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路边的野草野花在暖阳的照耀下逐渐繁盛了起来,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
“哎,南公子?”
窦廷章打开自家院门,一眼便看到了南三复。
只见他身着华服,气质出众,身后跟着数量不少的侍从。
那些侍从们个个身手矫健,手中皆拿着各式各样的礼物,或包裹得严严实实,或精致小巧,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南公子,这是?”窦廷章疑惑道。
南三复脸上带着笑容。
他指了指身后那些捧着礼物的仆从,解释道:“窦兄,这是上次你收留我的谢礼。”
“那天雨大风急,若不是你慷慨相助,我们恐怕要在风雨中受苦了。”
“这份心意,还请你务必收下。”
“哎,南公子,不用不用,何必如此客气。”窦廷章连忙推辞道。
虽说上次落雨之日,两人畅谈了一番,让窦廷章少了许多拘谨。
但这礼物,过于贵重,实在是万万不能收的。
南三复看出了窦廷章的纠结,微笑着劝说道:“窦兄,你不如先看看,究竟是何礼物?”
说着,他直接回身从侍从手中拿起一个精美的包裹,递给窦廷章面前,示意他打开看看。
窦廷章心中半信半疑,接过那个包裹,小心翼翼打开一看,却见里面是一本书。
像是一本记载着某处风土人情的游记。
他翻开书页,墨香扑鼻,字迹工整,插图精美,显然是经过精心编撰的佳作。
“窦兄上次不是说,你常年走南闯北地贩货,却一直不敢去那蜀地吗?”南三复适时提起了他们的旧话题,目光炯炯地盯着窦廷章。
“凑巧,那日我在书肆闲逛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么一本专门讲述蜀地风光民俗的游记。”
“书中图文并茂,详尽记录了蜀地的山川形胜、市井生活、地方美食、人文景观,甚至还有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注意事项。”
“窦兄难道就不想借此一书,先行领略一番蜀地的无尽风情?”南三复挑眉问道。
“这、这……”
窦廷章翻阅着这本书,对书中描绘的蜀地美景心驰神往,心中泛起涟漪。
他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页,爱不释手,不知所措地看向南三复。
南三复见此一笑,对着身后待命的侍从们大手一挥:“窦兄收下礼物了,大家快进去把礼物放下。”
“务必小心些,轻拿轻放。”
言罢,侍从们闻令而动,纷纷涌入窦家院子内,开始有条不紊地安置礼品。
“啊,这、这……”
窦廷章一下被侍从们挤到了一旁,进退两难,嘴上念叨:“不妥呀,不妥呀。”
手中却是紧紧捏着那本蜀地游记,一副不想松手的样子。
南三复跟在最后,缓步踏入窦家院子。
他的视线,不经意间掠过侧面一间小房间。
简陋的木窗里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
乌黑亮丽的秀发随意挽在脑后,几缕调皮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舞动。
一双澄澈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正专注地盯着进进出出的众多侍从,似乎对眼前这番热闹景象感到无比新奇。
南三复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他故意假咳了一声,随即从袖中掏出一根泛着荧光的桃花簪子。
那簪子精致小巧,顶端镶嵌的桃花栩栩如生,宛如初春绽放的花朵,在阳光下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南三复拿着簪子,对着那屋中之人晃了晃。
那屋中之人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动静,一下便骇得缩了进去。
可紧接着,又重新冒了出来。
那双大眼睛盯着阳光下泛出光彩的桃花簪子,目不转睛,看了又看,看了好一会儿,才又重新缩了回去……
“南公子?”不远处,窦廷章疑惑的声音响起。
因角度关系,他没看到南三复手中的东西,只看到南三复奇怪地停在了那里。
南三复不动声色地手腕转动,将桃花簪子收回袖内,微笑着朝着窦廷章大步走去。
“窦兄,”南三复的声音温和,“还未有机会问候您家中的长辈及夫人,不知他们可安好?”
两人一边朝着主屋走去,一边对话着。
窦廷章一瞬忘记了刚刚的疑惑,闻言只轻轻摇头道:“回南公子的话,家父家母早年便因病去逝了,妻子也在珠儿小时候染疾而去。”
“如今家中,就剩下了我和珠儿相依为命。”
“竟是如此?”
南三复跨过主屋的门槛,眼中带着同情:“窦兄也是可怜之人。”
“独自抚养幼女,还要打理家业,其中的辛劳,想必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南三复看向窦廷章,眼神中充满真挚:“若是今后有需要帮忙之处,窦兄尽管直言,南某定当竭力相助。”
主屋中,屋中的桌凳早就由侍从们重新替换了,屋内几乎被收拾一新。
窦廷章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闻言连忙微微欠身:“多谢南公子的好意,廷章铭记在心。”
“不过,这些东西……”窦廷章看着屋内焕然一新的摆设,心中有些犹豫。
南三复撩起袍子,自然地坐在了侍从们带来的坐凳之上,迅速展开了下一个话题:“来,窦兄,快坐下。”
“我可要好好跟窦兄说说,这蜀地之行,确实大有可为啊……”
——
天气渐热,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田野上,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村道两旁,桃花、杏花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引来蝴蝶翩翩起舞,鸟儿欢快歌唱。
此时,一位青年男子骑马徐徐行进在这乡间小道上。
他身穿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玉带,头戴纶巾,面庞俊朗。
“南公子,您又来了?”
窦廷章闻声推开院门,笑着迎着南三复走进门来。
这已是南三复第七次来访了。
每隔几日,南三复总会抽出时间来这窦家院子拜访一番。
“是啊,上回不是说要给你尝尝我庄子上的野味吗?”
南三复示意身后侍从手上拿着的猎物,笑道:“这不就来带给你尝尝?”
“这几日的野味?”
窦廷章挑挑眉,语气带着一丝调侃道:“南公子,那猎物怕都还没长胖,你这就把它们打了?”
数次的交往,让两人之间越来越熟悉,甚至让窦廷章都敢对南三复开玩笑了。
“哎,”南三复笑一笑,拍拍窦廷章的肩膀,“我就是想来见见窦兄你不行吗?”
“你非得揭穿我不是?”
窦廷章哈哈大笑:“哈哈哈,南公子说笑了,快请进,请进。”
进到屋里,南三复熟门熟路地在自己惯坐的位置坐下。
窦家的小娘子此时端着茶上来。
南三复抬头,对着小娘子笑了一笑。
小娘子一下便羞红了脸,低下头,将茶摆好,便退出了屋子。
窦廷章在南三复对面坐下,开口道:“南公子,你之前说的我想过了,那蜀地的确大有可为,我打算去那边走一走。”
他的语气中带着决然,显然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哦?”
南三复拿起茶杯,用茶水蒸腾的用水雾遮住自己的神色,轻轻开口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呢?”
“就近几日吧,”对面的窦廷章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紧迫,“我已经将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
“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我那小女珠儿。”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不过我以前也常常出远门,拜托邻里照顾一下应当也是没问题的。”
“她的年岁也差不多该嫁了,我也得多给她赚点嫁妆,好风风光光地送她出门啊。”窦廷章说着,语气中充满了对女儿的疼爱与期待。
随即,窦廷章开玩笑道:“南公子,若有什么合适的小郎君,可要记得介绍一番啊。”
南三复放下茶盏,微微一笑:“自然如此。”
“窦兄放心,你不在的时候,我也会替你好好照顾小娘子的。”
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
“哎,南公子?”
窦廷章打开自家院门,一眼便看到了南三复。
只见他身着华服,气质出众,身后跟着数量不少的侍从。
那些侍从们个个身手矫健,手中皆拿着各式各样的礼物,或包裹得严严实实,或精致小巧,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南公子,这是?”窦廷章疑惑道。
南三复脸上带着笑容。
他指了指身后那些捧着礼物的仆从,解释道:“窦兄,这是上次你收留我的谢礼。”
“那天雨大风急,若不是你慷慨相助,我们恐怕要在风雨中受苦了。”
“这份心意,还请你务必收下。”
“哎,南公子,不用不用,何必如此客气。”窦廷章连忙推辞道。
虽说上次落雨之日,两人畅谈了一番,让窦廷章少了许多拘谨。
但这礼物,过于贵重,实在是万万不能收的。
南三复看出了窦廷章的纠结,微笑着劝说道:“窦兄,你不如先看看,究竟是何礼物?”
说着,他直接回身从侍从手中拿起一个精美的包裹,递给窦廷章面前,示意他打开看看。
窦廷章心中半信半疑,接过那个包裹,小心翼翼打开一看,却见里面是一本书。
像是一本记载着某处风土人情的游记。
他翻开书页,墨香扑鼻,字迹工整,插图精美,显然是经过精心编撰的佳作。
“窦兄上次不是说,你常年走南闯北地贩货,却一直不敢去那蜀地吗?”南三复适时提起了他们的旧话题,目光炯炯地盯着窦廷章。
“凑巧,那日我在书肆闲逛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么一本专门讲述蜀地风光民俗的游记。”
“书中图文并茂,详尽记录了蜀地的山川形胜、市井生活、地方美食、人文景观,甚至还有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注意事项。”
“窦兄难道就不想借此一书,先行领略一番蜀地的无尽风情?”南三复挑眉问道。
“这、这……”
窦廷章翻阅着这本书,对书中描绘的蜀地美景心驰神往,心中泛起涟漪。
他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页,爱不释手,不知所措地看向南三复。
南三复见此一笑,对着身后待命的侍从们大手一挥:“窦兄收下礼物了,大家快进去把礼物放下。”
“务必小心些,轻拿轻放。”
言罢,侍从们闻令而动,纷纷涌入窦家院子内,开始有条不紊地安置礼品。
“啊,这、这……”
窦廷章一下被侍从们挤到了一旁,进退两难,嘴上念叨:“不妥呀,不妥呀。”
手中却是紧紧捏着那本蜀地游记,一副不想松手的样子。
南三复跟在最后,缓步踏入窦家院子。
他的视线,不经意间掠过侧面一间小房间。
简陋的木窗里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
乌黑亮丽的秀发随意挽在脑后,几缕调皮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舞动。
一双澄澈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正专注地盯着进进出出的众多侍从,似乎对眼前这番热闹景象感到无比新奇。
南三复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他故意假咳了一声,随即从袖中掏出一根泛着荧光的桃花簪子。
那簪子精致小巧,顶端镶嵌的桃花栩栩如生,宛如初春绽放的花朵,在阳光下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南三复拿着簪子,对着那屋中之人晃了晃。
那屋中之人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动静,一下便骇得缩了进去。
可紧接着,又重新冒了出来。
那双大眼睛盯着阳光下泛出光彩的桃花簪子,目不转睛,看了又看,看了好一会儿,才又重新缩了回去……
“南公子?”不远处,窦廷章疑惑的声音响起。
因角度关系,他没看到南三复手中的东西,只看到南三复奇怪地停在了那里。
南三复不动声色地手腕转动,将桃花簪子收回袖内,微笑着朝着窦廷章大步走去。
“窦兄,”南三复的声音温和,“还未有机会问候您家中的长辈及夫人,不知他们可安好?”
两人一边朝着主屋走去,一边对话着。
窦廷章一瞬忘记了刚刚的疑惑,闻言只轻轻摇头道:“回南公子的话,家父家母早年便因病去逝了,妻子也在珠儿小时候染疾而去。”
“如今家中,就剩下了我和珠儿相依为命。”
“竟是如此?”
南三复跨过主屋的门槛,眼中带着同情:“窦兄也是可怜之人。”
“独自抚养幼女,还要打理家业,其中的辛劳,想必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南三复看向窦廷章,眼神中充满真挚:“若是今后有需要帮忙之处,窦兄尽管直言,南某定当竭力相助。”
主屋中,屋中的桌凳早就由侍从们重新替换了,屋内几乎被收拾一新。
窦廷章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闻言连忙微微欠身:“多谢南公子的好意,廷章铭记在心。”
“不过,这些东西……”窦廷章看着屋内焕然一新的摆设,心中有些犹豫。
南三复撩起袍子,自然地坐在了侍从们带来的坐凳之上,迅速展开了下一个话题:“来,窦兄,快坐下。”
“我可要好好跟窦兄说说,这蜀地之行,确实大有可为啊……”
——
天气渐热,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田野上,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村道两旁,桃花、杏花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引来蝴蝶翩翩起舞,鸟儿欢快歌唱。
此时,一位青年男子骑马徐徐行进在这乡间小道上。
他身穿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玉带,头戴纶巾,面庞俊朗。
“南公子,您又来了?”
窦廷章闻声推开院门,笑着迎着南三复走进门来。
这已是南三复第七次来访了。
每隔几日,南三复总会抽出时间来这窦家院子拜访一番。
“是啊,上回不是说要给你尝尝我庄子上的野味吗?”
南三复示意身后侍从手上拿着的猎物,笑道:“这不就来带给你尝尝?”
“这几日的野味?”
窦廷章挑挑眉,语气带着一丝调侃道:“南公子,那猎物怕都还没长胖,你这就把它们打了?”
数次的交往,让两人之间越来越熟悉,甚至让窦廷章都敢对南三复开玩笑了。
“哎,”南三复笑一笑,拍拍窦廷章的肩膀,“我就是想来见见窦兄你不行吗?”
“你非得揭穿我不是?”
窦廷章哈哈大笑:“哈哈哈,南公子说笑了,快请进,请进。”
进到屋里,南三复熟门熟路地在自己惯坐的位置坐下。
窦家的小娘子此时端着茶上来。
南三复抬头,对着小娘子笑了一笑。
小娘子一下便羞红了脸,低下头,将茶摆好,便退出了屋子。
窦廷章在南三复对面坐下,开口道:“南公子,你之前说的我想过了,那蜀地的确大有可为,我打算去那边走一走。”
他的语气中带着决然,显然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哦?”
南三复拿起茶杯,用茶水蒸腾的用水雾遮住自己的神色,轻轻开口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呢?”
“就近几日吧,”对面的窦廷章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紧迫,“我已经将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
“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我那小女珠儿。”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不过我以前也常常出远门,拜托邻里照顾一下应当也是没问题的。”
“她的年岁也差不多该嫁了,我也得多给她赚点嫁妆,好风风光光地送她出门啊。”窦廷章说着,语气中充满了对女儿的疼爱与期待。
随即,窦廷章开玩笑道:“南公子,若有什么合适的小郎君,可要记得介绍一番啊。”
南三复放下茶盏,微微一笑:“自然如此。”
“窦兄放心,你不在的时候,我也会替你好好照顾小娘子的。”