区的生物可以被魔网采集信息,而被纳入无魔环境的同种生物则会被魔网忽略,不再提供——更准确的说是无法被采集到——相关信息,相当于集体死亡。
就好比当我们说起某人“音信全无”的时候,即便其在生物学意义上还活着,在社会学意义上也等于死亡了。
这一颇堪玩味的实验结果,是否表明魔网采集和储备的生物信息并不是永久性的存档,而是一种类似“临时证件”的形式。
魔网储备的生物信息,会随着该种生物的演化变迁即时更新,当该物种灭绝或者脱离了魔网服务区,魔网就会从自己的服务器上删除其相关信息。
假如此时有一位施法者试图用“施法免材”调用这部分物种信息,就会收到“相关数据不存在”的反馈,进而无法锚定变形目标,导致变形失败?
如果上述猜想属实,乔安就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恐怕是高估了魔网的存储容量。
魔网很可能并不是一座存储量无限、囊括宇宙自创生以来所有信息的超级档案馆,而是一座容量有限的水库,为了确保水位维持在安全限度,就要定期开闸泄洪,也就是删除掉那些判定为无用或者用处不大的信息。
一个已经在物理意义上灭绝,或者脱离魔网服务区的物种,其相关信息就被魔网判定为可以舍弃的“垃圾”。
事实真是这样吗?
乔安觉得这一推论至少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是否认了考古学的价值。
反过来说,只要你还能从大地深处采掘出已经灭绝的上古生物的骸骨,并且施法变成该生物,就可以得出一个漂亮的反例,把上述推论打翻在地!
这个证伪实验说来简单,其实实行起来还有点小麻烦。
比如说,你通过考古发现了一具神秘的化石,在史料文献上都找不到相关记载——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任何载入书籍的信息,都必然是魔网庞大数据库的子集。
你搜遍全世界,也找不到与化石对应的生物,不妨将之命名为“子虚乌有兽”,那么是否可以据此判断,这种生物在多元宇宙各个位面都已经灭绝?
那可不一定。
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来证明某一物种已经灭绝,这根本就不现实,除非你真的走遍所有位面的所有角落,否则就无法断言某个旮旯里是否还藏着一头活生生的“子虚乌有兽”。
唯一可行的验证方法,还是得借助魔网,用“施法免材”+变形魔法,尝试模拟活体“子虚乌有兽”。
如果失败,说明这种生物至少在魔网服务区内已经灭绝,这很合理。
反之,如果变形成功……那你就有大麻烦了!
麻烦在于你无法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妥当的归因。
没错,你是变出了“子虚乌有兽”,但你无法确定这是因为魔网并未删除“子虚乌有兽”灭绝之前的信息,抑或这种生物压根就没有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